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阅读及其与文学写作关系的一些思考探讨
2016-10-30 20:10:58
个人简介:驴鸣,姓名杨俊。生于山西闻喜。高中语文高级教师。从小酷爱文学,高中时编发手写体《信风》杂志。上世纪末的学生时代及工作之初有《龟裂的楼梯》《永存的希望》等多篇诗文获奖,作品散见于《大同日报》《语文报》《作文阅读个性化》《运城教科报》《中条山报》等报纸杂志。进入新世纪前后开始研究文学阅读和写作,近年更是热衷于文章的鉴赏评点,均有一定的成果,发表相关文章二十多篇。2009年8月出版《高中文言文评点》一书。2014年8月在中华散文网、《诗潮》杂志社等举办的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荣获二等奖。2015年2月《河东新语文》发表五篇专栏文章。2015年6月进入江山文学,2016年9月加入作家新干线,至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十余万字。此外,曾将自己所写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先后选编为《猛醒集》、《意外集》、《梦境歌》、《塞上的梦》和《中条绿梦》等作品集。
《文学阅读及其与文学写作关系的一些思考探讨》
淡雅晓荷社团顾问驴鸣(主讲)
江山的领导、文友们,大家晚上好!
如果说绘画是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艺术,音乐是由音符和节拍奏响的艺术,那么文学就应该是由文字和想象构筑的艺术。它们的共同特点无疑有审美性、趣味性和启迪性。历史上,关于文学阅读和写作的书籍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而且方方面面都已成体系化。有志于系统掌握这些知识的文友们,可以找来这方面系列书籍进行系统学习和领悟。今天我讲的只是多年来我在文学阅读和写作中一些不成体系,也可以说是点滴的思考和探讨,希望能对大家的文学阅读和写作有所启发!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在题目里交代得很清楚,有两大方面,即:
一、文学阅读的一些思考探讨
1、以诗歌阅读为例谈谈我的思考探讨
2、以散文阅读为例谈谈我的思考探讨
二、文学阅读与文学写作关系的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下面开始讲第一个方面:文学阅读的一些思考探讨。
我们大家都知道,文学的基本样式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但不论哪一种文学样式,其文本内容都不可能将人物、作者的言谈举止、所思所想,点滴不漏地全写出来。若全写出来,那就不是文学了,而成了生活实录了,不仅失去了审美价值,甚至可能露出丑陋的一面来。这就涉及到文学阅读中,需要读者借助文本文字,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甚至添加补充上作者省略的语句内容,多角度多方面多侧面地理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而在一次学生的楹联课上,我就文学阅读写了一副对联:在无字句间找些字句;于不明白处寻个明白。
1、以诗歌阅读为例谈谈我的思考探讨
【1】古代诗词的阅读,个性化诵读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在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时,为增强学生对这些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我创设了古诗词的几种诵读方法。下面向大家简单举例予以说明。
简言之,我创设的诗词诵读方法可概述为“三添加一重复”,即:添加语词、添加语句、添加符号标点和重复反复。
(一)添加语词促进学生诵读理解、体会
与文言文句一样,古典诗句词句在很多时候有省略现象,尤其是省略了介词“于”和“之”、“己”等代词,所以在诵读时添加上“于” “之” “己”等省略词,这样读起来意思一目了然,而意蕴更加丰盈。如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的两句:“明月隐(于)高树,长河没(于)晓天”。此外《唐诗宋词选读》中省略“于”的诗词句子还有:“陈王昔时宴(于)平乐”“好收吾骨(于)瘴江边”“田园寥落(于)干戈后,骨肉流离(于)道路中”“山映(于)斜阳天接水”“两重心字(于)罗衣”“瑞脑销(于)金兽”“帘卷(于)西风”等。诵读时需要添加代词“之”的有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之)探看”,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的两句:“玉户帘中卷(之)不去,捣衣砧上拂(之)还来。”需添加“己”的有冯延巳《鹊踏枝》中的词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为(己)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添加介词“于”还是“之”“己”等代词,在诵读时都不宜重读,而是轻轻带过。
有些诗词句子添加一二个虚词来读,不仅意思明晰起来,而且很耐人寻味。如李煜的《乌夜啼》中上、下片最后一句均可添加一个虚词来读:“无奈(他)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也)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两处添加的“他”“也”字应该重读且语气拉长,增强意蕴。
