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快乐一轻舟

快乐一轻舟 进士

  • 16

    主题

  • 137

    帖子

  • 7054

    积分

2019年1月编按 快乐一轻舟

2019-01-02 21:06:55

1、【流年】幸福的秦砖汉瓦(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74678.html

 【编者按】烧制砖瓦,是过去农村里农民的一桩苦力活,也是一桩技术活。这篇散文中,详细记叙了烧制砖瓦的过程,备土垃,晒土垃,泡土垃,翻泥巴,做砖瓦坯,上架,翻架,装窑,烧窑,洇窑,一系列制作过程以及艰难程度,写得详尽具体而生动。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又将乡村人的行为举止,言谈话语,栩栩如生,贯穿其中。然后,写青砖蓝瓦房给农民带来的幸福和喜悦,又写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青砖蓝瓦房的逐渐消减,写出了这消减给一个根在乡村的人所带来的迷惘和思索。很明显,作者曾经在那样的生活里摸爬滚打,因为经历过,所以写来便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因为根在乡村,才对乡村生活的过去有根深蒂固的记忆,也才会对乡村青砖蓝瓦房的消减有难以名状的迷惘和留恋。全文不但取材真实自然,而且语言质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乡土文学特色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快乐一轻舟】
点评
2019-01-08 08:57:40
快乐一轻舟:本片获精
快乐一轻舟

快乐一轻舟 进士

  • 16

    主题

  • 137

    帖子

  • 7054

    积分

2019-01-06 09:50:26

2、【流年】弋阳,倒流的时光(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75081.html

本散文围绕题目中“倒流的时光”,写了弋阳乡村古戏台,写了弋阳腔的传承人,写了方志敏纪念馆,又写了晚上观看弋阳腔经典传统剧目之一的《珍珠记》。以上,都体现了人文历史的时光倒流。然后,笔锋一转,写“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龟峰美景,在美景之中,大家“忘了年龄,忘了时间,忘了红尘”,自然是物我两忘的时光倒流。开头,以单纯可爱的江西姑娘以及她所讲的“弋阳过去的风土人情和童年趣事”做铺垫,结尾,又以江西姑娘的来信照应开头。全文构思圆融,形似散漫,实则诸流归海,而且,叙述节奏舒缓而又自然流淌。这篇散文语言醇熟而精致,又耐人咀嚼,例如,“无论身处何地,一个有人等候的站台,你就不再是个孤独的漂泊者。”“无论世间如何变迁,正是一代代弋阳腔的传承者,才让这古老的树桠上依然能萌发出新绿。”“龟峰的丹霞隐于碧绿的植被、淡白的云雾、幽蓝的湖水之间,红得内敛而沉静!”很多这样的句子都典雅而蕴藉。散文中所记叙的人物,不管是江西姑娘,还是小向导,亦或是诗人蔡启发老师等人,都是运用白描手法,简单勾勒,却又个性彰明。佳作,流年倾情推荐赏读。【编辑:快乐一轻舟】

点评
2019-01-08 08:57:09
快乐一轻舟:本片获精
快乐一轻舟

快乐一轻舟 进士

  • 16

    主题

  • 137

    帖子

  • 7054

    积分

2019-01-08 09:36:15

3、【流年】洋姜花,一直开(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75270.html

洋姜花,虽然很常见,很普通,但在很多人的眼里,由于与个人经历有关,却有独到的审美感受。这篇散文就是写的对洋姜花的个人记忆和独特的美感。本文先是写了小时候在故乡家里隔着后窗所见的一片洋姜花,写了受伤之后,因为看见洋姜花而忘记了伤痛,并且牢牢记住了洋姜花。又写了成年以后所见到的洋姜花,以及对洋姜花品行的理解。散文语言质朴,却又不乏对洋姜花细致而精彩的描写,如“春夏季揪叶子喂猪,秋冬挖出块状根来做泡菜、腌咸菜,脆香可口,吃了一个又一个,欲罢不能。秋天开出的朵朵小黄花明艳动人,却似乎又隐藏着一点点忧伤。”短小质朴的散文,推荐阅读。【编辑:快乐一轻舟】

本文虽然短,但文意还不太集中,主题提炼也不过。

快乐一轻舟

快乐一轻舟 进士

  • 16

    主题

  • 137

    帖子

  • 7054

    积分

2019-01-15 09:43:07

4、【流年】盛开在荆棘丛中的姐妹花(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76001.html

