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小穆
|
【菊韵】江南水乡 星桥情韵2017-11-28 23:04:01张爱玲喜欢听市井声,非要听到电车声才能睡着觉 。而我喜欢听河埠边石阶上洗衣棒棰敲打.声 。如果把河流化作颤动的琴弦,那么苏州七里山塘的桥梁民居就是跳跃的音符,小桥流水人家合奏出别具一格的江南水乡风韵了。
干百年来,这条街这条河上演了不知多少浪漫的故事 。冒公子当初去苏州,奔着陈圆圆而去。两情相悦之下,本已约下盟期,无奈冒家有事,冒辟疆不得不先归家安顿母亲。待安顿完毕再返,陈圆圆已被国舅掠去。董小宛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终成冒辟疆之妾 。 山塘街上义风园是明代魏忠贤生祠“普惠祠”的遗址。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派锦衣卫(特务)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为保护居官清正的'七君子'之一东林党人周顺昌,苏州城乡数万人为不期群集,鸣冤疏救,至午不起。锦衣卫持械大打出手,引起众怒,遂蜂拥奋击。市民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等五人为保护当地群众,挺身而出,英勇就义。在崇祯继位后,五人遗骸被移葬在此魏祠的废基上。复社成员吴默、文震孟、钱谦益、杨廷枢等义助建墓。复社领袖张溥为此撰写了《五人墓记》,成为传世名篇(《古文观止》未篇)。
星桥清晨
星桥夜色
星桥西堍
一下雨,苏州又成了姑苏,一个个古朴的公车站台似一条条水巷中的画舫,狭窄的马路成了水巷 ,路边的香樟成了河边的树 ,马路边成了驳岸。此时,私家园林内外分不清,哪是园林,哪是民居 。
站在星桥上也能见到苏州的标志 : 虎丘塔
金阊医院所辖的山塘诊所不知何时从沿河搬到上岸的石库门里去了。以前的杂货店现在是旧书店,理发店,中药铺,国营药店,菜市场,饭店,评弹书场,大会堂 ,区政府街道办事处 ,甚至还有老虎灶,煤球商店,粮油公司仓库 ,幽巷,青石井,更有苏式私家花园山塘雕花楼 …… 为感恩白居易夫妇开掘山塘河筑堤(山塘街),苏州人建了白公桥,又在星桥附近建了白姆桥。 苏州人把这一带亲切地叫做星桥头 ,到山塘桥星桥头去,则称之为 ″ 到街上去 ″ ,这与母亲七房桥村民到镇上去一个叫法 。这里犹如苏州城外的名镇 。外地的友人评说 : “ 苏州评弹最最令我赞赏的应是她的角色塑造。别的形式的评书、鼓书、快书、琴书等等讲说者、演绎者大多停留在说“书”的层面,但苏州弹词的表演者在说“书”的同时,也进入了“角”的内心世界、倾诉者“角”的内在情感。就以我所看到的《雷雨》为例,许多的细节和情节简直让人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在“说书”还是在“演戏”。语气语调的把握、人物情感的揣度、场景环境的拟设……叹为观止呀!有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错觉,演绎者是在演绎故事吗?他们不是在明明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诉求吗?戏里戏外,无障碍出入,只有嘴上功夫没有高超的“演”技应是无法做到的。而且,演绎者们在“演戏”时是绝对不操吴语的,纯正的普通话!相信不懂苏州话的观众也会喜欢的。″
白玉兰花开一季 , 星桥这座明清著名拱桥依旧默默于四月。热辣的七月, 水上游船依然从其拱下穿梭往来 , 人们踏着先人走过的星桥石阶向上, 登其顶而下。 我们是踏在前人的肩上, 才有今天绚烂的文明和美好的末来。如果说苏州是一个中等姿色的女人,星桥是她所拥有的众多指环中的一件,戴上它美丽而雅致,温婉而灵动。 有道是 : 星桥这座苏州的古桥,是水城的路,是水乡的景,是区域的座标,是文化的载体 。这座明清古桥,不仅站立在狭窄的水道上,还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把干百年来积淀的吴地水乡文化,一直传递到今天。 苏州山塘河 ,游船往星桥 ,虎丘方向悠悠而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