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编辑部
|
【关于现代诗歌创作的几点要领】主讲者:丛林小鹿2018-07-15 09:06:31
主讲者个人简历: 郭淑萍,笔名丛林小鹿(江山ID),陕西咸阳人,著有诗集《白狐》。中国自贸区大秦文学院副院长,陕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山网签约作家,项梅清韵社团荣誉社长、特邀作家。作品入选《延河》、《大秦文学》、《洛城诗刊》、《台湾时报》、《中国日报》、《流派诗刊》、《精短小说》、《九龙文学》、《新大陆诗刊》、《齐鲁文学》、《长江诗歌》、《中国诗影响》、《2017网络200位最具影响力诗人名作》、《大西北诗人》、《清风》、《检察文学》、《长安风诗选》、《山东诗歌》、《宁河工讯》等多种纸刊。在诗歌大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卧佛寺,我灵魂的故乡》组诗,荣获【如云.净域杯】全国诗书画大赛一等奖;《做一块石头,和大山背靠背》组诗,荣获【风恋.两周年】征文大赛一等奖。
授课时间:2018.7.14晚7:30分 授课地点:江山文学夜校群 授 课 人:丛林小鹿 推荐社团:项梅清韵 本期主持:鲁励(夜校副校长) 课件主题:关于现代诗歌创作的几点要领
关于现代诗歌创作的几点要领
尊敬的各位领导、文友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抬爱和支持!感谢项梅清韵社团的大力推荐,感谢江山夜校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好的平台,借此机会,我为大家谈一谈关于现代诗创作方面的几点心得。其次,我要感谢曾经在如云社团度过的快乐时光。感谢上苍的安排,让我们有缘欢聚一堂。 关于我个人现代诗创作的经历,在诗集【白狐】的《后记》中,已做了详细的叙述。我生于土地而长于土地,是棵地地道道的草民。上天没有给我过多的财富,可它给予了我敏感且敏锐的视觉和躯体,让我站在风中,沐浴甘露,用自己另类的思维,去感知、感悟、和感叹生活。我同时又是个把悲喜写在脸上的人,一朵花开,会让我快乐地手舞足蹈;一片叶落,又会让我瞬间怅然涕零。朝青是诗,暮雪是歌,鉴于此,我便常常用分行的文字记录生活的阴晴圆缺,情深缘浅。 下面我就现代诗创作方面,谈几点个人的浅识拙见。说得不对的地方,望各位老师指正。 第一:诗的框架 诗言志,诗如其人。一首好的诗,应该和人一样,不但有强健的骨骼,更要有饱满的血肉。而骨骼,就是诗的框架,文字,就是血肉之躯。二者有益结合,有感而发,情感喷薄,才算是一首好诗。以我的拙作《春风扑面》为例: ◎春风扑面 春风是个旧词,也是新物 它急不可待 拂过尚且清瘦的枝头 涌进每一寸沃土
青山苏醒,燕子归来 孕育了整个冬天的蓓蕾 搀扶着,尖叫着 像等待临盆的贵人 新生的刹那,潮红一片
我是个被时光磨白了的名词 在春天,第一缕春光下 举杯,满酌 情丝三千,深陷狂澜
酒杯像尘缘,坚硬包裹着柔软 酒水是宿命,苦中有甜 饮尽千杯万盏,直到桃色满园 直到最后一根青发,被岁月漂白 我的诗,依然为你,春风扑面
这首诗,一开篇便直奔主题,以春风为骨,以青山、燕子、情丝、酒杯等展开丰富的联想和陪衬,环环相扣,让血肉更加饱满,诗意盎然。然后以新和旧这样的暗喻作为诗歌的引申,穿插枝头和沃土这样的情景交错,把看似平常的一种现象,有了诗意渲染的架构思想。随后以青山的静和燕子的动做对比,便有了生命的气息,为后面的主题思想做了过渡描述,接下来以春天、阳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情境诗句,联想到酒和生命的力量,而在结尾以夸张的一根青丝,把岁月和诗和春风再一次串联起来,与开篇形成呼应。这就是我创作这首诗的框架结构和整篇布局。 倘若一开始我们不写春风,而是以其它物象入题,最后也不升华,便使得整首诗没了意境和生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们来看世界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一首小诗: “在铺设道路的地方,我迷了路。 在浩淼大水上,在瓦蓝天空里,没有一丝儿路径的迹象。 路径被众鸟的翅膀、天上的星火、四季流转的繁华遮掩了。 于是我问我的心,它的血流里可有智慧能发现那看不见的道路。” 很明显,读者一眼便可以看出,这种写法的巧妙性。因为是大师的诗作,我唯有满怀敬仰,所以不做详析。