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军
|
【菊韵】腊八有感2018-01-30 00:03:39
一听到腊八,就感觉到年根根了。 小时候,盼着过腊八,缺吃少穿,喝碗热乎乎的小米粥,一下子肠满心热。 人生的乐趣容易满足,再过些天,村里就能有杀猪的,自家的请来人,把黑猪赶着戳倒,那一盆盆黑血乱溅,猪还在板上吭哧动弹着,血是热着冒气,端进锅房,加热煎水就是美味,猪血吃好几天,送送邻居。 可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猪血对年越来越淡薄。敬祖先过腊八却越来越在乎,精神,骨子里流淌着的才是文化,我们不再注重吃,不为填饱肚子。而吃腊八粥是一种仪式,为了一代代传承,做的很慢,做的时候也希望孩子们能看到,彻夜的泡豆子泡米,淘洗完了,用最小的火慢慢熬,仿佛逝去的岁月,寻找着儿时的记忆,久久地倾听着,咕嘟咕嘟,心脏一下一下在跳动,不急着揭锅。想起儿时自己也很猴急,人到中年,万事消磨,像一个瓷器褪去了火气,静静地让岁月打磨。 吃饭再也不着急,少一半顿也不会饿坏的,吃饭再也不香,胃口不能大开,看着孩子就想起自己,这就是传帮带,传承,自小看着父母,一代代学会了,父母传给我们,我们传给孩子,前檐水不会淌后檐去的。 烧火熬饭,只是静静地再倾听自己,岁月过得真快,一不留神就上了年纪,味不在吃上。而在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好品德,农民穷是穷,有时也有点小狡黠,但总体还是善良的,尤其教育儿子,大道理也不太懂,但知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孩子少了,打不得了,父和子之间绝对有区分,端着架子,不亲热,儿子是怕老子的,直到儿子娶下媳妇,父子之间关系会缓和,也会在一起抽个烟,毕竟父亲渐渐在衰老,家里的事开始让儿子当家做主,往往当了家,儿子才体会到老子的不易。但五尺的汉子都羞于表达,大不了给父亲买点东西,父亲更沉默了,儿子就像极了老子。 轮罢勺,转罢碗,父子一代代传。这敬祖先呀,坟阙上烧纸等重大节庆,儿子开始张罗了,尤其这年前的腊八送灶,这都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天都在冰碴子上,老人怕冷,煨在炕上不下来,挑水挑粪,压白菜,都需要壮劳力干,岁月能磨人,四季在农村也很清明,规整的日子有时也有些散乱,但总比城里感觉到农耕文化遗留的影影,冬天做菜做醋做烧酒,雪天逮个雀雀,溜溜狗晒晒暖暖,但也有好多为生计忙着打工,有闲人有忙人,收拾秋后的药材。 熬八宝粥,现在材料多了,白米粥,加了好多豆豆,红枣,葡萄干,花生米,冰糖,陈皮等等,总之,吃饭前,该敬老祖先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