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润
|
【每周一评】第三期2016-03-10 12:53:34![]() 论《台湾纪行》细腻的文笔大气的格局 主持雅润:尊敬的老师,尊敬的文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每周一评的好日子,今晚我们学习的是《台湾纪行》,作者:未名书屋屋主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430433.html 未名书屋屋主简介:江苏镇江人,大专文化,会计师、经济师职称。文字散见于各级报刊、论坛、集著和文学网站,著有《财经和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集》,《心海微波》《网海逐波》(电子书),《东篱夜话》《旅途拾贝》散文集。中国林业作家协会、江苏省诗词学会、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散文学会理事。2014年11月被评为江山文学网十大才子之一,现为系统长篇小说编辑。 主评:丁梅 简介:八零后,小学教师,喜欢文字。2010年左右涉足网络文学,先后在新浪博客,红袖、榕树下等网站发文,2015年3月进江山文学网,5月进丁香文学社,任丁香社团总编。有请丁梅老师出场。 丁梅:受雅润姐姐和淑敏姐邀请,让评一篇散文。我知道在江山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确实有点儿班门弄斧。但盛情难却,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文友、老师海涵。 读过许多优美的散文,但把散文写到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的确实为数不多。未名老师的这篇《台湾纪行》就有如此魅力。其篇幅恢弘,格局大气,移步换景,气韵丰腴,理尽词美,引人思考,令人共鸣。 作者饱蘸激情,泼墨挥毫,以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台东的游踪为线索,手笔大气,文笔细腻,对比考究,描写精到,阐述台湾的昨天、今揭开台湾神秘面纱的同时,还让我们的思想站在一个高度,去领略这位美人的风采,令人耳目一新。 细究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格局大气,思想高蹈。 作者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游览山水,俯瞰台湾历史,人文风情。下笔视野宏大。由故宫博物院、孙中山纪念馆、101大楼,一直到台东最东端“北回归线标志碑”,还有“太鲁阁”。由民族特色、殖民统治、国共分歧、骨肉情深到两岸统一,以及当今时政。其手笔大气,内涵丰富,思想高蹈,令人慨叹! 文章先由故宫博物院写起“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依山傍水,碧瓦黄墙,充满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两岸故宫南北呼应,使中国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的民族特色和传统色彩,共同的古董瑰宝,蓬荜生辉,暗示两岸传统文化共同的渊源,扯动沉淀人们心头已久的骨肉情结。 ‘“野柳”为法语、西班牙语的混合音,台湾层沦为法国、荷兰、西班牙、日本的殖民地,光日本就统治台湾51年……不攻自破。”回忆往昔历史,历经百年沧桑。分析当今格局,爱国深情,踌躇满志,观点精到,畅吐淋漓,令人击节叫好。 “孙中山纪念馆”和“101大楼”,一个代表中华民族境界的高度,另一个则代表台湾经济发展,物质水平的一个高度。 台南“赤崁楼”是荷兰人所建,以及陈水扁贪污巨款所建别墅,为历史开了一记响亮的玩笑。岁月走过,尘世的荒唐和可笑,总能从历史中折射出来。 台东“绛树无花叶”的“珊瑚王国”,“北回归线碑”,“长春祠”的纪念意义“太鲁阁”的陡峭嶙峋,“百燕鸣谷”的神奇。无不是大格局,大手笔,透出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壮美。不单单欣赏文字,激昂山水,还让读者的思想站到一个新的高度去阅读领略。 二、语言优美,见解独到。 所谓“言以明象”,“情以物迁”。散文往往以字字珠玑、声情并茂取胜。语言犹如衣着,一个衣着鲜明的女子,具有一眼摄人心魄的力量,内涵很重要。在当今人心浮躁的金钱社会里,能让读者有耐心读下去,确实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力,只有打造情思干净、距离适当的优美文字世界,才会赢得读者的认同。梁实秋的话我很认同:“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词句,而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 《台湾纪行》里的语言优美,见解独特,恰当的措辞,一语击中我们心中最真实的角落,令人哀转百回,留恋玩味。 