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回复本帖
雅润

雅润 举人

  • 182

    主题

  • 1131

    帖子

  • 3172

    积分

【专栏】每周一评:二十一期

2016-07-21 12:08:25

草原禅者,在一滴清泪里重生》 

----江山文学网赏析课堂每周一评:总第21期  

 

【主持】雅润:大家好,每周一评在大家的期待中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是如云社团的掌舵人,清心如云社长的绝品诗歌《草原之梦,阳光照进冬日的窗棂》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380113.html


          


【主评】起舞,本名:程新君,安徽铜陵人。现供职于铜陵一家地市级医院,从事科研与教学管理工作。2013年开始接触诗歌,并发表于好心情文学网、江山文学网及火种文学网。散发于《北方诗刊》、《华夏诗刊》、《诗中国》等刊物。2015年有诗歌作品“风落天涯”入选《中国最美爱情诗》;如云诗苑主编。

 

【主持】雅润:众所周知,如云老师是信佛之人,佛家讲究以善度人,修身养性。如云社长的诗歌就是这样,大气深邃,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禅意,品读后,让你对生活、对人生都有更深切的顿悟。


           


【作者简介】清心如云,原名王相华,男,74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现定居天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山文学《如云诗苑》社长,火种文学网现代诗歌主编,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日照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修业于河北文学院。文学创作十余年,多以诗歌见长。作品散见于《辽宁青年》《作家报》《星河诗刊》《华夏诗刊》《生活晨报》《作文通讯.锦瑟》《长江诗歌报》《辽河诗词》《青少年作家》《中国诗人诗典》《中国最美爱情诗》《山东广播电视报.日照版》《诗词》《作家文苑》《双月湖》等诸多报刊杂志,并在全国多次获奖,个人著作《收藏指南---佛珠》。以禅写心,融通古今,寻求本真的至善净美,于诗境的淬炼中洞彻生命本源。

 

 【主持】雅润:现在有请主评起舞老师闪亮登场。

 

【主评】起舞:各位老师与朋友们晚上好!感谢江山提供的文学赏析平台,让我与大家有机缘相聚一堂,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今天赏析的是如云老师的绝品诗歌《草原之梦,阳光照进冬日的窗棂》,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略知一二,但诗文表达的那种深邃而洞彻生命的穿透力与对草原无限感怀的禅意境界,是我所不能企及的高度,我只能从个人理解的层面去契入解读,如果我的赏析有贻误,还望如云老师与诸位专家指正并谅解!

    初识如云老师,是在一个文学群里。因欣赏他诗歌与众不同的宁静、禅意的风格,且因他经常传播佛法,恰巧我又是信徒,有事便咨询他,同时也向他请教诗歌创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接触中发现他为人谦和、友善、直率、热心,由此而结缘。

这首诗歌,是如云老师2013年创作的作品,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中一次突破的交汇点,经历了人生的迷茫与苦涩,使他变得更加坚强并不断融入他诗歌创作中,体现出生命力的昭示与觉醒。这首诗歌是如云老师与他爱人生命最后阶段的相守见证,同时也是如云老师痛苦、挣扎的一个心路历程。其情之深,其义之浓,呐喊的文字可以告诉我们面对生与死的决绝,是如何冲破命运的樊篱,禅坐于一滴清泪中重生与觉醒的。时至今日,再次品读仍旧可以触摸,聆听到那种来自灵魂的震颤与回音。

这首诗歌所表达出的厚重、深邃、凝练与深情,似海。品读他,犹如品酒的清香、醇厚,让人微醺,迷离醉眼却饱含热泪,而又余味无穷……诗歌的开篇气势恢弘,视野辽阔,节奏稳健,浓厚、空灵、悠远的禅意,把人带入了宁静、祥和、从容自如的舒适氛围中,让我们体会到在物欲横流的喧嚣中,还有这样一方淡泊、宁静的净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高雅隽永情感植入的本怀触动。其实,这片净土皆藏匿于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只是在冷漠的境遇中无法触动内心的琴弦,弹奏不出净土的弦音。曾几何时,置身于繁杂纷乱的世俗社会、风云叵测幻化无常的人心、扭曲世事的人性丑陋,让麻木奔波的我们,遗忘了心中曾经纯真美好的梦想和头顶上湛蓝的天空。

