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兰
|
评论,古韵一组2017-11-05 18:31:41依韵与乡友竹映幽径唱和七律四首 (秋游、故乡吟、读诗感怀、贺乡友) 作者言泊远 摘要:祖籍山东肥城诗友唱和。 依韵与乡友竹映幽径唱和七律四首(秋游、故乡吟、读诗感怀、贺乡友) (中华新韵) 其一: 七律.秋游 ——步韵博友老乡竹映幽径《秋日登山抒怀(新韵)——奉和师友孙其昌先生》 去雁云边举翼轻,野菊秀蕊染金风。 菽禾镰动飘纱粉,驿路车飞笑靥红。 松柏邀人酲寺磬,山枫画岭美岚屏。 诗心总与秋光醉,雅韵悠悠一片情。 其二: 七律.故乡吟 ——依韵博友老乡竹映幽径《赏读周郢先生新著《名山名城》,拟其声而作…》 万仞独尊醉眼谋,秦松落漠不言愁。 碧霞花雨浇菽麦,雅士都君拜左丘。 汶水波翻齐鲁浪,桃园蝶舞蕊金瓯。 故乡柳老三千岁,几度攀白年少头。 三: 七律.读诗感怀 ——依韵博友老乡竹映幽径《冬夜怀双亲》 岁月匆匆夏复春,深霄桂魄照凡尘。 大槐树下离乡客,古渡桥头流浪魂。 沃野移民耕稼苦,寒秋去雁举翮频。 禅心孝道吟佳韵,祝寿当年跋涉人。 其四: 七律.贺乡友 ——闻乡友竹映幽径入中华诗词学会有贺 纤指柔弦和凤鸣,铿锵隐隐宋唐声。 馨音依岳萦十府,雅韵凭河向九重。 旖旎齐风资楮墨,缠绵舜野纵诗情。 欣闻佳讯应三贺,漱玉吟成万丈虹。
3楼 文友:金木兰 2017-11-05 18:25:25 秋的意义深远,秋的情怀感人,几首古韵表达与友人的深情厚义,祝福中也有些许世间沧桑和无奈,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
|
|
金木兰
|
2017-11-05 18:49:58
评论《追魂剑侠》(小说)
作者诗情划意 阅读:244 发表时间2017-11-02 16:40:18
摘要:据传此剑谱乃武林泰斗宗师司徒前辈所创,剑法套路根据易经五行演变而成。一剑追魂,剑气所指,可力敌强兵十万,诡异无常,变化多端,剑法高深莫测。
江湖传闻,失传近百年的上乘武林绝学《追魂剑谱》又重现江湖。
据传此剑谱乃武林泰斗宗师司徒前辈所创,剑法套路根据易经五行演变而成。一剑追魂,剑气所指,可力敌强兵十万,诡异无常,变化多端,剑法高深莫测。
今剑谱重现江湖,一时间,少林、峨嵋、华山、武当、崆峒、恒山、青城、昆仑等江湖中各大门派已经开始了明争暗斗的较量,谁得到了剑谱,明年武林大会上,武林盟主的宝座肯定就归于谁的怀抱。
残阳,黄沙。
一匹骏马急速地从远处驶来,马上坐着一位黄衣少年,戴着斗笠,遮住了大半个脸,背上背着一柄长剑。只见他手持长鞭,一挥鞭,双腿一夹马背,口里喊一声:“驾!”骏马便如离弦之箭,奋蹄起飞,带起一片遮天扬尘,只一眨眼功夫,人和马便消失在天的尽头。
行客客栈,戴着斗笠的黄衣少年找了个靠内的位置坐下。小二忙迎上前去,用抹布帮少年擦了擦凳子,满脸堆笑道:“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来二斤牛肉、一碟花生、几个小炒,再上一壶好酒!”黄衣少年没有接小二的话,直接吩咐道。说完,他拿出一锭银子拍在桌子上。“好哩!给这位客官上二斤上好的牛肉、一碟花生、几个小炒,再带一壶好酒。”小二冲后厨喊道。小二哥小心翼翼地收起桌上的银子,向少年作了一揖:“谢谢客官!请您稍坐,好酒好菜马上就来!”
