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编辑部
|
试论散文的结构美2015-12-13 19:26:29
个人简历:江凤鸣:至德国学研究院理事,无锡工商联执委。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无锡青商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国机电日报、无锡日报、中国工业报、科技日报特约记者。有记者职称。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无锡作家协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曾参与《无锡史志》、《无锡走出的经济学家》、《新时期无锡党史专题集》等大型丛书编辑,担任《绿色思维》、《蓝色思维》两本经济、技术专著的主编。高级管理咨询师。因为要大量的撰写行业经济分析报告、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和管理诊断报告,勉强跟写作沾点边。1974年发表第一篇诗作《莽太行》;1981年第一篇散文获军区幻灯片解说词比赛一等奖。;之后也获得地方上或一些杂志、报纸的不足挂齿的奖项。1986年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为了闪光腾飞的一瞬》载入家乡文集《爱我祖国,爱我家乡》。之后,有《追赶太阳的人》、《彝族之鹰》、《灯火星光耀京城》等一批长篇通讯、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在省部级报刊上,并获得相关奖励。再之后,全心全意扑在经济、技术管理工作上,20多年间几乎没有碰触文学创作。2010年后,遭遇江山文学网站,再拾笔写作,有散文、小说等陆续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有《风鸣梁溪》、《烟雨里的粉墙黛瓦》两部散文集出版。
试论散文的结构美
逝水流年文学社团顾问:江凤鸣 三、转接:接着说散文结构美的谋篇布局实战技巧 四、聚合:回头再说散文结构美的腹稿构想 三、转接:接着说散文结构美的谋篇布局实战技巧 前边,我和大家一起议论了散文结构美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方式。这些还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属于“形而上”的玩意,或许有朋友会说是银枪蜡烛头——好看不中用。是光说不练的嘴把式。下面,我想就我所知的一些用来散文谋篇布局的实用结构技巧,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我在第二部分谈散文结构的安排时,说过除去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花枝杂草,其主干不过三支:即“纵式”,又称演进式。“横式”又称并列式。再就是纵横交叉式了。那么除了这基本的三种方式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不但有而且还有很多。下面我就一一列出。不过,为了节约时间,我就尽量少举例子了。我举出一些散文篇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课后自己查阅,体会。 1、层进式结构:散文佳作的普遍特性是灵动。不论是描写人、物、事、景都不是静止的,都是动态的,不断地在变,一步步地向前发展、不断的深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外面到里面,或者由外面到里面地处在不断深化演进之中。这样的特点,反映在散文的结构上,就形成了“层进式”的散文结构。老一辈作家夏衍的《野草》就是这类散文的典范。作者借助赞美野草种子的力量之大,揭示了坚持与信心的伟力。作者先写野草种子力量之大,进一层,说这是一种顽强不可抗的力;再进一层说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有韧性的力;又进一层,说这种力是对胜利充满信心的。野草的形象层层展现,作者的感情也节节升温。 2、聚焦式结构:在戏剧舞台上,导演为了让我们从一堆演员中迅速找到主角,总是把聚光灯打在他或她的身上。在散文创作中,将笔墨聚集在一个点上着力刻画,显示其特有的细节和光彩,然后让感情爆发,尽情地描写,叫做聚焦式结构。运用这种方法,关键是选好点,写好点,让它成为感情宣泄的源泉。这种结构方式,我们可以参照一下贾平凹的散文《盼儿》。