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小穆
|
【菊韵】 我与秋香家的华太师有血缘2019-04-19 21:28:41
金匮县(现归属为无锡市新区,不再属于苏州了)七房桥钱氏与华氏通婚比比皆是。钱府与华府均是该县大户,门当户对。七房桥钱氏祖宗叫钱正德,钱正德有七个儿子,即七房,大儿子是钱洪,成家后每户得到一万亩良田。母亲的祖辈钱家竟与华家联姻。还有这事,祖上传下来的家谱一目了然。钱如璋(二十六世、长子)与其弟钱世俊(二十六世)均娶华氏为妻,三十一世钱椿(清代将军)与其长子钱炳南(承袭云骑尉)均娶华氏为妻,如果属实,当真,华太师给我点才思吧。钱椿(三十一世)是清政府的将军,文武全才。这是母亲的祖宗,族内称遗恩堂,她娘家的祖屋,很多人见过。
参加无锡惠山古镇钱王祠祭祖 (摄影 : 钱穆钱伟长故居钱永根老师)
在我家西面,还有一座小木桥,每座桥之间,相距都不到百米。我家桥下西侧有用石条筑成的台阶至河里,这是供淘米、洗菜洗衣服用的。(小时候的河岸,整村全部由清一色的花岗岩条石筑堤,南方叫石驳岸。河的每处台阶石两侧间隔琢有拴船孔和各家各户供排水用的条石板筑成阴沟孔,孔很大的,我小时候和小伙伴还一起往里面爬过。有的地方,我还记得有些拴船孔是非常讲究的,是在距堤面约500mm处镶有外挑出去、用花岗岩雕琢出来的龙、兽之类组成。村上有的人家门前还立有拴马石和花岗岩旗杆座基,门楼两侧,设有抱鼓石。) 在这排房的北面是天井,也就是说是第二进。天井用小号老式砖横立起来铺成的图案地面。
备弄可达钱穆卧室
![]()
![]()
七房桥村委会
我在《母亲》一文中写道 “: 我受邀参加钱穆120岁诞辰纪念活动,钱穆钱伟长故居负责人钱煜老师告诉我母亲所属钱氏家族七房之遗恩堂 。遗恩堂比较著名的有钱椿(三十一世)等三代将军 (因功世袭云骑尉)。百度上解释为:清朝时云骑尉是世袭爵位,不是官职;是正五品,军功世爵。现在没有对应的世袭爵位。但正五品官,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师、地级别军、政职位)其中正五品又分文职、武职;还分别分有京官、外官 。云骑尉,又称拖沙喇哈番,正五品,祖上累积军功受爵,通常的世爵均定有承袭次数,—般是每—代减一等,袭次既尽,长子钱炳南承袭云骑尉,孙子钱世堃世袭云骑尉,三代后世爵也就取消。文武双全,值得后人自豪与学习 。 母亲的境遇与其辉煌的家世相距甚远 。(钱镠是五代吴越国君王,后唐时,他是一名偏将,他深通兵法,很会打仗,打王郢,灭黄巢,剿刘汉宏,皇帝因他战功累累,升迁他为镇海节度使。这时,董昌造反,他又剿平董昌。皇帝就封他为越王。后来又封他为吴王。到了梁太祖的时候,封他为吴越王。) 历史再往前推至远祖吴越王钱镠,那么真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锡钱氏一脉的堂号为 : 锦树堂。吴越钱氏后裔在浙江、山东、江苏、广东、江西、湖北、河南、福建等省市,分支宗祠或宗谱中都以“锦树堂”为堂号,此堂号出自武肃王钱镠。钱镠在孩童时,经常带着村落里的小伙伴们在大官山一块空地上玩耍游戏,空地上有一棵大树。钱镠最喜欢做“将军操兵”的游戏,钱镠自称“将军”,让伙伴在树下排成队列,还像模像样地站在大树下指挥孩子们操练,显得颇有章法,孩子们还都很听他的命令。钱镠发迹后,曾把这棵树封为“将军树”。衣锦还乡时,称之“衣锦将军树”。
花茶起始于南宋,但成类种于明朝中期,朱权《茶谱》、《多能鄙事》、钱椿《茶谱》和《云林遗事》等书记载有用以窨茶的鲜花种类。此明代钱椿则非清代七房桥将军钱椿。 前日回故乡,确切地说第二故乡一一七房桥。与七房桥钱穆钱伟长故居对外负责接待的钱永根交流时,他告诉我七房桥钱氏一脉与荡口华氏通婚比比皆是。并打印下了家谱内的相关内容。
华氏义庄 (无锡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家族内的慈善机构) ![]()
关于华太师与唐伯虎,度娘说 : “ 史家考证,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间南京妓女林奴儿,她的年龄比唐伯虎大十几岁。而华太师是无锡人,要比唐伯虎小27岁。而不是人们形象中比唐伯虎年长许多的长者。因而,唐伯虎是与“三笑”姻缘无缘的。"
对七房桥世系材料就十分翔实。还有清光绪七年(1881)钱内等纂修的《钱氏文林公支宗谱》,是谱为文林公一支谱第,对七房桥支的资料也甚为丰富。
钱永根老师代表七房桥钱氏一脉赠送本人的怀海义庄珍藏版《钱氏文林公支宗谱》,原件作为文物由无锡市图书馆珍藏。
