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唔
|
【轻舞】王老师2016-01-09 09:39:22
小桥说:你写一篇记念王老师的文章吧,话音未落,王老师的音容笑貌就浮现眼前——引子 倦怠的午后,风儿也不吹,叶儿也不摇,云儿也不游,鸟儿也不闹,只有不解风情的蝉儿这会儿也在有点犹犹豫豫的叫。知了,知了。听着有些迟疑。
走廊深处,大白杨疏疏朗朗地圈笼着一间教室,在这夏浓的时节,氲氤出一派清凉。静谧中传来声音,细听,不是歌唱的委婉,不是朗诵的激昂,似歌似吟,像说像唱。原来是电大中文班的王昌群老师正在上课。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师“。 古代文学开篇第一课,言简意赅的古汉语,寥寥数语,包罗万象,气象万千,直白的读,会索然无味,也不能领略其中的沟壑。谁发明的这吟哦?像歌像诵,像吟像唱。王昌群老师这会就在这安静的午后,悠然自得,抑扬顿挫地唱着,那浑然忘我的神态像极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先生,迷离的眼神也似乎穿越了几千年,凝聚到了那纷繁跌宕的春秋战国时代,而讲台下是一群如饥似渴,聚精会神的我们。 许是只在书里电视 里看见过吧,这样的读古文也真的让我们叹为观止,意乱情迷。哪里还记得这是酷暑的热和困,欣喜若狂了。 老师五十多岁吧,所以像个忠厚长者;老师出生书香门第吧,所以显得这样儒雅;老师非常钟爱古汉语吧,所以会背诵那么多古文;老师非常博学吧,所以他的课才这样让人迷念。 王老师不上课的时候是这个学校的教务科长,木讷着, 不苟言笑,认真,严肃,一丝不苟,没有一点风趣与浪漫。 王老师成天都是一身洗的发白的蓝色中山服,走路四平八稳,说话温文尔雅,做事有条不紊,对人真诚宽厚。 王老师是四川人,一口四川话读起古文竟也天然和谐,还有一些川剧的高亢与花腔,煞是婉转悠扬。而王老师一走上讲台,却这样的激情飞扬,风趣幽默,风流倜傥。记的那一段时间,我们是那么的爱上了古代汉语,天天摇头晃脑的模仿着老师的风韵在哪里诵读,诸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如果说我们现在还有一点点古代汉语的留存,就是那时候老师给的了。 老师做古已是多年,我们再聚会时许是他教书的年纪。有些惭愧,有些遗憾,多想再听听他现在几乎是遗存的歌颂,多想再看看他沉醉其中的悠然自得啊。 悠悠岁月,矜矜我心。恍若昨日,今不是昔。瑟瑟漏文,怎表我心。呜呼,上天有知,告慰吾师。 |
|
|
![]() 蓝天蓝
|
2016-01-12 10:22:08
过去都已过去, 能把老师忆起, 想必那位王老师一定会很开心, 所以,把美丽存心里, 让想念永不离去。 |
|
|
![]() 山村野叟
|
2016-01-17 11:08:32
在人生的学习生涯,能够遇见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无疑是十分幸运的。我没受过高等教育,就是终生遗憾,只是在中学时代,学过几篇古文,其中《为学》对我影响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
|
|
![]() 自然
|
2016-01-21 13:57:57
感谢辛勤的园丁!感恩老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