(二)添加语句诵读帮助学生体味、领悟
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我还运用添加语句的方法指导学生诵读体味、领悟。如在指导学生诵读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时,其中的颈联分别读成“淑气催黄鸟??黄鸟于飞”,“晴光转绿???绿?如漪”;这无疑能增强诗句的意象感,灵动感。而本诗颔联则添加古今名句烘托、印证地诵读成“云霞出海曙??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梅柳渡江春??春风又绿江南岸”。
(三)添加符号标点诵读学生更易于把握诗词的语气和节奏,在尽情的表达中体味诗词的意蕴,《唐诗宋词选读》中添加符号来加强、延长语气的诗句有:“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百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等等。
有些诗句词句本身就是疑问语气,可将句中的“,”“。”改为“?”,诵读时上扬起来发问出来,以增强诗词的语气、节奏和意蕴。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肯将衰朽惜残年。(?)”
(四)不少诗词在诵读时将原诗句词句重复反复一次甚至数次,更是意象丰盈,意味无穷
在诵读学习冯延巳的《鹊踏枝》一词中,我指导点拨学生将词的最后两句重复反复诵读一次,即:“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平林新月人归后,独立小桥风满袖。”这样诵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将一位痴情人长时间凝望心上人离去的情景渲染得淋漓尽致。再如诵读学习李煜的《乌夜啼》一词时,又指导学生将开头两句重复反复诵读一次,即:“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太匆匆,林花谢了春红!”这样读来,林花“簌簌”落尽的情景如在眼前,确实意象丰盈,意味绵绵无穷。
以上几种方法只是我多年来在古典诗句诵读教学方面的一点粗浅尝试,还不成体系。但我坚信,随着这种教学实践的展开和深入,我们通过对古典诗词的诵读会有一种全新的感悟和理解,甚至个性化解读,从而为古诗词的分析、鉴赏以及在写作生活中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现代诗歌的阅读,个性化解读
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大讲特讲古诗词,大考特考古诗词。现代诗歌只学不考,包括中考和高考都不考,甚至这两个大考的作文要求有时还“除诗歌外”!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后来问有的老教师怎么流下来这么个传统,答曰:现代诗歌不好把握,批卷给分难度大。服啦,不服不行!中国特色!
其实无论是五四时期、抗战时期,还是新时期都沉淀下来许多优秀的现代诗歌,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就是在文学荒芜的文革期间也有好的现代诗传抄下来,如食指的《相信未来》。新时期文学中现代诗更是出现了繁荣景象,尤其一大批朦胧诗派代表人物,如北岛、顾城、舒婷等。现代诗给我们以全新的甚至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感悟,甚至是哲理性的思考,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再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下面我以现代诗歌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郑敏的《金黄的稻束》为例,专门来谈谈现代诗的阅读,个性化解读。请大家先读一读诗歌:
金黄的稻束(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 在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解读:
金黄的稻束(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像)收获日的满月(挂)在高耸的树巅上,
(像)暮色里(的)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如此解读下来,这首诗的结构脉络非常清晰,作者通过稻田里的稻束,联想到一个个操劳一生而疲倦沧桑的母亲,如今静默地站在那儿,犹如一个个有着“皱了的美丽的脸”的雕像,在静静地沉思,从而形象地讴歌了母亲的劳动和丰收,无私和伟大??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借母亲的形象,歌颂了人类的劳动及其生命力在劳动中消逝的沉思,甚至对人类历史的哲理性思考。
2、以散文阅读为例谈谈我的思考探讨
【1】写人叙事的散文一定读出人物的个性情思来
下面以我曾经评点的一篇学生作文来说明这个问题。请大家先阅读一下原文。
父亲46岁,父亲已不再年轻。曾经挺拔的脊背已被艰辛的日子压弯,曾经乌黑的头发已被沧桑的岁月染白,曾经英俊的面庞已被风霜雨雪冲出沟壑,唯独对儿子的爱,痴心不改。
父亲坐在门槛上,猛吸了几口他那廉价的纸烟。一阵呛人的浓烟过后,父亲连咳了几下,抬头问我:“下个月要多少钱?”
