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管理 回复本帖
江山编辑部

江山编辑部 童生

  • 807

    主题

  • 1167

    帖子

  • 684

    积分

远方谈写作(淡雅晓荷特约作家远方主讲)

2017-12-30 19:32:46

                  远方,原名:丛振谦,1963年2月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汤池乡。作家、编剧、画家。北京远方热点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环球热点网CEO,热点书画院理事长,中国热点文学丛书主编,《作家报》艺术总监。                                           

                                          远方谈写作 

                                      淡雅晓荷特约作家远方(主讲)
  一、写作中的浪漫
  生活中离不开浪漫文学创作更是离不开。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好多作者往往因为缺少浪漫而使作品失去了吸引读者的色彩。浪漫不可附加诸多物质条件,也不可以为取得哗众取宠的惊人效果而精心设计。
  浪漫有一种真纯的本质,这本质不是一种表演,也不是一种工具,浪漫只有在内心自然发生时,才显现它的魅力和真纯,否则本质就会被悄悄置换。我们很多人都写过小河,写小河的印象可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描写。但,无论是家乡的河还是他乡的河,只有你的情感也流入了河流你才会去写。而这情感,可以说正是你表达浪漫的根基。
  浪漫不是想象中的漫无边际,浪漫中最好不要离开主题生活中的所见事物。在贴近生活中展现浪漫最能引起内心的共鸣。
  浪漫有时是比喻,写村边的小河,唱着一首透明的歌,这句话看来普通而平常,但下面写出的就不同了:“它象羊群,趟走了‘烧荒’的灰烬,它象牧女的笑声,荡不尽甜密的欢乐,它象一头小水牛,任人牵着,走向田畴阡陌,它简直就是催生婆,给稻种撒下萌发的网,捞起一片绿的色泽。”如果说这种比喻还不够浪漫,还可以直接把身边的事物放进去浪漫一下:“它跑进庄稼院的缸,钻进小媳妇煮米饭的锅,人们说它香,象夏天雨后草地上的鲜蘑,人们说它美,象秋天沼泽地上空飞过的一群群白天鹅。”
  浪漫有时是情节。象故事一样展开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还说写小河:“把甜密的心曲放进去,把留恋的往事放进去,放入河流里去,然后让思想在岸边定格,然后让思念去追逐水波。那浪花抬头的一瞬间,我看见了家乡那张饭粜飘香的炕桌。”这里展开了一个画面,画面里流动着浪漫的情结。
  我们有些作品写着写着就枯燥了,好象只有那条河可以写。其实不是,那河流里有苦也有泪,有酸也有甜,有我们日思夜想的故土和亲人。只有在浪漫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写作才能走上又一个高度。
  我仅仅是从一个侧面简单说了说浪漫,希望各位生活中充满浪漫。
  二、文学与故乡
  到底层的人群中去,这句话似乎是给写作者做为深入生活的一个提醒或启示。实际上,深入底层后有大多数作者常常回忆起曾经的生活和故乡。故乡是泥土,是庄稼。是作者生长成长的摇蓝。故乡的炊烟故乡的老房故乡的妒火故乡的老人故乡的小叶草有时常深入你的梦。包括故乡的童年。包括故乡的童年。许多作者正是带着故乡的情结写下了最初的文字。
  故乡或许很美,让你难忘;故乡的确不美,你更是难忘。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喝茶水,听老人讲故事,都常常如电影放映在你的脑海。人类因为对万事万物有悲悯的情怀,那么对故乡就不仅仅是留恋和恩念,还总想抒发点什么告诉别人。这抒发扯动着你文学的每一根神经,这抒发让你走回童年或青年或刚刚过去并不遥远的昨天。文学在你的故乡开始如野花开放如庄稼生长。你会在回忆往事时感受到文学的责任。这责任就己不仅是以坚韧与柔弱的性情,写下带有自传性质的一段段痛苦的或欢乐经历。而是人类的精神和社会活动。而是关注人类进程中的原始之美。于是你从故乡出发让文学关注了社会,让文学产生了社会影响,让文学有了它的特定位置。故乡很小,可是故乡因你的文学作品而放大。故乡老人感人的故事在你的笔下告诉了远在天涯的陌生人。他为老人流了泪。这就是你故乡的魅力所在啊!你的故乡充满了文学!
  还需要为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而发愁吗?就先写写你熟悉的故乡!故乡是一首经典老歌,你唱了一辈子,还想传给你的儿孙唱;故乡是一抹淡淡的早霞晚霞,你习惯了曰出曰落,却总能在那一瞬间感觉到回味无穷的色彩。我曾写过故乡的土豆,故乡的苞米,故乡的荞麦,其实故乡是一生也写不完的。当你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故乡的生活世界,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身边一直存在着神性世界,写它时满怀激情,写完后却满心的鼓舞。无论是文学还是生活,这片土地给你注入了深厚的基础。让你流泪让你心跳让你充满欢乐的向往.