作者着力写了爱人寄给“我”一张盼儿“心身发育测验表”这个点。着力描画了这个点之后,作者的感情尽情宣泄,先抒发了自己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又抒发了自己诚挚的爱子之情,最后表达了使自己的刺刀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山尖,蚂蚁也别想爬过来!”的战斗豪情。 3、迂回式结构:以抒情为主的散文,所抒发的多是复杂的,受到多重因素制约的感情。人在遇到一些矛盾和曲折的时候,往往会激起情感的浪潮,九曲回肠,跌宕起伏。描写这些复杂、细腻、激荡的感情,往往会在文章的笔势上造成曲折和迂回,相应地也就造成了抒情散文的一种表现方式,迂回式结构。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就是迂回式结构的典型性散文。鲁迅先生用迂回式结构,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激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为探讨散文结构,找到此文,至今读来,仍受其感染,充满对北洋军阀政府滥杀无辜的愤怒。 4、网络式结构:我们看渔民撒网捕鱼,是向四面张开,然后向中心收拢。网络式结构就像是一张网,纵横交错,围绕网心向四面伸展,显得十分丰满。在抒情散文的构思上,作者的情感和意念特别的自由奔放。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忽东忽西、忽收忽放,忽紧忽松,遐思遄飞,恣意汪洋。这样的艺术结构,叫做网络式结构。运用网络式结构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使得散文势若飞瀑,天地开阔,密度高,容量大,可以尽情打破时空的拘束。它的难处在于,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运用不当,容易产生取材过“富”,剪裁不易。笔势一旦放开,难以收拢。最终容易变成大河决口,一泻千里,或者虎头蛇尾。网络式结构的散文,我推荐大家读读德国作家歌德的《自然》。 5、对照式结构:我们常说,真善美与假丑恶是在对比中显现出来的。在散文创作中,也常常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使得事物、人物的特征表现的更加突出、明显;使得渗透在描述的字里行间的褒贬感情更加强烈。这样的构思方式,被称为对照式结构。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典型的对照式结构。这篇散文的第一部分写小孩子在百草园中的无限情趣;第二部分描写了束缚小孩子天性发展的三味书屋。在这一前一后的强烈对比中挖苦和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 6、旁逸式结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散文的布局不要像小说那样致密,可以松动一些,这个是由散文“散”的特性决定的。这里说的旁逸式结构,就是作者在写散文正题时,兴之所至的横插一些与主题看似没有关联的小细节,宛若篱笆墙里伸出的一节横枝。这个红杏出墙,虽然说与主题关系不大,但运用的好,把主题忽然扯开了去,会让读者感觉到妙趣横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但不是败笔,还会给文章增色,打破原本呆板的格局,增添一种独特的美。这种展现散文参差美的结构方式,就叫做旁逸式结构。说的美点,也可以就叫“红杏出墙”。不过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你要有本事扯出来,还得想办法再扯回去。要是红杏出墙不思回家,那就成了回不来的“小三”了。旁逸式的散文,大家可以去读宗璞的《西湖漫笔》。为了说的形象一点,我还是破例举个例子吧。 宗璞先生在写了一番西湖的美丽后,忽然一笔宕开,写了这么一段话:“希腊画家亚柏尔曾把自己的画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画后听取意见。有一个鞋匠说人物的鞋子画得不对,他马上改了。这鞋匠又批评别的部分,他忍不住从画后跑出来说,你还是只谈鞋子好了。因为对西湖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议论,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会怪我唐突吧?” 