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回雪舞,凤落九天 回复本帖
秋日骄阳

秋日骄阳 秀才

  • 42

    主题

  • 222

    帖子

  • 1700

    积分

【阿之专题】渔舟唱晚“碧海潮生”赏析第二期

2016-01-03 12:35:19

碧海潮生第二期

主持人致词:

呀!我一想到前面柳约大才子主持的散文赏析,那开场白竟然古意奔流,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磅薄澎拜加震撼,我说话就有点打哆嗦走调,——你们大家已经听出来了哈?然江山文学之渔舟,在2016新年之初,追乘“碧海潮生”,昔有 “滕王高阁临江渚”,今有“曲水流觞”醉兰亭。


评析文章:小说《桃源深处》
评析时间:2016年元月2
评析地点:渔舟唱晚作者群
评析人员:渔舟作者以及众作者
主持人:阿之
特邀评论员一人
评析作品的作者:回味
文章链接:【渔舟】《桃源深处》(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96515.html

【编者按】小说以徐缓的笔法,将主人公孟三少的一生娓娓道来,在一座没有桃花,却偏偏叫桃花村的地方,孟三少九岁读书,长大成人,走入城市,在二姑的引荐下成为一名运输司机,很快博得了女孩隋燕的好感,二人随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改革的春风带动了旅游业,孟三少不跑运输,贷款买车,改拉游客,认识了一位导游姑娘,两人情难自已……这似乎注定了将要演绎一出悲情的戏份,然而作者安排的结局却很温馨,两个女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令人感慨。小说一波三折,两个女主人公,隋燕,青青贯穿了孟三少的一生,作者以桃花村为行文线索,围绕主题讲述了一段桃源深处的人生传奇,温暖感人,推荐阅读。【编辑:柳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080013


主持人画外音:
哼哼!在社长大人的撺掇下,小说《桃源深处》作品评析在今天晚上八点正式开始。
有请评论员各就各位——

现在有请《桃源深处》作者回味,掌声响起来。

作者回味

我是回味,文弱小女子一个,大家一定要高举轻落哈。

说一下创作时的想法吧:2014年开始尝试写作,从最初的美文到现在的叙事散文,用了一年的时间。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多人的经历都成了我写作的素材。不过,在故事陈述上,我喜欢写散文,叙事的和写人物的,我都比较喜欢。写小说,我是初学者,总是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这篇小说也一样,大体上都是跟故事的原型人物挂钩的,只不过结局略有虚构。

    小说,人物和情节要紧密地结合,不过对于我这个初学者,太大起伏的结构,有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也是这篇小说结尾给人感觉比较匆忙的原因。如果大家读过我的小说,这个问题可能在每一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我一直努力地想把小说写好,不过确实在写作上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今天,有比较荣幸,茶和阿之在选稿时,选中了我的文章。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找出问题,我们共同探讨。在批评中才会有进步,我一直坚信这一点。谢谢大家!希望大家要毫不留情地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大家!


主评阿之:

    婚姻就像一棵树,开枝散叶的过程中,会有藤蔓悄然攀爬缠绕。这可能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吧?

特色,作品中流露着作者对待生活的真诚和淡淡的无奈。

在此我不谈小说的结构(结构都是学院派的话题)。一篇好小说主要还是作者把握主题的角度,这个角度是作者个人的独特视角的发现,不是模仿和学来的。
通篇阅读后,对于作者干净的文风由衷赞赏,作者可以做到对故事中的人物不偏不倚,即对那个温柔忠诚的“隋燕”给予了同情,又对那个能说会道会讨人欢心的“孟三少”抱着极大的宽容,对那个叫“青青”的女导游的第三者行为也给予理解。作者能够做到对这三个人物一视同仁,毫无雕饰之嫌。这是这篇小说的可贵之处。
    小说基本特征:
    1
,线索:普通男女人的生活和情感。
    2
,重点:平常的情感小故事蕴含着的内容不可小视,一切都在势不可挡的进步,随着孟三少物质生活和眼界的改变,他的人也在变。他的妻子“隋燕”在丈夫的变化中显然成为受害者,婚姻的谐音中不知不觉响起了杂音。
    3.
作品效应:这篇小说的结局是以“隋燕”的残忍病逝,青青与孟三少回到桃花村安度晚年。这样的结局是作者与众不同的视角显现,给予读者最强烈的感受却是,特别想在孟三少的脸上抽两巴掌。
    4
,作品点睛部分:隋燕的父亲开始就看出了孟三少与隋燕之间的差距,觉得这个世故圆滑的小伙子对于单纯善良的隋燕来说,不可靠。(可惜的是,这个有着锐利目光的老人被作者一笔带过。)
    5
,作品的缺陷:没有抓住故事背后隐藏的,重点的地方不太突出。