另外在无锡东部的鸿声镇七房桥村,有一个很小的江南村落,村中多为钱姓聚族而居。这就是无锡的七房桥钱氏家族。在这个很不起眼的小村落里,却走出了钱穆与钱伟长叔侄两个世界级的文化名人。钱穆字宾四,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出生,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伟长是钱穆的侄子,是我国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此外,在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里,收录了五个钱姓名人,这五个人都出生在七房桥及其邻近的鸿声里,另外四人又都是钱穆早年的学生。无锡荡口对于钱氏家族尤其是钱穆和钱伟长来说,其意义也非同寻常。1915年,七房桥钱氏家族的住所发生了火灾,火势很猛,房屋基本上被烧毁。钱穆先祖手抄的《五经》、评点本《史记》以及他父亲的窗课,尽付一炬。他们无处可归,只得全家迁徙荡口。 ![]() 为避免家道衰落后子孙后代吃苦受难,1840年(道光十九年)前后,五世同堂、一生亲见七代人的钱邵霖在七房桥开办义庄。当时一共开办了三所义庄,其中以怀海义庄为最大。族中人或贫困,或孤寡老人无人扶养,或族中子弟穷困不能上学等,均有义务出钱供养。义庄设有庄屋,由富三房轮流管理。但是后来义庄管理不善,未能做到帮扶钱氏家族中的弱势群体。
从这个江南小村落一一 七房桥村,走出了50多个教授,从这所家族内的小学里培养出六位院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又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呢? 让人留恋,又令子弟迈着从容、沉稳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家族内极佳的教育氛围,终于井喷似的人才辈出。一个重视礼乐的家族,给子孙以前途 ; 一个重视家风的家族,给国家培养众多顶级人才。真的是祖坟上冒青烟的缘故么 ? “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与其家训不无关系。钱氏书香书第与华氏书香门第的联姻,也维持基因的优势。
近日本人拜访了七房桥村委会钱耀忠书记,钱书记不无自豪地说: 政府正推动七房桥村的新农村建设。我看见了无锡市规划设计院制作的规划图(一期),新农村将脱胎换骨,一期正在落实过程中。据悉,村民自己的宅基地外,另外支付30万左右可换取一套200多平米的小别墅一幢。(注:以当地政府 、拆迁办公示为准)
故居前小河啸傲泾,河水清清。河对岸修整后,对岸的田野一览无遗,绿油油的作物,纤陌上肆意的小草随风飘摇,清新了七房桥的早晨。随着太阳东升,空气中漂荡着淡淡油菜花香,黄瞪瞪的花儿明丽了古老的村野。七房桥村在钱耀忠书记带领下,迈着矫健的步伐 ,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千年古村正以新的面貌迎接每个黎明的曙光。
规划前景图
![]() 中轴线是小阿伯家(好象叫钱惠芬吧,大名记不得了),以我家当时残存的三进位置深度分析,仲珠和小阿伯家的后门应在第七进的位置,后门外还有一片很宽的场地,场地北面有一竹岗,据老辈讲,竹岗的地方早前也是房子,后来倒塌了,后人无力重建,便也荒蕪成竹岗了。可以想像,当时的建筑规模有多大了。
七房桥七房七进房屋分布图
据史记载,华察(1497—1574),字子潜,号鸿山,民间俗称华太师。出生于无锡荡口。明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兵部郎中、翰林院修撰,累官侍讲学士、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嘉靖十八年,华察受命出使朝鲜宣谕。朝鲜编撰了一部《皇华集》,称他是“李谪仙(李白)生华梦笔,字字供香;孙公绰掷地鸣金,句句皆响”。华察充任应天府主持乡试。慧眼识英才,王世贞成为其门生,开创了神韵诗派,誉为 “一代诗宗 ″,官至刑部尚书。 |
|
|
![]() 江亲莲
|
2025-01-04 22:57:20
缘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总是出现在我们不经意看到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