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飞扬淡墨痕
|
思绪飞扬淡墨痕(2018年6月)2018-06-04 01:56:571.【流年】小南塬(散文)作者:石语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47121
【编者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水田园的诗意生活,是小南塬上众多农人的坚守,也是出生于斯,后又迁往城市的人所留恋与向往的生活。作者以五月初的一个上午,驱车回老家小南塬下庄村踏青与看望公公婆婆的经历为线索,以浓墨重彩的笔触,精心描绘了小南塬及其周遭葱茏秀美的景色,也记述了与小南塬“王莽寨”有关的历史记载与神奇传说。就在这样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七八十岁高龄的公公婆婆,还有很多像他们那样的农人,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土地与家园,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将无激素无农药非转基因的果蔬源源不断地送到儿女们的餐桌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作者笔下,小南塬明丽秀美,富有传奇色彩,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他们的心灵同样淳朴良善,“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跟那塬一样,没有山的峭拔,却有着山的高度”。作品极力赞美小南塬,也歌颂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整篇文章乡土气息浓郁,笔调清新自然,描景绘物又极其细腻生动,尤其是拟人手法的纯熟运用,赋予阳光、桃树、桃子及小花狗以人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得文章摇曳多姿,极富画面感,让读者也随着作者的脚步畅游了这个在黄河南岸、秦岭余脉橐峰脚下、古陕州地界儿上的小南塬!感谢作者赐稿,一篇精美的散文佳作,流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05 07:27:19
2.【流年】春晖熙熙梦回(散文)作者:石语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47315
【编者按】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许源于前几日看到妹妹与父母同框的照片,在母亲节的清晨,作者梦回家乡,看到了小妹,也感觉到了母亲正坐在灶前烧火,却自始至终没有看到母亲。母亲一生养育了五子三女,其中,最小的女儿——“我”的小妹,是母亲收养的表弟家的女儿。母亲从没说起过,“我”也无法想象她抚养孩子的苦与累,然而,生性柔弱的母亲刚强又忍耐。这刚强,让她有勇气面对生活的磨难,也让她不愿意接受些许的不被尊重,而面对自己所爱又同样个性强硬的亲人,面对家庭的责任,母亲又迫不得已选择把所有的委屈都打包,收起,收藏,带走。也许,梦境真的有着太多的隐喻,有着太多潜在的情感渴望。三根枝条,三个果子,三颗番石榴,隐喻着三姐妹,而咬过的那个番石榴上很大很清晰的“秋”字,则是女儿心上的秋,一个真真切切的“愁”字——愁在女儿终究是外姓人;愁在女儿出嫁之后,与娘家的维系渐趋松散;愁在父母不在后,与娘家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亲戚关系。文章切入角度独特,以梦境为载体,巧借梦回故土用以怀念母亲,抒发情感,着力塑造了可亲可敬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亲刚强忍耐的品质,以及她看重亲情而又不图任何回报的高风亮节。同时,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深重的愁意,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作品梦境与现实交相融汇,笔调舒缓,感情真挚而深沉,于平淡朴实的文字背后,却蕴藏着感人肺腑巨大的力量。感谢作者赐稿,一篇歌颂母爱、歌颂亲情的散文佳作,流年倾力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09 21:20:35
3.【流年】对与错(散文)作者:暗夜百合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48116
【编者按】生命,是一个奇妙的存在,人的命运又是那样的不可捉摸——剪不断,理还乱,参不透,看不穿。面对生命中的害怕、失落,乃至于痛苦与绝望,作者曾思考过,也曾迷惘过、厌恶过。然而,当一切经历过之后,便不再害怕,而是看到了新的希望,懂得了放手一搏,内心也由此变得不再软弱。正如作者所言,“世界终究还是那个世界,只看你如何去看待。人生终究还是那个人生,只看你如何去面对。生活终究还是那个生活,只看你如何去生活。”的确如此!陆游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倘若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去看待人遭遇的苦痛,恐怕,所有的人生困惑都会迎刃而解吧。一篇敢于真实剖解个人内心世界,且颇具人生哲理的真情文字,流年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10 08:09:43
4.【流年】血脉乱弹(随笔)作者:宋达威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48173
