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雨遥
|
【丁香】水中望月:传奇李白2015-12-02 09:11:20
“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天剑外、挂弓扶桑”,这两副对联,不用猜,就知道说的是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称诗仙、酒仙、谪仙人,生活于大唐盛世,在那个人才济济如过江之鲫的时代,他的诗以天马行空,浪漫奔放著称,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留下了不知多少可圈可点的诗文,可谓空前绝后,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盛世,让后来人望其项背,自叹弗如,是中国文学史上既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沉浮,卓然不群,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所写“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坎坷中自有传奇。
李白的个性,一方面有儒家的兼善天下,一方面有道家的遗世独立,他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度抵达长安,争取政治出路,无奈失意而归,后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召其进宫,供奉翰林,也曾受过“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的礼遇,他孤高自诩,目下无尘,相传一次醉酒后,玄宗命其作诗,他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靴,杨贵妃为他捧砚,不满两年,被玄宗赐金放还,从此浪迹天涯,以诗酒自适,后应邀进永王李幕府,因被牵连获罪,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最后因病而终,又一说法是因为醉酒后入水捉月而死,以其浪漫率真的个性而言,倒也极有可能。 李白诗风雄奇飘逸,包罗万象,杜甫赞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自然率真,有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丽新奇,李白一生侠肝义胆,道士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之风姿,贺知章赞他“天上谪仙人”,他桀骜不驯,一生惊动流俗,名闻天下。他一生爱诗,诗中出现最多的有三样:月 、剑、酒,余光中曾在诗中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力透纸背,可谓入木三分。 天上月 千百年来,人们对月亮有着一种神秘的向往,千古风情,千古沧桑,千古寂寞,千古神伤,这月光是怎样的一种魅惑啊。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以一个孩子天真好奇的口吻和视觉,对月亮充满了浪漫神奇的遐思,率真自然跃然流露于纸上,清新中月光如莲花开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彩云飘若流岚变幻无穷,如海市蜃楼,美的虚幻,美的壮观,美的旖旎,这如明镜的月光可曾照亮他的前世今生?“清风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感情饱满奔放,诗句出神入化,悠悠万古,长存不变的明月是时空的奇迹,引人无尽的遐思,触碰了他心底最柔弱的一角,碰疼了他的灵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境明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风致浑然天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禅意般玄幻绮丽,高深渺远;“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波澜起伏中,有天籁之音绕梁不绝,李白踽踽凉凉,醉意迷离,他的抱负,他的才能,得不到赏识,亦无俞伯牙钟子期般的知音,唯独将一腔心事举杯问月,也许一片痴情唯有月色明了。 “长安一片月”,“玲珑望秋月”,“欲上青天揽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明月出天山”,“卷帷望月空长叹”........,孤高桀骜的李白不乏天真浪漫,清新俊逸中流转自然,瑰丽绚烂中彰显任性随意,月亮是他的灵魂,是他的知己,关于月亮的故事,总是如梦幻起伏,是心头最美的伤。 手中剑 李白一生之所以传奇,是因为离不开剑,说起李白,就不能不说他的剑,李白好剑术,25岁仗剑远游,将手中剑化入诗行,剑气入诗,诗便摇曳多姿,诗中含剑,不禁神奇异彩。“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恢宏的抱负融入剑锋,热血豪情,肆无忌惮,何等气魄!“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意境奇妙,如浮云飘逸洒脱,不同凡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寂寞癫狂,心中泛滥,此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壮志豪情,义薄云天,慷慨悲歌,少年心事当拿云;“愿为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胸怀天下安危,意气冲天,无畏无惧,怎奈报国无门;“剑决浮云气,弓弯日月辉”,将军出征,明月轻洒,剑气如云,肝胆相照。他与剑为伴,生死不离,寂寞时,剑气飞舞,是他灵魂的舞蹈,失意时,倚剑长啸,剑锋空灵演绎传奇。 杯中酒
李白《将进酒》,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众口交赞,“将进酒,杯莫停,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情绪大起大落,豪意潇洒,淋漓尽致,虽写出现实的哀愁,平生的失意落寞,纵是抱负难酬,建功无望,青丝难再,流水已逝,却也与豪放中见其乐观自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美则美矣,然免不了孤单冷清,纵是洒脱,心亦如苦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难解的情愁,如流水潺潺,就算拼尽力气遗忘,概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如此良辰美酒,香气抒怀,焉能不醉?“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鞠一捧月光入醉,长歌伴酒,果真酒仙也。“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这与酒的宿缘相缠相绕,一生无解,杜甫曾写诗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是他灵光所在,寄于风骨之中。
李白诗风千变万化,“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唱三叹,蜀道峥嵘,气势磅礴,读来令人心潮激荡;“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语言简洁,美人的幽怨,蹙眉垂泪,却写的楚楚动人·,惟妙惟肖;李白的诗中夸张比喻运用自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桃花潭水深千尺”,笔法多端,大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之势。他一生放荡不羁,轻蔑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任华说他“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至情至性,日月可鉴。 李白一生传奇,诗歌造诣,无人超越,洒脱亦如真神,空空而来,空空而去。在这个没有月光的晚上,蘸一片雪花的迷离,遥望时空,我把他记起,书写关于他的传奇。 |
|
|
![]() 赵淑敏
|
2015-12-02 14:28:49
雨遥妹妹,好文采!
|
|
|
刘奇康
|
2015-12-02 15:39:55
评价李白有独特的见解,也写出了一代诗仙的品性,这是我从未接触也从未看到过的,雨遥分析的很透彻,也较全面,展现了一代诗作大家的形象,说明雨遥研究李白之深,欣赏佳作,祝雨遥更上一层楼,谢谢!
|
|
|
![]() 说一不俩
|
2015-12-02 18:42:06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作者把李白描写的活灵活现,其写作功底无与伦比,堪称一绝。欣赏佳作,敬茶!
|
|
|
![]() 柳絮依依
|
2015-12-02 20:15:38
阅读此文,不由想起那次中央台在李白的故乡绵阳举办的晚会,整场晚会以李白的诗歌为主题,简直是一场诗歌盛宴。今天又有这种感觉了,重温诗仙的作品,感叹作者的文笔。欣赏佳作,谢谢支持论坛!
|
|
|
![]() 秦戈尔
|
2015-12-02 20:47:56
李白是个有意思的人,一心想报国建功,一身剑术惊人,末了只能醉酒吟诗,人生岂能都如人愿!
|
|
|
![]() 天涯寒冰
|
2015-12-19 13:34:56
寒冰拜读,遥祝寄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