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
【夜校赏析】2019第十八讲:江山绝品小说《桃夭》赏析2019-09-15 17:35:24【夜校赏析】2019第十八讲
江山绝品小说《桃夭》赏析
看点文学社团本期评论队成员
【看点·光】桃夭(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81622.html
奇异果,教师。江山文学网看点社团评论部长,爱好文学、音乐。业余时间创作散文,小说等,作品散见于《西部文学》《华文作家报》《当代文学》《当代文学家》《宝鸡写作报》《王益文苑》等。
首次担任主评,感觉肩上担子很重,但是身为社团的评论部长,又义不容辞,所以,下面,只能在各位老师面前班门弄斧了。 记得只留阳光社长的《桃夭》获得绝品的时候,我曾拜读过,还写了一大段的留言,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看法。今次因为赏析的缘故,又细细品读了一番,真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作为婚姻里的过来人,我极感动作者通过这篇作品所表达的对婚姻的思考。尤其针对女性的角度,婚姻里的弱势群体,这个主题尤为有意义。 《桃夭》是一首送嫁诗,表达对新娘子婚姻美满的祝福。作者以此为题,也是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希望所有的婚姻都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婚姻是人一辈子,除了事业外的又一大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恋爱让人们越发重视婚姻当中感情的重要性,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闪婚,丁克,甚至不婚主义等。在婚姻中,人们越爱越不会爱,越爱越不能容忍,爱既是结婚的原因,也成了离婚的借口,离婚率只增不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家庭内部矛盾,还有社会环境,身边诱惑等,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能够躲过灾难,拒绝诱惑,完满落幕的婚姻何其幸运和稀少。多少陷入迷茫的婚姻围城濒临着解体。因此,可以说,这篇文章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同时,又让人们从婚姻中看到了希望。
一、从作品内涵出发,寻找作者诉求。 一个作者有没有社会责任感,一篇文章有没有体现社会价值、时代特点,就要透过文本看它的内涵所在,深入发掘作者写作意图,达到欣赏和推广。而本文所体现出的作者诉求明确,文章主旨鲜明,都是我所欣赏和推崇的。所以,在我看来,作品的内涵已经完全超越了文本表面的东西,所以我着重解析这一部分。 (一)透视婚姻 文章主要以叶丽和唐伟的婚姻线展开,并贯穿全文。后半部分简短插入了摄影师张童生的婚姻。这两段婚姻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始于爱,因爱而结合并始终爱着。可是,这两段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却都各不如人意。 首先,文中以叶丽和唐伟激烈的性爱开始,让读者以为,它们是一对恩爱无比的夫妻。熟料,完事后俩人各看一边,各做各事,一句话都不说,似乎刚刚激情燃烧的不是他们一样。两个人的零沟通与各守阵地,让他们对彼此产生了怀疑和不确定。就像文中叶丽所说,唐伟一定不爱我了,他为什么不离婚呢?这里,夫妻俩对爱陷入了迷茫,婚姻似乎仅仅只有了性的维持。爱真的没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俩人欢愉过后,叶丽内心产生巨大的失落感;虽然冷战,叶丽依旧穿着唐伟两年前给她买的生日礼物(红色衬衣);她洗红衬衣时,用加香洗衣液是因为唐伟说好闻;还有,叶丽随时随地想起与唐伟相处的画面以及唐伟曾说过的话。这些,都说明了叶丽的内心依然深爱着唐伟。唐伟也一样:叶丽一转身,他的视线一直胶灼在叶丽身上;喜欢听她洗衣服哗啦哗啦的声音,形容它像是用烟火写出来的诗歌;每天下班后像个幽灵一样呆在家里,他内心渴望拥抱叶丽;叶丽做噩梦了,他站在门口流泪,谁能否定那不是担心?我想,唐伟也一定深爱着叶丽。可为什么相爱的夫妻不能和睦美满地过日子呢?看到这里,每个人都会禁不住地想问这句话吧。当然,这是作者刻意而为,之所以这样写,就是要埋下伏笔,抛出悬念,让读者从后文中一探究竟。果然,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原来,两年前,叶丽为了工作打掉了孩子,而孩子是唐伟和父母全家人一直期盼的。为此俩人心生嫌隙,冷战两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忙碌,这对夫妻将爱都埋在心里,谁都不愿先跨出一步,让婚姻陷入了僵局。 