评论员李评:

我仔细读了两遍,好话留给你们说,我今天做下坏人吧。感觉隋燕的死有些突兀,有些不合逻辑。其次她的死给予主人公以及主人公情人的负罪感的冲击也略显不够。就现实意义来说,我们不能拿隋燕的死亡来给主人公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地下情开道,给三角恋一个看似皆大欢喜的收场:

感觉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有些太过直白,比如文中的两处

在这一天,隋燕和青青不期而遇了,不过没有出现我担心的画面,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青青一口一个嫂子喊着,减少了许多让我尴尬的气氛。我内心一直对燕儿很愧疚,我曾经为了爱她,那么的不顾一切去争取。可是,现在的我,有了点儿臭钱,灵魂也沾上了污点。”

“青青也是个好女人,她经历了太多的不幸。父母早逝,又失去了生育能力,和她相处越久,越是被她的云淡风轻感动着,这让我进退两难。两个好女人,让我内心压力很大,刚到五十岁,我的两鬓已满是花白了。

    夸下吧,一个小说的最大成功,不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人物,这点上,作者棒棒的。最后说下修改,这篇还可以精益求精的。我感觉每篇文写完要舍得砍,每仔细读一遍都会发现不足的地方,期待更完美的《桃源深处》



友情支持王月:

主题应该是时代的进步和道德的冲突,关于历史环境的描写和表达的主题没有构成因果关系。历史的大潮推动主人翁的成长,你所描述的环境跟这个没关系。主人翁婚姻期间有了更志同道合的人,这是和道德相悖的,但历史的进步没有停下。让挡事的死亡太残忍了。这篇小说意图摘取一个人的命运和摘取一个片段来反映时代,素材的选择上路子不对。看完让人更迷茫。如果没有死亡,这段关系怎么处理?不能用巧合来做小说的逻辑,恰如其分的死亡让人松口气。但你的小说主题是提出问题,不是松口气来解决,而是现实问题让人更烦恼才对。还有,你关于童年的描述跟后来的情节没有关系。


评论员轻舞嫣然:

从题目上看,题目桃源自会让人想到桃花源,而想起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语句,那一抹宁静淡然,超然物外的情怀首先会占领读者的心。带着这种心性,我们开启了主人公孟三少的一生。

一、从作者语言上看,首先文章伊始,是我喜欢的语言风格,特别有画面感,准确传神。

(我缓慢地走向桃花村,远远地看到村头的那棵歪着脖子的老榆树,风掠过它密密的树叶,飒飒作响。村子里的土坯房已经全部换上了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红色的铝制屋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往村子深处走去……)

从这几处语言上可以让读者浮想联翩,村庄过去和现在,“我”的过去和现在,其中缓缓地走、深深地吸都表现出“我”内心的情感变化,很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

其次,在行文过程中,也有很多出彩的语言,对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一直没说我的长相,那是因为我的眼睛太小,不用迎着阳光已经是一条缝隙了。头发有点黄,还有点少,皮肤也是有点黄黑色,唯一的有点是长了一张漂亮的嘴,厚厚的唇,线条也比较阳刚。不过,它有更大的功效,就是我从小就很会哄爷爷奶奶,所以长相一般的我,在爷爷奶奶的眼里是最棒的。)

这一处描写中,对于“我”的外貌,一句“不用迎着阳光已经是一条缝隙了”,十分贴切传神,让人马上就想到那小眼睛真是小哦。而在写人物嘴上功夫了得的时候,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阳刚厚嘟嘟的嘴唇里吐出的是迷惑人的看家本事,更为后文中自己一生地际遇做了完美的铺垫。