一般人在叙述一通之后,自我解嘲地说自己可能说的不全面,这个是很俗的一个结尾。而宗璞先生这样宕开一笔的说法就妙趣横生,别开生面。他讲了不相干的故事,却又在后来跟西湖挂上钩了。真是神来之笔。 7、悬念式结构:小说、电影、戏剧,都普遍地运用悬念来吸引读者。散文虽然不以情节取胜,但是巧妙地运用悬念来结构散文,让散文显得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也不失是一种好的结构形式。这种一步步将事情展开,不让读者一眼看到底,“进愈深景愈奇”的写作方式,叫做悬念式结构。这个请大家读读吴组缃的散文《打虎的故事》。我就不展开了。 8、留白式结构:喜欢绘画的朋友一定知道,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西洋画画面的饱满,而中国画具有大幅的留白。留白的目的,是给予欣赏者一个在心中补白的想象空间。我个人认为,散文的创作要向国画学习,也要给读者留下运用自己的生活、知识、体验进行想象和补充的空间,从而获得思想的教益,艺术的享受。这种在散文的描述和抒情中,留下一定的空白,留下给读者充分展开想象天地的结构方式,称作留白式结构。 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技巧,关键是要学会节制。作者不可一味地放开自己想象的野马笼头,一览无余的任凭情感奔腾千里不回头。这样就挤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初学写作者,一定要懂得散文散淡灵动才是上品。好的散文作品,一定是笔墨节制,情抒到其分,景写到其适,留一片天给大雁飞,存一座山给骏马奔。让读者去填虚为实,去对白回味。这样的散文,推荐大家去读丁玲的《“牛棚”小品》 9、衬托式结构:这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常用的范式,特别是明代冯梦龙编著的“三言两拍”总是正式的意思先不说,用一段话先叙述一番,再说出正题。经过这么一番衬托,说出的正题就会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的结构方式,往往采用衬托与铺垫相结合的写作技巧。铺垫是为了防止语气太直,一泻千里。熟练运用衬托、铺垫的技法,可以使情致错落起伏,情节浪起潮落,展现出多样性、丰富性,达到有机的融合。 衬托铺垫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以用背景衬托对象,可以用虚笔衬托实写,也可以次要情节,衬托主要情节,或者以此景衬托他景。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总体艺术构思和描写对象的特点来决定。用衬托法结构写散文,我推荐阅读民国间的著名作者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在写北京的秋之前,先写了江南的秋来做衬托。在写了北国的秋之后,再用江南的秋来回衬。眷恋故都之秋的情韵,就丰富而令人动容了。北国的秋,江南的秋,在作者的笔下像是一曲交响乐。 10、断续式结构:一篇散文以感情为纽带,维系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等多种材料。这不同的材料之间,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多少关联,仿佛是有明显缝隙的“七色板”,这就是断。但是如果通观全文,特别是顺着感情的脉络细细揣摩,又会觉得这些时空跨度很大的材料组合在一起,似乎又是天衣无缝的,这就是续。散文材料,由这种似断似续的方式组合成一个统一的篇章的方法,叫做断续式结构。 这是散文结构中比较高级的技巧。散文的结构,贵在一个“散”字上。难也难在一个“断”字上。初学写作者,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续”字上,而忽视“断”或者不敢“断”,产生散文不散,结构拘谨,呆板的毛病。有些网络编辑,也因为自身学养不够,也往往将断续式结构的散文佳作,当做联系疏松的劣文给错“毙”了。断续式结构的佳作,大家可以阅读山口百惠的散文《少女》。这篇散文,前边抒发的是对母亲感谢的深情,后边笔锋一转写送花少女的被阻等,彼此似乎关联度不大,但就抒情的呼应来看,一声谢谢,断中又隐含着接续。 上面,我就散文的结构美,给大家举了十种方法的例子,加上前边的三个,一共有十三个。其实,实战中的散文结构布局,还远不止这些。比方还有散漫式、矛盾式、跳跃式、照应式、异求同式、变求谐式、串线索式、兴波澜式、点配面式、实显虚式、虚串实式、动静交错式、拔地而起式、石破天惊式、余音悠长式等等。真是万千变化,美不胜收。如果有兴趣、有机会我们大家可以继续探讨。 分析、研讨散文名篇佳作结构布局的最笨也是最有效、最实在的办法。是找来作者原作,把其中的每个段落都拆散了,大卸八块,然后重新排列组合,看看能成个什么样子,阅读的效果是不是比现在更好。然后再细细揣摩,作者为啥要这样布局,这样布局的好处到底是什么? 作者这样布局的好处到底是什么?他这样布局的初衷是什么?他这样结构的技巧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第四部分,并且来个本次讨论的大聚合。
