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
|
【晓荷】腊八粥2017-01-05 12:14:43
小时候,农村的大集体生活,家家户户靠劳动力挣工分,年底结算按照工分多少分粮食。我们家因为人口多,劳力少,父亲身体不太好,加上他脾气耿直,从来不求人,因此,我们是全生产队出了名的缺粮户。无论是丰收的季节还是干旱欠收,每个人的全年口粮都比别人家少了一大截。本来70到80斤的麦子,在三百六十五天里平均起来,要想靠这些粮食填饱肚子是不可能的。听说一些家庭为了将这几十斤口粮对付到年底,保证每天即可以见到面,也不超支,他们将这些口粮造一个详细的计划,全部平均到每一天,甚至每一顿饭的斤斤两两都明确的标明了,将这些数字写在纸上,贴到墙上面,每一天都严格遵照执行。 我们家母亲虽然不识字,可是,她对生活精打细算,红薯姐妹们在我们家常饭里经常唱“主角”,红薯叶,红薯片,红薯杆,红薯都是不能或缺的食品。那点麦子,经过母亲淘干净,晒干,再在磨盘上面经过牛拉细磨磨成白面。视若珍宝的白面装进木桶里,不是病号和客人是不可能随便能吃上的。白面除了隔天,甚至隔几天调剂生活外,就是一家人吃,也会被加进去一些包谷面,被大家戏成为黄金白银,包谷面会被加进去一些红薯叶和野菜,被称为黄金塔。真正的白面只有在家里来客人了才会烙一个不大不小的馍馍让客人吃,这样表示尊敬。每次烙馍馍的时间,我们姊妹们一个个站在灶台边看着,等着,看着。馍馍烙好了以后,母亲就会声明:谁都不能吃,等客人吃剩了再说。就这样,我们眼巴巴的等着,等客人吃剩了才给我们每个人掰一点点,我和姐姐们更知道,父母亲辛辛苦苦地忙碌着,他们连一点点白面馍馍都没有吃上,我们能吃上一点点白面馍馍已经算是幸运的了。现在想起来仍然感到,那个时间母亲烙的馍馍真香啊,甚至在梦里也能让我们幸福的回味无穷。 我们家处在山区,管理相对松散些,父亲忙里偷闲在一些地方开点小片荒,在地里多栽上红薯辣子等农作物,在地边再套种一些南瓜,豆角。这样,南瓜豆角一到秋天,一个个大显身手,表现很好。我们顿顿都是红薯南瓜饭,一口十二丈的大锅里面,大半锅都是红薯和南瓜,那坨小小的,经过母亲千辛万苦擀好的手擀面丢到了锅里就渺无踪影了。开饭的时间,走在前面的,会捞的还可以捞上一点点面条,不会捞的,或者盛的比较晚的人,面条面也不到了。 尽管日子那样艰苦,每年一到腊八这一天,母亲总是千方百计的包上一些菜饺子,在锅里面丢上为数不多的大米,切一堆罗卜丝或者红薯块丢进去,这样,那些红里透白的腊八粥,屈指可数的几个饺子丢在锅里,吃起来碗里就有饺子,大米和罗卜丝,就是没有饺子,我们一个个吃起来津津有味。 母亲说:过了腊八节,天长一叉把。天气从这一天开始要比原来长了许多。天长了,我们知道母亲就会劳作的时间更长,更辛苦。转眼间,近三十年过去了,母亲也早已经驾鹤西去,每年,我们都难忘和怀念那些母亲做的腊八粥,怀念有母亲的岁月里那些生活虽然艰苦,却非常温馨的日子。 |
|
|
|
你猜
|
2017-01-05 12:15:30
祝老师们,朋友们腊八节快乐。
|
|
|
|
蓝色宁静
|
2017-01-05 17:11:52
祝贺猜老师腊八节快乐,祝所有文友老师们腊八节快乐!记得要喝腊八粥哟!更不要忘记在家盼望已久的父母!
|
|
|
|
你猜
|
2017-01-05 18:32:05
谢谢宁静老师,祝你开心每一天。
|
|
|
|
叶华君
|
2017-01-06 09:45:16
昨晚我也吃了腊八粥
|
|
|
|
老生常谈
|
2017-01-07 21:35:09
北京的腊八粥以白米糯米煮粥还要加入各种豆类和果料,讲究腊八粥里只许放整粒的粮食,不放碎了的粮食,只放各种米豆和干果,而且还不准放荞麦米,少不了的小枣,增色增香。 头一天晚上就开始熬,到了腊八早上,吃上浓浓的一碗,又热又香。 粥要多熬,不准不够喝,还一定得有些富裕,家里的枣树还要浇上浓浓的一勺。 旧时如果亲朋好友互送腊八粥还不准用碗,一定得用粥罐。 |
|
|
|
何叶
|
2017-01-12 14:00:2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