现实婚姻当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难题:怎样在事业上升期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呢?文中叶丽选择了工作,也得到晋升,成了大家眼中领导跟前的“红人”,站在她的角度是没有错的。而唐伟,作为丈夫,结婚五年,期盼俩人爱情的结晶,更是无可厚非的。那么俩人都没错,令婚姻走到如此境地,一定是缺少了什么。这就是作者抛给读者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一段要携手到老的婚姻,一定会遇到这样甚至更多的两难与荆棘坎坷,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解决它们。 紧接着,叶丽被婚姻和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了,不堪重负的她选择短暂的放松和调试,跟随旅游团来到酷似世外桃源的地方,不仅失眠好了,还遇到了一位体贴温柔,倍献殷勤的中年摄影师。最浪漫的桃林,十分优秀的追求者,最完美的相遇,就像电影里的画面一样,一切都来得刚刚好,所有浪漫的元素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叶丽的心随之而躁动,她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喜欢浪漫的女人,她的心底是渴望爱的。这就是作者为我们抛出的第二个问题:当婚姻出现裂痕,面对魅力诱惑时,你当如何选择?文中,叶丽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守住了底线,拒绝了摄影师的追求。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选择也不尽相同:有坚守婚姻防线的,也有很多选择了家室外面的温柔,无爱的性比比皆是。 另外,作者要抛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摄影师张童生的婚姻所引出的问题。文中,张童生和妻子因爱结合,又因性而分手。到底是谁的错呢?就如文中所述:“有的人仅仅为性结合,不在乎是否相爱,而有的人,没有爱就没有性,可是,如果没有了性,爱又能保持多久呢?”爱无罪。爱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哪个相爱的人不想携手白头?可是缺少性的婚姻还完整吗?在无性的婚姻里又当如何抉择?现实生活中,因为性而闹上法庭的婚姻实在不少,更足以说明了它的重要。 我曾在另一篇赏析中说过,只留阳光社长是一位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理想主义者,这些在她的作品里都有所反应,几乎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充满正能量的。同样,在本文中,作者用她的理解,她的方式,为提出的问题圆满地作了答。 1.《桃夭》的出现。 面对摄影师张童生的追求,内心已有悸动的叶丽为什么会戛然而止,正是因为《桃夭》让她发现,虽然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刚刚好,都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可还是少了些什么,那就是爱,她和唐伟的爱。这就是作者将《桃夭》安排在文末的意图,让叶丽一下子找回了对爱和婚姻的初心。作者也是借《桃夭》告诉我们,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要坚守住对爱,对婚姻的初心,互相包容,理解,扶持,才能渡过难关,抵住诱惑。这也是我将赏析题目拟为“从《桃夭》到桃之夭,找回初心”的寓意,因为《桃夭》的出现,主人公找回了初心,让这段桃花缘夭折。也是概括文章的主旨体现。 2.性与婚姻。 故事源于性,终于性,从一开始虽然冷战,但依旧和谐的夫妻性事,与最后叶丽和摄影师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亲近相比较,为什么后者会戛然而止,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性应该基于爱之上,应建立在对婚姻的责任和初心之上。另外,文末新生命的到来,夫妻俩和好,进一步说明了,婚姻是爱与性的结合,坚持初心,并肩拔掉婚姻路上的荆棘,终将收获幸福的婚姻。 (二)为女性发声。 文章以女主人公叶丽的角度来展开的,她代表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已经过了男尊女卑的时代,可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被人们摒弃。新时代的女性,不但要打拼着自己的事业,还要肩负着孕育下一代的使命,让女人们在生活中多了一份艰辛,本应该是倍受呵护和理解的,却往往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事业和家庭冲突时,男人大多选择事业,人们会觉得无可厚非,而女人似乎必须选择家庭,不然就会像文中主人公叶丽一样,得不到理解和包容。