【编者按】《血脉乱弹》,名为“乱弹”,其实是一次周密而严肃的考证与讨论。作为世界上最智慧、最强大的民族之一,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上,华夏民族曾创造了深邃博大的汉文化与辉煌灿烂的汉文明,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最为丰厚、最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那么,炎黄后裔、中华、华夏子孙、China,乃至汉族、唐人……这些称谓的历史渊源如何?又是怎样演变的?更为重要的是,汉民族到底是不是一个融合性的混血民族?种种疑问引发了作者的一系列深入思考。在大量搜索史料与神话传说基础上,文章以史的线索为经,以考证中华民族的血统流变为纬,从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说起,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数这个古老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而解开了一直萦绕于作者脑际的种种疑问。文章立意厚重,观点鲜明,史料详实,语言活泼,且不乏真知灼见,在考证历史脉络的同时,也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热爱民族、并以中国人为荣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汉民族自元明清以后逐渐走向衰落的无比愤懑之情。感谢作者赐稿,一篇具有厚重历史感的随笔文字,流年力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15 17:55:28
5.【流年】孤独的味道(散文)作者:淡然随缘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49061
【编者按】孤独,与生俱来,我们每个人都曾品尝过孤独的滋味。那么,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在作者笔下,孤独是爷爷去世后,与表姐一同感受到的无助、恐惧与不安;是母亲离开后绵绵不绝的思念与绝望;是成家以后,常常漫无声息涌上来的失落与寂寞;是孩子离家求学时,在每一个深重的夜紧紧纠缠的牵挂……在饱尝孤独的滋味后,作者突然感悟到:“学会享受孤独是一门学问,也是生活的艺术。” 学会享受孤独,可以让心灵得到解脱,可以让内心变得无比强大,甚而,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柔软的寄托。那么,“孤独的味道就不只是孤单与无助,而更多是安静与舒适、清欢与甜蜜,其间,潜藏着深深的幸福!”作品以个人成长的轨迹为“经”,以品味孤独的味道为“纬”,娓娓道来,历数生命历程中对“孤独”的种种感受与认识,并由此升华出对生命、对孤独的深刻感悟。文章线索明晰,情感真挚细腻,语言自然流畅,一篇富含哲思的真情文字,流年推荐赏阅!【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22 18:28:06
6.【流年·岸】风雨满江红(征文·散文)作者:唐柳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50162
【编者按】古者,多有冤案。而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莫须有”的三字冤案,也是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历史散文《风雨满江红》以民族英雄岳飞决计收复大好河山、迎还徽钦二帝,却惨遭奸臣秦桧陷害,屈死风波亭的历史事件为基本依据,通过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分别用三个章节,表现了以岳飞为代表的岳家军“直捣黄龙,迎还二圣”的豪情壮志,也反映了宋廷黑暗、奸臣当道、英雄壮志未酬的残酷现实;同时,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分析了这桩历史冤案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从岳飞著名的词作《满江红》起笔,用作者揣摩宋高宗赵构心理而假名杜撰的另一首《满江红》承续,并以自己所写的一首诗作结,首尾呼应,环环相扣,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完整地再现了发生在900多年前的这一场历史悲剧。作品立意厚重,态度鲜明,在盛赞彪炳千古的民族英雄刚正不阿伟岸人格的同时,也鞭挞了以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投敌叛国、残害忠良的丑恶嘴脸,更深刻地揭示出了宋高宗赵构贪图皇位、贪图享乐的阴暗心理正是岳飞被害的深层次根源。全文情感充沛,气势磅礴,人物描写绘声绘色,语言文白结合、凝练晓畅,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振奋不已、感喟不已。正如作者所言:“没有惨痛就不是历史,没有惨痛,历史也将失去分量!”好一篇厚重的历史散文!感谢作者赐稿,流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24 20:02:49
7.【流年】父亲与药柜(散文)作者:旭冰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50493
【编者按】医者仁心,杏林春暖。一大一小两组药柜,不离不弃,与父亲朝夕相处五十余载;而父亲,也与这两组药柜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药柜是父亲工作的源泉和动力,是父亲的最佳搭档,更是父亲为百姓服务的得力助手。而身为医者的父亲,“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他人生独一无二的创作,也是他一生钟爱的事业和追求,更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快乐源泉。几十年来,父亲不顾鸡眼病无休无止的折磨,甚而忽略了对母亲的关爱,沿着乡村崎岖的道路,走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曾挽救了成百上千人的性命,解除了成千上万人的病痛。父亲用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执着追求,为子孙后代树立了学习榜样,也终使陪伴他五十多个春秋的药柜成为一座永恒的精神坐标,穿越时空,直到永远。文章将写人与状物有机结合,通过记述父亲与药柜之间的不解之缘,着力歌颂了父亲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大爱情怀,同时,也含蓄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无比崇拜与敬仰之情。作品情感真挚,笔调流畅,尤其是为读者刻画了一个“生命不息,行医不止”的高大形象,读来不禁令人肃然起敬。感谢作者赐稿,一篇富含正能量的散文作品,流年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24 23:51:52