由于作者具有深厚的佛学素养,整首诗歌自始至终,不落尘俗、没有谄曲做作,佛学禅境的觉悟似涓涓细流贯穿于诗文中,滋润心灵,柔化人性,让人心存敬畏并心生欢喜。他把生命中的一些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透过深沉的思考和灵魂的觉悟,淬炼出人生的真谛,赋予人生禅意般的轻盈,这是我们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认知,是高屋建瓴的思想境界。诗人驾驭清风倩影的神笔游历的心灵世界,一次次引领我们契入他营造的诗境之中,去探索人生的价值与生存的真实意义,去发现人性的真善美,去体悟人生的波澜壮阔与不同寻常的大美境界。

诗人如白云般纯净的文字,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当我第一次品读这组诗歌的时候,便不知不觉一下摄受其中,洞彻了人性的本源,对于生活出现的悲凉与冷漠,不哀怨、不绝望,当现实把他折磨的体无完肤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积极地寻找“阳光与水,以及灵草药”,期待着在一滴清泪中重生的信念,期待着阳光映彻的悲情而擦亮的火光。而此时,我已经被深深地打动了!尤其在现代世态炎凉,尔虞我诈的社会,让我们像一群精神空虚而饥渴的人,急需美好、纯净的东西来滋养我们灵魂的荒漠。而这首诗歌的出现,犹如清凉剂,启迪了我们的智慧,去除了人性的污垢,净化、涤荡着大众的灵魂,指引世人去寻找、发现我们追求的梦想,并学会用磨难来历练心智,丰盈人生,升华精神境界的生命导向,于沉浮中守护住曾丢失的那一方心灵净土,这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与诗歌的魅力所在。

且看诗歌第一节,激昂,热烈的语调,情感表达炽热、奔放继而深沉,喷薄而出,读起来,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魂牵梦绕的西北大草原是如云老师爱人的故乡。这里如云老师替爱人情不自禁的喊出了对故土的热爱与深情。这个呐喊,不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归乡时欣喜、兴奋的呼喊,这是一个生命与故乡最后的诀别,是生命离开尘世前眷恋的呼唤与皈依。“叶落归根”正是中国人骨血里流淌的基因。此刻,所有的酸楚与悲凉都化为落叶,归入这片土地;所有的心痛与不舍都镌刻入诗人的心中。

第二节整体节奏,突然慢了下来,营造了一个辽阔、柔美,温暖、宁静的氛围。 如果说,第一节是急速、热烈的快板,那么第二节就是舒缓、轻柔的慢板。轻盈、温暖的意象,让一种柔情,爱的炽热从天而降,四处弥漫开来,温暖着诗人,也温暖着我们。在这种美好的意境中,走出了诗人化身的僧人。此节,诗歌呈现出极强的画面质感,像一部格调高雅,意蕴深厚的文艺大片,仿佛,让我们看见一个手拿钵盂的苦行僧,带着“受伤的大雁”,站在浩宇苍穹之下,辽阔草原之上,一路辗转寻找良医妙方,一路苦修。诗人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原始生命的光点”点燃了诗人内心希望的火种,这个光点蕴藏了无穷的力量,不断地引领着诗人前行,跨越重重困难险阻。

第三节现实的残酷与无情,让作者迷茫、困惑、绝望和无助,让他感到萎靡,挫败。任何奇迹的诞生,注定要经历一个不同寻常的过程,更要经过重重的磨难与历炼,从而警醒自己,觉悟生命,直至灵魂的涅磐!而我们更需要磨难来丰盈我们的人生,当作者明白这个道理,并坦然接受时,承受的过程却是痛苦、煎熬与挣扎的。这一节意象的运用,幻化的情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闪烁着神性的光芒。本节将情感一收再收,极具张力,为后面情感的爆发集聚力量。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曾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坎坷,也曾有过这样的迷茫与困惑。即使,理想再远大,也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得不去承受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对于现实的无奈,我们常常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宿命”----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作者却把这种状态归结为人性的一种修行。然而这种修行是痛苦的,理想与现实的猛烈撞击,必然造成内心的痛苦、郁结。

