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云诗苑论坛 回复本帖
吴光德

吴光德 布衣

  • 31

    主题

  • 105

    帖子

  • 355

    积分

【如云】浅谈散文诗的起源发展和创作技巧

2017-12-20 10:53:18

          

      亲爱的如云诗苑的家人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在这个处处充满爱心的季节与各位老师相聚,共谋如云美好的未来诗篇! 

       今天我斗胆给各位讲解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知识讲座专栏,意义深远,旨在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以此来推动如云诗苑所有家人的创作激情,多参与,多互动,比,学,赶,超,振兴和繁荣如云诗苑。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在各位老师面前纯属班门弄斧。今日姑且与各位老师分享一些关于散文诗的认知感受,姑妄算跋,意在抛砖引玉,敬请各位老师指点! 

       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关于散文诗的起源发展和创作技巧: 

       一、散文诗的起源 早在16、17世纪的欧洲,就有不少作家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当时并没有给其定义。而被做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引用‘小散文诗’这一词语,和有意识采用这一体裁的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这种文体足以适应灵魂抒情性的动荡,以及梦幻般的波动和意识形态的惊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散文诗的起源来于国外。 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最早它的出现,是在1915年2卷7期的《中华小说界》,当时刊登了由刘半农用文言文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这也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雏形。而在之后1918年4卷5期的《新青年》杂志,由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在文章结尾所做的说明,才第一次以‘散文诗’这一名称在中国报刊出现。 虽然这一词汇在当时第一次面对国人,但赶在新文化运动早期,这一文体并没有被世人认可和接受,它只是被做为一种不同于诗歌的‘无韵诗’文体出现。 那个时候,从英,法诗歌史中舶来的‘无韵诗概念’,以及为白话诗先锋们所大力提倡的无韵诗写作,最大程度体现了新诗就是自由诗的解放精神,由此,才延伸出刘半农的翻译理念,启发刘半农从音译到直译的转化,最终以完全散文化.口语话的现代汉语节奏,初步确立了一种新文学写作范型的中国现代散文诗样式。在这种跨语界的译、写过程中,当散文诗(当时也叫无韵诗)的概念作为一种外来文体资源才被明确地注入现代文学的发展中,由此无韵诗和散文诗的意涵才逐渐等同起来。 

       二、从无韵诗到散文诗的过渡 当散文诗和无韵诗二者在没有明确定义的时期,我们先追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前史时,往往会出现俩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早起的散文诗就是‘无韵新诗’,属于白话诗的一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散文诗不过是一种外来的文体形态,是由译而催生。而事实上,同是由白话文运动孕育而生的新文体,同是自‘’五四‘’前夕的新文学场中诞生,散文诗与白话诗的发生,在共同经历了同一套文学革命的内在逻辑的同时,却保持了自身的特异和复杂之处。 当时刘半农在《新青年》上编译的泰戈尔的《新月集》时,仍以‘无韵诗’作为标识,直到把屠格涅夫的俩首诗散文翻译之后,才真正以‘散文诗’称呼出现。这一变化,一方面意味着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正式进入中国,并作为一种模式和译介范型的散文诗文体已经成立;另一方面,也说明刚刚北上进入《新青年》知识群体的刘半农,仍相当敏感于新诗体的创新,坚持认为无韵诗和散文诗这俩种文体之间存在着细微差异。所以,他把泰戈尔的这几首诗歌称为‘无韵诗’,而把屠格涅夫的诗歌定义为‘散文诗’。他指出,屠格涅夫的诗篇无论是从对物态细腻的刻画、哲学思想的彰显、或者是篇章的布局以及重复叠唱的句式,都可以明显地看出后来意义上散文诗的特性。 

      自此之后,‘无韵诗’和‘散文诗’的称呼才开始模糊起来,文坛上对俩个概念的使用也几乎可以混同。这还要归功于新文化运动所引发的风潮,当时在一些激进者思想中,其目的就是想利用这俩个概念所携带的足以与旧体诗相抗衡的自由诗气息,以此来打破‘无韵诗则非诗’的信条。一时间,散文诗名声大噪!其后还影响了冰心,宗白华等新诗作者,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的‘小诗运动’,散文诗至此,这一约定俗成的叫法才在1920年代的中国文学场中传播开来。 