但作者的语言锤炼并非全是亮点,在个别词语的运用上还欠火候,显得过于随意。我想也许是作者并未精心修改的结果,在此提出来既是对作者的拍砖,也是对自己的警醒,愿与作者共勉。
    二、从人物塑造上看,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孟三少精明、能干、肯吃苦,少年的莽撞,中年的担当,老年的宁静,虽然风雨兼程,却一生安好。隋燕始终算是个悲剧角色,爱之深令人侧目,对于“我”的出轨,接受,容忍,其内心的坎坷磨砺让人同情,其胸怀更让人佩服。但这一人物的塑造缺少了内心的挣扎,和人性中伴随的恐慌、嫉妒等情绪的外露,我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人是情感动物,太纯粹了就不真实。当然这也许更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的追求,对痛苦地回避等因素,我的理解上会有偏差,敬请谅解。青青这个人物的塑造上,作者着墨较多,美貌、年轻,成功的事业,缺憾的感情世界,最后苦尽甘来也是很不错的安排。

总之,《桃源深处》从题目,选材,立意到行文,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为善良为美好献上一曲赞歌,从中自己也学到很多,关于人生,关于感情,关于文字。祝福作者,佳作频出,期待更多精彩。


评论员凌江雪:

一,主题:小说有一个富有诗意且寓意深刻的题目《桃源深处》,但我整篇读下来,感觉小说的主题和结构都撑不起这个题目。“桃源深处”是什么?是那个叫桃花村的地方?是主人公经历人生的百转千回后拾得的初心?还是那些隐匿在人性深处的弱点和缺陷?读着这篇小说,我感觉都是,又都不是。总之,进入这个深刻的题目,我没有读到我我认为的深刻主题,而只看到了一个浮在表面的故事。

二,结构:回味姐的小说,我读的不算少了,所以总结出来一个规律:她的小说经常用到的三个情节是:1.成长(主人公从小到大的简历),2.恋爱(似乎长大了就该谈一两次恋爱了)3.婚外情(这部分可能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有一定关系),而这篇《桃源深处》,还是这样的结构。总的来说,这样结构的小说,一篇篇读下来,感觉更像是记叙文,或者是作者在为自己身边的人物作传,至于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和态度,有时候真的不好琢磨。占了小说不少篇幅的主人公成长史以及一些家长里短,我觉得对小说主题没有太大帮助,甚至显得有些缀余。

三,语言:读过回味姐的散文,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她的小说语言和散文语言风格很相似,有时感觉散文像小说,有时感觉小说像散文。这可能和作者的语言习惯有关,但也可能和作者的语言丰富程度以及创作的严谨程度有关。通过作者的语言习惯,我读作者的小说时,常会有种意识,她的很多小说里的主人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影子,那就是作者自己。这就像是看电影,有的演员无论演什么角色,都带着演员自身的习惯,从而减少了角色自身的特质和新鲜感。

我糊里糊涂说了一堆,有些词不达意,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呵呵,还是要夸夸回味姐的。

    回味姐的小说有两大优点:一是很自然地融入时代大环境,增加了小说的内涵和厚重感,有时候虽然不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但透过这些文字,会无意识地引发读者的思考;二是融入了她作为一名医者的医学素养,包括一些专业知识和医者仁心的情怀,这点是普通作者很难做到的。给回味姐点个赞……


评论员秋日骄阳:

    既然是本团社长的文字,客气话就不说了,现在我来拍两砖,因为是门外汉,所以就是拍不好大家将就听。

首先,我觉得这篇小说很具有吸引力。第一人称写法让读者有代入感,比较亲切,更感觉真实可信。作者的行文流畅,语言风趣,读起来很有味道。

语言风趣在第一段落中有两处让我记忆颇深,比如“七十年代初期,村里的人都不重视学习,就连爷爷这个当过村长的人,字写得也是勾勾弯弯,极是难看的。”一句话在风趣中道出了那个年代人们不重视学习的态度。再比如“村东头的杨喜棍家,他的儿子叫杨财旺,年长我三岁,细皮嫩肉的,在我眼里他就是个大姑娘。”一句话使一个小人物的形象立体鲜活。