第四节,这个节段,“藏、柔化、裹载着、稚嫩与脆弱”这些词语的运用,将一个中年男人的坚强与隐忍、柔软与温情、脆弱与无助,诸多复杂、纠结的心理,鲜活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些情绪,看似矛盾,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下,却符合常人之情世俗之理。“干涸僵直的手掌,已托不起一滴甘露的布施”,在貌似坚强的背后,一根稻草的重量足以压倒这个疲惫、脆弱的男人。好在,他还有要治好疾病的精神力量的支撑,随着爱人病情的加重,诗人感觉救治爱人的信念离现实越来越遥远,但唯有这个信念,才能抚慰他,支撑他不倒下。“我渴求的信念,须穿透嶙峋古壁的岩层,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液”。

     诗歌的第五节,作者用快要失去的脆弱生命,自然界毫无生机的恶劣环境来体现内心的痛苦,在痛苦磨难中的坚守和内心的那份无助,无论结局怎样,却一定要坚持,对心中那份美好信念的渴求。我想所谓的“苦行僧”,不仅仅是表面遵守清规戒律,去除尘垢烦恼,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内心的隐忍与克制,这是一个让人特别煎熬的过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管经历怎么的磨难,必定要“呼唤沉睡的莲”归向内心的觉醒,让人不得不折服,那份执着与忠贞。而今,现代中国,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日益失落,诗歌中对于理想与信念锲而不舍的追求,让我们为之触动,为之感动。当作者历经磨难,信念升腾时,我们的心灵被震撼!曾经,我们也拥有过这样的心境,这样纯洁的情怀,但是,我们在追求物欲世界时,却一点一点遗失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所以,当作者把这样一种执着、纯净、美好的心境,坦露在我们的面前时,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贵,以此唤醒了珍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沉睡的莲”。

这两节,情感沉郁,用残酷的自然环境作为意象,对比与反衬出“我”的信念是蒸腾的希望,是精神支柱,给予“我”强大的力量,所以才那么执着地追求着唯一能点燃的希望。

然而,追梦的过程是艰辛的。其间,那种内心的脆弱与无助,无人能理解,此时此刻,作者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多么希望能够回到母亲的身旁,或许只有母亲的温暖才能抚慰作者内心的伤痛。这种运笔游离幻化中归向本真的情结,符合了生命运转的规律缩写。    

   在诗歌的第六节,看似轻柔,温情,却有种笑中含泪的心酸。本节跨越时空,将北方的草原、沙尘抛在身后,思绪义无反顾地飞向故乡,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后,作者的情感进行了一次迂回转折。也许没人能懂自己,夜深人静时,只有自己舔舐伤口,抚慰自己心灵的痛楚。

直到诗歌第七节,在前面三个节段情感足够的铺垫后,本节是诗人情感爆发的高潮节段。诗人信念追求的迷失以及理想与现实撞击时,内心的挣扎、呐喊,这是隐忍到极限后的一种爆发。“午夜的疼痛,惊醒草原的呓梦。夜空,有流星划落,划过心灵寂寞的黑,梦里奔驰的马儿啊,已随星光游离,远逝”这些悲凉意象的引入,像一根引线,引爆了作者的情绪。“此刻,我孱弱的灵魂,把救苦救难的菩萨,喊上千遍,万遍”,面对动摇,即将失去的信念,作者动情地呐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然而,无论怎样的求救,无论作者内心是怎样的痛苦、煎熬,“菩萨无语”,命运还是由自己来抉择。“冬之殇,禅坐在,黎明的一滴清泪里”,是情感爆发、宣泄后逐步归于理性的平静。这真的是很痛苦的过程,是无奈地接受宿命安排的过程。

诗歌第八节,是情感起伏后的理性,冷静,意象再一次的反衬情感,达到“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效果,同时也是物我共鸣的体现,作者以此来疏导内心的苦闷。