  还需要为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而发愁吗?就先写写你熟悉的故乡!故乡是一首经典老歌,你唱了一辈子,还想传给你的儿孙唱;“故乡思想单纯不过它常常思想,它有报晓的雄鸡和不再迷途的山羊,无论夜多么深,无论散发着苞米秸味和灶火味的土炕多么温热,它都不会错过五更和黎明---它喜欢用习惯倾听时间,它常常把换季的汗衫挂上牛角,也喜欢用一穗灌满浆的嫩苞米喂养一匹老马。它的思绪有时会像山羊吃青草一样,跑向远方。泥泞中,一串串背秋的脚窝歪歪扭扭,伸向四面八方的辙印可深了,这是不是在说什么叫走路呢?
  故乡容易满足可是总有愿望.它有祖传的唢呐.赶上秋成好了,那一腔喜庆的愉悦就像丰满少妇的乳汁,不禁自流.节曰里浪不丢的秧歌舞,腊月里冻不透的民歌,野地上沙土堆叠的风物传说,都随着它的唢呐向世界张扬成多种角度.田野在青铜旋律中颤动了.从萝卜窖里,它总会听到大地怀春的心跳.”
  这是我的《故乡》片断,也许你还没有深入底层,也许你还没有走进故乡,那么,就让脚步让
  三、写诗意境的变幻特点
  今天谈一谈诗歌,并侧重于热点作者的诗歌。简单说,写诗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构思巧妙;二是语言精当;三是意味悠长。我读了许多诗,发现一个通病:总是太长。我自己写诗也总是写着写着就写长了。这不是说长就一定不好。而是作者总是觉得还有许多话没表有表达出来,怕读者看不明白。诗的最大病症就是作者总想给读者解释什么,其实越解释反而越直白,失去了可读和品味性。
  诗,最好的表达是别总是把标题说出来。别说出来,是诗的内在灵魂,读者要去深品的正是这一点。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努力掌握写诗意境的变幻特点。许多篇幅冗长,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基本的构思。没有关系的冲突,缺乏深思熟虑。所以写诗应先从灵感的意境入手,不要见什么写什么。要有所准备并在前期的准备中做成熟的思考。一个作品包含作者特定的环境和心情,这特定的环境正是作者诗句变幻的基点。
  丁香的诗《你来了》:
  今天你来了
  悄悄地站在我背后
  虽然脚步很轻柔
  熟悉的气息
  却使我回头
  看似信手写来却给人以似曾有过的经历捕捉,简单,品后也打动读者的心。这实际是一次心灵的诗句捕捉,没有特点的要求,随着人人都存在的感应就写了。
  再比如凝霜傲雪《夜•悲切》:
  几丝悲风
  拂过街
  吹动那风烛的老槐
  诗中那风烛的老槐,给了人立体的形像印记,使街风和心境越发凄凉。让诗走入意境才能变幻,不然诗句就会空乏无力。
  竹下听风《梦中的姑娘》特点在于变化中用景物把读者带入诗的意境。
  潮湿的灌木林
  忽然变成
  一条深邃的街巷
  翠绿的树身
  化成开着窗户的钢板墙
  树枝交错着
  搭起屋顶
  遮住尘世间的光亮
  在灰暗的巷尾
  闪烁着一盏迷离的灯光
  诗要有意境连接点,再好的意境与作者的思潮连不上就会写分散,变幻也变的散开了。
  林汐的《遥望一片云》就连接的很好:
  当我的思想飘入云层
  深入白云深刻的表情
  白云温和的骨髓温柔我搏动的思绪
  把白云和思绪连接到一起使描述看起来就不牵强。
  有作者喜欢问题诗,问题诗就不好变幻,因为很难靠近生活。“知音”的《春意朦胧》用反衬似的写法也变化的很好:
  如果你不想靠近
  为何要把属于阳光的美丽
  默默欣赏
  这种表现手法让人在问题思考中去回味。
  诗的语言应该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为精当的。这本是常识。不肯在语言的锤炼上多下些工夫,却也要写诗,那就是选错了体裁,那就是在投机取巧。语言的精炼才能使变幻更精彩。比如小魔女”《那一天》:
  奢望过后
  我只有怀念了
  尽管
  目光已平淡如水
  心旗亦失去往昔的殷红
  诗境里显示出实实在在的内心独白,却给诗者敞开了诗心。写诗应该做到删繁就简,字无虚发,以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水晶”《撩拨》读后就有这种感觉:
  你信不信
  若你走了
  我便能恢复平静
  白云唱着歌从湖心漂过
  我将闭上眼睛
  静静聆听
  好诗会引领你走进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不容你心有旁骛,不必你七拐八绕。读读以下这两位作者的诗你就会略有明白:
  孙宗芳”《今天的你会不会来》
  燕子去了还会归来
  悠悠岁月诉说着几多无奈
  今天的你还来不来
  流逝的岁月里闪动着你的光彩
  皓月《静静的想你》
  好想听到你归来的消息
  那清澈的浪花是我思念的心绪
  好想听到滴滴答答的短信铃声
  怎么总不见温暖的脉搏在网线上传递
  也许,此生注定别离
  那就让风儿吹散我思念的摇曲
  怎么想就怎么写了,轻松自然又不失诗意美。
  有许多浅白、单薄的句子,所承载的内涵是有分量的,是有冲击力的。这些句子的闪光处正在于它随境而变。比如“梦溪流”的《乡村八月》:
  日子
  被高高地挂在枝头
  炊烟
  缕缕在老汉磕烟斗声中飘香
  诗的语言精当还表现在它不仅是抒情,又要意味悠长。这一点可读一下“林夕飘落”的《印记》:
  雨模糊了目光
  上了锁的窗
  隔断过往
  再读一下“沙扬娜拉”的《风筝》:
  我是一只被你放飞的小鸟
  在风雨中学会坚强
  躲不过远离本土的孤独
  试着躲开你的目光
  句子里把握了标题与内容的统一,并巧妙地说明了主题。