“一百……二……”其实本想要一百五的,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转过身进了屋。出来时手里拿着两张一百元的钞票:“给你二百。”
母亲叮嘱我:“到了学校可得省着点花钱,这二百块钱还是你爸前几天赶集卖麦子换来的,咱土坷垃里刨食的人挣一个钱不容易。”“你给他说这些干啥?孩子都这么大了,啥事不懂呀?”父亲大声责怪母亲。“到了学校该花的就花,不要饿着了,爹能供得起你!去了好好学习,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那年,父亲种了三亩西瓜。整地、育苗、掰杈、压蔓……汉水浇绿了瓜皮,心血滴红了瓜瓤。西瓜成熟了,但由于雨水大,瓜结的少,也小。“屋漏偏逢连阴雨”,瓜贩子们又把价格压得特低。无奈之下,父亲装满了一平车西瓜准备拉到集市去卖。他在前面拉,腰弯得似弓,车绳深深勒进他的肩膀里。我在后面帮着推,毒毒的日光火炭般烙在身上。
来到一个陡坡前,父亲的腰更弓了,车绳勒得更紧了。可就在快要上到坡顶时,“啪”车绳断了,一车西瓜顺坡滚下,摔个稀烂。父亲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不知所措地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了自责、无奈和沮丧。我的心猛地一颤!我猛扭过头,泪水和汗水一起流到唇边,很咸很咸……
几日后,父亲要起身南下打工,我默默地把父亲送到村口。我问父亲:“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父亲只说了一句:“你考上大学我就回来。”转身走了。我望着父亲的背影,一个没有一点文化的庄稼汉,到南方去打工能做什么呢?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父亲那苍老、单薄的背影在我的视线中慢慢消失了。
冬去春来。春尽夏至。西瓜收获的季节又到了,我独自一人站在村口,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父亲的背影,更苍老,更单薄了。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视线。“爸,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我对着南方大声喊。
下面是我曾经对上篇学生作文的评点,重在读出人物的个性情思来。
父亲46岁,父亲已不再年轻。(极富诗味,开篇凸起。)曾经挺拔的脊背已被艰辛的日子压弯,曾经乌黑的头发已被沧桑的岁月染白,曾经英俊的面庞已被风霜雨雪冲出沟壑,(形象地排比熏染父亲面貌改变,为后面爱子痴心不改蓄势。)唯独对儿子的爱,痴心不改。(爱子痴心不改,与前“改变”对比。)
【上段用虚笔从感觉感受写起,接下来三段用实笔,从行动、语言、侧面等写父亲。】
父亲坐在门槛上,猛吸了几口他那廉价的纸烟。(又凸起,笔极省如描画。)一阵呛人的浓烟过后,父亲连咳了几下,抬头问我:“下个月要多少钱?”(语极省,刻画父亲干练的形象。)
“一百……二……”其实本想要一百五的,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转过身进了屋。出来时手里拿着两张一百元的钞票:“给你二百。”(语极省,再画父亲干练的形象。)
母亲叮嘱我:“到了学校可得省着点花钱,这二百块钱还是你爸前几天赶集卖麦子换来的,咱土坷垃里刨食的人挣一个钱不容易。”(顺写母亲,语繁琐极合性格,反衬父亲的干练。)“你给他说这些干啥?孩子都这么大了,啥事不懂呀?”父亲大声责怪母亲。(父亲也有“精神的关怀”啊!)“到了学校该花的就花,不要饿着了,爹能供得起你!去了好好学习,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父爱的含蓄中有直露,与“精神的关怀”相应的??“生活的关心”。)
【以上四段从爱子痴心方面写父亲,虚实结合。】
那年,父亲种了三亩西瓜。整地、育苗、掰杈、压蔓……汉水浇绿了瓜皮,心血滴红了瓜瓤。(极形象。)西瓜成熟了,但由于雨水大,瓜结的少,也小。(为下面西瓜摔个稀烂伏笔。)“屋漏偏逢连阴雨”,瓜贩子们又把价格压得特低。无奈之下,父亲装满了一平车西瓜准备拉到集市去卖。他在前面拉,腰弯得似弓,车绳深深勒进他的肩膀里。我在后面帮着推,毒毒的日光火炭般烙在身上。(烙在我身上,也烙在父亲身上。)