攀升到诗歌第九节时,作者在迷茫中,寻找到心灵的归宿。“我的行脚,遍布天寒的角落。满族老人烟斗的青烟,燃尽生命所有的答案, 迂回的梦,一如南北季节复返的雁阵,始终无法安放命运的归宿”,面对重重的困境,作者默默地承受着,而最终,在自己的顿悟下,终于心灵释然,得到了解脱。接着“蜷缩的躯体,在一束阳光里,渐渐舒展”这一句,特别的灵动,呼应了第三节的“囚禁在晶莹剔透的露珠里”,让我们觉得这滴露珠里,孕育的其实是一个神圣的精灵,闪烁着神性的光芒,具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感与潜能。而此刻,他的身体正在舒展,即将挣脱囚禁、即将重生。我们期待着,就像即将分娩出的婴儿,似乎露珠里有一种神奇的能量将要爆发。作者描绘出的,美伦美奂的画面,带给我们一种极其强烈的心理及视觉冲击感。而我们也与作者一起,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诗歌第十节 ,最终,信念的光芒与能量,穿透层层雾霭,照进了作者的内心。“阳光穿透雾霾,照进西北大草原,照进冬日的窗棂”,冬日的阳光是温暖、舒适的,作者内心的信念之花,已俨然绽放,随着诗歌的层层深入,诗人从内心的迷茫、挣扎,直至自身的觉悟,最后达到灵魂的涅磐。“梦中的雪莲开始绽放,在千疮百孔里透着灵光”,历经磨难后的灵魂,此刻,涅磐,重生。“我的梦醒了。醒在,清旭的阳光里/醒在,冉冉升腾的信念里。此刻,万物复苏,鸿雁已翱翔”。读者,似乎也和诗人一起追逐到了理想与信念升华的那一刻,万丈的灵光,穿透尘世间所有的物体,照亮了我们的灵魂深处,那是我们的内心在长久的呐喊、煎熬和隐忍后,得到精神升华后的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历练之后的新生,这种新生是充满喜悦的,或者说这种压抑后的释放是畅快的,是淋漓尽致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过新生的想法,或许经历不同所得到结果也不同,所庆幸的是诗人带我们一起感受了他“新生”不同寻常的成长过程,而这种新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美好的、纯净的,脱离尘世的绝美精神享受。这首诗歌所描绘出的辽阔、宁静、安祥、纯净的大美境界的同时,也已深植于于我们的生活中,将永远成为我们人生固守的,清凉的精神家园。

感谢大家,我的赏析就到这里!


【主持】雅润:感谢起舞的精彩细腻的评论,辛苦了。下面有请作者清心如云老师谈一下创作心得。

 

【作者】清心如云:首诗歌是我两年前创作的,也是在我生命记忆里最刻骨铭心的一段心路历程,一种不敢触及的画面与疼痛,无时无刻都影现在我的生活中。然而,在这种伤痛的背后却又充满了温暖,让我可以在反刍的时光里反复回味,沉淀,继而去提起信念与勇气,不断突破人生那些茫然的渡口。这一切应归功于诗歌带给我的精神力量,抚平我的忧伤,在孤寂的深夜与之对话,看月光沉浮,世事斑驳,倾听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陪我走过山一程水一程的人生路途。

诗中所描绘的西北大草原,是位于河北省木兰围场,也称为“坝上草原”,属于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是当年清朝乾隆皇帝狩猎的地方,充满了神秘而厚重的人文色彩。同时,那里也是我爱人(诗中的大雁)的家乡。那里有成群的牛羊、奔驰的野马、广阔的草原、潺潺流水清澈、浪漫的格桑花漫山遍野地绽放……而此时此刻,面对那些唯美而辽阔的大草原风情,我已无暇顾及去触摸它的静美与浪漫,因为那时正值我爱人病重期间,在医院判处“死刑”之后,我带着她去西北大草原寻医问药,希望能在与心灵接近的天堂找到生命最后的奇迹。

然而,在经历一次次颠簸之后的迷茫,让我开始对生命陷入深深地思索,毕竟我们还年轻,有着对人生美好的梦想。她之前是专业美术,曾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深造,成绩斐然,我时常给她的画配诗,在别人眼里,我俩在艺术上可谓“珠联璧合”,令很多人羡慕不已。在这种幸福的生活里,无法真实地感受到无常,始终觉得生死永远与我无关,甚至,是很遥远的事情。尽管我俩都是佛教居士,每日诵经学佛,对生老病死的理念熟记于心,可当一切灾难来临,依旧束手无策,并每日在痛苦与彷徨之中挣扎,无法释然。

记得那年冬天,从天津到河北木兰围场,开车需要八个小时,我竟不知疲惫,就像在干涸的泥土中奋力寻找新生水源的鱼儿,带着唯一的草原梦想去寻求希冀之光,做最后的生命赌注。在围场,她姐姐家疗养的那段日子,我无数次在草原上穿行,隆冬的飞雪、檐底的冰凌、以及满族老人烟斗的青烟等境像,都是我亲历的境界。我在照顾她的同时,把那些心情片段整理成诗文,须臾之间与心灵的对话,可以缓解我对人生的沉默与无奈。或许,只有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我可以独自一个人默默地回味与感念生命的悲喜,可以默默地流泪,因为不会有人知道我内心的悲伤,只有诗歌与心灵的相守,去不断超越与攀升,那些尘世的苍茫与冷漠的时光。

