![]() 秋日骄阳
|
【骄阳絮语】四季更迭 我心依旧2015-11-01 16:18:19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不知不觉竟可以用“写作”一词来定位自己的文字了,甚是不安。毕竟我是根本不懂写作,对其理论性的一些东西知之甚少。全凭一股热情和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坚持着这种大家认为比较高雅的娱乐。确实,我一直认为这就是一种娱乐。但我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娱乐,因为我不希望变成愚乐。
学习这件事情是会隐匿于人的各种习惯之中的,并非每天捧着一本书看,写着笔记就叫做学习。学习还可以是看看电影、电视,听听音乐、侃侃大山等等方式,与生活有关的一切里如果你肯仔细观察,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时候,一首乐曲带来的灵感就成就了一段文字。有时候,和朋友聊天的一个话题就出来了一个故事。
机缘巧合,成为了文学网站的网络编辑。我是惶恐的!在我看来,一个编按的写就对于帮助读者领会文章、认可文字是起到重要作用的。我轻易不接文,原因就是害怕领悟能力上的欠缺,让一篇好文章断送在我的手里。然而,既然担任了这样一份工作,喜欢上这样的一种娱乐,尽职尽责也是必须的。所以,成为编辑后,截止到目前,编辑了二十一篇稿子。每一篇稿子我都用心品读,尽全力去做好编按,而且基本上要给予两个评论。
然而,我毕竟是一个门外汉。无法在文学更高领域给予作者更好的指导,充其量是做到了一个认真的读者所能给予作者的最真挚的用心解读。而这样的一种解读,也未必能够完全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彼此间一定会有一些问题存在。但处于大家都比较陌生的状态,所以客客气气的状况就是一种常见现象,并不能真正沟通。这愈发增加了我的惶恐感,尤其是在对作者的文章提出一些建议的时候,可能会触碰到对方敏感的心,给作者造成困惑,甚至于失落。我不是权威,我只是凭借个人的现有能力进行一下交流。很多作者的写作水平远远高于我的能力,所以,我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其实也算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在这一点上,我是真诚地希望被我编辑过作品的作者们理解,毕竟我只是一个写作的业余爱好者。你首先要看开点儿,我的赞誉和我的建议一样,并不能左右你的文章。如果,你喜欢我的编按和理解呢,那咱俩算是有缘。如果不喜欢的话,这也只能是一种遗憾。
我很少否定一篇作品,因为我理解一篇作品寄予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希望,更付出了作者的汗水和心血。
通常,我要否定的作品,首先就是态度问题。我对于一篇错字百出的文章没有任何好感,对于句子颠三倒四的文章更是看的痛苦。遇到这样的文章,主题思想也好,表达立意也好,还有什么意义呢?!基本功上都无法做到的文学创作,岂不是太可笑了?!或许这会被认为是一种较真,然而,我愿意在写作上较真,会一直较下去。这也算是我的个性!
另一个问题就是以我浅薄的能力,在领会文章主旨过程中,感觉到没有清晰的立意,捋顺不出一个脉络,不知作者所云何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也绝对不会去退稿,这不是我不敢负责任的问题,是我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生怕一篇文字因为我的理解不到位而夭折,这夭折的背后又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甚至是一个人的满腔热忱和渴望。所以,我是慎重的。看不懂的,我不编辑。看不懂的,我不评论。
对于喜欢的作品,不管是红豆还是蓝豆,我都会认真品读,给予我最真挚的评论。在不是自己编辑的文稿里评论,是一件相对来说轻松的事情。如果,作者又能够予以用心的回复,那就是一件惬意的事情。然而,这样的事情并不多。有些时候,只是自己的自言自语。不过,也没什么,至少这是一种心情的表达,自己喜欢高兴也就好。
在我看来,散文的分类里比较杂,有随笔、杂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等等。所以,写一篇散文看起来容易,但写好确实不容易。所谓“形散而神不散”,不是很容易掌控的。而我对于散文的理解上是很费力的,尤其抒情散文。所以,我接稿子基本上与散文擦肩而过,除非作者对我有信任度,形成一种默契的配合。
对于小说,我也只是凭自己这么多年写过来的感觉,去品读,去感受。但一般情况下,我自认为我还是可以领会一篇小说的主旨大意,写出一段通透的编按来的。至于是升华了作者的文章,还是连累了作者的文字,我觉得也不至于有太大偏差。所以,相对来说,我接小说的稿子多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作者的首肯和信任。但我已经尽力,无愧我心,就好。
有时候,很想对那些刚起步的作者说,你真的无需介意太多,用心写字,用情表述,态度严谨,行文流畅,就好。先自娱,再同乐。写作的成长,就像一朵花开的期盼,总是需要过程的。这个过程里不只是欢笑,还有苦恼。阳光与风雨同在,如果你愿意,就继续这份雅致。如果我愿意,我就继续这一程又一程的花开花落。
我愿意,在四季更迭里写清自己的心事,写尽这繁华与凋落。 |
|
|
![]() 秋日骄阳
|
2015-11-01 18:35:31
学会自言自语,在这个清冷的坛子里是一件首要的事情。有时候会想,为何非要把自己的这样用心的文字安放在这样一个清冷之地呢?!都说四季如春,却发现从秋季走来,这里恍惚是日日冬寒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