然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就在于他笔墨的神性,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种写法,在慕白老师的《飞云渡》里面,也诠释得极为透彻。徐甲子老师的《雪中豹》和李全文老师的诗,也都有这样的共性。 第二:诗的灵魂 一首诗,如果只停留在表象的叙述和描写,而不去挖掘其灵魂背负的闪光点,等同于一个人,目光是短浅的。好的诗,应该是通过一些现象的描述,从而升华为一种精神的指向,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引发共鸣,感受到一种情感的渲染,看到一种希望,听到一些美好,或悲痛,或怀念,或展望,总之,要有所寄托。以我的拙作《珠联璧合》为例: ◎珠联璧合 大如席的雪花,已被季节迎娶 春光娇羞,涉水而来 小草是坚贞的,不会在春天走失 蜗牛也是牛,脚步从未停止
鸟儿来不及歌唱,我就已经动身 在东方,摘下第一片彩云 用于涂唇、描眉、施粉 倾尽一生妩媚
然后从黎明的第一滴露里 凝视你,埋在九层塔下的火种 是如何,冲破重重迷雾 一层层,逆流而上
尔后,在人间,明媚的三月 珠联璧合,一路驰骋 制造一起 轰轰烈烈的,惊天大案
这首诗从描述春景开始,雪花被季节迎娶,春光娇羞,小草坚贞,蜗牛拼搏,小鸟歌唱,彩云如脂,露水晶莹,迷雾重重……一系列的自然景象,美如插画,艳若桃李。表面看是在赞美大自然的江山如画,美若仙境,实质上是烘托和勾画了一个神话般的伊甸园以及爱的愿望。在如诗如画的春天,牵起心上人的手,冲破层层迷雾重重阻挠,相辅相成,强强联手,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情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又何乐而不为呢?就像这春天,上天何曾阻挡过它前进的脚步呢?! 倘若我们一开始就写自己的意愿,直抒胸臆,写成想和某某人做某某事,那自然是死水微澜,激不起千层浪,唱不出胸中的千千阙歌。 我们来看著名诗人顾城的经典诗句: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 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诗句乍看起来淡淡悠悠,轻轻柔柔。但正是这样的轻描淡写,毫无匠气,塑造了人类爱情的至高境界,使得诗意盎然,灵魂绽放。 类似的诗,吴光德老师的《刀客》系列,尤为明显,强烈荐读。云飞老师的诗,同样具有这样的优点。 第三:诗的高度 诗不能写得太平实,也不能假大空,应该是虚实相接,相互烘托。更重要的,诗要有悲悯的情怀,要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要背负社会责任感。这样才可以快速地引领读者进入角色,引发共鸣。一首好的诗,应该以实的手法,打造骨架,然后以虚的手法,展开联想,通过一系列虚实衔接,相辅相承的叙述和叠加,升华为一种诗意的高度。比如:
◎苦行僧
北风啃噬着草木的枯黄 啃着啃着,天就亮了
对于季节,我选择宽容 就像爱情之外的爱情 宽容着我,冰一般的冷酷
这一路,曾有人,我深爱着 却选择了转身 曾有人,我该恨着 却选择了微笑
在这无常的生平里 挤满了各种躁动 狭路相逢时,我面若桃花 举杯邀月时,我慷慨激昂
以时光煮酒,利刃下菜 一次次梦断天涯,雪落故园
面对尘世风起云涌的修辞 我深知自己,不过是 一个留着三千长发的,苦行僧
这首诗,以北风、季节、爱情、生平等为实,以时光、利刃、风云、修辞等为虚,展开了虚实相接,齐头并进的方式,亦真亦假,亦虚亦实,写出了人生百态,痛并快乐着,无奈却又奋进着。“曾有人,我深爱着,却选择了转身,曾有人,我该恨着,却选择了微笑”,仔细想想,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谁又能逃得过这样的宿命呢?而面对风起云涌的尘世,你、我、他,谁又不是留着长发、草木里修行红尘里渡劫的苦行僧呢!所以一虚一实,道尽人生百味,写出苦乐掺半的人生历程,喜怒哀乐的众生百态。谁,又逃得出命运的掌心呢? 以我心中的诗神仓央嘉措的作品为例: “心头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 轻轻走出最高峰