客栈内还有几桌客人在吃饭喝酒。只见其中一位壮汉端起碗将酒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对同伴道:“你们几个可听说《追魂剑谱》又重现江湖了?”几位同伴不约而同地点点头,“看来这江湖中又要起大的风浪了哎!”壮汉继续说道。“别管那些了!那是他们江湖中人的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来来来,好好地喝咱们的酒便是了。”另一位行商打扮的中年人站起来举起酒碗说。
武当山上,众武当弟子正在大师兄宋楚平的指导下认真地练武。“嗖”的一声,一支飞刀夹着一张字条正正地钉在殿前的柱子上。宋楚平大喝一声:“谁?”他和众弟子立即散开四处查看,却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宋楚平赶紧将飞刀和字条拿进去交给掌门玉成廷:“启禀掌门,这是刚在大殿外发现的,不知是从谁送来的,我和师弟们到处查看过,连个人影也没有看到,真是怪了!”玉成廷拿起飞刀仔细地看了看又放下,打开字条,字条上写着:若想要剑谱,本月十五日子时,上虚云峰来取!看罢字条,玉成廷将它拿到灯上,烧掉了。
扫地僧安静地打扫着寺院。来来往往的僧人,信众穿梭着,今天在大雄宝殿上,方丈玄月将开坛讲法,僧人和众信众双手合十,虔诚而跪,静等方丈讲法。
方丈玄月大师身着袈裟,步入大雄宝殿,在蒲团上坐定,理了理袈裟和佛珠,准备讲法。“嗖”,一支飞刀快速向方丈飞来,方丈侧身探手,飞刀已稳稳地抓在他的手中,足见方丈武功之高深。打开纸条,纸条上写着:若想要剑谱,本月十五日子时,上虚云峰来取!看完字条,玄月大师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不过大师终究是得道高僧,只一瞬间,他便恢复了正常的表情,开始讲法。
躲在远处的黑影,诡异一笑,转身离去。
短短几天时间,峨嵋、崆峒、华山、恒山、青城、昆仑等各大门派都相继收到了字条。
“离十五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黄衣少年拉了拉斗笠自言自语地说。说完,少年跨上马,一扬鞭,便已到十里开外了。
江湖中关于《追魂剑谱》的消息越传越凶,各种传言像雪花般地飘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时之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到底该信哪个。
深秋的峨嵋山,日隐雾漫,百叶凋零、枯枝倒垂,完全没有了半点生机。峨嵋派掌门人周若昔带领着三五个弟子走在上山的路上,大弟子灵儿停下脚步,问周若昔道:“师傅,本月十五您真要去应约?”“我必须要去!《追魂剑谱》非本派莫属!凭什么让刘兴汉那老小子当武林盟主?等为师拿到剑谱,练成了上乘绝世武功,我第一个就先废了刘兴汉那老小子,武林盟主的宝座还不就如我的囊中之物!”
“师傅英明!师傅英明!”众弟子附和着,“可是师傅,您是否听过关于这本剑谱的一些传说?我曾在武当派听宋师兄说起过,他说听他师公讲,以前接触过这本剑谱的人武林高手,一个个都离奇而死,死状甚是恐怖!”灵儿有些担心地说道,不过随即她又觉得说这番话不妥,怕师傅会不爱听,于是马上又说道:“不过那也尽是些传言,没有真凭实据,我们理它作甚,对吧?”周若昔不再理会她们,一边想着心事一边走着。
虚云峰上,十五日夜子时,一轮圆月悬空,银光倾泻,千里如练。
黄衣少年站在峰顶,山下陆续有人上来,不到盏茶功夫,峰顶已聚集了百十来人。黄衣少年首先开口了:“看来江湖中各大门派都来齐了!”“你是谁?为什么要把我们引到这虚云峰上来?”少林玄月大师手持禅杖问道。“是呀,是呀,这也正是我们想问的。”武当、华山、峨嵋、崆峒、昆仑、恒山、青城等门派都齐声附和着说。
“你们不是都垂涎《追魂剑谱》嘛!今晚我将它带来了,但是各位谁能得到就全凭各位的本事了!”黄衣少年拿起手中的剑谱向众人扬了扬。“好!那你说该怎么办?”峨嵋掌门周若昔等到有些不耐烦了。黄衣少年将斗笠往下拉了拉,尽量不让面前的这些人看到自己的脸:“规则很简单,上乘武林绝学仅此一籍,今晚你们就绝斗定胜负,谁赢了谁将得到这本剑谱。”
“别给这小子啰嗦!依我看,干脆我们一起上,抢过来就得了!”华山派掌门人说。“混帐!我们都是名门正派,岂能干这样让人不齿的事!”少林玄月方丈打断华山派掌门的话,将手中禅杖往地上用力一顿。华山掌门人生气地吼道:“老秃驴!你骂谁呢?”此时的空气中,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阿弥陀佛!好,我们就依你!”玄月方丈转头向黄衣少年说道。