比如:“不过是一小时四十分钟的时辰就到了台湾机场,虽然是意料中,还是觉得太快太简单了点,毕竟台湾在我们心目中是那么遥远。”“这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熟悉于它的名字,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心中千遍万遍地呼唤它。陌生于它的真切,一样的油菜花,铺天盖地的黄色悦人眼球;一样的山林,青春茂盛的回音隐约可闻,一样的斜阳,映照着一垄垄青葱的稻田,一切的一切,都真真切切地呈现眼底。”这样的句子,好像原本就坦荡地长在那儿,等着读者去收割,因为分别得太久而遥远,因为陌生的熟悉而真切。 又如这里“依然万家灯火,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夜市与大陆繁华城市无异,不同的是,这里还使用十六两制的老称.....”措辞准确贴切,实情实景,描画出心中真实的尺度。“有人说台北是个迷乱的社会,又是个色彩斑斓,风情万种的城市,总会站在时尚的最前沿,在这里可以感受无限的时髦和风尚,也能寻找沉积已久的历史。不同的景致并不影响人们的情绪,反而丰富人们的记忆,引发人们思考。”个性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和表达方式,颠覆我们以前对台湾的想象。让我们在看到台湾人文化生活,见识台湾光怪陆离的同时,精神也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 再如描写日月潭,潭水澄明碧蓝,清澈见底......,溪头森林古木参天,野花遍地,乌雀隐现......,等多处描写,玉语如珠,处处生辉,干净清冽,景中抒情,情中韵景,简明纯净,栩栩如生,新鲜活泼,读来让人口齿留香。 三,文笔细腻,深入浅出。 细腻的文笔组成文章的血肉和灵性。本篇文章虽格局大气,内容广泛,文笔却细若蚊足,密如织网,使文章血肉丰满。大到“故宫博物院”,“101大楼”,小到一支烤肠,一枚茶叶蛋,事无巨细,工笔细刻,认真皴染,精彩纷呈。 “历代的青铜器、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精品中的精品……,画出宋东坡《后赤壁赋》的文意……,岂不珠联璧合,更加完美?”《赤壁赋》深入其内,玉器、青铜等表面托出,深入浅出暗示两岸共同的基因,一起走过的历史脚印,打造两岸血肉情深。 恍若隔世的夜市,简单的书屋,阿里山的秀美,天长地久桥的浪漫,描写细腻优美,绮丽曼妙,让我们触摸到饱含尘间烟火,真实的台湾。含蓄隐约中彰显美好。 “鹿港小镇”、“溪头森林区”、“野柳”风景区等处细腻的描写,刻画台湾犹如生长岁月里的混血儿,积岩怪石,旧时小曲,当今时政,控诉侵略者的罪行,述说台湾一路走过的沧桑,饱含爱国热情。 “南台佛都”佛光山一座小佛像,一盏长明灯的介绍,凸显台湾人民对于佛教的信仰和推崇。 下面钻石的璀璨,张学良生平,两蒋政治,燕子巢的神奇,老兵们的故乡情结……,沙滩偶拾绮丽优美;舆论时政,俯瞰历史;都在笔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文笔细腻,林林总总,似乎缺一不可。犹如呈给我们一桌丰盛的满汉全席,让人目不暇接。而张学良、宋美龄、蒋介石等荤段子的诙谐,犹如正餐中忽然来了一盘腌咸菜做佐料,荤腻顿消,寓庄于谐,让人忍俊不禁。 四,对比手法,风格独特。 看台湾,看风景,看台湾人的生活是否与大陆另类。文章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手法,把台湾的特色,人文历史与大陆做一一对比。既有共同走过的脚印,也有不一样的风格,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共存。 一样的街道与小吃,一样的场景与游人,不同的是他们还使用十六两的老称。古老的习惯,让我们有一种亲切的认同。在这里,在这陌生感里寻到点点熟悉的气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感觉。 “国父”之殊荣,当归中山先生莫属。毛泽东和蒋介石在世时,针锋相对,但二人对孙中山的尊崇,两岸人民对孙中山的敬仰都是一样的。“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民族文化,必将使海峡两岸达成共识,江山一统,已是大势所趋......”分离是暂时的,沉淀在骨子里的民族情感是一样的。既有分歧,也有认同。作者高屋建瓴俯瞰台湾过去和未来的同时,渴望两岸早日统一的愿望不言自明。 对嘉义市和内陆城市相比,是对经济危机,经济低迷的客观介绍,作者以真实的态度,非褒非贬的写实心态,呈献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台湾。真,是一个优秀作家必不可少的品质。 “溪头森林游乐区”还给我们一片清幽。 而“七色海”则是作者发出对祖国山河的由衷赞叹!“无数次见过东海、黄海,所见过的大海都给我一幅浑厚、苍茫的感觉,今日始见到最美、最酷、最激动人心的大海!”