四、聚合:回头再说散文结构美的腹稿构想 写好散文的第一个步骤当然是先要打好腹稿。我们今天探讨散文的结构美。要想使得散文的结构美,在没有动笔写之前,你就要先打好腹稿。如果我们把一篇散文看成是一座建筑的话,不管它是皇家的飞阁流丹,还是老百姓的粉墙黛瓦,你总得在心目中先构建起它的蓝图,以后再一笔一划,“一砖一瓦”的去构筑。 这一部分,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散文结构布局的过程,看看一篇好的散文是怎样结构成型的。 1、抓住初念,布局散文结构。写散文你总得有个“兴”,也就是起兴,有个初步的念头。在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个人,遇到一件事,看到一片景,感受一场情……让你莫名心动。这就是初念。最初的念头总是有一种可贵的新鲜感,总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一种探索的欲望,顺着这样一种初始的念头思索下去,往往会带给人一种莫名的兴奋,这样动笔写出来的散文会有一种原始的真纯,会避开那种故意的、端起架子写文章的矫揉造作。如果初念是片面的乃至错误的,也不要紧,你可以将错就错,反向思维,那这文章就有会多出波澜和曲折感来。处理的好,仍旧可以写成佳品。 著名作家茅盾是个写散文的高手,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利用初念开篇结构散文的,又是如何将错就错,把“直笔”变成“曲笔”的。看看他在《海南杂忆》中是怎样写的: 没有见到海南岛,“天眼海角”时,想想这地方“是一角陆地,突入海中,碧涛澎湃,前无去路。”及至到了“天涯海角”,作者才晓得“但是错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作者接下来继续写到: 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相去二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还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是“天涯”? 在发出质疑之后,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扑打着岩根。我们当时说笑话: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你看,作者真是高明得很哪,他通过初念的巧妙勾勒,一下子开掘出一个深度出来,人类社会变了,大自然也呈现出一片新的面貌。而且这样的结构还造成了一个悬念,天涯海角到底是怎样的?引诱读者继续读下去。巧用初念开篇,是开掘散文深度的一条捷径。 2、定下基调,为散文布局定下语言色彩。喜欢音乐,经常唱歌或是听曲的朋友都知道,一首歌,一首曲子,它总有一个主基调,一个主旋律。写散文其实跟音乐家谱曲的道理是相通的,要写出高水平的散文,写作之前,你也要先给它定下基调。这个基调就是散文的主题。主题定了,就为全文的节奏和情感色彩定下了基调。 散文的基调思想是贯穿全篇的,也是统御全篇的。主题思想,也即基调,在开篇时尤为重要,往往是一锤定音。我唱开玩笑说,是黄瓜敲大锣——一锤子买卖。主题思想歪了,全篇就完蛋了。确定散文基调的时机,最好放在开篇。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用背景交代入手,也可以从介绍人物,描写环境入手,可以从诉说自己的感受入手,也可以“顾左右而言他”……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入手,都要就此确定这篇散文所特有的感情色彩、气氛和语调,决定具有作者特性的文章立意。 流年社团作者孟澄海先生的精品散文 《像月亮一样回望》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8881.html) 开篇写道: 总是想,在离开故乡的时候,我就把那个月亮带走了。