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华居
|
评沅水墨人小说《河那边的姑爷》2015-12-25 21:02:32鲜活的人物群像,典型的地域环境,独特的语言形式,沅水墨人文友的小说《河那边的姑爷》,至少给我留下了这些突出的印象。 作品取材于作者熟悉的湖南农村生活,所描写的人物又是自己的亲戚,带有独特的地域特点,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故事,折射出几十年前那个地域农民的真实生活面貌,应该说是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力作,至少在网络小说中,完全可以这么定位。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描写湘西的作品,那浓郁的地方色彩,独特的人物形象,湘西地方平台农民的思想、生活、情感,活灵活现地通过故事传达给读者,曾经带给读者莫大的独特审美愉悦,令人久久难忘。 同样是湖南小说作者,沅水墨人文友的小说,让读者读出了沈从文作品的影子。在网络文学作品中,这种厚实,尤其值得称道。 情节、环境和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作者笔下的三要素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旨趣与审美意蕴。 就作品情节来说,似乎没有太多的波折,显然可以看出,在作者的艺术构思中,似乎有意不去走情节曲折的路,而且,对于描写过去年代的故事来说,这样的选择,又很好地配合着作品平和、舒缓的基调,又至少可以让读者读出某些当地农民生活的况味。 就作品描写的环境来说,是典型的沅水流域乡村的环境,物产,河流,摆渡,糍粑,火盆,甚至人们的语言与生活习惯,都带着典型的地域特点,因为取材于作者的家乡,因此,环境描写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真实的。作品里的环境,显然又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因此同时也是典型的,这样就为人物的活动搭建了一个恰当的“舞台”。 就作品塑造或描写的人物来说,两个姑爷各有特点,其他人物也都活灵活现,他们身上有着那个地区农民的普遍特质,语言是合乎人物身份的,某些生活习惯甚至日常行为做派也都与人物的身份非常吻合,在这些人物身上,读者可以感知彼时彼地的社会生活状况。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独特,又与所描写的环境相吻合。精明,各项伙计利落,善于与人交往,热心帮助亲友,深受亲戚喜爱的小姑爷,身上同时具有中国农民固有的美德,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那个地区的一个缩影。上得船,下得河,能挑六七十斤担子的小姑妈;因为家穷,只能提上自家“特产”两块大糍粑的侄女婿刘丝儿,无论主角配角,都是鲜明而独特的,都鲜活着留在了读者的脑海里。 作品在平和的基调下,通过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颂扬了亲友之间和睦相处的融融画面,于不经意间,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欢乐祥和的湖南沅水流域农村生活的风俗画卷,充溢着正能量,却又丝毫没有说教与灌输的味道,对读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表象的背后,是作者较高的艺术底蕴与审美意蕴的体现,也是一种“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作品中各色人等,无论贫富,似乎都在“诗意地栖居着”。就审美格调而言,是冲淡冲融的,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一种淳朴、自然格调的看似无意,实则蕴含作者良苦用心的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农村“慢生活”画卷,阅读的过程,犹如翻卷欣赏一幅赏心悦目的风俗画。
原作链接: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622328&pn2=1&pn=1 评论字数:12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