  诗可以做到深厚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艺术形象水乳丵交融,这已被许多优秀的诗证实了。
  茫然的《渴望还能见到你----董妮》
  悄悄地呢喃
  不要在延续虚幻
  渴望重现
  满坡黄花的昨天
  一种心情用景做了铺垫,使读者真想去倾听一个故事。
  格德梅魅《我的心灵》
  我的心灵
  这前世的眼睛
  花好月圆《冬季,山巅那棵落叶树》
  刻骨铭心的遥遥思念
  千千万万次深情呼唤
  冬去春来
  落叶树光瘦的枝头虽早已缀满
  相思织成的绿叶
  但依然独处山巅
  静静守望着
  男孩去远方的路
  默默等待
  候鸟回归的
  时节
  形像的比喻有时给诗展开了翅膀。
  咏物诗自古就多,但不好变化,多是物以言志,把咏物诗写好就要有独到的观察力,使诗整体给人以启迪。读了“飞月无痕”《你是竹》觉得稍显出了变化,但还不是很大:
  你是竹,是一个压不弯的部族
  以生命的颜色染绿春天的圆舞
  挺拔倔强,对视奴颜和媚骨
  在虚怀若谷中
  解剖世界的肺腑
  但你坚韧而绵延的生命纤维
  却拉动任何庞然大物
  艺术化地展现八月之美是此诗句的特点。”好多作者也喜欢写多思的诗句,这诗句常常让人收藏,写这类诗时应注意生活与诗衔接变化。“琉璃的梦”《位置》
  未出的朝阳总给我述说不清的明天。
  可照亮的阳光却感觉不到温度。
  习惯于平静时思索。
  习惯于留恋时抱怨。
  习惯于一个人时想起。
  看到的自丵由却抓不住想去的方向。
  这诗里只能读到生活中常感觉的阳光二字,所以哲理或思索句子就不容易变化也不好写。
  诗的写作应该作为诗歌写作者锻炼自己的艺术构思能力,语言锤炼能力,意味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如觉得还不会变幻,可随时定格一个画面。比如“古雅的雪”《在你灵魂里活着》:
  两侧的风景划过,
  我知道你的眼神始终注视着我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树林深处
  你站在那
  落叶飞舞,我停留在了你的记忆里
  把一幅画面定格,给人思考的余地更宽广。当诗与自身现实生活结合时,诗人的所看所思都会在笔下鲜活。这时作家想不变幻也不行,因为你就在写真实所在的意境。比如“流沙轻语”的《六月,徒步》:
  六月,前行
  尽管炽焰的风攫取了思想
  尽管大漠落日隐于荒芜
  尽管行者踌躇怅然
  尽管,朔风唤破了喉咙
  尽管,塞外笛声
  沉淀于诗的缄默
  苍鹰的双翼拂过云翳
  泫然而来的不是雨水
  而是震撼
  背起风干已久的快乐
  胡茄、冬不拉唱响了
  我前行的步履
  六月以后
  仍旧不会停歇
  让诗里留有自己的观点思想是这首诗的可诗之处,这时你会把思想变幻成河流或山脉。读一下“新吉”的《风景》你或许能有所感悟:
  谁历尽千难万险
  远离人间烟火
  众叛亲离
  攀援矗立在与谁
  百年相约的万仞之巅
  身前万丈深渊
  回首红尘已失
  孤峰雾蒙
  形只影单诗不可缺少浪漫,浪漫的诗变化最多也大多变的很美。读一下以下三位作者的诗看一看有没有启发:
  “朵拉”《青藤》
  从起点开始
  在时光的河床里
  慢慢慢慢的生长
  缠绕以一种自丵由的方式
  朝着太阳的方向呼吸
  雨后春笋《樱桃红了》
  樱桃
  熟了,滋润在蒙蒙的
  雨中。枝桠灿露的红
  犹如我,水晶般的心
  纯净火热
  风荷《之后》
  接过一杯热热的咖啡
  心潮起伏,春天又一次破土而出
  惊喜的列车缓缓开来
  诗因浪漫而增添了色泽。
  精细的拟人化有时在写诗作时不可缺少。诗有时用拟人化手法就会写的很活。“风中的雪”《那朵花》:
  风雨中
  那朵花迷茫不安
  也曾哭泣呐喊
  而雨没有因为她的哭泣
  就停止敲打撞击
  于是她学会了微笑
  每天微笑的站立
  微笑的迎接微笑着
  把每一滴委屈的雨珠
  默默藏入体内
  想象可以使诗无边无际的扩展,诗意会在想象中喷涌如泉。想象是诗变幻的最好方式。许多年轻作者正是因想象而诗句有了可读性。“李尔L莉”《雨中思》:
  夏天哭了
  泪水淹没了孤独的城丵市
  田里的庄稼探出活泼的脚丫
  剪一片粗细均匀的相思粘贴在雨季
  想象可以使诗无边无际的扩展,诗意会在想象中喷涌如泉。
  意味悠长是诗歌写作与鉴赏的一个美学标准。写诗只有在不同手法的变化中才能魅力永恒而不被读者厌倦。2009-8-14
  四、观察生活与作品结构
  观察生活与作品结构。大家都知道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写出的作品也需要吸引人的结构。那么,怎样才能深入观察生活,怎样才能完善作品的结构呢?我很小就爱好文学,可直到十九发岁才在报刊上发表笫一篇文学作品。记得当时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编辑部的退稿信,后来我把这些信收集起来竟然有八百多件。我苦于自己的作品发表不了,常常怨恨编辑只看重名人的东西。后来有一天我去当地的一家报纸副刊部送稿。编辑看了我的作品后问:“你没想过模仿别人吗?”我说:“我才不想去跟别人走呢!难怪中国得不到世界文学大奖!”编辑笑了说:“我不是让你抄袭,我是想让你研究一下别人作品的生活和结构”。我当时十分不解,坚持不去学别人,坚持自己写想要写的。结果我在文学路上走了好多年后终于发现:写作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别人作品的结构相当重要!离开这两点你几乎是写信般的平铺直述,因为你不细观察生活你就没有发现生活;你不研究别人作品的结构你就超不过别人。