白天有阳光的时候,我时常会用简易的推椅将她推到阳台看看窗外的世界。此时,透过窗棂的阳光一次次照着她憔悴的面颊,照着我失落中强忍的欢笑;透过窗口还可以遥望着袅袅升腾的炊烟,在阳光下流泪的冰凌,以及沉默无语的锥子山……

此情此景,竟是与我心境如此相符,重叠着,从来没有过的无助,却坚强地支撑着前行的脚步。我与她聊起我们曾经的故事,从相识到相知相爱,一直谈到佛教与画画,告诉她,安心养好病后,带她去草原上写生,去海边漫步,带着儿子无拘无束自由地生活……就这样,我俩幻想着,相互抚慰着,陪她走过生命最后的日子。

这首诗歌的第七节,也是让我最痛心疾首的一个片段。那一夜我俩都没有合眼,她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难以入睡,我就一直陪她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给她按摩痛处,茫然地看着窗外,星光闪烁着幽深的眼神,黑夜笼罩小城的寂静,倾听窗外肆无忌惮的狂风不止,一直到黎明的天空再次警醒我的长梦之时,我开始流泪了,面对那种呐喊与纠结,一次次失望到绝望的挣扎,却只能用诗歌来寄托我的希望,“夜空,有流星划落,划过心灵寂寞的黑//梦里奔驰的马儿啊//已随星光游离,远逝//此刻,我孱弱的灵魂,把救苦救难的菩萨//喊上千遍,万遍//菩萨无语//冬之殇,禅坐在,黎明的一滴清泪里”。那一刻,我用笔记录下那一夜刻骨铭心的感受,当她无意间看到我在纸上写下的这段诗文,早已泣不成声,我俩相拥着哭了很久很久。

我俩就这样搀扶着日复一日地走着,痛着,茫然着。我知道她在尘世的时间不多了,在经历无数磨砺的苦难过程之后,对生死真相的理解也开始慢慢趋向理性与淡然。人生无非如此,走的人或许是一种解脱,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承担生活的重任。所以在诗中“我的觉悟,泛白了天空的黎明//蜷缩的躯体,在一束阳光里,渐渐舒展”,就是我内心逆转风尘的警示与反省,懂得在起伏不定的人生旅程,更加珍惜与亲人相守的时光,懂得在挣扎中如何去超越与攀升的自性力量,相信这种苦难也正是自己升华的精神源泉与动力。一如我,与我爱人游历的草原之梦,幻化之后的觉醒,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爱恨别离,以及苦乐荣辱,原来都是生命必然的过程。虽然我还达不到庄子在他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的洒脱,却仍然在“大雁”飞走之后,让我陷入了长久的痛苦,然后才开始在梦中渐渐醒来。所值得庆幸的是,我在这场动荡不安的生命历程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找到那颗驰骋着草原梦想,如白云一样圣洁的灵魂,将永远承载那只翱翔的大雁,远离人世的痛苦,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

感恩赏析课堂主持人雅润老师与所有领导给予的机会,感恩如云社团起舞主编透彻精彩的赏析,也感恩所有来听课的老师与文友们,愿大家一生平安吉祥,永远健康快乐!谢谢大家!

 

【主持】雅润:感谢清心如云老师的真诚解答。才了解这组诗歌背后竟然隐藏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残缺美让我感动地落泪。下面有请非斐老师为大家继续解析诗歌。

 

【副评】非斐好诗在民间——读清心如云《草原之梦,阳光照进冬日的窗棂》

 

1,以痛与爱入诗,逼出人性光泽。
   
读了如云的创作谈,了解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有人用伤心事下酒,作者化而为诗。诗歌不应回避崇高,同理,诗歌也不应回避疼痛。真实的东西总是会打动人的。何况,字里行间浸着血泪。了解诗歌的背景,生离死别,了解主人公的关系,炽热的爱人,我们就能把诗读通。爱的深刻,然而爱要散失;爱的挽救,爱最终永驻心间。诗歌以痛与爱的足迹,一步步在痛的深入时,这爱的表现也在加深。请看这一段的两行:午夜的疼痛,惊醒草原的呓梦/夜空有流星划落。划过心灵寂寞的黑”“此刻,我孱弱的灵魂/把救苦救难的菩萨,喊上千遍,万遍"