是啊,不一样的地域,一样的祖先和习惯,共同的根基和民族文化,让两岸人民心相牵,手相连,彼此默祷祈愿。 作品在难以平复的激动中落下帷幕。“别了,台湾!别了,台湾的同胞!在离开之前,让我再看你一眼。”让难分难舍的情愫綄结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文章风格独特,寓写景、抒情、说理与一体,独特的对比方式和语言风格,将作品构筑得大气温婉,内外兼美,张弛有度。使文字拥有小说的魅力,吸引你一路游花观景读下去,令人拍掌叫绝! 美玉微瑕,如果非要说不足的话,我认为: 一、个别离题稍散、稍远的细节可以略去。 二、文笔过满,留白稍少。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主持雅润:感谢主评丁梅姐的精彩解析,辛苦了!有请未名屋主老师浅谈一下创作的意图和思路。 未名书屋屋主:喜欢旅行,怀着晴空万里的心情,奔赴天南海北。远离凡尘浊雾,在湖光山色里散尽一身烟华,在青山绿水中洗涤蒙尘的心灵。 喜欢把旅行中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当这些纸片上和网上的东东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引起读者的共鸣时,心中就有了一种欣慰和满足。所以,今晚能在江山文学赏析课堂专题评析拙文,是我的荣幸。感谢雅润主持和各位主评!感谢各位老师、各位文友的热心参与!拙作经散主文萃公亲自操刀编评,高层评议,姑且获得绝品,是江山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刚才丁香的总编丁梅老师又作了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点评,精彩、透彻的解读,十分中肯的指点。很是感激,我觉得她读懂了我。赏析文章是耗费脑细胞的辛苦活,而且引用的句子不能复制,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击键盘码出来的,这里只能隔屏遥敬清茶一杯,以表谢意。 旅游在当今时代已经日益大众化,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有人曾问我怎样写好游记,我说首先要找到美的感觉,掌握美的素材。很多人只是图新鲜看热闹,对久负盛名、一心向往的地方往往充满期待,到实地一看,觉得不过如此。有的人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只忙拍照,回来后有人问起却什么也不知道。这里就有个旅游欣赏问题,旅游者自身缺乏一定的旅游欣赏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懂得和善于发现美,才能不虚此行。窃以为占有了美的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游记。要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美。然后欣赏之,感慨之,兴叹之,挖掘之。我每次旅游,事先都做点功课,搜寻目的地的总体概况、游览特色、历史渊源、游人评价等相关资料,寻找欣赏亮点。旅游中多听多问,细心观察。否则,美的东西就在眼前,你却视而不见,擦身而过,甚至大呼此行上当。尤其是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俗事,神话传说,不了解是不知道的。要积极参与,把自己融入自然、融入万事万物之中,愉悦、感动自己。同时要善于比照、联想,有价值的则作深入的挖掘。每日必做手记,拍下景观照,以备用,回来再加以整理。 这篇游记是两年前游览台湾后,按照游览的线路,采用日记体的形式写的。写作时也没有十分注重什么技巧,只是跟着感觉走,随心随性写来。当然也不是看到什么都写出来,那样就成了流水帐。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诸多方面,只是把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客观地有所取舍地记下来,意在让人们了解台湾人真实的生存状况。因为内地人对不同社会制度的台湾还较为生疏,所以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作一些概况了解,并力图寻找与大陆的异同。每个景区都找出与其它景区的不同之处,各有侧重,彰显其特色。有的景点如寺庙,虽然规模宏大,香火鼎盛,但与各地的寺庙大同小异,就不去写它。“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景物事物的描写中,融进自己的所思所想。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台湾的时局等问题,也未讳言自己的看法。当然敏感的问题尽可能回避,比如“法轮功”我就用“那个什么功”含混地表达。 拙文分段写出来后,因为江山散文不可以系列发表,便合拢到一处,有点冗长。时下人们喜欢短平快速战速决,除了热衷于写作的文学爱好者,譬如诸位,谁有时间和耐性去看这么长的劳什子?