  观察是通过视、听、感觉获得对事物准确、全面、深刻的认识,积累丰富的材料。我们一般写作时有些句子只所以没吸引人,正是没有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要想引人并产生共鸣观察生活就要细心,古人云,文为心声。写文章仅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那么心声的原力正是来自观察出的与别人有同感的东西,别人没表达而你通过作品表达了。记得八十年代我写《乡村烟雨图》,当时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它的成功正是我好多年对雨的细致观察和记录。
  “我欢快了,欢快的首先是我对雨的爱。是什么时候来着,什么时候对雨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呢?哦,是小时候,雨下得大了,爹和姐姐们身上散发着刚从地里带回的青草,泥土与雨滴所酝酿的甜味儿,围坐在一起,用几碗一家人吃起来并不充足的面擀面条,说是‘过阴天儿’。爹好象是最喜欢在滴嗒滴嗒的屋檐滴水声中把那瓶每次喝时都节省再节省的烧酒放在炕头的一张小桌上,眼睛眯成一条线,慢慢地有滋有味儿地喝。奶奶总要从院子里端进一盆清水,笑眯眯地说:‘喝一口吧,天水干净啊,吃了不易生病……’我呢,待雨稍小一些,便跟伙伴们一起,忙手忙脚地追逐着从家家的小院里淌出来的一条条溪流,修坝、开渠,还跑到小溪的下游,两脚并成‘八字’,阻挡雨水的流动。稀乎乎的泥巴调皮地从我们的脚缝里钻出来。村路上到处是我们花瓣似的脚丫印……”
  如果说这是对身边生活的描写,那么下边这几句你不观察就写不出了:“真有好雨入梦之说吗?我猛然睁大眼睛,索性起床。玻璃窗上,细密的雨珠凝聚着、膨胀着,小的合成大的,大的和大的吸到一块儿,象一条条小溪,蜿蜒地流淌着。”
  “玻璃窗上,细密的雨珠凝聚着、膨胀着,小的合成大的,大的和大的吸到一块儿,象一条条小溪,蜿蜒地流淌着。”关键是这几句,要细心观察才能写出,要经过长时间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可能有人会说很平淡啊,写作恰好要发现这些人人身边都存在的平淡。只要发现这些平淡你的作品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好象你在写他们。“那时候,在没下雨之前,天也是这般旱:阳光火辣辣,晒得人裸露在衣外的脖颈、肩膀甚至脸蛋都麻酥酥的。空气热乎乎,闷得人出点气力,就觉得喘不过气来。一脚踩下去,田地直冒白烟,田头的小花挂了一身尘土,无精打采;田里的小苗烧焦了叶子,蔫蔫巴巴……爹盼雨,蹲在大田边一手拄着下巴,一手擎着旱烟袋,火暴的日子被烟锅烧得嘎叭嘎叭直响。奶奶盼雨,吃力地摇着辘轳,把一盆一桶的清水泼向院心、街道——袒露着她的心——向天求雨……我幼小的心田朦胧懂得了:对庄稼院来说,雨,是多么不可缺少啊!正是因为它的来临给我们一家人的眼角眉梢增添喜色,给我们的小村带来希望和欢乐,我对雨的爱,才便愈来愈深了……
  现在,家家的窗户上,挂起雨丝织成的帘笼了!无数的屋檐上,流泻着雨的瀑布了!没有耀眼的闪电和隆隆的雷声,云铺得那么厚而又那么均匀。被初夏的阳光和旱风吸干了水分的地皮开始疏松了,院心和街道冒着千千万万个小水泡,屋顶泛着朦朦胧胧的光,田园变得湿漉漉、柔和和、水汪汪了……”
  为什么拿这篇写雨为例呢,因为雨与大家更近,说了,你或许就能领会到。
  “这时候的小村,红色屋顶的房子显出一副风流潇洒而又深谋远虑的神态,是在眺望村前那条有些狭窄的大路吧?羽化了似的电视天线拌索着翅膀,是要飞向村外的田野采访,然后为全中国打开一扇秋后五彩的小窗吧?庄稼人的心可真急切呵,已经有人穿着雨衣忙碌在园子里了,是栽辣椒么?栽那些节日里高悬在大门口的灯笼?家家的烟囱里升起炊烟了,那可是一首缠缠绵绵的相思恋曲啊!不是么?跟我们一起‘过阴天儿’的奶奶呢?她若还在世上,再也不用把那碗本应属于她的面条分给一双双望着她的眼睛了……
  雨渐渐下得小了,一丝丝、一线线,透明、晶莹,象尼龙丝,象锈花线……大公鸡扬起赤红的冠子在墙头上一声长啼,天放晴了。家家推开了门窗,吸收着新鲜与光亮,很多人走向大街和田野。”
  这就是从无雨到下雨的每一步细细的观察,还有天晴:“雨后的天空湛蓝透明,东天飘起一首轻柔的彩虹,几朵镶着金边的白云在空中飘浮、消散……尘埃被沉到潮湿的地上,空气早已纯洁、清爽,散发着甜蜜而又热膻的气息。树枝上挂满了颗颗水珠儿。宛如一串串银珠儿,光闪闪、油亮亮、喜盈盈的。油绿的草地,一脚踩下去象弹熟了的棉花,一点声音也没有。长满车轱辘茶、婆婆丁、柳蒿菜和黄瓜香的路旁,砸碗花、野百合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的小花朵温温柔柔、清清秀秀、腼腼腆腆地开放了。那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会使人感觉出弯弯曲曲的小路,将很快化做一首朝气勃勃的歌……”——远方《乡村烟雨图》。