第二段读起来时有一处问题,我觉得可以适当修改一下,会更好。“二姑那时在一家国营企业当会计,工作比较清闲,是当时的电信局。”在我看来这一句中最后一句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或者直接说二姑那时在电信局当会计,或者就干脆删掉最后一句话,更显得简洁凝练。除非作者强调的“在电信局”下文中有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段落里,我觉得“工作两天,休息一天,我们都居住在公司的宿舍里。”,这最后一句话不如放在下面的那句话里,更为自然妥帖。下面的那句话是“休息的日子,大家就凑在一起喝小酒。”改过后,就变成了“我们都居住在公司的宿舍里,休息的日子,大家就凑在一起喝小酒。”另外“我是不怕的”这句话前面我觉得应该是句号而后面是逗号,通读一下,会觉得一逗一句之间表述就有了问题。另外,“我身强体壮那是出了名的,看着单薄……”这是不是有些矛盾?既然身强体壮,怎么还会看着单薄。前面的形象塑造上给我感觉三少就是个体格健壮的男人。

第七段落里,“有一次,王力家出了急事,他着急赶回老家,丈母娘突然病了,临时找我去顶班”这一句话里,我觉得语句上也略显嗦。或者把“丈母娘突然病了”去掉,或者就直接说“王力的丈母娘病了,他着急赶回老家。”

以上是我对细节之处的一些建议。一篇好的文章不会被细节的瑕疵遮盖,但细节的精致一定会提升文章的美感。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文学领域,我是个外行,所以说不到更深处。

对于文章的总体上我也有点自己的看法,简单说一下:

小说讲述了桃源深处走来的孟三少的人生故事,这个来自于农村的、文化水平不高的男人,凭着一股子干劲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凭着人际关系交往,在城市里立足并发达起来,同时也带动了桃源村的致富。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成功的,也是让那些受益人群所敬重的。然而,他的一生是否真的成功?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写道“远远的,桃花村在晨曦的炊烟里像一幅水墨丹青的图画,映进我的眼底。山绿水依旧,花儿也争相开满了山坡,这就是我的桃源,那桃源深处依旧是我心安的家园……”这样的处理似乎符合男性的心理,尤其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笔触时。但,正如评论中所发出来的不赞同的声音,以读者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女读者的角度,很难接受男人这样的一种“心安”。孟少三的一生背叛了一个女人——他的妻子隋燕,伤害了一个女人——他的红颜青青。从道德的角度评判人物,这是个乱情的男人。然而,从人性的角度看,这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故事。为什么他的妻子和他的红颜能够友好相处?为什么她们的选择不是愤恨他的乱情,不是想要选择离开他,而是携手为他营造人生的幸福?这些让人困惑的地方,在我看来正是作者没有在文中能够给出说服力造成的。也就是说,孟三少的形象塑造上还有欠缺。这也就带出了文章最后两个段落写作的力度问题。文章的两条主线,一条是事业线,一条是情感线。很显然,事业线上已经自然而然地成功了,而情感线上却在最后显得单薄,也就影响了女读者产生爱恨交织情感的可能。如果,作者能够在两个女人的故事中再多些笔墨,或许能够使脉络更加清晰,也让三个人物的形象更加明朗和立体化。

总体来说,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它写出了一个人的奋斗历程,也写出了情感纠葛,这些都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文中,孟少三的人性是真实可信的,青青和隋燕的人性塑造上略显不足,但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真实存在。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作者在接纳赏析中的所有评论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接收正确而有用的观点和指正,同时也要以一颗坚定的心接受板砖,并能够在今后的创作中做到 ,继续坚持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字,进而走向更好!祝社长的文学路越来越宽哈!


主持人画外音:
    看到大家各抒己见,我都不忍心喊“停”这个字。不管怎么说,还是意犹未尽地小结一下,留下必要的时间段,隆重有请特邀嘉宾为作品赏析一锤定音,来阐释这篇小说的点睛部分。大家欢迎嘉宾闪亮登场!