那么,主人公为了事业放弃了孩子,真的就错了么?还有,为什么性障碍往往被抛弃的都是女人呢?我想这也是作者要留给读者去思考的吧! (三)人物塑造中体现的价值导向 文中塑造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体现出了人性的真与善,他们积极向上,都有正确的婚姻观。叶丽真实善良,渴望小女人的浪漫,对待工作积极向上,对待感情专一,虽然婚姻出现了问题却坚守底线,保持初心;唐伟在婚姻出现问题、内心无比烦闷时并没有出轨,即使孤独,也选择待在家里,他依然深爱着叶丽,保守着对婚姻忠诚的原则和底线,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摄影师张童生具有绅士风度,虽然和妻子离婚了,但并没有否定他们之间的爱。与叶丽相处真实而不做作,能向叶丽坦诚自己的故事,且在最后遭到叶丽拒绝时,也能潇洒转身。尤其文末,叶丽与张童生互道“感恩遇见”时,更是体现出了人性至善的一面。感恩遇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成全。这些都是作者要表达的人与人之间,不论是亲人,友人、还是爱人,甚至陌生人之间,都要尽可能地去包容,体谅和尊重。文章从每个人物的塑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正能量的导向作用。
二、从作品内容出发,欣赏作者创作技巧。 1.突出现实题裁特点。 文中的两段婚姻在现实中具有代表性,其中三个主要人物极具真实性。叶丽与唐伟结婚七年,冷战两年。从婚龄上来说,正是脆弱阶段,少了孩子的桥梁和润滑作用,就不难理解他们的冷战持续了两年之久。还有张童生三十八岁,正是男人最具成熟魅力的年龄,也是女人外遇的杀手。这几个人物形象都与现实生活贴近,在我们身边随意寻找,都能拉出几个原型出来。另外,文中的两个次要人物:两个半道上认识的游客火热相拥,对他们的描写,作者虽然几笔带过,但也别有深意。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影子,文中的叶丽为什么不惊讶,说明生活中是司空见惯了的。同时,对他们的描写,也为主人公叶丽最后的选择做了衬托与对比。 所以,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和真实性是引起读者共鸣,达到共情的必要条件,更能体现出文章的现实意义。 2.巧妙的细节安排 文章中别有深意的细节安排有很多。能看得出来,作者在谋篇布局上是下了大功夫的,且效果突出。这里我就典型的几个细节来做分析: 鱼 “鱼缸里的水稍显混浊了,缸壁上也沾了一层黏腻的东西,鱼儿似乎有些烦躁,也不知是不是闹了别扭。两条鱼分别呆在缸的两侧,恹恹的。叶丽把鱼缸端起来,鱼儿似乎受了惊,忽然乱窜起来,本来在两侧的鱼儿紧挨在了一起。”这里令鱼烦躁的鱼缸环境就是对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隐喻,鱼受到惊吓时的反应,就像婚姻里的两个人,虽然有矛盾争吵,但在遇到危险时仍然会紧紧抱在一起,互相取暖,因为有家的根基在,爱一直都在。 接着,叶丽“清洗了鱼缸和石头,换了清水,把鱼放回到鱼缸。两条鱼又像以往一样嬉戏了。”这里也暗示了只要去除婚姻里的隔阂,结局终究是美好的。还有文末,唐伟发过来的照片:两只鱼儿亲密地挨在一起。点明了两个主人公圆满的结局。 梦境 通过两个梦境的对比呈现出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一个是积极期盼的情绪展现:梦里孩子的出现,表达了叶丽对流掉孩子心生的愧疚和想要拥有孩子的渴望;一个是消极抵触的情绪表达:梦里的校长和同事们变成了可怕的嘴脸,表达了叶丽工作的压力和内心的压抑,以及她想要寻找出路的强烈愿望。这两个梦境的对比与结合,恰好为后文叶丽外出散心做好了自然过渡,让故事的进一步后续与展开更具说服力。 清洁工 当看到峭壁上出现清洁工时,叶丽先是吃惊地,随后,她有片刻失神。这里我理解的是:叶丽从清洁工的身上看到对工作的敬业和付出,这一刻,她的内心认同了自己从前对工作的态度,工作上所出现的迷茫和压力等等的困扰,在这里受到了启迪。另外,清洁工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表现出的勇敢和坚持也触动了叶丽,使她最终勇敢地面对爱和婚姻,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她主动会给唐伟发信息的原因。 红衬衣 红衬衣是唐伟给叶丽买的生日礼物,这件衣服似乎代替了孩子,在文中一直充当着叶丽与唐伟夫妻俩之间的感情纽带,因此一直贯穿于文中。叶丽一开始就强调再也不想看到它了,从文章第一部分的洗到晾,加洗衣液,唐伟看到她洗衣动作里的温柔,到最后旅游结束时叶丽再次穿上它,都说明了夫妻俩的爱一直都在,也预示着叶丽感情的归宿和选择。 3.人物刻画重神轻形 人物刻画这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并没有细化主人公的外貌特征,而是着重抓住了几个点分散描写,用以体现人物个性和特点,可能与读者的想象不一定形似,但一定神似。 