【编者按】很多人,被命运之神无情地抛在贫穷里。被抛在贫穷里的人,生活处处有荆棘。有些人,被荆棘一次次的刺伤,不但肉体被刺伤,灵魂也被刺伤,并且再不能痊愈。有些人,在荆棘丛中,反倒被荆棘刺成了钢筋铁骨,磨练成生活的强者。这篇散文所记叙的姐妹俩,就是在荆棘丛中磨练出来的强者。姊妹兄弟八人中,除了她们姊妹俩和大姐,都是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而她们姊妹俩,小学没上完,因为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又忍受不了别人的嘲弄和侮辱,就辍学了。辍学之后,姊妹俩就开始“在家里干重体力活,还去给人打短工挣钱”,后来,又去“方山蚕场干活”,再然后,又“去开发区冷库工作”,“在纸箱厂上班”,最终,姐妹俩合伙开了一家由自己当老板的理发店。这些苦难经历,不但磨练了她们吃苦耐劳的坚毅,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姐妹俩的慈悲善良勇于奉献的人性也被磨练得光彩闪耀。她们姐妹俩把自己辛苦劳动所挣来的钱都拿来供养下面五个五个弟弟妹妹上学,甚至还帮助他们在大城市里买房。而且,她们对缺乏爱心,脾气暴躁的父亲也依然怀抱感恩之心,尽其所能的孝敬他,让他颐养晚年。所以,作者在详细的记叙和描写之后,称她们姐妹俩为“盛开在荆棘丛中的姐妹花”,并以此为题目,也是对她们姐妹俩的高度褒扬。而且,作者还不忘记记叙和描写妹妹对自己的儿子的严格要求,并且设身处地,体谅妹妹的良苦用心。整篇散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也处处浸润着作者的“心疼,酸涩,愤怒,钦佩”等复杂情感,彰显了作者的慈悲心肠。本文运用剥笋之法,层层解剖,随着舒缓的叙述和描写,姐妹俩的人物性格越来越鲜明完整。饱含深情的语言又极贴近人物性格,体现了语言与人物的和谐一致。非常接地气,反映生活现实的一篇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快乐一轻舟}


点评
2019-01-17 07:34:12
快乐一轻舟:本篇获精
快乐一轻舟

快乐一轻舟 进士

  • 16

    主题

  • 137

    帖子

  • 7054

    积分

2019-01-16 17:25:09

5、【流年】黑白驮着夜晚(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76169.html

【编者按】一个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再加上工作枯燥无味,甚至无所事事,就可能会产生孤独寂寥的感觉,即使自己想借助外在事物排遣寂寞,也很难有效果,甚至,会沉沦进更加沉重的阴郁之中。《黑白驮着夜晚》这篇散文,就是书写一个刚被分配到条件极其落后的山村乡镇小医院里的年轻医生,在陌生的环境里和几乎无事可干的情景下,所产生的失落感。散文中的“我”也想靠一台破黑白电视机排遣无趣和郁闷,而且,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最终,毫无效果。又想去供销社买书,也几乎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好在,还顺便买了一只收音机,企图藉以转移寂寥,但是,也“无法流放自己的愁绪”。“我”经常做噩梦,又经常失眠。所以,对沉沉黑夜里的所有响动,都极其敏感,甚至,有些疑神疑鬼。作者行文娴熟,笔法细腻,对外在环境细致入微的描摹和对人物内在心理惟妙惟肖的刻画相结合,精致入微地叙述和描写了一个孤独的人内心里无法排遣的痛苦和郁闷。本篇散文有很多诗化的语言,借助巧妙的修辞手段,营造新奇而耐人咀嚼的意境和心境。例如,“上面斑驳结着一些疙瘩,似乎把光阴的幽暗嵌在里面。”“孤独继续围攻着我,更咬人的是一天天闲过,以及施展不了的一些念想。我必须找点事做做,否则无聊就会沸腾起来,直把我吞灭。”这样的充满美学味道富有张力的语句,在散文里俯拾皆是,让人止不住反复咀嚼,越咀嚼味道越隽永。其实,散文题目也极具匠心,读者倘细细揣摩,也一定会揣摩出含蓄而又丰富的意蕴来。精湛的笔触,灵动的才思,优美的语言,堪称佳作,流年倾情推荐赏读!【编辑:快乐一轻舟】