专家点评:

此前发现许多小差错,据说是社长大人留着给我批判的,此处略去好多处 ……正式点评开始

首先说说这个文字的亮点

1、故事内容具备可看性,结尾处理得不错。整篇文字,叙述沉着,不温不火,但依然能给人内心很多触动,虽然描写出了“我”的外遇这样在特定时期出现的自我迷失,但文章整体是向善的,也通过作者内心的矛盾、妻子的病逝与宽容对作者的心灵迷失进行了温和地批判。

妻子的病逝与宽容对作者的心灵迷失进行了温和地批判。-----我也错了 是妻子的病逝与宽容对“主人公” 的心灵迷失进行了温和地批判。

2、有些语句比较出彩,起到了令人回味的作用,如: 女儿出生的第二年,爷爷去世了,他是笑着走的……
如:不记得青青何时来到了我的身边,她默默地站在我的身后。

3 角色转换不错,用女人心写男人故事,并没有感到别扭,看来社长也是个女汉子,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值得鼓励。

不足:

1、很多地方语言不够简洁,上下文承接不顺畅,有的词不达意,有的出现病语,病句。标题好像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2、作为小说来讲,文字的曲折度不够,高潮设计戏份不足,所以,文字也显得波澜不兴。不温不火,叙事风格可以采用,但是内容设计上不能没有起伏。

对本文的修改建议:

1、这篇文字其实还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潜力,能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如描写孩时淘气,怎么调皮的,没给大家一个兴奋点。描写抢劫过程本来是个很好的看点,却简单一笔带过了,应该大书特书,才能显示出男儿本性。还有,最后村子的景色也是看点,小说也需要一些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变化或者是带给人美好的感受,这一点还需要加强。

2 对夫妻间感情变化描写不够,应该突出叙述下长时间的夫妻分离、外部环境变化、双方身份变化等等因素是造成夫妻面和心不和的主要原因。女人一点也不嫉妒猜疑似乎也不太符合实际。今后,写作的时候,应该多收集、多琢磨人物心理,把自己作为主人公放进去写,用自己的心去度别人的,也许会得到一个满意的构思。其实 看到自己老公和比人一起 心理应该是很纠结的 估计是作者本身驾驭不够,或者是不想写太长了 ,太辛苦 所以设计了这个结果。包括最后安排“爱人”的去世,也是想给文字一个圆满的结局。回味在想,不这样又能怎样呢,难不成看着他们这样下去,很纠结很矛盾地说。

3 夫妻间恩爱也应有几个小镜头,用其来衬托妻子突然去世后给自己心灵造成的强烈不安和悔恨,应该能起到震撼性的对比效果 ,并以此警示世人。虽然我理解作者也可能对那些真心的婚外情,表示一定的理解,但不能写得太过同情,容易给读者留下纵容婚外恋的印象。这个很重要体现出作者到底是抱有同情多一点还是批判多一点,严格地说表现无奈同情纠结都可以,但是如果是上报刊杂志就要有明确的态度,那就是否定,否定可以做得不那么直白可以回味,但回味不能表现出过多的同情

我曾经写过一个婚外恋的 我设计的结果是 冲动过后,女主的孩子因为她没去接而是让母亲代替,结果孩子脚骨折了,女主很痛心,觉得是上天在警示,然后提出和男主分手。男的一不留神也失足崴脚,再加上设计了 自己的爱人正在一个大热天推男主父亲逛公园的镜头,都表现出了批判和内心悔恨,这样就会好些。

最后给写小说的同学一点自己的感悟,这个纯个人,也许说得不对不到点上请大家海涵咱互相研究哈。

1、描写人物要有特点,这些特点要借助人物形象、语言动作来吸引读者,令读者看完以后,就能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人,能对号入座,人物描写才算成功。像回味说的眼睛没太阳一条缝也是一种。

2、要在文字的各个段落中设计能不断刺激令人有欲望阅读下去的快感因子,这样才能给予读者持续的阅读欲。也就是说 最好你设计的每个段落 都能有令人兴奋的故事点

3、要在写作时,不时加入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感悟,并从笔下人物或事件中体现出来,加强作者与阅读者的心灵沟通,既要有警句,也要有不同于他人描写的神来之笔,也就是很多超思维的、飘逸的、散发出轻灵的语句来烘托文字,吸引读者。


作者回味:

感谢大家的精彩的点评,回味在此一并谢过。小说,确如大家所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这次评析,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本文是我的一个朋友的真实故事,虽然他的故事有了太多的艺术情节,我没有做太多的修改。只是在结尾处稍作改动,让一个主人公去世,让故事比现实中要圆满一些。

小说多出有了散文的味道,使节奏不够紧凑,太多的真实感把小说的意境赶走了。

大家的精彩点评,直击了小说的弱点,在情感的 处理上有了避重就轻的感觉。尤其在社会上第三者插足的事情比较多见,大打出手的也多见,甚至还有出人命的。我写小说确实有虎头蛇尾的毛病,高潮部分处理的不得当,变得平铺直叙了。

首先感谢大家这么多天辛苦地去读,深入地查找小说的不足。 再有要感谢王月的友情出场,更要感谢的是花香老师,百忙之中,给我的文章做出了深刻的评价。褒贬之处都是这篇文章存在的,都是可以修改进步的。

不过,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不知道修改以后大家会不会满意?我尽量努力一下,再一次感谢大家真诚的评价!


主持人结束语:
十分感谢作者的虚怀若谷的胸襟,也要特别感谢特邀嘉宾和渔舟

作者的精彩点评与大力支持,期待下次再见。

欢迎大家的加入,渔舟作者群号:108773442

渔舟期待您的加盟,期待各位作者的精彩!

回味

回味 举人

  • 153

    主题

  • 687

    帖子

  • 5323

    积分

2016-01-03 12:59:25

骄阳辛苦了!阿之姐辛苦了!感谢大家在新年的假期中,给我的拙文做出正确的、精准的评析。谢谢大家!

大家新年快乐!一切顺意!

阿之

阿之 秀才

  • 11

    主题

  • 81

    帖子

  • 2832

    积分

2016-01-03 15:37:20

鼓掌鼓掌!送花送花!难怪《桃源深处》的作者越拍越高兴了,她这是白捡了好事乐!

原来昨晚这么出成绩啊!激动\(≧▽≦)/!

秋日骄阳

秋日骄阳 秀才

  • 42

    主题

  • 222

    帖子

  • 1700

    积分

2016-01-03 19:10:07
楼上的阿之姐,我这个记录员都吓坏了,生怕把大家的好东西漏下啊。赶紧安慰我啊!
雪中傲梅

雪中傲梅 秀才

  • 154

    主题

  • 232

    帖子

  • 1433

    积分

2016-01-04 10:27:40

第一次参加这么隆重的赏析课堂,课还没开始我就感觉紧张了,开课后才知道是对小说《桃源深处》做评析,看到各位老师的精彩评析让我为之震撼。骄阳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啊,这篇小说我连续看了三遍,每次拜读都情不自禁的跟着作者缓缓走进那个没有桃花的桃花村----那画面感觉好美,好美,唯一感到惋惜的是善良的隋燕不该那么平静的死去------我这个外行只是看了热闹而已。

看到,各位老师对小说详细的点评,那么深刻,细致,面面俱到,开始为作者捏了一把汗,这时她心里该有何等的坚强,再继续看下去又让我为她感到庆幸。在人生与写作之路上如果有那么多的好老师指导、引路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一堂别开生面的赏析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我暗自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写作,也期待有生之年让老师给我上一堂属于自己的赏析课。加油!

阿之

阿之 秀才

  • 11

    主题

  • 81

    帖子

  • 2832

    积分

2016-01-04 22:24:07
感谢骄阳在幕后给我撑着,您更辛苦!为您隆重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
回味

回味 举人

  • 153

    主题

  • 687

    帖子

  • 5323

    积分

2016-01-05 12:30:15
安慰骄阳一下,辛苦了!
青梅柳

青梅柳 布衣

  • 18

    主题

  • 71

    帖子

  • 181

    积分

2016-01-06 00:00:30
好高大上的感觉,这评论吓到我了……
琉璃疏影

琉璃疏影 举人

  • 37

    主题

  • 141

    帖子

  • 3184

    积分

2016-01-06 19:24:46
虽然我不曾发言,但是真真切切的受益匪浅,喜欢这样的课堂,期待下次精彩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