  记得我早期写作时身上总带个小笔记本,把路旁的小花小草甚至到大森林里见到的各种树木都想办法认识它们并记下名字。认识的同时便观察它们,象小时侯蹲在地上看蚂蚁,一蹲就是半天。法国作家莫泊桑在学习写作时,他的老师非常注意培养他的观察力,有一次,老师叫他描写一百张不同的脸谱,写出他们之间微小的差别,莫泊桑在书房里想呀想,可就是写不出来。于是,他白天到闹市区去逛,把自己的眼睛当成摄相机,把一张张不同的脸谱“摄取”下来。到了晚上他把“影儿”一个个写在纸上,这样,他终于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并且受到了称赞。生活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的宝山,只有勘探者(写文章)的人去开发,才能获得珍贵的矿藏(文章的材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只有精于察物、精于察人,才能捕捉到各种事物之间各自不同的本质特征,才能把寓于共性之中的各个不同的个性区别开来。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如果你要想写雨,你就应渴盼下雨,渴望见到每一场不同的雨,甚至站在雨中感受雨的生机活力与残酷。我写的是乡雨的雨,你没想过写篇城丵市的雨吗?城丵市的雨要站在什么角度去写呢?文学被称为人学,是以人的主观情思和固有观点支撑着的一种生活体验的自丵由表达,所以,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归根结底又是人的思维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的产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现实生活的亲身感受和细心观察,当然写不出实际内容,只好用空话、套话编文章了。
  下面我再简单说一说作品的结构。我们许多作者写完作品后总觉得自己不满意。这很正确,我也是。关键是如何尽量使它令自已满意。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能把一件事说清楚,问题是你想怎么说。开头就把发生的大事说出来了,那是新闻。学生时代大家可能都学过倒叙插叙之类,这就联糸上了内容的结构安排。树都一样高山都一般齐显不出风景,水都是海洋没有溪流湖海只显涛声。要错落有致。这就联糸上我开头所说要多读别人作品,多读好作品,并研究别人的作品结构。“这个弯路是我走了十几年才在写作中醒悟啊!”书信就是书信,新闻论文说明文毕竟远离文学。文学需要吸力的色彩,需要跌宕起伏。有好多小说故事很感人,结果因为从故事开始发展一气写完,连时间都挨排了。说明了,就是一口气写完了从小到老的过程。好作品要穿插不同的时间内容,要把前后顺序尽量打乱了来写,使小说故事表达扣人心弦而又总有想要知道的环节。一碗白水煮白菜不放油盐没有滋味,一篇作品光有故事缺少结构艺术看去会平平。比如我发表在《百家故事》2009年5期下半月的《误会》:
  “一天午后,刘木匠用小木棍在地上画吧个圆圈,圈正中立了根小棍当表针看时间,在门口玩耍。这时,村里的一个多嘴女人正巧路过,看到那个圈画得不圆,就捂嘴咯咯地笑了起来:‘画的真像王八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木匠心里‘咯噔’一下,联想起近来村里的风言风语,说他老婆水灵跟周瓦匠不清不白。周瓦匠可比自己要年轻帅气呀,自己的老婆也和她名字一样水灵呢,自己做木匠活,长年不在家,难道真有这事?这样一想,刘木匠急忙起身回屋,对老婆说:‘水灵,我一会去西屯给朱四丫家做喂猪的槽子,今晚就不回来了。’
  水灵开玩笑地说:‘朱四丫怎么总找你做猪槽子呀!你是不是看上人家了啊?’”
  简短的开头流露出不同的人物内心,让人去想知道以前也想知道以后,让人去想知道以前也想知道以后。如果把这个故事不安排结构艺术直接从下午刘木匠去给朱四丫家做猪槽子写,就会很平。
  “看着男人远去的背影,水灵真的有点不放心了,她把屋子收拾好了,就喊隔壁的苗条:‘苗条姑娘,有点急事,我要马上回趟娘家,你刘大哥又不在,今晚住到我家来吧,帮我照看一下。’
  苗条是村里有名的苗条女,站着像一道门缝,走路像羊肠小道,一步十八弯,二十九岁了,也没嫁人。她听到水灵的话,急忙应道:‘好呀,你放心去吧!’水灵经常一个人在家,有事时总是找苗条帮忙看家。
  乡间的夜来得早,赶上阴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地关了门。苗条在水灵家里看了一会儿电视,觉得有点困了,就铺好被褥,钻了进去,正准备进入了梦乡时,却被一阵轻微的响动给惊醒了。她睁眼一看,发现有人轻轻地打开了窗子。
  是小偷!苗条的心咚咚直跳,全身的冷汗都冒出来了。她想喊,可她那么弱的身子,哪里是人家的对手呀,搞不好会要了自己的命的。冷静了三秒钟,她悄悄地起身,钻进了床底下,准备见机行事。
  翻窗进屋的是前院住的赵寡妇,她丈夫三年前患了破伤风,过世了,临走前,丈夫曾指着后院说:‘给我盖上……’”
  这里面就包含着前后暗藏的结构,也就是在结构中打伏笔使结构更错乱。作家细心观察生活和研究别人作品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急,会出现抄袭,只有努力积累生活知识和素材,多读作品,写作才会迈上新的台阶。谢谢大家!
  五、作品的真实与虚构
  当你有作品写出时,肯定有人问过你:你写的是真事吗?这个提问也有人问过我。可以说问题简单但不好回答。因为许多作者最初只是想写作并没有去研究评论也很少去关心别人对作品的评论。反正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了,选材有取有舍,写时有激情灵动也有亲身感受。无意之中,你的创作走进了虚实结合之中,只是自己当初并未发现。作品中的虚实,都反影在哪些方面呢?在题材选择、审美角度、价值取向、用词用典等方面,都要有所显现.人的思维对社会现实的反应既包括人们接受生活的受动性又包括人们向往生活美好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就体现在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虚”与“实”的艺术化的处理过程之中。江一郎的《玻璃终于碎了……》:
  玻璃杯突然碎了/厚厚的底整个儿脱落/茶叶撒满桌面/水流了一地/杯口却仍握在我的手中”真实得如现场报道。继而又拟人化地揭开了她的屈辱;“被沸水折磨过多少遍/被双唇强吻过多少次/她已隐忍了那么久那么久/单薄的身子/再也不想坚受了/她宁可让纯洁得透明的青春胴体/粉身碎骨/也不愿让屈辱再持续下去”自杀是尊严的电闪,明亮而清晰,像本诗的意趣。
  事实上,所有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这样的不可分割的“虚”与“实”的两个创作环节才能全面地、艺术地、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再比如我的:把碗里的饭吃净
  拿起筷子
  听到一片拨节之声
  就觉得乡田野味
  包容着成长的每个年龄
  把碗里的饭吃净
  连同那最后一点残羹
  上苍给予的粮食
  带着生命的纯朴
  捧起碗
  就捧起了一份感动
  吃下最后一粒米时
  眼前有一片稻谷
  正扬花绣穗迎风
  人类的美德
  在飘香的果实上
  开始丈量
  沉甸甸的收成
  把真实的原封不动拿出来说,然后加上虚构的想象及思想,使作品忽然出现美感.这便是虚与实的结合.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材料进行选择、取舍和加工过程中总有一种追求人性美好的主观能动性。他并非照搬生活中的原味样子,而是有所取舍,依照美的标准来取舍材料。诸如一个摄影师,他在原模原样拍照一个小树的过程中,总会选择最美丽的一个角度,总会小心地避开小树下面的垃圾和污秽的东西,来表现小树最美丽的一面。
  有好多作者问过我:虚实的写作只有在大的作品中才能出现吧?实际短小的作品也必须要发挥.比如我的:领带糸出的冷暧
  在农村,很少见到有人打领带.一次进城花6元买条红领带糸了.都说不如红领巾.铲地时热了,随手抓起领带擦汗,挺方便.后来才发现,领带里的学问可不小.进城第二年,买条180元领带.一婚礼,与单位经理同桌.宴席后,经理单独训话:"你这条5元不值,别系了,丢我面子.给,我这条上百元呢!"
  后来在一机关当领导,偶翻箱底,发现农村时6元领带,觉得挺好,系上开会.会后,多人欣赏,问价格是否超千,日后也买.联想家穷时给人随礼钱.没钱,满村求爷爷告奶奶借到10元,随礼后,主人目光异样:"哪弄这么多啊",好象不是好道来的.虽是10元,但1元不值.富时,仍随礼10元,主人所有家人前呼后拥,问寒问暖.虽是10元,价值却同百元.乞丐沿街跪求百元为还一情也许被视为偷盗,富翁挥霍无度有心无心随手一扔通常被看做重情重义.
  物价有时会随人的贫富不同而起落.富翁手心里的泥土大多都是金子.感情有时会随人的地位身份不同而厚薄.权势体温的一点余热总是能暖透天地。
  作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生理机制,对自己写作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虚构和再创造,这可以看作是作家创作中的“虚”的环节。正是因为这样的“虚”的环节,文学才可以再现人类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选材的“实”和表现主题的“虚”是紧密结合的。那就是虚由实生发,实由虚升华到一种大众认可的意象。总之一句话,无实便无虚,无虚,实便显得单调晦涩,两者是对立统一、互相贯通、互相交合的一种关系。古人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它即肯定了为文要有起伏曲折,又隐喻含蓄之神奇。真正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就是马克思所谓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这里的“再现”就是“依照生活的本来样子”(马克思《致玛•哈克奈斯》)进行创作,而所谓的“典型”,则需要作家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取舍而创作出更集中更概括的艺术形象。马克思又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生活的”,作家运用虚和实相结合的手段来表现真实可感的生活现实,这正是“美的规律”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的一种表达需要。
  有很多作品你一定要先写出真实的一面才能先深入人心.比如我写的:记往---忘记。这篇作品之所能够广为流传,正是因为记住和忘记谁心里都有.那么好吧,我决定就写这个题材.怎么着手写呢?先从真实入手.
  人离不开记住和忘记.记住和忘记是一对孪生兄弟.
  记住难,忘记也难.记住似雁过留声,心随之去远;忘记如病里抽丝,良药难医.
  有时恨自己:怎么把他忘记了呢?于是,在逝去的岁月里苦苦寻觅,仿佛流水的浪花抬头张望,却又被新的一朵挡往了回眸.
