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流年编按】雪飞扬11月

2015-11-04 11:45:04

扯黄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仿佛带读者重新回到童年,亲临现场一样。你看那个总也擦不完鼻涕的鼻涕虫堂弟,那个长得胖乎乎的胖墩儿,那身子如黑花蛇一样的魔芋以及奶奶一跺脚一跺脚的吵架方式等等,都描写得活灵活现。这是我们每个乡下人都经历过的童年: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任何事在我们眼里都曾那么新奇有趣,然而,对于大人们的心思呢,我们总是无暇猜测。譬如,奶奶打“我”,妈妈因心疼“我”而去找奶奶说理,而无可奈何的父亲竟然用斧子砍断了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的黄果树。这时,黄果树在大人眼里成了一种祸害,而在我们小孩眼里却有了更多的乐趣——我们可以用黄果做更多的“解放车”——全然不管奶奶和妈妈因此病了。一篇充满童趣、精彩纷呈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雪飞扬】作者:阿微木依萝

http://www.vsread.com/article-606170.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11-04 15:07:39

二奶奶的旗袍:一件旗袍,一生相守,这是人世间最动人的爱情!二奶奶是在人生遭遇变故时,遇到一身戎装的二爷的,因为爱,他们走到了一起,后来,因为变故,二爷失去了消息,二奶奶竟然只身到二爷的老家投奔他的家人来了!为了能够走进二爷的家门,她在雪地跪了整整一夜。二奶奶心地善良,长得漂亮,心灵手巧。她精通医术,会给人招魂,会缝制衣服。她义务为村里人治病、接生、招魂。那件红色的旗袍是二爷在婚前给她做的,二爷失去消息后,这件旗袍就成了二奶奶对二爷的所有感情寄托。她每年都要取出来晾晒,珍爱如生命。多年以后,二爷竟然有消息了,他来自台湾的后人回来祭祖、看望二奶奶,并喊二奶奶“二妈”,这是二爷对她的爱情的肯定,二奶奶也为此深感欣慰。当二爷去世,二奶奶已经隐约猜测到,她竟然把自己的后事当做喜事一样来安排。她乐呵呵地做自己和二爷的棺材,喜滋滋地缝自己的寿衣,就连她去世后的唢呐也是她提前安排好的喜庆乐曲——她是去跟二爷相会了。二奶奶的离世仅仅距二爷离世两个月……毫无疑问,二奶奶和二爷原本是非常般配的一对,却这样分离了多半辈子,至死不能相见。二奶奶的一生是孤寂的一生,也是充实的一生,因为她的爱是如此的珍贵,不管是对二爷爷的爱,还是对村里人的爱。文章笔触细腻,用精炼的文笔把二奶奶这个人物立体地呈现出来了,让人不由对二奶奶的爱情感叹,对二奶奶的为人心生敬仰。一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雪飞扬】作者:刘亚荣

http://www.vsread.com/article-606228.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11-04 15:59:56
远去的老调:老调已随岁月远去,而随老调一起远去的还有三叔与凤阁的爱情,还有潴龙河……老调于当地人就像人群中一位清丽的姑娘,温婉清丽,又像一位教人明理的师者,稳重深厚。家乡人因为看着戏剧,听着老调,使繁忙单调的农村生活多姿多彩起来。由于老调大多是关于忠孝的故事,所以足以教育那些忤逆不孝的子孙。老调于三叔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由于老调,他和戏剧社里的凤阁相亲相爱,老调似乎弥补了他残疾右手的缺陷。然而,凤阁却因为考上省剧团而离开了三叔,从此,落寞的三叔便与老调为伴,借酒浇愁,在苍凉的老调中回忆自己温馨的青春爱情故事。透过远去的老调里,足可窥见一段历史,历史的更迭总是这样,不时在刷新,也不时在淹埋……非常有力度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雪飞扬】作者:刘亚荣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11-12 13:38:08

那人那事那村庄:一、往常的肥妹老奶:肥妹老奶,矮个子,长头发,漂亮得很。肥妹老奶热心,她曾为了给“我”治病深夜上山采药。她最大的特点却是喜欢无中生有地呱啦人,由此常常招人嫌。她深谙乡骂技巧,却有时不饶人,有时也绵绵的任由别人骂去。就是这样一个可爱、可敬,却也有点小缺点的人,已经被岁月永远地带走了;二、美丽的凤娇表姐:凤娇表姐不但长得漂亮,心灵手巧,还待人友善,性格耿直。即使在长辈面前,只要做得不好,也会不留情面地批评。凤娇表姐给了“我”太多的爱和美好的回忆,然而,她却早夭了;三、梅寨的露天电视:露天电视下,放映的是一个寨子里的百态人生。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活灵活现地描写了几个代表的性的人物,如有点保守的,绰号“瘦母猪”的老妈子,她丈夫的慷慨热情。她女儿的彩礼,一台黑白电视机,却因为村里没有电,没有信号,一直看不了电视,那挤挤挨挨,人山人海的场面,想起来都热闹、亲切。三篇文章,都是关于乡情乡亲的,作为多年漂泊异地的游子,总是时不时回望,那曾经辛酸伴着温馨,艰苦伴着亲切,物质生活穷苦而精神生活却能够轻易获得满足的逝去的岁月,几多甜蜜,几多心酸,如今都萦绕心头,成为最珍贵的记忆。一篇感情真挚,文笔细腻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雪飞扬】