2,以佛与禅入诗,以信念渡过劫厄。
   
诗人与他的妻子,都笃信佛。诗歌中也有佛与禅的体现。比如一些专有词:执念、行脚托钵、布施、加持。另一些词语恐怖、甘露、莲,在佛教里也是有特定的深邃的含义。诗人和他的妻子,正走到绝境。他求诸佛法,在巨大的苦难前面期待济渡。包括把救苦救难的菩萨,喊上千遍,万遍。菩萨或许不是万能的,有时候甚至显得虚弱而无力。但心中有信念,脚下就会一直不放松。体现在诗歌里,就是一种定力。纵然诗歌的氛围有所悲,有所伤,但落字时看到了哭泣中的力量。

3,以求索入诗,抵达开悟之岸。
   
万念俱灰,万箭攒心。诗人带着病妻来到大西北草原。诗人的双脚奔走在草原的茫然与空阔。他的心情也一定是茫然的,但不空阔,他的内心被焦虑、烦躁和恐惧深深抓紧。他们,相爱的诗人和画家,寻求生命的最后的奇迹。诗人踏着北方的沙尘寻觅阳光与水灵草药。在病妻生命的最后关头,诗人一遍遍哭泣疼痛,一遍遍哀叹与捶胸顿足,一遍遍接受炼狱的捶打。他始终没有放弃,为一线生机而找寻光线。最后她溘然长逝,诗人流尽泪滴,同时也争取到最终一刻。万法唯心。内观的慧眼,逆转心灵的迷障。从此对生死坦然,拥有更开阔的情怀;更珍惜,也更豁达慈悲。
 4
,精审、坚定的笔触拓下时光之履迹,抒情、沉痛的血泪拓出诗境的纵深和慈悲。
   
最后我们来谈谈语言和意境。语言的精确、审慎,是本作成功的不能忽略的一个方面。我拾掇一颗夜星坠落的希冀,流星滑落可以许愿,所以这里希冀是恰当的,而用拾掇,可见当时心情芜杂,困顿不堪。这个冬天,母亲的白发在明月里打结,明月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亲人和恋人之间互相思念,白发而又打结,可见诗人与母亲面对共同的苦难,母亲心疼儿子,儿子也心疼母亲。诗歌以时间和足迹的线索,结构全诗,以人生的重大事件作为躯体,痛与爱的交错作为诗歌的灵魂,以痛定思痛和痛后的豁然开悟作为诗歌的升华。诗歌以抒情笔法,同时用现实题材,就意境来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让人有读杜诗沉郁、深广的相似感觉。

 

【主持】雅润:谢谢非斐老师的精彩解读,让我们对诗歌又多了一层了解。下面有请过云雨老师继续发言。

 

【副评】过云雨:《草原梦乡攀升的诗者》

    大家好,我是过云雨,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云老师的绝品诗歌《草原之梦,阳光照进冬日的窗棂》,说实话,此刻我的心情是激动而忐忑的,因为我对诗歌的认知还属于蝉不认雪的那种地步,但是我狂热的喜欢诗歌,所以如果我的理解不够成熟,深入不够透彻,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首先我认为诗歌的题目是很重要的,它是一首诗高度的浓缩,深度的概括,它应该是始终贯穿于全文并具有鲜活的形象。这首诗便是如此,草原之梦,很简单的表象,却为何紧扣心弦,诗人把兴运用到极致,即有感之辞,由物及情,从草原入手,即是情感的萌发,使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而不会让人感觉朦胧暧昧,晦涩难懂,那么自然而然的吊人胃口。 

    通读诗歌,“草原”贯穿于整篇的主题思想,“颠簸的山坳,一路快马加鞭的印记”读到此处,我想我们已经为之触动,那一种呼之欲出的情感热烈奔放,瞬间就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空灵、悠远的一方净土,我想此时诗人的心是急促却纯净的,那种犹如梦幻一般的遐想与展望,再融入诗人独特的心灵触动,真是使人心潮澎湃,酣畅淋漓。 