  有时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把他忘记?于是,温暖的疼痛开始遍体流漓,好似分娩,知道痛苦却偏要经历,日里夜里,阵阵颤粟,又总有割舍不去的情在理智的光芒里破啼诞生.
  注意我每段开头的第一句.都是把真实的心理拿来就写上了.而随后就出现了虚构.这虚构既为真实做了说明,又给读者一个想象空间.你接着再读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千万不要忘记!有时一遍遍叮嘱自已:无论是缘来还是缘去,都要珍惜这难得的机遇.象双手捧朵莲花,既怕别人触摸,又不知该珍藏在心中的那个位置.
  忘掉这一切!有时无数次告诫自己:过去的让它过去.再高大的树木也留不住它的叶子,再骄傲的牡丹也守不住它的花期.顺其自然,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怕忘记时,舍得给予.当一条小径被你踩成琴弦,你的名字,你的笑声,你的性格,你的爱好,你的心,都会在音符里跳荡出去.而这一切付出,无非是为给情打个结,让它不再丢失.
  想忘记时,吝啬的出奇.就象你面对远行行囊中那些盛不下的衣物,一件件掂着重量,一件件拿出又放里.明知己经容纳不下,明知沉重会影响远去的步履,可总是含泪做好忍耐的准备,最终不愿舍弃.
  如果作家处在安乐幸福平安发达的社会现实中,他们就会写出大量的富于抒情化意味的文学作品。如果作家置身于灾难频仍的社会现实中,作家就会多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来呼唤人类的一种美好精神美好愿望,“用美丽的幻想来代替那不足的真实”(车尔尼雪夫斯基语)。我们写作根本就离不开虚与实.其实你以前的作品就出现了,但有时并没注意.我最初写作时也是想到就写,根本不去想什么虚实结构及审美价值.写着写着就觉得不可以了.文学作品仅有“实”的材料而无“虚”的情思,作家的创作就会流于自然主义的直录式的表现,如果仅是“虚”的情思而无“实”的生活内容,文学则会成为偏离生活规律远离生活实际的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作家也可以把虚放到前面写,但后面必须有实.比如我的:想哭的时侯。
  水平如镜,一尾小鱼跃出,荡起圈圈涟漪.这时你不会想哭.想哭的时侯,是你刚刚走过一片泥泞,迎面又袭来一场秋雨.
  碧空如洗,一行雁阵北飞,飘落几根翎羽.这时你不会想哭.想哭的时侯,是你送走了一个背影,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霜凝枯草,偶尔发现一朵未谢的野菊.这时你不会想哭.想哭的时侯,是你踩着落叶徘徊熟悉的小园香径,却再也牵不到亲人的那只手臂.
  孤灯静丵坐,突然收到久别朋友问侯的话语,这时你不会想哭,想哭的时侯,是你放飞了一只信鸽,它带回来的只是两只滴血的足迹.
  接着话是一转改为先写实:想哭的时侯,不一定缺少美丽.小时侯,你挨母亲打时不一定哭,当母亲忍不住过来心疼你,你肯定一下子放声大哭,哭的让人微笑着把你抱在怀里.
  想哭的时侯,不一定满怀委屈.人过中年,对镜再也拨不净头上的根根白发,又撕下一年中最后一页日历.岁月的残酷,会使你的眼角不知不觉挂上泪滴.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会使文学作品的情趣与韵味俱存,内涵和外延相兼。
  最后附上我的一篇小文大家细读一下看看虚实安排:那一刻你忘没忘
  那一刻你忘没忘,唇和唇之间,第一次有了相互拥有的渴望.那一刻,心灵的理智,宛如融雪的原野,勇敢地接受了春风的鼓荡;那一刻,心中的想象,就象乡间的油菜花,开满了充满生活的城丵市村庄.
  那一刻你忘没忘,唇和唇之间,第一次有了心灵尺度的仗量.那一刻,最近的距离也是遥远,最短的等待也是漫长.那一刻,稚嫩在兴奋中感受着活力,期待在羞涩中张开了翅膀.
  那一刻你忘没忘,唇和唇之间,第一次拆掉了无形的设防墙.那一刻,激情之闸刚刚提起,放出的便是一条波腾浪跃的大江.那一刻,温柔的小舟刚刚荡漾,便收获了一仓如水的月光.
  那一刻你忘没忘,唇和唇之间,第一次暴发了难以抗拒的磁场.那一刻,任何世俗都显得多余,万仗深渊也敢纵身一闯.那一刻,任何困苦都显得渺小,横座冰山也不可阻挡.
  那一刻你忘没忘,唇和唇之间,第一次在潮湿的对视中统一了思想.那一刻,梦里的抒情将不再是梦,清纯与静美正夏花般在瞳孔里绽放.那一刻,恒古长存的秘密将推开爱的心窗,热恋的火苗一下子吞没了相思的荒凉.
  那一刻你忘没忘,唇和唇之间,第一次蓄满了呼吸的光芒.那一刻,曾经的海誓山盟已不再象白云一样流浪,沉沉甸甸的责任开始在人生的田野里灌浆.那一刻,曾经华丽的语言只能停留在舌尖上,实实在在的真诚正穿越寰宇中快乐的天堂.
  那一刻你忘没忘,唇和唇之间,第一次轻轻地而又忽然有力地发生了碰撞.那一刻,地球不转了!那一刻,失去了太阳月亮!所有的声音凝固!闪电在周身起伏跌宕!
  那一刻你忘没忘,唇和唇之间,第一次长久地长久地贴近了婚床.那一刻,一张唇诉说着新郎的喜悦,那一刻,一张唇回答着"我是你的新娘".
  一个身影站在地平线上.
  虚实在段落里来回转换,增加审美角度与效果.。
  六、关于写作的生活语言
  今天讲一段关于写作的生活语言。写作的生活语言,读了热点及网络论坛的好多文学作品,发觉普遍语句都流畅,但缺乏生活语言。一首好诗不是语句通顺就行,再通顺的句子不一定是诗;一个小说有的故事很好,但再好的故事不一定就是小说。这里我单一讲一下生活语言。
  比如一朵花,我的希望是一朵花。这句看起来可以了,实际不行,一朵花实在普遍,给人留不下印象。我的希望是向曰葵,或我的希望是勿忘我,或我的希望是太阳花,把含糊不清的语言生活化,把想要表达的具体化。
