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叶舞风

叶舞风 进士

  • 221

    主题

  • 932

    帖子

  • 6587

    积分

【古韵今弹】对高考满分作文的思考

2016-06-13 10:19:48
 早上在文友的推荐下看了一篇据说是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以前总是充满负能量的0分作文最先爆人眼球,而这篇算不上什么正能量,但是人人都会遇到却又忽视的一个心里问题,题目是《尺子》,作者的观点是:尺子应该是最公平的一个标准,但是拿尺子的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了,并且举了几个不容辩驳的例子:常年在厨房里做出可口菜的妈妈突然一天没做了就会遭到抱怨,而爸爸偶尔做一次就会被感激;一个长期工作的员工总会犯错多一些,而一些长期观望的员工偶尔一次立功就会被当成优秀;一个长期施粥给贫困人吃的偶尔有几粒沙子就遭到人谴责;更让人伤怀的是,一个在公共汽车不幸栽进水里冒着严寒救出十九个人的村民,由于在水里泡的太久了得了肺炎,最终花完自己全部的积蓄而不得不离开医院死在家里的时候,那得救的十九人没有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
  这都是为了什么?我们待人的标准为什么如此不同尺度?
我们常常对一件经常做的事情在脑子里保持了习惯性,对习惯性的事情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突然变卦了不按照既定的程序去了,就会在你的脑子里冒出反常的这个念头来,于是就产生微词,比如那个妈妈,那些一直工作的员工,一直施粥的阿姨,但是对于一连救了十九人的村民,如果他只救出一名,而其他十八人让他们淹死,那么那个救活的一个人一定会当他是再生父母,而对于他把全部人都救出来,于是在他们心里就会觉得救出自己是必然的,何况一个依赖一个,到最后谁也不记得这件事情,并且豪不愧疚,心安理得。
  我们到底都怎么了?人心这把尺子如何能在人心中保持一个标准呢?
  文友问我看出这篇文章有什么缺陷没有?我是被感动了,丝毫看不出缺点,不仅如此,还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尽管脑子里有似有似无的道理想说出来,终究也是理不出头绪来,暂且如此吧,或者别人有更深的见解。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