虚云峰上,掌风、剑气、刀光、拳影,一时间天翻地覆,飞沙走石,黄衣少年在一旁冷眼看着,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啊!”一声惨叫,恒山派掌门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吐出大口鲜血,已经经脉尽断而亡。
“还有谁来?”华山派掌门人看着众人,轻蔑地说道。“让老夫来领教领教华山的功夫吧!”昆仑派掌门人走出来,站到了华山派掌门人的对面。又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百十个回合下来,华山派掌门人不敌对手,暴毙在了昆仑派掌门人的掌下。
武当、青城、崆峒等各派掌门人均惨败在了峨嵋掌门周若昔的手下。此时的虚云峰,死的死,伤的伤,哀嚎的哀嚎。
现在场上就剩下玄月大师和周若昔掌门了。玄月大师双手合手,口念“阿弥托佛”,向周若昔施礼。“不用多礼!今晚剑谱我是志在必得,你识相些现在走还来得及,不然,别怪我心狠手辣!”“休得狂妄!贫僧倒也想好好领教下周掌门的功夫,出招吧!”周若昔也不客气,拔剑就刺,剑剑致命。
迎战了三百个回合,他们还是不分胜负。周若昔眼见圆月即将西沉,趁玄月大师不注意,使出独门暗器“断肠独针”,将玄月大师击中,玄月大师顿时感觉全身一麻,浑身使不出任何的力,周若昔看准时机,一掌劈了过去,正中大师胸口,玄月大师像木桩一样栽倒在地,嘴角渗出血丝。“哼!少林功夫也不过如此!”周若昔有些鄙夷地说。
“小子,快将剑谱交给我,兴许我一高兴了还可以放你一条生路。”周若昔伸出手,告诉黄衣少年。
“哈哈……哈哈哈……武当、少林、峨嵋、昆仑、崆峒、青城,你们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原来竟是这般熊样!”黄衣少年仰天大笑起来。
“少废话!快把剑谱交出来!”周若昔用剑指着黄衣少年,恶狠狠地说。
“在给你剑谱之前,我想先让你看一样东西。”说完,黄衣少年摘下了斗笠,只见他的脸上有一条长长的疤痕,深可见骨。“你到底是谁?”周若昔厉声喝道。
“难道你们这些名门正派不记得十八年前的今天吗?在灵婺山庄,那些被你们这些名门正派称作邪教的一百八十口人了吗?当你们的刀剑像切菜一样地砍杀着山庄的人时候,你们连眼都没眨一下,就连两岁的孩子都不放过,要不是当年那孩子命大,早也死了!”黄衣少年怒视着眼前这些与他有着血海深仇的灭门仇人,恨不得将他们一一撕碎。
周若昔想起来了。十八年前,为了得到灵婺宝藏图,她连同其他门派一起嫁祸灵婺山庄,以铲除邪教的名义将灵婺山庄杀了个精光,夺得了灵婺宝藏,整个灵婺山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如果不是一个武功高强的蒙面人救走了那个孩子,那个孩子早就成了自己的剑下亡魂了,孩子脸上的那条疤痕,正是自己的剑所赐。这件事以后,江湖中各大门派都无人再提及此事,后来也没有人再知道这个灵婺山庄。
“别说这些没用的,我今晚就是来取剑谱的。如果你不交出剑谱,那么我就送你去见你的爹娘!”周若昔不想再听下去了,她只想快点拿到剑谱,离开这个地方,因为她再也不想看见黄衣少年脸上的伤疤。
“名门正派!我呸!好,你要剑谱,我就成全你,给你就是了!爹,娘,还有灵婺山庄枉死的所有人,我为您们报仇了,请您们在九泉之下安息吧!”黄衣少年将手中的剑谱抛向空中,随即转身飞下峰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剑谱散落一地,周若昔俯身连忙捡拾。“啊!白纸!”周若昔不停地翻着手中捡起来的剑谱,的的确确,这就是一堆白纸,一个字也没有。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这个小畜牲竟然敢骗我!我……”话未说完,周若昔顿感气血上涌,经脉大乱,大口地吐着鲜血,气绝而亡。
共3580字上一页1/1▼下一页
【编者按】十八年前灵婺山庄横遭惨祸,整个山庄血流成河,只有一个孩子被高人所救。而屠杀这个山庄的人恰恰就是那些自命名门正派的高手,他们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这个山庄的宝藏。十八年后,一个黄衣少年巧设计令各大门派自相残杀,虚云峰上惨叫连连,名门正派为争名逐利自取灭亡。江湖恩仇冤冤相报何时了?小说文笔深厚,语言凝练,人物神秘,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悬疑迭起,引人入胜。欣赏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老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1040013】
你好,金木兰 马上参与评论
验证码:
1楼 文友:老土 2017-11-02 16:41:05
问好老师,祝您创作愉快,企盼新作!