来到一个陡坡前,父亲的腰更弓了,车绳勒得更紧了。可就在快要上到坡顶时,“啪”车绳断了,一车西瓜顺坡滚下,摔个稀烂。父亲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不知所措地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了自责、无奈和沮丧。(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再刚强的男人面对生活的艰难和挫折也会有伤感!)我的心猛地一颤!我猛扭过头,泪水和汗水一起流到唇边,很咸很咸……(自己对生活的体味,反衬父亲的坚强,同时写出我软弱的一面。)
【以上三段从实处着笔,以家事的艰难写父亲。】
几日后,父亲要起身南下打工,我默默地把父亲送到村口。我问父亲:“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父亲只说了一句:“你考上大学我就回来。”(语又极简,倔强不屈,干练,有恒心的形象。)转身走了。我望着父亲的背影,一个没有一点文化的庄稼汉,到南方去打工能做什么呢?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又写“我”的软弱,反衬父亲的刚强和坚定。)父亲那苍老、单薄的背影在我的视线中慢慢消失了。
冬去春来。春尽夏至。(小说笔法,富有张力。)西瓜收获的季节又到了,我独自一人站在村口,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父亲的背影,更苍老,更单薄了。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视线。“爸,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照应父亲的话,“我”在成长,性格坚强起来。)我对着南方大声喊。(结尾以声绵延,文止而情更切,反衬父亲对“我”的影响之深。)
【最后两段又虚实结合,从父亲对“我”的影响写父亲。】
【2】写景抒情的散文必须读出“境”来
我们从学生时代就知道散文的特点,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来:形散而神不散。一提起“形”,很多人又能说是指散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文章选用怎样的材料,材料时怎样组织的,采用了增氧的表达方式,怎样运用了语言等。但一触及到“神”,不少人都会笼统地说是指蕴含在散文“形”中的思想情感;甚至比喻说,若“形”是散文的外壳的话,那么“神”就是散文的内核了。这样当然不错,可是读者非常难以把握。鉴于此,我在多年写作和探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写景抒情诗文阅读中的“形”“境”“情”说,以供各位同仁或读者参考。
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作喻。文学是人学,人永远离不开生活。一间装饰一新的居室,室内的墙面、门窗、各样饰品及其色彩可谓居室的“形”,而由这些“形”围出来的空间、环境和氛围,则应是居室的“境”,人居住生活期间乃至沉浸其中而产生的感觉、感触乃至感动(舒适、温馨、幸福等),无疑该是居室带给人的“情”了。一篇优秀的写景抒情诗文,就如同一间装饰一新的居室,其内容、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科比做居室的墙、门、窗和各样饰品及其色彩,可谓之“形”;而由上述方面描摹、勾勒甚至渲染出来的空间、氛围和境界等,则相当于居室的“境”;读者(包括作者)置身于这种氛围、境界之中而受到感染乃至感动,这无疑应是散文的“情”了。可见,“境”是最能感染人、感动人的。比如今天你生日,在大街上或楼道里,一位好友拿着一件小礼品或一束鲜花走到你哦面前,非常真长地送给你并说“祝你生日快乐”,你很感动,但一般不至于感动得流下泪来。而如果在傍晚你推门走进房间,一缕清香扑鼻而来,室内忽然亮起温馨的灯光,生日蛋糕和蜡烛已摆放桌上,同时《祝你生日快乐》的乐声轻缓地响起。这时,你的好友即使手里什么也没拿,走到你面前说一声“祝你生如快乐”,你也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境”的魅力,感人的魅力!从这点来说,我觉得散文的“神”不是抽象而无法把握的,而指“境”和“情”两个方面,是二者的交汇和融合。人们常把“情境”“情景交融”等连用一起,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这样说来,作者在创作写景抒情散文时,无非就是用“形”(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技巧等)缘“情”而勾勒、描摹乃至渲染出一种“境”,沉浸其中,抒发情感。而我们读这种诗文时也应从其“形”入手,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努力再现并走进作者为我们勾勒、描摹甚至渲染出来的“境”中,从而深刻地领悟其思想情感……