我与伊人本一家 情缘虽尽莫咨嗟 清明过了春自去 几见狂蜂恋落花” ……这首诗里,一代活佛仓央嘉措在创作上不仅手法虚实相接,胸怀更是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悲悯。爱的美妙,世俗的沟壑,情深缘浅的无奈,都在尘世的波澜里,演绎的入木三分,入眼入心。 特别荐读刘年老师的《石头赋》,可谓是悲悯与救赎的绝配。 另外,清心如云老师的作品,几乎每一首都佛性十足;田间布衣老师的《我以疼痛取悦人间》,可谓是大开大合,堪称佳品。 第四:诗的语言 一首好的诗,作者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说穿了,就是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有靓句,点睛之笔,不能用老掉牙的语言。诗文化,源远流长。有一个词语,叫“如诗如画”,也就是说,一首好的诗,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既有诗的内涵,又有画的瑰丽,二者完美结合,方为好诗也。以《红尘一劫》为例:
◎红尘一劫 这首诗一改我往日风格,以宏大的气场,凛冽的风声入题,以梅花映雪,白茫茫的目光和滚滚红尘,展开画面,恣意涂鸦,红白相称,一颗丹心便跃然纸上。读者眼前会出现一幅画:一个人站在大雪茫茫的十字路口,面对人生,面对爱情,理性与感性,充满了各种迷茫和抉择。然倘若认定这是命运的安排,躲不过的劫,倘若心中有爱,石头也会开出绚烂的花。可以说这是一首题图诗,也可以认为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最后几句,画龙点睛,一腔血,既是梅花点点,又是初心不改,义无反顾地趟入了一场红尘之中。自我感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再来看看陕军东征五虎上将之一程海大师的近作《永恒里没有声音》: “一只春天的银鹭 飞进 冬天遗留的一片芦花 梦一般的契合 让眼睛的子弹迷失目标 你的白是我 我的白是你 月光下的迷藏 皎洁如歌。鹭和芦花 以一片白互相陆沉 永恒里沒有声音” 这首诗可谓是蜻蜓点水,率真随性,从简朴的句子入手,情景相融,妙不可言,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和空间。 乌鸦丁老师的《又见芦花》,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诗的技巧 既然是诗,那就有别于散文,有别于小说,除过语句精炼之外,还必须用诗独有的方式和技巧,拒绝平铺直叙。要通过语言和词组的精巧处理,运用倒装、暗喻、反衬等一系列修辞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一种向往,或一种精神寄托。还有,诗不能写得太满,最多写七分,留下更多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一颗心,逶迤在莲花里
陷落。一落再落
这首诗一开始便用到了好多修辞。例如夸张,“那固若金汤的城池,多少年,只闻风声,不见归客”,例如反衬,“箭矢,一锈再锈,穿不透一张纸的韧度”,比如对举,“是坠落,也是绽放”,“挽歌和颂词,朝云暮雪”,比如暗喻“那些被凭吊的黄沙”……这些修辞的合理利用,使得整首诗张力无限,意境辽阔,诗意深远。有种欲说还休的朦胧美和跌宕起伏的冲击力,读完回味无穷。相反,如果不运用这些修辞,平铺直叙,便少了这种激怀壮烈的感觉。 以法国著名诗人普吕多姆的诗《深沉的光》为例
“深沉的光需要从车轮轧着的 这首诗,短小精悍,但蕴含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光是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更是精于技巧! 铄城老师的《水浒108将》、魏楚敖老师的《大话西游》,都具有这样的技巧与力量,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感慨不已。 第六:诗的韵律 现代诗不同于古体诗,讲平仄,求押韵,它是一种自由奔放的新载体。但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有一种潜在的内韵,使之读起来抑扬顿挫,便于传播。句子比较整齐的诗,一经谱曲,传唱,便成了歌,而诗歌,就是既有诗的深刻,又有歌的悠扬,二者相得益彰,才有利于传播,拥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长盛不衰。 ◎背影
扑入视野的,是一条无名河