我走,月亮也跟着走,我们一同翻过了山岗,渡过了河流,走进了陌生的山镇、县城、都市,走向远方,再走向更远更远的远方,但不管走到哪里,去往何地,我都能看到故乡的月亮,每逢夜深人静,我就抬起头来,跟月亮悄悄说话,跟她一同回望那个遥远的山村,回望那里的风景,人事,以及地老天荒的时光片段,还有那曾经伴随着我的快乐,惆怅和忧伤。 作者开篇就用“在离开故乡的时候,我就把那个月亮带走了”,为散文全篇定下了一个笼罩着一丝朦胧、几分幽怨、些许慰藉,淡淡乡愁的主基调。整篇散文也就在这样的基调下剪裁素材,布置结构。 3、安设文眼,把全篇材料串联起来。所谓文眼就是一篇散文艺术构思的聚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统一起来的“聚光点”,围绕这个“据光点”,把零碎的、散落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个点上,使得作品表达的意思高度凝聚起来。只有凝聚,才能清晰,意思分散了,势必使人感到文章模糊。人们一再说散文是“散”的艺术,是“形散神聚”,我想要做到“神聚”,安设好文眼与全篇的谋篇布局就至关重要。 关于文眼的设置和全篇结构的关系,让我们来看流年作者江少宾先生的绝品散文《爱着你的苦难》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32019.html 是怎么安排的,作者开篇是这样写的: 好吧!我承认,小时候,我是个顽皮的孩子,打架仿佛是我的“家常便饭”,一天不吃就饿得慌。母亲怀我刚满七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将我撵进了人世,生我之后又没有奶,以至于我既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营养不良,和同龄人相比,就像是条腌泡过的黄瓜。这样一个孩子,无论如何都应该是老实的,但我的表现,无情地篡改了大人的印象——上树掏鸟窠之类的太过小儿科,我早就已经不屑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挑衅,喜欢和比自己高也比自己大的小同伴打架。我似乎是想证明自己并不比那些在娘胎里赖足十个月的孩子差,不信的话,咱们干一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胳膊根本无法和大腿较量。 作者这篇散文看似写的质朴粗犷,其实笔笔都充满真情,都是那样细腻有致。堪称高手啊。明明懂得父爱如山,心中也对父亲充满挚爱,但是胸中却又有万千的压抑、郁闷无法倾吐,所以他选择了两个字“顽皮”。全篇上下,自嘲不已,而且从娘肚皮里就开始“顽皮”。作者全篇选材、剪辑,无不围绕“顽皮”展开,没有一笔是离开“顽皮”的。但其实,我们随着文章的深入解读,读懂了作者是把“顽皮”,代换成了“坚持”和“固执”。他就用这样的技巧,反衬了血浓于水的那种父子情深。让读者,特别是男人们,读完全篇后,会在压抑中忽然会心一笑:其实,我也是这样的成长路径——由顽皮——叛逆——到深情。 4、打破思维定势,试试“反其意而用之”。我们中国人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老祖宗说了,那就是真理,本本上说了,那就是真理,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全民族的思维定势。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我们照相,总是喜欢照正面,特别是漂亮的女孩子。其实,偶尔照照后脑勺,或许也会给你带来不少的情趣。 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种反意构思法。这是一种逆向构思的方法。它逆潮流而动,从反面去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而“见他人见所未见,言他人之言所未言”,产生出新的形象和观点来。用这种构思写出的散文,往往新颖、奇特、别有风采。 作家峻青的《秋色赋》这样写道: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峻青的《秋色赋》是反意构思的典型篇章。他用逆向的反意构思,道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制度的更换,人们思想的变化,看向自然景色的眼光也不一样了。这篇散文充满了顺应大时代进步的正能量。 5、开拓意境,多少情感都在不言中。