点评
2019-01-18 21:46:54
快乐一轻舟:本篇获精
快乐一轻舟

快乐一轻舟 进士

  • 16

    主题

  • 137

    帖子

  • 7054

    积分

2019-01-18 10:34:30

6、【流年】源于忧伤(随笔外二篇)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76352

这篇随笔应该说就是一篇作家推心置腹的创作谈。第一部分,谈创作源于忧伤以及与忧伤有关的记忆和连带激发的创作冲动。冲动过去之后,是阅读,阅读名家名作,吸取名家精髓,寻找创作高标。在阅读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新的更高标准的创作,却又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当初令你站起来的特质还在不在”。第二部分,先谈创作需要一个安静而独立的个人空间,再谈要像一个蜘蛛一样捕捉生活素材,从各色人等中采纳创作原型,然后,“把采纳回来的东西彻底消化,变成压缩的储备,方能细细吐出。”第三部分,谈自己创作的艰辛和收获。在繁琐的世俗生活里,想找一个独立的创作空间,异常艰难;想找一段安安静静创作的时间,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作家硬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用黎明三小时创作出了好些作品,而且,不乏“获得过人民文学奖的中篇《你们》和短篇《狡猾的父亲》,还有长篇《西门坡》”等等优秀作品。结尾处,作家也承认:“我做不到丢下一切扑向书桌,做不到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押上自己的全部。”但是,作家依然将世俗生活的“挤压”,当成创作中“爆裂和迸射”的动能,这就尤其难能可贵。作家的这篇创作随笔,并没有泛泛而谈,也没有高谈阔论,而是紧密切合自己的生活现实和创作实践真诚地袒露心胸。恰恰是因为真诚坦率,真实具象,才让我们这些同是码字爱好者的人读起来亲切,也有可以汲取并可以仿效操作的经验。当然,具象而诗化的语言,让我们读起来不但不觉得枯燥,反而有一番美好的味觉享受。值得一读的创作随笔,流年倾情推荐赏读。【编辑:快乐一轻舟】

点评
2019-01-19 17:10:02
快乐一轻舟:本篇获精
快乐一轻舟

快乐一轻舟 进士

  • 16

    主题

  • 137

    帖子

  • 7054

    积分

2019-01-25 20:25:38

7、【流年】冬,一直蜷在火盆旁的猫儿(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77091.html

用文字抒情,倘能借助形象,就会具体可感,就有了活泼的生机,有了灵气飞扬的美感。这一篇抒情文字即如是。通读全文,可以让读者触摸到一颗有些失落、寒凉的心。但这失落和寒凉又并不是绝望和冷彻心扉,而是在失落中又蕴蓄着希望,寒凉中又蕴蓄着温暖。在作者的笔下,爱的失落和寒凉都借“天寒地冻,江河结冰,大地冰冻,到处白雪覆盖”的寒冬景色折射出来,借一盆渐渐熄灭化为灰烬的炭火折射出来。而希望和温暖也借冬天的闲静、悠闲折射出来,借一盆炭火的温暖折射出来,尤其是借蜷在火盆旁边的一只悠闲自得的猫折射出来。散文中的那颗心,有寒冷,有温暖;时寒冷,时温暖,跌宕起伏,婉转嬗变,而思绪的变化,都不是虚无空茫无可捉摸的,都物化在冬天、一盆炭火、一只蜷着的猫的物象上,因而具象生动,因而鲜活清晰,因而美感十足,因而足以打动阅读者的心灵,因而足以让阅读者和作者一起相信希望常在,温暖永恒,一起让有些寒冷的心慢慢走向宁静、淡然、从容、豁达、自在、随意。跳荡的思绪,丰富的联想,多样化的象征,又在精短而诗化的句子中如精灵般跃动。极其优美的抒情散文,流年推荐赏读。【编辑:快乐一轻舟}

点评
2019-01-29 21:14:57
快乐一轻舟:这篇散文有点儿“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尽管表达技巧和语言都不错,但总给人飘和空的感觉。
快乐一轻舟

快乐一轻舟 进士

  • 16

    主题

  • 137

    帖子

  • 7054

    积分

2019-01-29 21:13:15

8、【流年】一棵菜的江湖(散文)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77443

本文写了两种菜,一是人敬菜,一是豆芽菜。在作者的笔下,人敬菜重在一个“野”字,生在野地里,长得野。豆芽菜却得靠人“发”,发豆芽,豆芽发。作者分别用细腻的笔触写了两种蔬菜的不同生长习性、形态、食用方法,但又不拘泥于此,而是将这两种蔬菜与人生、社会的发展相联系,既写出生活困难时期人敬菜帮助老百姓渡过饥荒,也写出现如今又被人宠作舌尖美味。既写出当年故乡人发豆芽菜的艰辛,也写出如今自己亲自发豆芽菜的过程和快乐,还连带写出对祖母和母亲的记忆和怀恋。本文不仅仅是在写蔬菜的江湖,也是在写人的江湖,感慨蔬菜也是在感慨人生。例如,写人敬菜,“以野苋菜为代表的野菜、野果,却以“野”的姿态临时担当起了养活人命的重任。野苋菜,营养丰富,口感柔和,是果腹佳品。并且这种菜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采了嫩头,三五天就长出更多的新茎,从春到秋,百吃而不衰。如此品格,怎不得人人敬之。”又例如,写豆芽菜,“孤独,是人心成长必不可少的境界,在豆子,在植物,还是要来自群体的慰藉和依靠。他们在赶路,比着肩,努着劲儿,喊一二一的号子。黎明来临,尖尖小芽破壁而出,是一颗豆子从豆到芽的第二次飞跃。小小的芽,竖起生命的桅杆,从此水迢迢山千重。”都将蔬菜的本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紧密联系,给读者以启迪。本文语言也如流水潺湲,有形象美的质感,有轻松跳荡的节奏感。语言优美内蕴深厚的好散文,流年倾情推荐赏读!【编辑:快乐一轻舟】

点评
2019-01-31 21:47:28
快乐一轻舟:本篇获精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