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馨语馨愿
|
【天涯】 热烈祝贺潇男老师新作《董贵昌诗文选集》隆重出版发行2019-08-01 15:08:12
中华盛世花似锦,改革大地满园春。正置热火朝天的夏季,我天涯诗语社团顾问潇男老师的新作问世了。翻开这本厚厚的《董贵昌诗文选集》,不由让人眼前一亮。16开本的书籍,大气庄重,封面设计新颖,内页图文并茂,上下两册内涵丰富。上册集散文、游记、小说、故事于一体,下册熔辞赋、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散文诗、快板书为一炉,洋洋洒洒,50余万字,可谓文学体裁多样、作品种类齐全、内容涉及广泛。让我这个先睹为快的人,倍感羡慕不已,立马肃然起敬!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部双册文集,是董老师在以前出版两本自著、四本合著之后又一部精选自著。是董老师从多年创作的近300万文字中筛选出来的,是董老师文学沉淀积累的结晶。董贵昌老师已逾耄耋之年,如此沧桑年华还能有这样丰硕之成果,我认为他有几种宝贵精神值得大家借鉴学习。下面就让我们简要看看董老师的创作心路吧:
火红的年代,火红的情怀
不到一年,他就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还获得了“建设武钢青年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看到火热的战斗场面,他有了文学创作的欲望。一次,他得知一位老师傅在黑夜冒着狂风暴雨骑单车十几里,到工地抢救十几吨水泥的故事,立即试着写了一篇《韩光武雨夜救水泥》的山东快书,没想到第二天就在《武钢工人报》登了出来,引起极大反响,工地领导表扬了,同队师傅夸赞了,更重要的是使他坚定了文学创作的信心。接着他成了厂报的通讯员,其文章缕缕见报。
云飞雪舞大凉山,最靓西昌月色天。
改革舞东风 创作焕青春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更吹绿了英雄古老的宝山,我国现代化的钢铁航母在这里兴建,这儿成为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最关心的地方。董老师作为第一批建设者来到了建设工地。先后担任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企业文化部长、厂报总编和基层公司党委书记的职务。这种环境对董老师是一种新的锻炼,对业余文学创作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社会接触面更广阔了,人脉关系更广泛了,但休息时间更少了,业余创作更没有精力了。就是这个得天独的工作岗位,使他认识了不少文化名人和大作家。像《红日》作者吴强老师、著名作家、戏剧家杜宣老师,特别是著名作家、散文诗泰斗柯蓝老师,成为他散文诗的启蒙恩师和“踏着星光远行”的引路人。
畅游网络文海,攀登新的高峰
2011年开始,董贵昌老师在中国著名作家、忘年交好友沈家祺鼓励带动下,踏进网络文坛大门,且越发不可收拾,先后在六家文学苑地发表文章近300万字,并担任了《江山文学》“天涯诗语”的顾问。董老师最可贵的精神是不断进取,不断克坚。这一阶段,他除了写擅长的散文、微型小说、散文诗、古体诗等作品外,还攻下了辞赋这座高峰,连续发表了几十篇恢弘的诗赋大作,大多被江山文学网站加精,其中《抗倭青史赋》加为绝品。《枯枝牡丹赋》被《中国辞赋网》加精,受到十几位辞赋专家的一致好评。难怪沈家祺老师在序言中写道:“老董对中国的名楼、名桥、名湖、名花、名镇、名地都能信手拈来,精耕细作,诗意盎然,在昂扬向上的基调上,不时闪现出联想高远、耐人寻味的精彩,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快慰之感。董贵昌的诗赋或抒怀,或状物,或回顾,或展望,因情而发,因事而作,词义清朗,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诗赋中,他用深沉浓厚的笔调,表现了亲情的深挚和动人,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美景的热爱。这些情感的真实流露,使他成为了坚守艺术的开拓者。赋的书写中所表现出来的隐逸之志亦是一种创造,足以为他在文学园地立一席之地,表现出极具文学名人的风范。"
老骥伏枥,耕耘不息
最后,让我用董老师的一首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树朽无枯洒荫凉,骥衰气盛志绵长。
![]()
|
|
|
![]() 江亲莲
|
2024-11-26 07:39:53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优秀的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以及社团的活动。感恩遇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