2楼 文友:醉童 2017-11-04 14:03:14
恭喜作者获评精品,祝你佳作不断!
回复2楼 文友::诗情划意 2017-11-04 17:05:38
谢谢。问好、
3楼 文友:老土 2017-11-04 19:01:20
一篇精彩的传奇小说,祝贺加精,企盼新作!
回复3楼 文友::诗情划意 2017-11-04 22:06:51
谢谢老土编辑。问候。
4楼 文友:金木兰 2017-11-05 18:44:31
江湖路险,腥风血雨,虚云峰上,江湖恩怨何时了。欣赏作者精彩文笔,故事情节很有武侠小说大家风范,。期待更多更美作品赐稿江山,问好,祝安,创作愉快。
|
|
|
金木兰
|
2017-11-05 19:13:26
评论《诗人之死》杂文
山水】诗人之死(随笔) ——荆楚往事
作者白说废话 阅读:183 发表时间2017-11-03 14:22:26
据说那条河很小,临近洞庭湖才听得见渔歌晚唱。可它的容量实在惊人,浅浅清流,容纳了一个绝大的身影,粼粼波纹,驻扎了一个不屈的灵魂,汨汨水声,传扬了一个泣血的故事。两千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怀沙沉水,渔民们获讯赶来营救,诗人已经不见踪影了。悲痛的人们一面继续打捞,一面撒下自己当做口粮的粽子,以免鱼虾损坏诗人的遗体。诗人死去,爱国主义从此滋生,潜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
在屈原之前的几千年里,有没有爱国主义呢?
试想一下,千百个小国旋生即灭,叫人怎么去爱?小国寡民,说爱国,莫若说爱乡更确切。那时,只要天子发话,老弟,你带几个人到东海建一个国家,于是一个新国家就出现了。没有天子发话也行,只要你拉一个或者几个三姑四姨,去向天子进贡,你也有了一个国家。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和当地土著融合而成,与周天子没有血缘关系,其头领去镐京进贡了几把茅草,也得到五十里封地自成一国。小国灭亡更简单,一个武士就可以扬言,老大,给我一百人,我去灭了某国。于是某国就不存在了。晋献公担心虞国、虢国联合抗晋,假途灭虢,好玩一样就吃掉这两国。
幸而还有一个天下共主,还有兴灭国、继绝世的传统,分封制才能大体无忧地延续下来。不过,这种优雅的贵族礼仪不可能时时奏效,国家利益总是排在天下利益的前面。一些大国,通常都是滚雪球滚大的,吞并小国不过是吃开胃小菜,大国争雄才是正餐。楚国灭随国,就是看中其境内的铜绿山,铜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打败随国,收其为附庸国还感到取铜不方便,不多久干脆划进楚国版图内。
那时的爱国主义在哪儿呢?除了战争中死人,没有人为灭亡的国家殉节。国君死社稷一说,属于贵族礼仪的范畴,是国君应有的担当。虽然有一个共拥的朝代,却虚化成了天下。在大家眼里,只有超越了列国的天下,才值得去爱,才值得去捍卫。这也属于礼仪的范畴。一旦游牧民族入侵,诸侯之间的战事就立刻停下,同仇敌忾,共同保卫华夏衣冠。当这个民族接受了华夏礼仪,再来侵犯,就成了诸夏的争霸之战。除了当事国,谁也不会操这个淡心了。
这是爱家乡,也是爱天下。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他有一只脚滑进了战国,所以他可以站在道义的高度,鸟瞰已经逝去的时代。这是人所站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视觉偏差。鸟瞰历史,会觉得众山矮小。如果是仰望历史,又会觉得乌云压顶。尊王攘夷的春秋之战被他视为不义,灭国如炒豆的战国兼并战争,在他眼里可能更为不堪。温文尔雅过时,丛林法则降临。可惜孟夫子看不到,更可惜的是屈原不仅看到,而且亲历这一段刀山血海的炼狱。最后难以忍受痛彻肺腑的折磨,提前离开了人世。
一种思想的诞生,首先要在先驱头脑里滋生,然后由知识阶层的推崇,最后才被大众所接受。古代的知识阶层叫做士,士人的觉悟才是民族觉悟的先声。
那时的士人在干什么呢?