8.【流年·岸】面具(征文·散文)作者:石语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50534
【编者按】“喜欢面具的人应该很多,尤其是孩子。”在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具总会带给人们很多节日的仪式感,让节日的特别有别于日常的平淡。然而,所不同的是,孩子们喜欢面具,只不过它是一种有形的玩具罢了;而成人所戴的面具,则是无形的,是用来遮盖丑陋、狰狞与冷漠的伪装的工具。一旦被人拆穿,露出的必然是丑陋、狰狞的本相。与所有真诚善良的人们一样,作者不喜欢面具给人带来的诡异感,然而,身为社会人,又不得不戴上面具,随时更换面具,用以保护不完美的自己。而倘若能将“面具”当作一种修行的道具,借以时刻警醒自己,规范自己,那么,面具则不再是虚伪的代名词,而是一种追求人格完善的修为。作品立意厚重,思想深刻,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从正反两面深刻剖析了“面具”的本质,在揭示“面具”伪善性的同时,也指出了面具克制暴戾与狭隘、规范人们言行的积极意义。一篇极具思辨性的随笔,流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25 09:45:42
9.【流年】麦子,麦子(散文)作者:石语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50576
【编者按】麦子,比金子可亲,比金子更可贵。每每收获麦子,农人就跟过年似的,吃几顿葱油饼、捞面条,心满意足,回味悠长。不止作者,不止农人,世间的任何人都不会对麦子心存轻慢。在作者笔下,麦子、麦苗儿,都有接地气的好听的名字,麦穗儿可爱,麦粒儿百变亲民,就连麦糠都是阳光又健康的名字。虽如此,麦子的种植、收割、运输、脱粒、收仓,却是万般艰辛,尤其农人与天气赛跑争分夺秒抢收麦子,是既流汗又流血。散文作品《麦子,麦子》分别以两个章节叙写麦子及与麦子有关的人和事。第一个章节通过着力描写麦苗、麦穗、麦粒、麦糠、麦垛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麦子由衷的喜爱之情;第二章节则极言农人的艰辛、稼穑的艰难,以及丰收后农人无以言表的喜悦,含蓄地表达了对农家的深切同情。作品乡土气息浓郁,且大量运用拟人手法,将麦子的可爱之处描绘得细腻生动,极富美感。同时,适时穿插白居易诗及现代诗文、歌曲,深化文章主旨,也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十分耐读。一篇有意象、有意境、有意蕴的散文佳作,流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25 13:28:33
10.【流年 岸】八十年代离我有多远(随笔)作者:伊蘭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50622
【编者按】八十年代有多远?八十年代离作者又有多远?八十年代,是作者孜孜不倦求学的年代,也是“轻轻把阅读之门推开一个小小缝隙”的年代。然而,很遗憾,年少的作者并不知道八十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极为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学革命时代。之所以后来能了解到这些,完全是因读到了朱伟老师的《重读八十年代》。这篇随笔,一方面介绍了与朱伟老师偶然相遇的经过及其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在盛赞朱伟老师是一位出色的评论家与文学编辑的同时,也高度评价了朱伟老师的《重读八十年代》对读者、对八十年代文学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意义,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朱老师的无限敬仰与膜拜之情。文章笔调舒缓,层层深入,对朱伟老师及其《重读八十年代》作出了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字里行间,亦可见作者勤奋好学的态度与孜孜以求的精神。一篇富含意蕴的随笔文字,流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
思绪飞扬淡墨痕
|
2018-06-29 13:10:36
11.【流年·岸】古街老巷,花木在轻叹(征文·散文)作者:京城散人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51220
【编者按】在市场经济的滚滚浪潮下,随着城市管理者的规划、建设、改造,随着时尚建筑的大面积覆盖,以及阴暗贪求与纷杂商情的日益侵蚀,在古都北京,一些老街旧巷等原汁原味的古迹,或许难得一见,或许尚能不期而遇。而那些富含生命力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守望于斯的古树名木,有的早已不见踪迹,有的即便留了下来,也显得形态苍老、伤痕累累。文章以夏季的一次独游为线索,随着行踪,分别记述了后罗圈胡同儿时住过的三合院、三合院对面规模与形制颇具代表性的四合院、棉花胡同蔡锷将军旧居等一些老院旧巷的历史变迁,又在纪昀阅微草堂旧址,叙写了前院紫藤与中院海棠树的由来,并由树及人,穿插了纪大学士与婢女文鸾之间的一段前尘往事。一行中,作者的心情可谓悲喜交集。悲的是,西城一些名巷的很多古木大多被雨打风吹去;喜的是,在东城,尚有维系古风的名店、守护名花的儒商,还能“以餐养文”给后来人留一些念想。作品立意厚重,通过今昔对比的巨大反差,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经济浪潮对老院旧巷与古树名木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也抒发了作者对这一社会乱象的深重忧患与遗憾。经济与文化之间,是互为因果、互为支撑?还是经济发展需要历史文化付出惨重代价?这其中涉及的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一篇富有文化忧患意识的厚重作品,流年倾力推荐赏阅。【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