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春风
|
【清韵】闲扯(随笔)2018-01-22 16:46:41
刘果庄在县城南边,与县城是紧邻,近几年土地被征用殆尽,村民每家落得住宿楼和门脸楼多少不等。村民们一夜暴富。
村干部英明,在村东离村子一公里处留下几亩地作为全村人的共用墓地。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管谁家死了人必须火葬,入坟地必须用骨灰盒,不准用棺材,因为占地太多。村委会考虑得更周到的是,村里特意在村支部旁边盖了一处平房,这里是村民们的专用灵堂。有统一的治丧委员会,对丧事的饭食也都做统一规定,不论你多富有也是“一勺子一碗”,谁也不许破坏。这下,有条件超好的主儿就开始在别处铺张。 这不,张老太后天下葬,据说儿女们在火葬场给她买了一个高档“住所”—-耗资8800元。 一个小小的木匣子,到底是什么名贵的材质做成的,要近万元?难道比几百元的“睡”起来舒服?只不过给活着的旁人看,并顺便弥补一下内心对逝者的愧疚罢了! 无独有偶。北王庙村有个刘老汉,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后,他和老伴相依为命,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舍不得出门去游玩,一天忙到玩到处打工去挣钱,攒了六万多块钱,到棺材铺定做了两口大棺材。几个月后,棺材做好给送到家,东厢房一口,南厢房一口,活蹦乱跳的老两口分别爬进去躺下试了试,长度宽度都挺合适,老两口非常满意。据说老两口还躺里边咋咋呼呼聊天来着。 又过了些年,老两口先后进了三万多的棺材里入了地。最终愿望实现,可让人搞不懂的是,价值何在。肉身不腐,还是能早日投胎?
|
|
|
项梅
|
2018-01-22 17:25:59
看了这篇文章,使我想起公公的棺材,那是婆婆用积攒的5000元买的特大号的,她说公公个子高,怕小棺材睡了不舒服,当时我非常反对,如果是肉身在里面也就罢了,问题是硕大的棺材里只是一个小木盒!无独有偶,这样的事还真不少。
|
|
|
高山行
|
2018-02-13 16:30:20
迁徙云作品http://www.vsread.com/article-827188.html 第一首最后一句,‘滴滴呜咽竟不休’。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呜咽’一词,咽,在表示咽喉时是平声。但是呜咽里的咽,在这里表示悲切。就是仄声,属于平水韵屑部。第二首第七句‘明日东风欣扑面’。此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错误用作:仄仄平平平仄仄。属于失粘!问题如此之多,居然能获得精品,不可理解!有没有以权谋私,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嫌疑?或者凭借关系拿精品?希望江山做事光明磊落,予以查处!以解江山大众之惑!也希望江山作者予以监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