在先秦,楚才晋用非常普遍。作为掌握思想武器的知识阶层,毕生都在寻找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哪个国家能用他,他就骑着毛驴屁颠颠往那里赶去。一代兵圣孙武是齐国人,在吴国找到用武之地;另一个与孙武齐名的兵家吴起是卫国人,一生任职鲁、魏、楚三国。改革家商鞅也是卫国人,在秦国大显身手;谋略家伍子胥是楚国人,率领吴国军队差点灭了楚国。最著名的孔子,出生于鲁国,在鲁国政坛上不得志,就带着一众弟子去周游列国,说服各国君主,以推销自己的仁政学说。老子更出格,骑青牛出函关,跑到天下之外去寻道了。
不要以现代目光看待此事,他们的胸襟其实都很开阔。诸子百家,没有一家是为一家一姓服务的,他们的眼里只有天下和苍生。天下即文明开化之地,苍生指所有的华夏子民。他们的祖国,也不因他们曾经为敌国效劳而另眼相待。比如纵横家张仪,在秦国为相,破坏了魏国和其它五国合纵抗秦的方略,晚年回到家乡,魏国国君仍然请他担任国相。即使在苛刻的后人眼里,对此也没有大惊小怪,反而认同他们的观念。比如伍子胥,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因受冤逃到吴国,带吴国军队攻打楚国,并且挖开楚平王陵墓鞭尸。如是行为,宛如后世的汉奸。司马迁也对此不满,却又认为伍子胥不拘小节,能忍受屈辱,最终为父兄报仇雪恨,是真正的英雄。
爱天下的士不爱国,因为国字是四面围墙,堵住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只有屈原是个另类,忧国忧民,最终却被自己深爱的祖国抛弃了。
鲁迅认为屈原是贾府的焦大,他在《言论自由的界限》中说,“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鲁迅到了生命的晚年,在《从帮忙到扯淡》中又说,“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这评论有点刻薄,对后世景仰的诗人不很公正,却道出了屈原爱国的苦情:即使受到再大的冤屈,也对生养自己的国家不弃不离。爱国主义不是在聊天室里高谈阔论,而是一种掏心挖肝的悲情剧目。如苏武,在冰天冻地的北海牧羊,十九年没有放下使节杖。如张自忠,顶着汉奸的骂名,依然冲杀在抗日的最前线。闻一多的诗揭示悲情更透彻:有句话说出就是祸,有句话说出点得着火……咱们的中国!哎,爱国,在很多时候是有罪的。
作为爱国主义的萌芽,为什么偏偏产生在屈原身上?
因为,他有作品。
因为,他的作品有思想。
因为,他的作品有忧国忧民的思想。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以文人面目出现,并在作品里淋漓尽致表达出爱国情操的诗人,屈原憎恨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损害楚国的利益,这是他难以忍受的。于是诗人的感情犹如火山爆发,迸射而出,铸就出积忿幽深、摧人肝胆的长篇诗作《离骚》。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字里行间,充满忠怨之情。最使他感到难受的,是他目睹祖国的日趋危亡,而自己却被剥夺了报国的机会。做为一个“忠而被谤”,爱国获罪,眼看时局糜烂而又救国无门的人,该是怎样的激怨。
然而,这还不是爱国主义产生的关键。
关键在于,是时代的需要。在屈原200年之后,发祥于楚地的汉帝国推出了屈原、推出了楚辞、推出了忠君爱国的思想。爱家乡、爱天下的传统转变成爱国主义,此时才有了合适的土壤。士大夫眼里的天下观虽然没有消失,但经过残酷的兼并战争以及汉朝取代秦朝,天下已经变为一家一姓的领地,皇帝也成了天下万民之主。知识阶层学成文武艺,不卖给他卖给谁,卖家很多,可买家只有一个。不卖他,难道卖给天下之外的戎狄蛮夷?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知识阶层的天下观,加上华夏一统的现实,相互激荡融合,才产生出以忠君为核心的爱国主义。
须知,屈原第一次出现在后人的记忆,不是在浩如烟海的先秦文献里,而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战国策》里有六个字“臣,郢之登徒也”,据说指的就是屈原,但至今未得确认。楚国是春秋战国时的大国,他任掌管王室芈姓屈、景、昭三氏的三闾大夫,先秦的文献将其遗漏,不得不令人产生怀疑,是不是真有其人?按《说文解字》解释,吃粽子的习俗也与屈原无关,可以追溯到屈原的老祖宗楚武王时代,早于屈原400多年。
不过,历史还真经不起推敲。唐代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因新旧唐史均无记载,只有“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这一孤证,从而成为悬案。战国是汉代的近邻,只隔一个短命的秦王朝,司马迁时代距屈原时代还不到200年,相信有不少公室的文牍躲过战火留传下来。民间的典故和传说,偏离真相和事实也不会太远。汉帝国天下一统,又起源于楚地,需要更合乎时代的思想和文化,以加强全民族的凝聚力。除了在政治上独尊儒术,在文化上也大力推崇楚辞。忧国忧民的屈原应运而生,成为忠君爱国的代表,出现在司马迁的视野里,也就毫不奇怪了。