现代诗不要求押韵,以自由而不失主题,形散而神不散为原则。但这首诗是有内韵的,且韵脚多变。有时候是无意而为之,有时候是为了朗诵时郎朗上口。不管怎样,一首诗深受读者喜欢,必有它存在的理由。也许存在本身就是理由。整首诗囊括了众多的物象,从河水入题,虬枝入画,联想到众生的色相,联想到庄稼,父辈,雄鹰,丰碑,石头等等。也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使得意象层层递进,张力无限延伸。“他老了,可他更像春天。他沉默,可他更像河流。”,一种自然的对举和排比,把整首诗推到了高潮,热血沸腾,不吐不快!且读起来行云流水,轻舟侧畔。以著名诗人艾青的《礁石》为例:
看起来洋洋洒洒,自然澎湃,但诗的内韵却是存在的,读起来轻松上口,且记忆深刻。 在此推荐西梅铃铂、李雪如、赵国俊等老师的诗歌,以小见大,情感饱满,有四两拨千斤的力度。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就不再多说了。还有许多老师的作品,都特别优秀,远远高于我目前的水平,咱门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留着下次精彩继续。 关于现代诗的创作,我就谈这几点。说实话,此刻,小鹿内心忐忑,羞愧不已,在各位老师面前,有种班门弄斧的感觉,说得不对的地方,万望各位老师海涵,并批评指正!再者,全文以我的诗为例剖析,不是为了炫耀或者其他,而是觉得我的诗,我更熟悉和了知罢了。若能抛砖引玉,当属我之荣幸! 感谢命运的安排,感谢神的恩赐,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感恩上苍,赐我以诗的姿态,歌的洒脱;感恩世间万物,赐我以灵动和飘逸,凌驾于尘,而归于尘!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大驾光临,感恩你们捧场!占用大家的时间了,对不起!
夜校审核语(夜校副校长鲁励点评):关于本次课件作品,在此做简单总结:
一是诗歌的框架:精辟总结了诗的框架和文字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像人骨骼与血肉的关系。并创作的《春风扑面》为例,深入地阐述了这一观点。 但愿她的讲课,能为诗歌创作者助力灵动和飘逸,凌驾于尘,而归于尘!
夜校校长吴光德点评语: 丛林小鹿的这篇课件,不管从语言上还是布局谋篇方面,看的出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而完成的精心之作。整篇课件篇幅不长,但其折射的思想和光芒却是深刻而强烈。其通过精心营造的诗歌创作技巧,以点带面,从不同的诗歌角度进行切入,层次递进,收放自如,达到了意向和明悟的启发延伸。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再一次从中感悟到课件作品的无限魅力,为作者点赞!
夜校QQ群号:681747151 |
|
|
![]() 丛林小鹿
|
2018-07-15 09:20:27
感谢江山平台为我提供了这次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和文友们的支持!从昨晚讲课时文友们高涨的情绪气氛里,我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鼓舞和人情温暖,感恩大家的厚爱!祝福江山文学,明天更辉煌!
|
|
|
![]() 上官亲民
|
2018-07-15 09:50:49
聆听讲课的前、中部分就如在观览《清明上河图》,诗歌百态尽收眼底;聆听讲课的尾声部分就如在品味《交响乐》,诗歌的內韵气势激荡胸怀!再次阅读感觉如旧,也受益颇深!深深谢谢主讲老师分享心得!贺喜主讲老师演讲成功!祝福主讲老师安康顺意!
|
|
|
![]() 金木兰
|
2018-07-15 10:05:28
祝福江山夜校越办越精彩,希望更多的优秀老师坐客江山夜校,传播文学的精髓知识和写作心德、
|
|
|
![]() 西鋂铃铂
|
2018-07-15 13:22:50
很精彩。感谢丛林小鹿老师的授课,可谓传经送宝!
|
|
|
![]() 素心若雪
|
2018-07-15 15:37:41
精彩一课,受益良多,丛林小鹿老师辛苦了!
|
|
|
![]() 项梅
|
2018-07-15 16:17:01
昨晚丛林小鹿老师的授课非常成功,从开始的润物细无声到后来的大气磅礴,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不是很懂诗歌,但我从她的课件里听出真善美的声音,听出创作诗歌的真滴,太棒了,祝福小鹿,为文友们奉献的精神大餐!
|
|
|
![]() 六月竹子
|
2018-07-17 16:49:24
感谢丛林小鹿老师的大力支持与辛苦付出!
