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文学论坛--文学看点,看点文学,好文章大家都要看点。 回复本帖
太行飞剑

太行飞剑 举人

  • 55

    主题

  • 143

    帖子

  • 5859

    积分

【看点】读胶东籍作家李杭育的《公猪案》(随笔)

2018-11-14 17:08:46



读胶东籍作家李杭育的《公猪案》

张凤英

我在居住了一年半,喜欢看文学刊物《江南》,最关注的作家是李杭育,这主要是因为他是胶东人。上世纪末的杭州文坛,李杭育的名字如雷贯耳,他是那个时候“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使得他和韩少功等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下了重要的一笔。之后,李杭育的小说写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间隔期,20年以后的20159月,他推出了新作《公猪案》。这部作品和以往的著作截然不同,引起了小说界的高度关注。

李杭育在他颇负盛名的葛川江系列作品中以静态描写见长。他写葛川江的气势、写山野的风景,在南方文学偏于柔弱纤丽的格局里,加入北方血统的刚劲风骨,他笔下的葛川江粗犷、硬朗,有水乡传统的野性和当代巨变的气息。但现在,他把静态描写看作之前小说的一大弊病,并且摒弃了它。《公猪案》不仅没有一段静态描写,反而加入了超现实、极微观的动态描写——写来福与旺财,一人一猪在不同时代的行走和遭遇;写汩汩而来的血流和鱼贯而入的蚁群;写被不同的时代裹挟而入的芸芸众生。

《公猪案》写了三个时代的故事,分别是太平天国时代、1949年之后土地改革时期和当下。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叫来福,三个来福都养了一头公猪,三头猪都叫做旺财。这旺财乌黑硕大,面目狰狞,毛色铮亮,是头十分优秀的种猪。来福主要的生计便来自旺财。

  三个来福和三个旺财搭建了故事之间的关联。不做场景切换是李杭育在《公猪案》中尝试的一种讲述方法。小说中,三个时期的三个故事交织在一起,作者并不帮助读者区分,而是让读者自行辨别。在李杭育看来,这种自由穿梭的讲故事方法能够超越他以前的写作。

  关于二十年不写小说的原因,他说,就是没想好该怎样讲那些故事,也不愿意把写作当成一件苦差事。

  大概十年前,李杭育在一本匈牙利电影上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男人赶着一头公猪在村路上慢悠悠地走。这个没有故事的画面给了李杭育创作的灵感和动机。这动机激励着他像滚雪球一样继续思考。一次,他在课上提起这个画面,一个学生记住了。那学生毕业之后跑来问他:男人赶着公猪在路上走的小说你写了没有?这一问就问出了今天的《公猪案》。李杭育说,《公猪案》对他的真正意义在于终于可以凌驾于文本之上,不受小说规则的摆布。

李杭育说,他不愿意被文本束缚着,被过去那种中国式写作的模式制约着。何为中国式写作?一个主题,一个主要的事件。通过梳理,想方设法把事件和主题联系上。这是李杭育眼中的中国式写作,也是他的创作瓶颈。用了20年的时间,李杭育认为自己摆脱掉中国式写作,掌握了写作的主导权、获得了写作的快感。这种快感让他的灵感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公猪案》让我找回写作的快乐。李杭育总结性的说。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