作者:刘燕成

http://www.vsread.com/article-609030.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11-13 09:52:00
娘的三种称呼:【编者按】从小没爹娘的娘心灵手巧,没有她不会做的活计。因嫁给半个地主的父亲,没少吃苦受累。没有读过一日书的娘,却深明做人、育子的道理。她与远亲近邻亲和,在教育“我”们上,她总是像她种菜园里的菜一样,一套一套的,她注重因材施教,疏导你的心结,然后,让你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娘为人就是这么实实在在,从来不去做给别人看;母,即岳母。岳母心底善良,疼爱“我”们。她辛苦地经营着煤炭生意,把好的煤炭廉价卖给乡亲,留下劣质的自己烧,她是个多么懂得为别人、成全别人的人啊!因岳父去世,岳母竟然疯了。岳母身体恢复后,立即想到帮“我”们还房贷,又开始经营她的煤炭生意。她那在月夜里铲煤的身影成了永远萦绕在脑际的“我”不变的记忆;妈早早就去世了,当年,“我”因病认作干妈的梨树一直在。如今,乡村的那些人已渐行渐远,唯有梨妈还伫立在村头遥望她的游子。本文分别从母亲、岳母、梨树干妈写了关于娘的故事。娘在,家就在,娘是一切游子最温暖的怀抱,即使她的身影早已远去,她的的音容笑貌却永远驻留心间。感情细腻,触动人心的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雪飞扬】 作者:刘燕成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11-21 06:02:37

乡村平民:修鞋者:修鞋者本是“我”的结伢,他做起活儿来细致、认真,为人友善,一般的人收费低廉,熟人干脆就免费了。尽管他的生意还算好,一天要修不少鞋子,收入却很微薄,只因那高额的税收。尽管他的生活清苦,对“我”却疼爱有加,每每“我”来,便会买肉给“我”吃,结伢的生活不易在小小年纪的“我”的眼里自是不懂得的,心里只惦记着那肉;卖肉者:卖肉者里有善于跟税务人员套近乎,从而少被收税的,像满舅一样的人,有漂亮的湘西美女,还有那个古稀之年还在卖肉,且很会耍秤杆子的老鬼。那个漂亮的湘西妹子为了让税务人员照顾,便用美色去讨好满舅——卖肉者的不易也皆因那不菲的税费了;说媒者:说媒者得鼓起三寸不烂之舌把素不相识的双方说得走进婚姻,且需要生子后才算完成任务,可见,这说媒者是多么不易了。在说媒途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岔子,不是因彩礼钱的多少退婚了,就是因夫妻俩一直没有孩子而悬着一颗心——这说媒者真是不易。细腻的笔触把乡村的三个平民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展现了乡村手艺人和各色人物的风貌和姿态,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雪飞扬】作者:刘燕成

http://www.vsread.com/article-612065.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11-21 06:45:27

红骨髓:这是一篇令人感动和心疼的小说。小说开头即是清明节时一家四口去一座坟头祭拜的情景,坟头里头躺着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又和这一家四口有什么关系呢?小说通过倒序再现了当年的一幕:王德家和玉玲是一对夫妻,王德家与玉玲的弟弟早于跟玉玲认识,两人在同一个球队,并且在一起做事,是一对非常铁的哥儿们。玉玲弟弟说让王德家戒酒以便让姐姐怀上健康的孩子,王德家就听话地戒酒了。当玉玲真的怀上一对双胞胎儿子时,玉玲弟弟却患了白血病。寻找骨髓时,只有玉玲的与他配型成功了。在弟弟与两个儿子的选择上,夫妻俩是那么艰难和痛苦。然而,两人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做掉孩子救弟弟。而弟弟,这个情深意重的汉子,却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放过两个外甥的生命。在生与死的选择上,这家人都选择了成全对方,人性中的善与无私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雪飞扬】作者:王祥夫

http://www.vsread.com/article-612072.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11-22 21:00:33

金属哨:这是一篇读来让人心里无比纠结的小说。小说巧妙地借吉东与好朋友蒙大立在澡堂的对话写了吉东的弟弟吉西的事。吉西是个手像鸡爪子,腿脚也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母亲在世的时候,一直是母亲在照顾他,母亲去世时把他托付给吉东。吉东对吉西的照顾也可谓尽心尽力了,尽管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每天要马不停蹄地去送快递,他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来照顾吉西。包括,每天早上来为他系鞋带,为他打开窗户,为他送饭,晚上来为他关上窗户。作为弱者的吉西不但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种照顾,还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一概不理,只等吉东来处理。吉东为此想尽了办法,包括,为他装电话,为他买哨子。可是,电话他却不打,说是怕打了电话,吉东就来得少了,为他买的哨子呢,他却在三更半夜时吹。吉东为此深受折磨,万不得已时竟然在密友蒙大立面前说想让“发生点什么”——这样就都解脱了。这是一篇深层探索人性的小说,小说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把一个渴望被人照顾,被人纵容的弱者和一个既要当强者,又疲于奔命于社会底层的亲人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读来,不由不为文中的主人公深感纠结。弱者固然值得同情与怜悯,而那个照顾他的为生活疲于奔命的亲人的苦不堪言又向何人诉?真是让人纠结无语。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雪飞扬】作者:王祥夫

http://www.vsread.com/article-612643.html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