散文和小说不一样,强调要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但是,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比方宋朝大词人柳永《雨霖铃》所写:“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个场景就没法实写男女此时之情。于是,根据需要,作者就要循实求虚,运用技巧全力写出那种意会所及的境界。庄子是中国散文创造意境的老祖宗,结集在《南华经》里的那些篇章,很多是写意拓境的。历史上很多的唐宋作家都致力于透过事实渲染意境,一切叙写,最终都归宿到意境的创造上。他们更多地运用想象,简笔传神,打破时空束缚,作品因此显得淡泊空灵。 在散文的构思上,开拓意境的核心问题是看作者能否将情与景,意与境真正的交融在一起,并以此为核心,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让读者通过意境的画面和画外音得到艺术享受。 这样的拓境构思法,我推荐大家赏读流年作者一朵怜幽的精品散文《乡村灵魂素描》(http://www.vsread.com/article-561633.html)这是作者的一段描写: 最美不过市井声。黄屯老街,虽然嘈杂,甚至有些邋遢混乱,但是那却是人间正剧,比任何一场电影都要精彩逼真,是民间这个词语最真实的诠释。老街历史悠久,那条窄窄的一人巷最能体现出来,脚下的青石板路,因为历经千年的风霜雪雨,以及被一代又一代的黄屯人踩踏,散发着幽黑色的光。最美不过市井声。黄屯老街,虽然嘈杂,甚至有些邋遢混乱,但是那却是人间正剧,比任何一场电影都要精彩逼真,是民间这个词语最真实的诠释。老街历史悠久,那条窄窄的一人巷最能体现出来,脚下的青石板路,因为历经千年的风霜雪雨,以及被一代又一代的黄屯人踩踏,散发着幽黑色的光。 作者这篇散文分别用了五个小标题:民间、山楂树、生死树、竹林、山泉。这本是五个互不关联的意象,但聪明的小美女作家,却用“聆听”作为散文的“文眼”,把它们聚集在了一起。作者主观的意思与这些意象做了巧妙的融合,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声在画外。达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6、展开联想的翅膀,给结构增添浪漫色彩。联想,就是由此物想到彼物。散文写作中的联想,是由寻常普通的事务想到深刻的道理;由个人的儿女私情想到时代的洪波巨浪;由眼前的自然景观想到丰富的社会生活。构思散文的联想结构,可以由多种多样的方法。我们在这里先介绍四种。 其一是借托式联想。借托式联想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联想结构方式。我们所借托的景或事,未必与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必要的联想,只不过事要把它们借机粘连在一起,组成具有象征特色的散文罢了。借托式结构所借助的景和物,大多是风花雪夜,花鸟虫鱼,山川霞日,江河湖海等自然风情,所寄寓的多是深刻的思想,遄飞的遐思,深睿的人生哲理,深沉的感情,真挚的爱。取譬和寄寓两者之间须有形似或神似之处。运用借托式联想构思散文,常用形似架起联想的桥梁,然后在神似上开掘、立意。 下面让我们来看流年作家吴昕孺先生这篇叫做《日常物事的诗意》的精品散文。(http://www.vsread.com/article-378343.html)下面是这篇散文的第一节,“椅子”的内容: 椅子蹲在客厅墙角的阴影里,像一只落魄的鹰,忘记了天空。它忘记了自己消磨的岁月。年龄堆积在深厚的空虚里。那空虚宛如千年庭院高悬的匾额,给喧闹的客厅勾勒出一抹沧桑。上午九时,阳光从窗口跳进来,它板着面孔不予理会;中午十二时,暖风从门缝冲进来,它正襟危坐不予理会;下午五时,霞光从屋顶漏进来,它纹丝不动。岁月成功地雕塑了它,但它与流动的岁月无关。它只在晚上八点,月色不知从哪里渗入客厅时,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仿佛祖父临终前微弱的声息。 我收藏了它。它收藏了记忆。或者说,它被我和记忆同时收藏。 我牵着祖父的衣裾,奔跑在消亡的路上;而记忆举着时间的杯子,行走在复活途中。我和记忆谁是椅子真正的主人呢? 椅子蹲在客厅墙角的阴影里。阴影是它永恒的位置,它因此得以逃遁于其他表述之外,在语词之外,在牵挂之外,在谎言之外,在遗忘之外,也在地久天长之外。 它固执地,把那片阴影魔幻成时间的墙纸,魔幻成像天上云朵一样的东西。它固执地,在灰尘与蛛网的宏大叙事里,娶200年前一位女子的背影为妻。 用椅子来联想人生岁月,时间永恒,人生匆匆。这样的借托,使得散文的基调,厚重、凝重、沉重,充满沧桑的味道。这篇散文还有花瓶、餐桌、扫帚、床、书架、杯子、道路等章节,大家可以自己去阅读,作者在每一节,都延续了第一节“椅子”的风格。我个人以为,这篇散文可以当做我们学习借托式联想构思散文的范文。 