谁又会在这春日的良宵听什么赏析?有的地方写得有些琐碎,有的地方还可以进一步营造唯美的意境。几天的台湾之行也只是走马观花,只感性地看到一些皮毛。拘于偏居一隅的孤陋寡闻,写出来的当然也不会多么深刻,有的地方还缺少深度挖掘。期待各位砸砖。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各位文友!占用了你们宝贵的时间。让我们背起行囊,跋涉于山水之间,穿行于时光隧道,漫步于生命的雨季,寻找灵魂的原乡。 主持雅润:感谢屋主老师的真情感言,让我们受益匪浅,谢谢。下面有请赵淑敏老师为这篇游记再谈谈看法。 赵淑敏:各位老师文友晚上好,学生斗胆就就书屋老师的文说一下,我读过的感受。“台湾”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我的记忆里,是小学的一篇课文《日月潭》,学完这篇课文我就对宝岛台湾充满了好奇,想象着台湾的样子。各位老师文友晚上好,学生斗胆就就书屋老师的文说一下,我读过的感受。 “台湾”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我的记忆里,是小学的一篇课文《日月潭》,学完这篇课文我就对宝岛台湾充满了好奇,想象着台湾的样子。老师以现在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向我们阐述台湾和大陆是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无论怎样,台湾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是我们的兄弟,打折骨头连着筋的兄弟。八天七夜的台湾行,琐碎的记录不琐碎的心情,一路行来一路情。台湾在老师的笔下更加烁烁生辉,一篇充满情感的台湾游纪,让大家学到写游记的知识和技巧,让读者对台湾多了认识,多了想去游历的急切心情。我就说这些吧,谢谢! 主持雅润:感谢敏姐辛苦了,有请下一位武戈老师为我们继续精彩解析。 湖北武戈:我读《台湾纪行》的几点体会 雅润老师在QQ上跟我讲,新年第三期的赏析评论未名书屋屋主的绝品散文《台湾纪行》,让我也在赏析课堂上说几句。在此之前,我真没读过这篇文章,江山文学网的页面也刷新过很多次了,上周末才从雅润发的链接里点开,挤了三天时间,读完了这篇游记散文。 《台湾纪行》发表于2014年6月,点击量已达6700余次,跟评达20余条,而我是2015年4月注册江山的,之前自然没有读过。现在读罢此文后,真的感慨多多,本来是想谈点读后感什么的,却又不知道从何谈起?套用他人的读书体会,我就谈谈这篇文章的成功与不足吧,对与不对,请未名书屋屋主老师谅解。 一、文章的成功之处 《台湾纪行》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1.选题好。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一直分隔在台湾海峡两岸,也一直是国人心中的一份痛楚,并且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十七世纪初,台湾为荷兰和西班牙殖民地。十八世纪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二十世纪的1945年8月,日本战败,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但是,两岸人民盼统一,一直盼了若干年,因此,台湾的现状也一直是国人常说常新的话题。 2.语言美。《台湾纪行》的语言描写非常生动,像电视画面一样,把台湾目前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事业发展现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呈现出动态的美。这说明,作者是驾驭语言文字的高手,并用优美的语言文字,将台湾的亮点和感触最深刻的那一点展现给读者,将读者带入动感的画面中,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我们仿佛也听到了店主那好听的闽南话:“我要开门喽,你们小心被门夹到了喔。” 3.思路宽。作者不只是向读者展现了台湾的现状,而且也把自己的观察感触融入文字之中,引发读者的再思考。例如:台湾导游的服务质量、台湾商人的经营策略、台湾民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评价,以及台湾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交通等等,都有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作者采用留白的艺术手法,帮我们拓展了对两岸关系、台湾的前途和命运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空间。 二、? 不足之处 文章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对景点的描述过于粗线条,不够细腻。二是文章写好后没有认真检查,导致很多错字。例如“在在让人感动”、把像什么的像写成了“象”等等,当然,这些小错误并不影响文章被推为绝品,因为其中的亮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以上所言,只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作者未名书屋老师海涵。 主持雅润:感谢武戈老师中肯的热情评论,辛苦。下面有请山泉老师点评几句。
