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南唱

南唱 布衣

  • 28

    主题

  • 37

    帖子

  • 328

    积分

【清韵】做人就要“溜须拍马”

2017-02-07 19:32:51

北宋苏州人丁谓,在宋真宗时期节节高升,从一个工部的“小科员”最后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公元1022年,丁谓被封为晋国公,从此显赫一时,贵震天下。回首丁谓的职场之路,他之所以能够走向人生巅峰,还要得益于他别样的“溜须拍马”。

 淳化年间,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发生叛乱,各个酋长公然武装对抗朝廷。在朝议上,没有人愿意领兵平乱,这时丁谓站出来毛遂自荐,给了烦恼的宋真宗一丝欣慰。到达西南地区,丁谓告诫军士就地驻扎,不允许出兵镇压,同时派遣信使召集各个民族的酋长,耐心开导晓谕,称皇帝有诏赦免不杀他们。丁谓的一番话感化了在座的每一位头领,所有人都向丁谓表示愿意归顺朝廷,并在边境用石头刻下了誓言柱。为了更好地稳定边疆,丁谓深入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得知这里富产大米但是缺乏食盐,于是他下令允许边民用食盐换取少数民族的大米。经过丁谓的努力,不仅为北宋西南边境带来了安宁,而且他“食盐换大米”的政策为北方抗击辽军的将士提供了足够的粮草。宋真宗得知后,龙颜大悦,随即封丁谓为刑部员外郎。

 10094月,东京汴梁城发生了一起火灾,大火绵延数里,还牵连到了皇宫,等到大火熄灭时,半个宫城都被烧为灰烬。宋真宗在朝上勃然大怒,下令将纵火者凌迟处死,并将重建皇宫的重任放在了丁谓的肩上。丁谓明白,翻修皇宫将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势必要从军费中抽出银两,而此时北面边关告急,辽兵正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一方面要满足皇帝,另一方面又要缩紧财政,这让丁谓很是头疼。

好在这并没难倒天资聪慧的丁谓,经过一夜的熟思,他设计出一套“一举三得”的方案,在皇宫前开挖沟渠,引船只进入。工程结束后,又将建筑废弃的材料填回沟渠,很好地解决了取土烧砖、材料运输、清理废墟三个难题,更重要的是为朝廷省下了亿万的白银。皇宫建筑完工,宋真宗大喜,更加赞赏丁谓,并提升他为参知政事,不久后成为当朝宰相,权倾朝野。

看到丁谓青云直上,朝堂内免不了有人嫉妒,许多人在背后嘲讽丁谓是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在宋真宗的案桌上堆满了参丁谓的奏折,有人污蔑他曾和西南少数民族密谋造反,还有人造谣说他在修皇城时贪污了大量金银,但宋真宗依旧对丁谓宠爱有加,还下旨不准任何人再上折告状。

一天,丁谓的好友来到府上看他,在酒席上,好友向丁谓提起此事,丁谓开玩笑地说道:“皇上信任我,可能因为我比别人更会‘溜须拍马’吧。”

其实,丁谓所谓的“溜须拍马”并不代表阿谀奉承。丁谓作为宋真宗的下级,自己的升迁和皇帝有直接关系。丁谓深知如果皇帝倒台,自己的前程也将就此断送。若非丁谓的“食盐换大米”安抚政策和“一举三得”建筑设计,北宋贫瘠的国库早已支撑不起巨大的财政开支,靖康之耻一般的国难恐怕也会提前到来。

维护自己上级的利益,才能间接维护自己的利益,正是因为丁谓懂得如何“溜须拍马”,才成全了自己在职场路上的华丽转身。

江山版务部

江山版务部 布衣

  • 358

    主题

  • 1431

    帖子

  • 254

    积分

2017-02-07 20:40:00
计分精华帖要求图文并茂,请加合适的图片。发帖者可自己进行修改。问好!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