其二是辐射式联想。联想有一个具体的辐射出发点或网络集结点,全篇文章的联想都从这一点引出来,环绕着这一点,形成辐射状态或网络状态,这样的联想方式,就称为辐射式联想结构。我个人以为流年社团美女社长纷飞的雪的精品散文《贝加尔湖畔》在运用这种联想方式构思散文结构上是相当成功的: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这样一场美丽的梦境。因为失眠,我整夜整夜地听着这首《贝加尔湖畔》,结果,那遥不可及的贝加尔湖啊,就这么优雅地出现在了我的梦里。 贝加尔湖,是一处让人温暖却伤感的地方。 我一直有一种错觉,像是曾经去过那里。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日子,我从绿草如茵的湖畔走过;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在静静的湖畔静静地坐着,看月儿轻吻湖面,那般的情深。 作者用这样的开篇,定下了散文全篇的基调,并以贝加尔湖的意象,作为一个基点,向四面辐射,构成了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网络结构。 我个人以为,这篇散文,对于我们运用辐射式联想方式构思散文,带来以下三方面的启示:一是辐射式联想,有一个具体的辐射出发点,或网络集结点,作者的笔墨,首先应该将这个点写好,有了这个具体的意象,才可以凭借它的特点来引申生发,进行画面的扩展和情感的延伸。我以为这篇散文的开篇是相当的成功的。二是辐射式联想,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意,整篇联想的展开,就是为了开拓和表现这个意境的。三是辐射式联想,要顺着感情的自然发展,放飞畅想的翅膀,让情感如水,自由流淌。以期达到“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效果。大家可以在下课后,去阅读这篇散文的全文,细细品味“贝加尔湖”这个具象。(http://www.vsread.com/article-468056.html) 其三是联翩式联想。这种联想的结构是用一个不具体的事务做为开头,联想到第二个、第三个、四个,乃至N个。开头的那个不是中心,以后联想到的也不环绕开头的事务。作者将顺着思路联想起来的或相似,或相近,或相反的材料串联起来,从中引出一个主题,或以之创造一个意境。这样的方式,叫做联翩式联想。 说到联翩式构思,让人想到了春日翩翩飞舞的蝴蝶儿,一会儿飞进油菜花田,一会儿又飞上高高的玉兰花树。它恣意于桃花坞,也钟情满山的红杜鹃…… 说到联翩式联想,我们可以去读读流年作家嘎玛丹增的精品散文《木头的遗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468087.html) 作者开篇写道:“我们的祖先,曾经活在木质时代。无疑,玻璃亮瓦就是为缅怀准备的。”接着作者写到了茶馆:“茶馆中庭的天井高而狭小,枕梁上布满了疡尘和蛛网,但它洞悉的天光很敞亮。”由茶馆又联想到了茶馆所在的小镇:“顾县镇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宋朝的版图,只是历史文本上,一个褪色的名字。”由小镇又写到了流经这里的河流:“我看到了金城河,从西北丘陵蜿蜒而来,静静地环绕小镇。”然后作者在第四章又宕出一笔,横斜里写出刻章老人:“面对我的老人,头发花白,埋头雕刻着一枚塑胶印章。”在第五章,作者的目光落在一群赤裸着在石拱桥嬉闹的孩子:“他们光溜溜地躺在石拱桥下的阴影里,不时跳进河里嬉闹一阵,然后又回到岸上,幸福地享受着闲淡的午后时光。”结尾作者用这样的问句点出了这篇散文的主旨:“难道从前,比现在更幸福么?!炎炎夏日,天空瓦蓝,蓝得就跟谎言一样。”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绪,和对农耕文明被现代文明进程中某些不如人愿的破坏的不满与痛惜。 其四是环链式联想。读大学的时候,我们不论文科或是理科生,大多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彼此之间都发生着或紧密或疏松,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一个事物开头,联想到与它紧密关联的第二个事物,又从第二个事物联想到与它紧密联系的第三个事物……从联想的总体材料来看,材料之间呈现出一种环环相扣,环链交接形态,笔调上前递后接。借助于这样的联想,作者从多角度描绘事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自己的胸臆,挥洒自己的情思,真是妙不可言。 