屈原担得起这个荣誉。
按《史记》记载,屈原出生于贵族之家,家世并不如他本人所说的那么显赫。他祖上没有随楚王东迁到郢都,而是留在楚国故都丹阳,说明了这点。他从小生活在普通人中间,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由于他聪明好学,声名远播。楚怀王爱才,又是同宗,任其为左徒。此时,正是战国七雄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的时代。屈原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他的抱负得到一定程度的舒展。继吴起改革之后,他成为楚国又一位发愤图强的改革家。
史料缺乏,后人不能确知他有哪些具体的改革内容。作为一个文人从政,书生意气,可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对楚国民生也不一定作出什么实质性贡献。但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他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不变法图强,就将面临亡国的后果。他不安于既得利益,坚持改革,振兴楚国,希望由楚国来统一华夏。改革难免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屈原与公子兰为首的旧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矛盾,因此,屈原屡遭公子兰等人诬陷,以致楚王疏远,多次被流放。流放途中,坎坷的命运与壮丽的山河相碰,迸发出来灿烂的思想火花。屈原用他的生命,写出了代表他艺术创作最高成就的诗篇《九歌》。
以祖先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与“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坚持理想的情怀。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占领了楚国的首都郢城。 噩耗辗转传到湘地,屈原陷入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状况里不能自拔。他真不该死,凭他的才华,学学当时的士们,随便投奔哪一国,都会以上卿相待。然而,这不是他的追求,他不会选择忍辱偷生。
他倒下了,爱国主义旗帜飘起来了。
共3814字上一页1/1▼下一页
【编者按】【诗人之死】 “ 他倒下了,爱国主义旗帜飘起来了”作者学贯古今,文章纵横捭阖,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对屈原作为爱国主义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做了深入的阐释。春秋战国,群雄争霸,生灵涂炭,诸多有思想有抱负的士人,游走于各诸侯国,寻求用武之地,求得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在作者眼里,这些都是只有天下苍生的“爱乡”情怀,和爱国主义无关,而屈原之至忠至正至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一度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被重视,直到汉代统治阶级出于政治需要,才推出了屈原,让他成为了忠君爱国主义的代表……无论怎样,屈原澎湃着忧国忧民的诗作和他与国家共生死的壮烈,都无可撼动地奠定他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佳作共赏,倾情推荐,感谢赐稿山水,祝创作愉快!【山水编辑:朔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10510】
你好,金木兰 马上参与评论
验证码:
1楼 文友:朔风 2017-11-03 14:26:33
仰慕老师丰厚的学养,钦佩您洞悉历史风云的锐利眼光!
2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1-04 16:20:46
坎坷的命运与壮丽的山河相碰,迸发出来灿烂的思想火花。屈原用他的生命,写出了代表他艺术创作最高成就的诗篇《九歌》。欣赏老师佳作,给您点赞!学习了。
3楼 文友:断肠崖居士 2017-11-05 14:06:39
拜读大作!作者真是学养深厚,对屈原很有研究,引经据典,令人折服!另外,看你文集,发现你的发稿数量和精品数量,已经达到与江山签约和获得江山之星荣誉。请你按要求填写邮寄签约文本;请你发个人简介和照片一张给QQ邮箱:332548578@qq.com申请江山之星!
4楼 文友:金木兰 2017-11-05 19:10:08
这是爱家乡,也是爱天下,一篇很好的杂文随感佳作,写出了作者对家乡和对诗人的敬仰情怀的描述。拜读,向你学习,期待更多佳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