  再比如窗口,可说那扇爬满牵牛花的小窗。小窗也不具体,可把小窗再生活化,那扇爬满牵牛花的桦木窗。只有注意生活语言,你才会发现在写一个主题中你会有那么多的事物需要问别人,才会发现生活积累的缺乏。有时看到一棵草就想知道它的名字,诗句语言中就不会再单一说一棵草,而会说出它的名字一棵星星草,一棵水蒲草。
  文学的吸力在于它知识的广博,而广博的知识要靠生活的全面积储。这就要善于发现,你走出每一步时,脚下土地的颜色和动植物的认识,善于发现它们与你写的主题的关系和它的特点。只有把握好生活语言,才能使诗和文章更能散发魅力的光彩。回忆亲近故乡吧,那里才是你文学创作的金矿!远方谈写作:散文写作的随意与美
  大家肯定有好多人都写日记,写曰记不仅真实的记录了思想的波动与成长的历程,也记录一天中美好或痛楚的瞬间。当你写第一篇曰记时,无意中你己开始了文学生涯,只不过当时自己并不在意,这就是随笔。大多优秀的散文都是从最初的真实而感动读者,这真实不是刻意寻找创作灵感,它的产生正是随意。当我们想写母亲时,你会不会把本身容貌平平的母亲写成仙女呢?显然你不会,她的平凡她的日渐苍老她的音容笑貌你还用去模仿别人吗,当一件母亲的往事浮现在你脑海时,你会觉得写母亲用过多的修饰语言是何等的苍白,这种写作不仅仅表现在写父亲母与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还表现在写你身边的事物并包括你自已。比如写雪;比如写雨;比如写落叶,我们搞文学写作的人都知道这种题目写的人最多,那么你也写,看你是否能写出与别人的最大不同,这就需要有了随意性。
  随意性实际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观察能力的一次素描,把你身边的事物与自然景象随手连接在一起并结合上你当时内心的喜怒哀乐,不要过多的感叹,不要过多的华丽,不要过多的看似深沉而让人觉得瞧不懂,同时也不要过多的解释担心别人读不出文彩。“这是一片发黄的银杏叶,那年我离开家乡时它正一叶叶旋转着跟在我的脚前脚后。”这样开头你也许会想到我的思乡情结,其实它也包含着你身在境地之美与家乡之美。好文正在于它的朴实无华,好文多在于它的真实内含所包括内容的丰富。“雨点落到村边的小河里,满荡荡的河水泛起点点鳞斑,如同一只肥胖的芦花母鸡,在河滩里躲闪回绕。”这是我曾写过的雨,这也是我要说的随意中要有的自然之美。“农家小院热热闹闹了。一只只小鸡钻出窝,抖索翅膀,小眼睛亮亮晶晶,寻找被雨水洗涮过的小石子儿。黑不溜秋的鸭子,在积水里游来游去,扎猛子,梳羽毛。大白鹅从筐里伸长出长长的颈子咯咯地叫,牛按照它们各自不同的年龄、性别、体格和音色,发出不很秀丽、但也不很难听的长鸣。从敞着门的牲口圈里冒出一股股热气,抖撒草料的男人们故意让这种气息陪伴片刻,仿佛在这不可多得的空闲里,回忆一下生活的乐趣和力量……”我这文里几乎都是身边雨后能看到的,那就如实写出来,随意写的其实才最美最赋感染力。
  “北方女走出屋来了,额头稀疏的短发遮在了弯弯的眉毛上,但遮不住大眼睛闪射出的光彩.她们喜爱这漫天开放的冬天的花,就象喜欢灯光下片片秀丽的席花一样.从那些姿瓣新颖的花朵里,她们似乎隐约窥见了村里的霞色,满天星斗的夜晚,园子里枝藤上的串串葡萄,辛勤劳作的土地上的向日葵,母亲胸前的衣襟,自己成熟发育的时光.....她们不时地小停片刻,顺从地任雪花落上她们暖融融的脚面,热乎乎的手心,雨后野蘑菇一样膨鼓起的胸脯,浑圆的肩膀,乌黑光泽的头发和象用红色甜萝卜擦过一样的嘴唇.....看到她们,无论谁都不得不相信,芦花雪真的能给北方女热爱生活的乐趣,的确能使她们丰腴媚人,通体生出惹人注目的魅力......”
  这是我的北方雪的片段,把随意看到的加上了生活美.写散文应随意,真实,含带美.这其中在不脱离生活中可尽情想象.此如我的"鹤乡芦花雪"的结尾:“温温柔柔的,温柔的象鹅的羽绒,羔羊的卷毛;鲜鲜嫩嫩的,鲜嫩的象刚揭盘的豆腐,刚出锅的荷包蛋;甜甜美美的,甜美的象浴着晨星的牛奶,溢出杯上的啤酒的泡沫;闹闹腾腾的,闹腾的象结伴由南北归的丹顶鹤,向故乡传递着春的信息;欢欢乐乐的,欢乐的象北方人翻过扣着一冬的小船时激动的明眸,给生活一片片充满活力的光芒......
吴光德

吴光德 布衣

  • 31

    主题

  • 105

    帖子

  • 355

    积分

2017-12-30 22:58:10
学习收藏!感谢老师如此好文,受益匪浅!敬茶问好!
仔江

仔江 秀才

  • 15

    主题

  • 145

    帖子

  • 1362

    积分

2017-12-30 23:20:20
精神食粮啊!小可这样的写作路上的丑小鸭缺乏的就是理论指导与创作经验!先来占个座,再回头细品
张璞

张璞 举人

  • 2

    主题

  • 95

    帖子

  • 4027

    积分

2018-01-01 09:55:03
暂且浏览一遍,深得教益,待机细细学习领会。向作家老师致敬!
何叶

何叶 探花

  • 141

    主题

  • 1207

    帖子

  • 20149

    积分

2018-01-01 13:38:48
非常棒!珍藏!感谢老师带来如此棒的讲课材料。祝福老师新年快乐!
冰阳

冰阳 布衣

  • 2

    主题

  • 103

    帖子

  • 368

    积分

2018-01-01 14:41:31
远方不远,近在眼前!江山有约,你我同行!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