举了那么多当代作家作品的例子,也举了不少我们江山作者作品的例子,最后一个例子,我们让给古代作家吧。我们的老祖宗是写散文的高手啊。我们来看这个例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对,大家猜对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散文《醉翁亭记》。 你看从山出泉,从泉又出亭,从亭出人,从人出名,从名出酒,从酒带出山水。一个“乐”字开启了下一段的联想。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作者在这接下来的一节里,又笔锋一转开始了新的链接。山水之乐,从朝暮的景色变化,带出春夏秋冬的四时。一往一归,开启下两段的联想。后边的例子我们就不举了。大家可以找来这篇散文自己欣赏。 关于散文结构美的构思方式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探讨下去了。 本来文无章法,写文的规律本来也就在似有似无之间。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道存在于寻常日子里,作文的规律存在于作家日常的写作中。写好散文,还要靠我们多实践,多练习,孰能生巧,巧了或许就摸到一些规律。我用了两万多字,说了一些前人的经验,自己的感悟,他人的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这里我恳求初学写作的朋友,千万不要把这些东西当做什么需要遵循的范式,更不要当做金科玉律,因为我实在担不起误人子弟的责任。而且,这里边也一定有许多的错误和谬论。希望大家觉得对的地方就参考,错的地方就当是个笑话吧。 最后做两点说明:第一、本次讨论所举的散文篇章的例子大部分来源于这几本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散文选》、安徽文艺出版社《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散文经典一百篇》、译林出版社《散文中的散文》等。其他书目还有:《20世纪西方文学专题》、《中国新文学图志》、《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中国散文史》等。第二、本次讨论所选流年社团的作家散文,均由社长纷飞的雪提供,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也向作者们表示诚挚谢意。 好,我与大家关于散文结构美的讨论,就此结束。 谢谢江山文学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论坛。 谢谢大家来听我的课。朋友们再见!
|
|
|
平淡是真
|
2015-12-13 20:09:44
写散文也不少,但真的没有细想过应该如何写才是更好,听过二哥的课,我可以尝试拆解一下自己的文章,分析一下,然后尝试修改一下,或许,可以从中学到更多。 二哥真棒!赞赞赞!! |
|
|
风逝
|
2015-12-13 21:37:08
谢谢江老师的精彩论述,俺将慢慢品读,慢慢领悟,尝试运用。 再次感谢您,读之,受益匪浅! |
|
|
古渡
|
2015-12-14 05:58:40
凤鸣江山,问好并感谢。
|
|
|
碧潭飘雪
|
2015-12-14 14:36:34
江老师讲的这两节课,正是学生需要加强学习的,非常受益!感谢老师辛苦了!问好老师,遥祝快乐安康!给老师敬茶!
|
|
|
糊涂飞扬
|
2015-12-15 10:35:01
写得非常不错,一看就是行家里手,拜读学习了,让人受益匪浅。
|
|
|
天涯碧草
|
2015-12-16 18:19:22
拜读,学习,收获多多 |
|
|
江凤鸣
|
2015-12-21 15:18:48
回复阿真:谢谢阿真的表扬,尽职江山,应该的。
|
|
|
江凤鸣
|
2015-12-21 15:19:51
感谢风逝认同,我们一起进步。
|
|
|
江凤鸣
|
2015-12-21 15:21:36
回复古渡站长:古总,谢谢你的鼓励,每次都亲自到夜校现场给予支持和鼓励,非常感动。愿意为江山文学事业尽绵薄之力。
|
|
|
江凤鸣
|
2015-12-21 15:22:39
感谢飘雪的赏识,我们一起努力提高自己。
|
|
|
江凤鸣
|
2015-12-21 15:23:25
碧草,谢谢。
|
|
|
江凤鸣
|
2015-12-21 15:25:18
我写的《试论散文的结构美》是一个整体,建议系统把上下两篇合为一体。这样更能够让大家看到全貌。谢谢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