       三、现代散文诗的发展 散文诗在经历了从引进到模糊、到歧视、到认可这几个艰难的过程之后,凭借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新颖的语言格式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在中国文学史上站立阵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一大批优秀散文诗创作者的纷纷加入,散文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势不可挡。在这期间出现了如郭风,柯蓝,严炎,傅天虹等一大批优秀的散文诗大家。以及之后在80年代后期被艾青誉为‘诗坛才子’‘北国诗魂’的一代散文诗巨匠钟声扬。而其代表作品《灵魂三部曲》之《月魂》、《花魂》、《诗魂》,可谓开创了散文诗创作方式的先河!其作品被翻译成几十国文字畅销海内外,同时又被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其作品‘难度大、品味高、风格独特’而全部永久性收藏,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四、现代散文诗的具体特性 了解散文诗的老师一定知道,散文诗其实就是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一方面融合了诗歌的表现性,另一方面又兼容了散文的描写性。其特点在于: 从本质上它属于诗也属于散文,既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又有散文的外观和内涵;从内在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而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但却具有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如果说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嫁接’出来的一种新的文体,也不足为过,毕竟散文诗具有散文与诗的俩栖特性。散文诗即吸收了诗歌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意抒怀妆物的功能,并巧妙地将二者浑然一体,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 擅长写抒情诗的作者知道,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使是自由诗的抒情诗,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的限制。正是为了突破限制,并且能够更加舒展自如地写出心灵深处的真实状态,于是才有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诞生。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束缚。散文诗的形式至少具有散文的形式、散文诗交错排列的形式,即整段看似‘散’的文字与单句的交错,这是诗歌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与散文相比,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语言,而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语言。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散文为文,语言一般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道来,一般散文创作者书写散文基本会写清楚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比较紧密。而散文诗一般是跳跃式地联接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段实连的关系,留下较多的空间供读者去想象。 在结构上,诗是以‘线’书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却是以‘点’折射生活。和散文相比,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都有线索,散文诗无需线索,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的冲击力量,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撞击读者的内心世界,进入诗歌的意境。 高尔基的《海燕》,看似散文,其实却是真正的散文诗!各位老师可以回头阅读一下《海燕》这篇文章,以作参考对照。

       五、关于散文诗的体裁种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散文诗创作的进步,散文诗已经从过去所谓的文体简短、体裁较少发展到如今的长篇宏观巨著,在创作体裁上也不断的标新立异。在这一点上,尤其以钟声扬为代表的散文诗大家所写的散文诗创作革命,可为现在的散文诗格式开创了先河,其代表不同风格文体的散文诗,都为后来研究散文诗的作者提供了参考作用。我大概整理了一下钟声扬所写的散文诗格式,具体文体如下: 

      1、现代格律体长诗‘灵魂三部曲’《月魂》(长篇诗体小说);《花魂》(长篇诗体游记);《国魂》(大型民族史诗剧)。 

      2、散文诗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之《初潮》(书信体);《细语》(日记体);《晚风》(随笔体)。

     3、长篇情节系列散文诗《梦影》六部(此处不一一细列) 

     4、抒情短诗集《少年小夜曲》、《浪漫春秋谣》 以上这些不同的创作风格,为散文诗的多样性、长篇巨著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总结语 亲爱的各位老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的思维习惯和认识标准也在改变,我们不管是创作什么文体的作品,首先,我们需要沉入到现实生活当中,用自身的感受和独特的视角,去挖掘和发现需要我们高歌或呐喊的突破点,进而创造出适合于时代、适合于大众阅读的好的作品。

      纵观每一篇文学巨著,几乎都与其所处的时代命运息息相关。脱离了时代背景的作品,其生命力一定是短暂的。最后衷心的祝愿大家,在日常的创作过程当中,尽量发挥自己原有的特长,尽可能的不要去刻意模仿和跟进别人的创作方式,用心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就是超越! 谢谢大家!

吴光德

吴光德 布衣

  • 31

    主题

  • 105

    帖子

  • 355

    积分

2017-12-20 11:42:27
感谢柏松社长帮我修改格式,配置美图,感恩,感激,感动!感谢一路同行!
点评
2017-12-20 17:32:46
柏松:应该的,不客气哦!
清心如云

清心如云 举人

  • 56

    主题

  • 839

    帖子

  • 4480

    积分

2017-12-20 13:03:26
很好的学习资料,必须大赞!辛苦了!
吴光德

吴光德 布衣

  • 31

    主题

  • 105

    帖子

  • 355

    积分

2017-12-20 13:28:07
谢谢社长厚爱,诚惶诚恐!相信如云诗苑在您的带领下一定会走向辉煌!
一丛小叶榕

一丛小叶榕 童生

  • 1

    主题

  • 16

    帖子

  • 907

    积分

2017-12-20 15:21:59
读了三遍,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我这个不懂散文的人来说,是如鱼得水般的喜悦,感谢老师分享写作经验,以后按照老师说的技巧去创作。祝老师开心多多,快乐多多,佳作多多!
柏松

柏松 童生

  • 53

    主题

  • 99

    帖子

  • 990

    积分

2017-12-20 17:32:19
看完吴老师的帖子,感觉自己又有收获了,谢谢吴老师的精彩总结。敬茶一杯!
点评
2017-12-20 21:55:06
吴光德:谢谢柏松老师的留墨添彩,感激,感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如云喝彩!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