还是让我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来说说吧。在文中,朱先生以他特有的景物描摹方式、行文技巧、语言风格乃至联想和想象手法【形】,为我们勾勒、描摹、烘托出一个素淡、清雅而令人身心短暂超脱的“世外桃源”般的荷塘月色世界【境】,让我们置身其中受到感染,获得感悟,从而深深体味到先生那种萦绕心头难以消除的淡淡的哀愁【情】。其实不只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诗歌也是必须读出“境”来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者从黄昏到夜晚,从天空(夕阳、云彩)到水底(软泥、青荇),从眼前的金柳到远处的清潭,从温柔的波光(宏观)到沉默的夏虫(微察),从对现实一草一木的依恋到幻想中寻梦的执着……【形】;给我们勾勒、描摹、渲染了一个朦胧迷离、如梦如幻的康桥世界【境】;让我们沉浸其中受到感染乃至感动,从而深刻领悟徐志摩那种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离情【情】。
如果你能用这种“形”“境”“情”说审视经典名篇,也许你会发现经典名篇也有不易被发现的瑕疵和缺憾。下面再从经典名篇中举两个相反的例子。我们耳熟能详的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千年以来叫好声不绝,其第一句写道“白日依山尽”,不知是否有人对其中的“依”提出过质疑,反正溢美之词不绝于耳。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的“境”: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远眺一轮白日缓缓地落入了西边的山后。从眺望者的角度来看,其实白日不是背靠着西山落在山前了,而是似弯腰俯视般落在西山之后了。从这一点来说,“依”字用得就不太贴合情境,而用一个“俯”字可能更贴合一些,即:白日俯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可能不太合诗的平仄,那是另一回事了)。再说说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里的一个比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直以来我就认为这个比喻是欠妥的。我有过在烈日和夜月下观荷的经验。烈日的正午荷叶的边缘会耷拉下来一圈;而夜月下片片荷叶都是极力向周围上方舒展着,只要无风荷叶的中心便能兜住渐聚的露水。这样的形状决不会“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而像极了正打着的伞的伞面被风吹翻上去。试想,舞女旋转得再快其裙幅至多与身体垂直而已,翻到上面无疑会露丑了啊。
由上可见,阅读写景抒情的诗文乃至相若的文学作品,仅看到作者描摹的景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读出由这些景物等筑构而成的“境”来,只有读出“境”来并置身其间、沉浸其中,才能受到感染乃至感动。否则,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只能是用眼溜过了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一篇篇诗文而已。
二、文学阅读与文学写作关系的一些思考和探讨
长期以来,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作者诗文中总欲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而读者在阅读时可能总想着作者能否说得明白点,直白点,甚至巴不得其文字像墙上的规章制度一样,列出个一二三四来。
1、文学写作与阅读:走路与看路,这是个比喻、形象化的说法。
西方有位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感兴趣的学者,在徒步走完了红军当年走过的长征路线后慨叹道:沿途的自然风景如此壮美,各个民族的风情如此淳厚,除毛泽东的个别诗词,为什么当时就没有留下大量的足以传诵千古的诗文作品呢?西方有句谚语,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虽然没有上帝的睿智,但听闻此种说法后也不禁会笑叹:“这位学者也太书生气了!”因为他忽略了一个简单而残酷的事实:我们的红军战士当时是在逃命啊!