|
|
|
![]() 南尚
|
2018-07-18 09:41:46
看了这篇文章,觉得讲得很好,很有启发,不禁也引起我的思考。随时想到一些,也就谈一点我的看法吧。 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诗歌也是抒情的艺术,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散文是通过细腻的描写来抒情,诗歌是通过奔放的感情来抒情。试想,我们创作出来的短短几句诗,要立即引起对方的共鸣,受到感染,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才能使诗歌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呢?我想,只有我们诗歌创作者,把自己从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生感悟,变成一股激情,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在诗歌中表现出来,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从这一意义来讲,可以把诗歌创作概括成一句话:诗歌是高度概括、高度形象、高度激情的艺术。 高度概括是指诗歌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方式要浓缩,高度形象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中的一切手段都要充分运用,高度激情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感情要饱满、要丰厚等,越能打动读者心灵越好。 前人的诗歌创作实践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我手头上的资料不多,仅凭记忆,随便举几个例子,也可能不是很精确,大意吧。比如艾青的诗:
为什么我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 那是因为我爱这片土地太深。
艾青所讲的“这片土地”,是指旧社会苦难的中国。概括力很强,感情表现得很深沉。 再比如田间的诗: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杀死我们后, 还会指着我们的头颅说: 看!这就是奴隶!
田间写的这首诗,是抗战时期写的街头诗,鼓动性很强,闻一多称田间的诗是“时代的鼓点”,诗中表现的感情很强烈。 再比如未央的诗:
车过鸭绿江, 好像飞一样, 祖国!我回来了! 祖国!我的亲娘!
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胜利归来的心情,感情很奔放。 我所说的诗歌创作中的“高度激情”,就必须包含有这样的深沉、强烈、奔放等;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还可创造性的创新。诗歌创作中的“激情”越高,就越能感染读者。如果在我们创作出来的诗歌中,没有“激情”,没有一两句能打动读者心灵的诗句,那我可以武断地说,那样创作出来的诗歌作品是失败的。 仅谈一个诗歌中的“激情艺术”就啰嗦了这么多,而且还不一定表达清楚了,毕竟我只是路过看到就想说的,看法不见得准确,供参考。另外还有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感,诗歌创作中的语言艺术等等,看有机会时,再说说我的想法。请指正。
|
|
|
![]() 借双慧眼看世界
|
2018-07-19 09:08:46
很精彩的一课,读后受益良多,点赞!
|
|
|
思恋
|
2018-07-20 12:58:59
有幸聆听如此精采的诗歌讲解,真是惊喜异常,感谢各位导师亲临指导,辛苦了!祝福江山多娇多彩;也祝福导师们创作愉快,夏安笔丰!
|
|
|
![]() 宋达威
|
2018-07-21 15:44:50
我倒地大妈都不扶,就服你们。
|
|
|
![]() 山形依旧
|
2018-07-22 06:56:18
陈益军论诗:
1、古典诗歌的老大的地位确实让我们后人无法撼动,但是,古典诗歌的成型,以及它所缔造艺术巅峰,是有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为世人所追求热捧。现代诗自“五四”一路走来,到今天也就百年历史,虽然还不能算是成熟期,但是,现代诗那些复杂的结构和所占有读者的比例,我个人觉得其实比古典诗歌更有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已经接近十四亿,初中文化程度基本普及,而封建王朝却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文盲,这种巨大的逆差,大家可以想见。)。再者,古典诗歌有模式,今人写古韵只是按照古人的思路做一次有计划的旅行,而现代诗却恰好相反,没有固定的模式,怎样写,怎样写好完全需要自己适度把握(现代诗讲究语言的独立性,这之前需要作者有重组汉字的能力,重组是建立在现行语法体系的建构之上,任何跳脱语法的行为都是不容许的,这很考核人的智慧。)。
|
|
|
紫檀木
|
2018-07-26 15:04:10
丛林老师的演讲精彩,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
|
|
![]() 梦中楼兰
|
2018-07-29 00:09:20
精彩的课程!非常感谢小鹿老师的讲解!
![]() ![]() ![]() ![]() ![]() ![]() ![]() ![]() |
|
|
![]() 大地琴韵
|
2018-08-27 06:36:40
讲解得很专业,既有理论,又有切身创作体会,这样最容易让诗歌创作者接受。感谢了!
![]() ![]() |
|
|
![]() 帝王
|
2018-09-18 18:36:16
来人,摘了她的乌纱!这种自己给自己吹牛逼的人,发配关外,遇赦不赦!
|
|
|
![]() 江亲莲
|
2024-11-16 13:20:33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