   “于炽热的眼神铺展,寒意笼罩着世界的冷漠”,从情感的运行轨迹中延伸出聚集内心的波澜,诗人的情感主线突变,炽热的眼神却掩埋不住内心的悲凉。“我拾辍一颗夜星坠落的希冀,带着受伤的大雁,开始行脚托钵”,此时诗人化身为一个行脚托钵的苦行僧,这种自我契入的疗伤方式,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茫然,无奈却又不屈的挣扎。至此这首诗歌已呈现出极强的厚重、苍郁、深沉感,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此时我们不禁的会产生一种思考,诗人心中究竟有怎样的苦痛,这也是我们继续往下深读的欲望。 

   “此刻,我不得不屈从多舛的宿命,以及,收拢起,那双羽翼丰盈待飞的翅膀”现实的无奈与决裂,是诗人更近一步的心境,他为何不得不屈服于“宿命”,因为这是诗人对前段的承接,他把人生的苦难与磨砺当做一种修行,只是修行的过程中却充满了挣扎与煎熬。 

   “羊皮大衣,裹载着稚嫩与脆弱,使干涸僵直的手掌,已托不起一滴甘露的布施”与“近乎断炊的残羹,如冬梦一样苍白”所运用的比拟的意象与反衬,显示此时诗人内心的无助与煎熬,我想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一种对生命最原始的呐喊与内心隐忍的艰辛,这时他的内心是最脆弱,最挣扎的时候,这一种内心的起伏不定,是多么的需要一种安慰。 

   “异乡的暖巢,我枕着母亲的眠曲入睡”这一种精妙的承接与转合,让人不得不感叹诗人纯净、执着的内心,在母亲的摇篮里信念的升腾和美好的寄予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诗魂的蜕变,此时我想诗人已将尘世的萧瑟,内心的苦痛忘却心外。 

   “我孱弱的灵魂,把救苦救难的菩萨,喊上千遍,万遍”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眼泪也随之而出,我在想诗人内心深处的情结在此时究竟有多么的无奈与苍郁,竟让读者为之深深动容,对于此时诗人沉湎在深谙的寂寞与抽丝剥茧般的挣扎,这就是一种更甚于生死离别的疼痛。“菩萨无语。冬之殇,禅坐在,黎明的一滴清泪里”,诗人在逐渐的陷落中寻找心境的安慰,这种对情感的释放与宣泄真正的让诗人明悟一切过去与未来,苦痛与欢愉。 

   “万法唯心。内观的慧眼,逆转心灵的迷障”,“醒在,冉冉升腾的信念里,此刻,万物复苏,鸿雁已翱翔”我们感觉似乎有一种神圣的信念与禅释就如一缕阳光照进诗人阴霾的内心,这时重塑的生命堤岸不仅靠近了诗人,也靠近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诗人在行走中对灵魂的升华,对人生豁然明朗释怀的真谛,是如此的真切,自然,令人感动啊! 

    其实,最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穿插着失望和希望,幻灭与追求的双重情调,就如同看待一个纱巾一样如此缥缈又如此现实,那种把灵魂藏匿于诗中,把真诚吐露出的那份执着和感动与在禅意中的明悟有强烈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可以说这首诗在表面上有灵魂的象,而在深层又有灵魂的意。 

    个人的见解到此结束,如有解读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最后真诚的感谢作者能写出如此扣人心扉的诗歌,也真诚的感谢大家与赏析课堂能给我这次机会。

 

【主持】雅润:感谢过云雨老师的细腻精彩的讲解,辛苦了。下面有请花落无语老师做进一步的解析。

 

【副评】花开无语

   感谢主持人邀请,有幸再一次来到赏析课堂与老师们交流。对于诗歌来说每个人都行走在路上,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我更是如此。在此,我愿把自己浅薄的诗之感悟与老师们分享,与大家共同提高。 

不是第一次欣赏清心如云老师的诗歌,但每次都会引起心灵的深深震撼。如云老师诗歌最大的特点: 

一、质感、耐品,高远辽阔: 

  “太阳之火,一如我多情的执念//辽阔的西北大草原,我喊着你的名字入梦。驰骋//颠簸的山坳,一路快马加鞭的印记//镌刻入,这片土地的年轮”。高远的起句将我们带入一个辽阔的世界。映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将思绪放飞,马蹄声将梦揉碎,你的名字融入了我的心扉。极具画面感和美感的佳作!深情的诗语中流淌着绵绵的情意,读来让人心生感动。人生多劫,能在漫漫红尘中与你相识、相知真好! 