我觉得这位西方学者没有意识到走路和看路的区别。一个人在走路时要经历千难万险,不但身体要受罪,就是心灵也会备受折磨;而在看路时这痛苦就有了时空的距离,不但可以不觉得其苦,甚至可以以审美的眼光来审视“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自然就会出现美感、滋味和情趣。(路遥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作家)所以,我们听别人讲他自己的经历时,不要太轻信他当时就那么有滋味,那么妙趣横生。其实在走过那段路时他可能痛苦得想一死了之呢(“文革”中死去的和活下来的许多人都给我们做了很好的例证)!
其实,文学写作和阅读的道理也是如此。作者把他的经历审美地、滋味地、妙趣横生地写出来,我们在阅读时就先不要走马观花地抱着欣喜、艳羡、投入的梯度,而应用心设身处地地走走作者走过的路,甚至可以设想你就是作者本人,重新经历曾经的经历,体验曾经的体验,表达曾经的表达。??只有这样,你才是从原来的“看路者”变成亲身的“走路者”,才可真正再现作者当时当地当境的经历和情景,也才能真切领悟到作者在这种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来。
2、文学写作与阅读:表现和再现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里提到“再现”与“表现”时这样表述道:
“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都会遇到许多事,接触许多人,看见许多事物。我们对一些客观事物有感受写出来,告诉别人。要让别人有所感知,就要再现客观事物(句中粗体和划线标示文字均为作者强调内容。以下同),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写文章不仅要会再现客观事物,而且要能表现主观情意。’情’指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意’指作者的思想意旨,即对事物本质的揭示,理性的论述。’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尤其是艺术性较强的作品,离不开情感。生活体验唤起情感,再由情感激发出写作欲望;文章传达情感,读者通过文章体验到这种情感。”
这样的表述当然不错,但我认为不是太精确。我觉得所谓“表现”,就是作者把经受的客观事物带有主观色彩地叙述描写出来,把从中体味到的思想情感抒发出来;而所谓“再现”就是读者借助作者的文字(章)将其曾经受过的客观事物和体味到的思想情感通过想象和联想再次显现于自己眼前和体味于心中。也就是说作者将生活及体验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出来,而读者在阅读时则通过文字(章)借助想象、联想等将作者曾经的生活及体验再现出来。也可以说,文学写作是将生活的情境文字(章)化,而阅读则是将文字(章)情境化。
以上这些就是我今晚给大家讲的全部内容,即:文学阅读及其与文学写作的关系。可能主要表现在四点上:个性诵读、解读、评点和思考。希望我的讲析和点拨能对大家在文学阅读和写作方面有所帮助,有所启发。即使大家领悟借鉴的万有其一,也是令我非常欣慰的!谢谢大家利用宝贵的时间听我讲解!再次谢谢大家,下次再见!
|
|
|
2016-10-31 08:41:37
老师辛苦 何叶给老师敬茶。
|
|
|
2016-10-31 08:49:52
谢谢老师!您的讲座太好了!给您敬茶!
|
|
|
2016-10-31 09:02:41
老师辛苦了,问好
|
|
|
2016-10-31 09:38:35
老师讲课辛苦,遥祝问安!
|
|
|
2016-10-31 10:21:44
杨老师讲得真好,获益匪浅!敬茶问好!
|
|
|
2016-11-03 10:10:40
我来到这个江山文学网时间很短,现在还是多向各位学习,不好发表意见,我手也抖不方便打字,很多事情要找人帮忙,很多事情又更加的不方便,比较麻烦,希望文友们谅解,我是空军部队转业的,我来自福建龙岩,我是客家人。
我的文集《飘过去的云》没有买书号,只有出版没有发行,我的文笔也得到文友们的葆爱,我在这里向文友们表示感谢!
|
|
|
2016-11-03 21:28:33
谢谢以上老师们的赏读!这几天没有上来,大家评论了这些。谢谢啦!我将继续努力,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加探讨和总结。
|
|
|
2016-11-04 08:38:31
老师高见,真好!拜读学习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