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塔城红柳

塔城红柳 布衣

  • 4

    主题

  • 4

    帖子

  • 118

    积分

【柳岸】古孝子诗十三首(古风)

2016-10-01 13:23:50

(一)虞舜.考感天地

考感天地史无伦,象鸟齐来助耕耘。

唐尧让位为天子,更得娥皇与女英。

注:舜为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继母及弟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后,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111363_3194411_1.jpg 

(二)刘恒.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曰刘恒,孝闻天下一帝王。

母亲卧病目不睫,每服汤药必亲尝。

注: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第三子,以仁孝闻名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三)曾参.啮指痛心

母亲啮指痛儿心,儿值采薪在山深。

感知母亲在呼唤,迅即负荆急家奔。

注: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四)子路.百里负米

为亲负米走百里,野菜充饥采自食。

及达百乘亲已殁,犹思藜藿与负米。

注:仲由,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他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111363_3194411_4.jpg 

(五)闵损.芦衣顺母

心存仁厚一贤郎,芦衣蔽体恕后娘。

跪言感父心意转,遂止休妻免风霜。

注: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六)郯子.鹿乳奉亲

双亲年迈目有疾,思量能得鹿乳食。

子乃铤险入鹿群,险被猎人箭射死。

注: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

 

(七)老莱子.戏彩娱亲

楚国隐士老莱子,侍奉双亲体贴微。

为搏父母开怀笑,七十模孩戏彩衣。

注:老莱子,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111363_3194411_7.jpg

(八)董永.卖身葬父

卖身葬父感仙坛,织女甘妻助解难。

月织缣帛三百匹,抵债赎身返家园。

注:董永, 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为奴换取丧葬费。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

 

(九)丁兰.刻木事亲

幼年父母倍思亲,刻木事亲视如生。

妻子被休因刺指,木雕重过夫妻情。

注:丁兰, 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久之,其妻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十)陆绩.怀橘遗亲

六岁随父谒袁术,绩往怀里藏二橘。

术笑走何还要藏?答曰为给母亲尝。

注: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六岁时,随父亲到九江谒见袁术,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成为一代科学家。

 

(十一)郭巨.埋儿奉母

天下生母只一人,子分母食儿痛心。

埋儿奉母感天地,掘坑三尺得黄金。

注:郭巨,晋代隆虑人,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11363_3194411_12.jpg 

(十二)蔡顺.拾葚易器

少时丧父母子依,时值战乱遇荒饥。

贫拾桑葚分二篓,黑者供母赤己食。

注: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遇赤眉军,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十三)姜诗庞氏.涌泉跃鲤

母爱食鲤饮江水,汲水不辞七里艰。

子孝妻贤终有报,日跃双鲤喷涌泉。

注: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婆婆后来知道真相,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老百

老百 进士

  • 271

    主题

  • 1556

    帖子

  • 9810

    积分

2016-10-01 14:02:20

图文并茂,将二十四孝的故事,以古诗形式概括总结出来,长知识了,推荐点赞!

启旸天

启旸天 秀才

  • 2

    主题

  • 13

    帖子

  • 2740

    积分

2016-10-02 20:42:22

欣赏老师优美的古风作品,写得真好!学习了,为佳作点赞!

刘柳琴

刘柳琴 榜眼

  • 128

    主题

  • 919

    帖子

  • 28499

    积分

2016-10-03 16:36:05

欣赏老师佳作,弘扬孝道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感谢老师分享,为美贴点赞!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