二、诗语灵动,清新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 

  “白云衔着一米阳光的柔情,于炽热的眼神铺展”。一个“衔”字用的生动至极,写出了白云的一种动态美感,并将它拟人化,增加了诗意。从阳光的柔情转到寒意和世界的冷漠,那是因为大雁被折断了羽翼。将情感植入在景物的描写里,思绪,被风一阵阵翻起。 

三、深邃的内蕴中透着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一颗即将被黑夜吞噬的灵魂//囚禁在晶莹剔透的露珠里”。灵魂即将被吞噬,不得不屈从命运的安排。难道,这一切都天命注定?难道,这一切都无力摆脱?呐喊声声质问苍穹,读来让人心痛!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心绪的波澜和对爱人的炽热情感。 

四、深情厚重,余音绕梁: 

  “这个冬夜,母亲的白发在明月里打结//把牵念,系进每一个漂泊的日子”。故乡母亲的身影在季节中不断苍老,而不变的是她对儿女的爱和牵念。无眠的夜将思念扯长,我在母亲的梦中进入甜甜的梦乡。寥寥数笔就将母亲和客子的形象塑造的如此完美,不能不叫人叹服!多想将自己这颗忧伤而无助的心揉进伟大的母爱中,让灵魂得以超脱。我想,这时的诗人是脆弱的,这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五、智语箴言,净化灵魂: 

  “迂回的梦,一如南北季节复返的雁阵//始终无法安放命运的归宿//万法唯心。内观的慧眼,逆转心灵的迷障//我的觉悟,泛白了天空的黎明//蜷缩的躯体,在一束阳光里,渐渐舒展”。借助佛的力量让这颗被红尘浊世侵蚀的千疮百孔的灵魂安静下来,抛却所有的喧闹,将心放空,带着灵魂返璞归真! 

六、意象丰盈,极富跳跃: 

    好诗就如一杯陈年老酒,浓烈清纯、读来唇齿留香。如云老师的诗歌意象丰盈,读来极富张力,淡淡的忧伤弥漫其间,震撼心灵,引起共鸣。将禅意、人生植入在景物的描写中,于虚无中去捕捉生命的本真,给人以感悟和启迪。从生命的表层渐次深入,直达灵魂。语言优美、空灵,给人美的享受。将亲情、爱情、乡情揉进诗文中,同时揉进的还有诗人的生命。然而,再深沉的爱也阻止不了大雁远去的身影;再隽永的诗句都因大雁的离去而变成了断句残章。大雁已经远翔,而此时,诗人的心还在痛苦中不断游离,渴望用禅意来净化自己那颗被红尘浊世蚕食的痛不欲生的灵魂。  

   这首诗歌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爱不是一种单纯肉体的爱欲,而是一种灵魂深处地理解和懂得。我想,无论时光如何变幻,即使沧海变成桑田,那南飞大雁的身影依然会深深地镌刻在诗人的心中。 

    好作品就是要给人以启发和感悟,而本首诗歌就是如此。内涵的植入让这首诗歌的艺术性和文学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但再好的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个别诗句繁杂如“我踏着北方的沙尘寻觅,阳光与水,以及灵草药”。有些诗句消沉,这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正是这种淡淡的忧伤才让如云老师的诗作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今后的岁月里,祝愿如云老师能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创作出更多优美诗作。祝福如云老师,祝福江山所有老师。祝愿赏析课堂越办越好。

 

【主持】雅润:感谢花开无语老师细腻精彩地评论。今天的主评和副评解读都很细腻,精彩。诸位老师辛苦了!今天的每周一评到此结束,感谢清心如云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厚重感人的作品,让我们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抒写好诗歌需要真情和心灵的契合。感动如云老师对心灵的执守,让我们从这部作品中学到很多很多。再次说声谢谢!下次的每周一评我们再会。大家晚安!

 

 

 

 

 

 

江山文学网赏析课堂  主持人:雅润

  2016.7.20

 

雅润

雅润 举人

  • 182

    主题

  • 1131

    帖子

  • 3172

    积分

2016-07-25 14:26:42

感谢楼上所有文友的跟帖支持。江山有你们真好,赏析课堂有你们更好。祝福所有朋友文丰笔健,吉祥安康!

清心如云

清心如云 举人

  • 56

    主题

  • 839

    帖子

  • 4480

    积分

2016-07-29 10:16:06

              


感谢所有好朋友的支持与祝福,把世间最美的祝福送给跟评支持的文友,愿一生平安吉祥!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