山泉:未名书屋屋主老师的《台湾纪行》,2014年在江山首页绝品榜上的时候,就拜读过一遍,没有去过台湾的我,当时,把这篇游记和电视平时看到的画面无意间结合起来,在身临其境中给人情感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满足。而今重提,那些文字带来的温馨情景,那些如身在其中的场景,依然萦绕在脑海。时隔年余,老师的再一篇《牵手海之南》细细赏读,更觉锦上添花,使人平添几多向往。 主持雅润:辛苦山泉老师,一万多字的散文看得认真,评的客观中肯,辛苦了。有请清纯芳心老师继续点评。 清纯芳心:大家晚上好!未名书屋屋主老师的《台湾纪行》这篇游记,最大的亮点是人景合一,触景生情,视角犀利,独具一格,让读者跟着作者笔尖,尾随作者的脚步,将台湾游了一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篇游记以时间顺序为纵向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从踏上台湾宝岛那一刻起,就用心去感受,眼到心到,领悟台湾的风土人情,将环岛游的所见所闻用笔尖一一描述,台湾的名胜古迹在未名书屋屋主老师细腻描述中,历历在目,譬如台湾故宫,因为在电视上看过,再读未名书屋屋主老师笔下的故宫,和电视上的毫无差别。再譬如日月潭,我们很小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过,记忆深刻,在老师的这篇游记里,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日月潭的画面,而不是干巴巴的文字。这样的文字描述很多,画面感非常强烈。从而证明老师驾驭文字的能力非常强。 这篇游记的横向面的延伸,加重了文字的厚重感,触景生情,老师看到的每一处景色,都会想起它的历史,台湾与大陆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字句里饱含着对台湾回归的迫切心情。使人感受到,台湾这颗明珠的内在魅力,又感受到了一种被割伤的、隐隐约约的痛感。 未名书屋屋主的这篇《台湾纪行》无愧于游记中的绝品,完美无缺,非要说不足之处,我才疏学浅,也没有看出什么不足之处。今天借此机会,发表几句评论,有不当之处,请未名书屋屋主老师和在座的各位老师海涵!谢谢大家! 主持雅润:感谢芳心老师的精彩评论,辛苦!听了主评的赏析,又听了几位老师的中肯客观的评价,相信在座的文友对如何写好游记,有了一定的认识。还有继续评论的吗? 汪雪英:我看完了,点评一下,作者在台湾的八天七夜,把台湾的风景,政治,文化,历史,写得很详实,这是一个不错的非虚构的散文游记,作者带着自己的体温,没有给人介绍产品一样的去讲,一切从我出发,我所到之处,所看所想所思,还有所悟,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文章之中,这样的叙事,给人全景式,系列式的描写,没到过台湾的人,也知道那边有些啥东西,有些什么文化和历史。 他的一个日记,就是记录一个地方,或者多个地方,玩的很尽兴,写得很详实,如果我是一个对台湾没感觉的人,那么我在看了这个稿子之后,我就有着很想去游一下的冲动,这就是最大的收获.这个稿子是二万字,如果是二十万字,或者十五万字,我直接帮他出版得了。这样的叙事,平铺的叙述,画面感很强烈,场景是看得见的。? 这个写法,没啥技巧,就是把看到的东西写进去,而且文笔也非常一般,但是这篇文章的好处在于信息含量很高,读者很好读,通俗易懂,看了一遍,你没到过台湾,也基本记住了台湾有哪些独特的景点可以去观赏,这是非虚构纪实散文的写法,没什么特别,他的优势在信息量高。好多人写游记,就是二千、三千字不到,把风景描述一番,往往语言很华美,而他这个文章的好处,这么长,你还愿意看下去,就是有详实的资料,信息量,和生命体验,这种写法,是行走的方式,是畅销书的写法,这样写,如果是长篇,很容易被出版社看中,不管你是新人,还是第一次写稿,这样的稿子,出版的机率很大,再加上这几年开放台湾游,写台湾人文风景的书,很容易出版,大家所说的语言美啊,其实就是这种质朴的语言,一步一景的叙事,把大家带入了台湾行,好的稿子,再长也不感觉到长的,差的稿子,你写二千字,别人看不下去,就是这个道理。你看他的稿子,你就有一种身临其境,与之同行的感受。如果现在让我去介绍台湾的这几个景点,我肯定可以,因为他的稿子,就是一个全景式的行走的文章,我为什么说是行走,而不是说旅游,现在好多人去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写文章的时候,就写景区介绍,没有自己的体悟,没有自己的语言特色,也没有自己的感受,谁爱看呢,就是一个旅游介绍文,可这个,就不同了,一篇文章好不好,不是她写的有多华美,而是他写的很有感情,很动情,也写得很真实,很详尽,真实的东西,和真实的情感,才会打动人,而非华美的形容词堆砌。 