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听雪
|
【流年编按】临风听雪(2017年3月)2017-03-02 18:38:321、【流年】饶北河(散文) 作者:傅菲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深入饶北河的心脏,从饶北河存在的起源追溯到饶北河屹立于“我”心间的必然。一条河的诞生有好多的不可知,但围绕一条河而诞生的村庄,一定会是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在作者的笔下,则是一条河的宽容与内敛而成就的。秋天的饶北河是见证来与去的使者,所有去了又回的往事,都被他收纳在柔弱的内脏,从不说出,却能在一个不经意的回首中将往事释怀。山冈是静止的,与饶北河一起,坐拥一方水土,敛尽一个村庄的潮起潮落,用它不朽的身躯与高贵的灵魂,滋养一方生灵的修养生息。“是什么使我不由自主地仰望星辰”?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若真要问,就请再一次走进饶北河,走进围绕饶北河而生的村庄,走进围绕在饶北河上空的那一片蓝天,同样的月光,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散文语言清灵通透,笔力稳健,内蕴厚重。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7-03-08 11:10:09
2、【流年】深秋,走近一座山的怀抱(散文) 作者:宝鸡张静 编者按:《深秋,走近一座山的怀抱》这篇散文从字面看确是一篇游记,但你走进这篇散文的内核,你会说,他是一篇怀古类的抒情散文。跟随作者的笔触,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慨,这座埋着炎帝骨骼的陵园,寂静的有点深远,肃穆的令人敬仰。作者把常羊山的景致,巧妙的融入到书写炎帝的一生中,起到了景中有物,物中有情,情中有悟的效果,让读者在不经意中就能感知当初的炎帝在兴农耕、尝百草、设日市……为后人做出这些丰功伟绩的不易和炎帝的襟怀。或许正因为此,常羊山在作者的笔下才会如此静谧如水,如此丰盈神俊。散文语言清隽,笔力稳健,述写张弛有度,佳作。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7-03-12 11:16:44
3、【流年】深处的鱼(散文) 作者:岳阳冯六一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饱含深情的描写了自己与鱼结缘的渊源。文章蕴含着对儿时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过去的洞庭湖的眷恋与深情。儿时的洞庭湖水美鱼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洞庭湖的鱼不仅装饰了苍白的餐桌,也丰富了那个年代中人们味蕾的寡淡。作者在描写儿时的美好记忆时,细致入微,既细腻地描摹了洞庭湖的鱼类之多,也刻画了儿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欢乐与美好。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洞庭大湖边的很多人,越来越疏离它,越来越惧怕它,越来越伤害它……大湖的身影也越来越消瘦了。”读到此处时,编者仿佛是明白了作者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对旧时的洞庭湖无尽的怀念之情。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儿时的洞庭湖,对洞庭湖的现貌却只轻轻一笔带过,然,就此轻轻一笔,就将洞庭眼下需要引人关注的问题——关于生态环境的思索提了出来。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更胜一筹,而作者笔下的洞庭湖只是一个“受害者”的缩影。然而,虽然只是一个缩影,却足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了。佳作,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7-03-14 12:22:14
4、【流年】白洞(小说) 作者:陈年 编者按:都说世间万物,都是带一种灵性的潜质来到这个世间的。人也一样。这篇小说中的唐晓就是这样一个人。上天令她的眼睛失去了看到光明的权力,却给了她一双辨别异常声响的耳朵,即使因生孩子变得智力低下,那一双灵性的耳朵,却能在黑暗中看到正常人不能看到或感知到的一切。作者将这篇小说的伏笔安排的非常巧妙,从唐晓第一时间得知白鼠的造访到李名在听到唐晓讲述遭遇白鼠后,与早已死去多年的父亲在意念中的对话中,正暗合了煤矿因违规采伐煤柱而存在的危险隐患,再加以白鼠大摇大摆的搬家行为为明线,一场人为的灾难就这样发生了。小说没有悲叹,却在读到结尾时,感受到了令人窒息的心痛,那比人的头颅都大的丁香花是死去的人不甘的呐喊吗?238号只是一个编号吗?一篇读后令人深思的小说,既有时代性,也蕴含着讽刺意。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7-03-21 12:21:07
5、【流年】谭嗣同:孤傲的呐喊(散文) 作者:彭晓玲 编者按: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慷慨就义时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这篇散文,作者就是围绕谭嗣同短暂一生中所经历过的风雨历程所著。作者分别以谭嗣同从童年、青年的求学、思想更新的生长过程中写出了谭嗣同与众不同的心路历程。而造就他立志变法的动力,则是他在不断求知的路上所看到的民生疾苦。说到民生疾苦,大多数民众看到,惟留一声叹息,谭嗣同则不同,他在哀叹的同时,想到的是怎么去解决本应是一国之主的国君所要解决的难题。他想了,也这样去做了。通过多方宣传与亲历亲为,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他的老师及好多热心人众的支持,只是,生在那个新旧交替的乱世,多方阻力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做为一个华夏子孙的责任,最后决然的以死来证明自己变法的决心及一颗忧国忧民的忠心,他的死是一种大义,是一种舍身成仁的、孤傲的呐喊。编者在谭嗣同的身上,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气节与铮铮铁骨。此篇散文作者以《谭嗣同:孤傲的呐喊》为题,真是匠心独运,既主题鲜明,又具教育意义,读后引起人太多的思考。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7-03-24 17:15:33
6、【流年】一个人的四季(散文) 作者:王克楠 编者按:作者说,一辈子就是一年,一年的四季就是一个人一生的经历。走进作者的这篇《一个人的四季》不难发现,作者是一位喜欢慢时光,热爱大自然的人。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就如新生的婴儿,从母腹中醒来,带着朦胧感,怀着梦想来到这个世界,只是,能感知到春天的先知者们,早已换了时空,穿越到了唐朝的那片洁净天空下。读到此,编者的心沉沉的,“我”真的就那么喜欢唐朝的那片天空吗?是什么原因让“我”有此想法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初衷都是一样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一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不一样的人生走向。夏天,是一个成长的季节,万物如此,人也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能坚守自己的心性,始终如一者有之;禁不住诱惑跌入漩涡中,随波逐流者有之……作者用夏天来比喻人生的成长期,可谓匠心独运。秋天应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作者却用秋天的风雨,来沉淀和反省所走过的路,有收获,有失去,既是平衡。冬天适合于沉思、感悟。每个人所走的路不同,所思所悟也不同,“大雪覆盖一切的时候,宛如一个人的生命到达晚年,有为,或者无为,大善或者大恶,都过去了;大爱或者大恨,也被时间磨平了……”作者将冬天比喻为一个人的晚年,试想,若一个人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怎么会将人生诠释的如此逼真。人生的四季,犹如天象的四季、万物的四季,如何走好属于自己的路,在于人而不在天。此篇散文中,有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世象的鞭策,幽默的语言中潜藏真理,也透着一股心酸的意味。通读全篇,编者读出了作者向往蓝天白云的一颗纯净之心,对眼下环境恶化的一颗忧患之心。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