我是做了七年出版代理的,哪些书有畅销的元素,我一眼就看得出来,如果这个稿子,写到十万字,不用我推荐,自然有出版商找上门来,告诉作者,有这个机会。现在游记,他这种写法好出书,但是,现在的游记稿子要去期刊发表,就难度高了,好多刊物,特别是大刊,尤其不发文学游记散文的,为什么,因为现在的纪录片这么多,打开电视,所有的景点,都可以看得到,所以呢,文学刊物就不怎么要了。我不知道今天有赏读,我刚从外面回到办公室,准备关电脑,看到大家讨论,来了兴致,所以就要看文本了。 主持雅润:感谢汪雪英老师真诚,点评很到位。屋主老师你可以加油出书了。我普及一下知识,游记的知识: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有带科学色彩的,有带抒情色彩的。 通过这次的绝品游记赏析,我们学到许多游记写作技巧,还对宝岛台湾有了一定的认识。经过这次学习,希望江山会出现更多的游记作品出现。感谢主评丁梅老师和各位复评老师的精彩解析!感谢屋主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谢汪雪英老师现场的随机点评!下次的《每周一评》,我们再会。 未名书屋屋主:听了诸位的点评,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收益匪浅,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各位文友!占用了你们宝贵的时间。? 让我们背起行囊,跋涉于山水之间,穿行于时光隧道,漫步于生命的雨季,寻找灵魂的原乡。
|
|
|
雅润
|
2016-03-10 13:17:46
每周一评第三期在大家的热情评论中落下帷幕。感谢主评和复评的辛苦工作,还有作者的热情配合,希望大家再接再励,让评论工作进入新的台阶。
|
|
|
![]() 赵淑敏
|
2016-03-10 13:23:36
感谢大家对每周一评的支持。每周一评在林校长和欣雨文萃副校长的带领下安稳有序的进行、给大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切也有雅润主持的辛勤努力,有各位主评的无私付出。还有广大江山人的支持!玉米在这里向大家道谢!
|
|
|
![]() 清纯芳心
|
2016-03-10 14:18:24
感谢江山,感谢各位领导,更要感谢主评老师和作者!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每周一评将会越办越好!
|
|
|
![]() 山泉
|
2016-03-10 14:56:45
参加一次赏析课,总是有收获! 赏析组的各位老师辛苦了! 致敬! |
|
|
![]() 湖北武戈
|
2016-03-10 16:14:45
愿赏析评论学堂越办越好,越来越红火!
|
|
|
![]() 赵淑敏
|
2016-03-10 16:18:47
祝福江山,感恩江山,正文学之江山会越来越好!
|
|
|
![]() 古渡
|
2016-03-10 17:00:43
未名书屋屋主乃江山编辑部资历最老的编辑之一,也是编辑部年纪最大的编辑之一,深受大家敬爱。丁梅对书屋老哥的作品理解深透,评议到位,辛苦了,谢谢。
|
|
|
![]() 丁梅
|
2016-03-10 17:15:31
谢谢古渡老师赏识,清纯芳心老师鼓励。赏析评论组2016再创辉煌!
|
|
|
![]() 未名书屋屋主
|
2016-03-10 17:45:30
拙作得到各位方家的赏析、点评,受益匪浅,感谢赏析学堂的领导和主持!感谢各位老师和各位文友!
|
|
|
![]() 桐疏枝寒
|
2016-03-10 20:53:54
向未名书屋屋主学习,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精神。
|
|
|
![]() 桐疏枝寒
|
2016-03-10 20:55:26
祝愿赏析评论学课在江山文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好。
|
|
|
![]() 溶月
|
2016-03-11 08:30:37
祝每周一评将会越办越好!
|
|
|
![]() 妙琴
|
2016-03-11 13:42:01
江山最近推出的每周一评很有可读性!未名书屋老师的美文读过几篇,功底深厚,都是江山的精品绝品!这篇游记我没读到,今天略读丁梅老师的赏析真的感觉很美,从文字素材的真实性到思想立意、文章内容的细腻笔法都得我们学习!祝福江山越办越好!
|
|
|
![]() 未名书屋屋主
|
2016-03-12 08:59:38
枝寒部长和妙琴老师谬奖让我汗颜,愿向你们学习,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
|
|
![]() 凌雨涯
|
2016-03-13 11:32:23
丁梅真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