例如叶丽:从她臀部姣好的曲线、嫩如白玉的蛮腰、长发如瀑、白嫩如藕的小腿等描写中,就已经让读者在脑海中勾画出了叶丽的影子。可能长相不同,但他们散发着迷人又美好,年轻时尚的气息是相同的。再如摄影师:叶丽说他很有气质,像明星黄晓明,没有具体描画,但又着重从他温暖而干燥的手,眼神温和得如一泓春水,魅惑一笑眼神深邃,尴尬的笑,脸上冒出红晕,手指细长、指节分明,禁欲系男人等,呈现出了摄影师温暖体贴、绅士真实,又成熟魅惑的特点。唐伟的面部就更加模糊了,但是作者从他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还有为叶丽做饭,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清楚地刻画出了唐伟是一个顾家,守原则的男人。 4.真实动人的心理描写 文章以心理描写见长。大段心理描写剖析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对充实人物形象、完善故事情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啊,庄子,那干涸之处互相湿润的两条鱼,你是看不上的,你愿意把它们放归到大江大湖里去,天地一大,它们就忘了彼此,时间一长,即便相见,或许也对面不相识了。”“他已经不爱我了,可是为什么不提离婚呢?”叶丽的心理描写都体现出了她对婚姻的迷茫和内心对爱的渴望。唐伟的心理描则写是在与叶丽的欢愉之后,“为什么会温柔呢?唐伟想,不该是恼怒么?那件衬衣是唐伟送给叶丽的最后一件生日礼物,两年前的。之后,再没有送过。是为什么呢?是自己忘了吗?不,每次叶丽的生日,唐伟都记得很清楚。”“为什么没有离婚呢?唐伟躺在床上想着。夫妻俩冷战了两年了,说是冷战,却又不是冷战,时不时还有肉搏战呢,只是心里越发冷了。”这些都表现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对叶丽爱的渴望,对婚姻的迷茫。当然文中还有很多个部分,不再一一赘述,不同时间与环境的心理描写都表现出了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做好铺垫。 5.语言叙述生动形象。 “短暂的充实与满足之后,叶丽的内心却又充满了颓丧,躺在床上的叶丽看着手机上乱七八糟的新闻,渐渐觉得一个口子越裂越大,仿佛心成了一个空荡荡的山谷。谷里无花无草、没有太阳、只有呼啸的山风在石头上冲撞,在石缝间穿梭,得意而猖狂。”这段描写给我印象极其深刻,不难看出,叶丽内心空洞已经到了何种地步,无花无草无太阳,什么都没有,只有山风的猖狂。此时的她内心简直失落荒芜到了极点,她的情绪就像山风一样莽莽撞撞,东奔西走,急需要寻求出口,主人公的情绪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不由得为其揪心。 还有文章第四部分,叶丽出去放松时的叙述,“一条小溪欢快地在堤岸里奔跑”“一股股水流像顽皮的孩子逗弄着游客”“夕阳撒下的碎金在叶丽周围调皮地跳舞”等,这部分基本都采用比拟的手法,使静态环境增添了动态效果,让画面活泼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营造出了轻松舒适的氛围,为后面桃夭的出现,主人公情绪的发展做好了过渡的准备。 当然还有很多具有特点的句子和段落。例如梦境部分,不再详说。总之,文章语言凝练,生动传神,无论是表词达意、渲染氛围,还是承接过渡,都相得益彰。
困惑与建议 首先,对于致使叶丽和唐伟冷战时间存在疑惑。夫妻因为流了孩子而冷战可以理解,但是持续两年时间有些不可能,可以再增加一些冲突,让冷战的理由更具说服力。 其次,作者在个别句子叙述中的意图过于明显。有些句子可以删掉,适当留白,让读者去判断思考。 例如“她在每次短暂的欢愉之后都会迎来更大的失落,心里会空得发慌,渴望有东西来填充,没有了孩子,没有了爱,她还有什么?工作业绩么?校长红人么?叶丽忽然觉得索然无味了。”情节上已经体现出了失落,梦见孩子也表达出了后悔,所以没有必要再否定当初对工作的选择。 又如“这的确是个不好探讨的话题,可是叶丽是理解男人的,就像唐伟和叶丽两个人,虽然一直冷战,性,却从未停止。或许,他们忍受的并不仅仅是生理的痛苦,爱着,也是痛苦的一部分。男人,女人,都痛。分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这里的叙述也显多余重复,完全可以去掉,关于性与婚姻的问题,文中已经抛给读者,交由读者去感悟和思考就好了。 以上仅是一家之见,还需考量,不妥之处望老师们指正。 感谢江山夜校提供的平台,感谢看点社团领导给予我的信任,很荣幸有这样与大家交流的机会。谢谢!
只留阳光:看点文学社团社长。身在教坛,时而文游。人生格言:简单快乐每一天。市作协会员,作品《柳色入我心》《莫让心中跑野马》《我的老父亲》等文被收录在《师心有痕》《师者行吟》等系列丛书,其他散文和小说散见于报纸和杂志。2018年初加入江山,已在江山发表近百篇作品,其中精品近六十篇,绝品三篇,涉及体裁多样。所带看点社团稳定在前八,一度冲到第四,目前排名第五。
首先感谢江山夜校提供赏析平台,其次感谢参与赏评拙作的奇异果部长,武戈总编,花保主编,感谢各位前来交流互动的文友们。 《桃夭》这篇作品完成后,有一些老师直言不讳问我,这主人公是不是你自己?甚至用很肯定的口吻,这一定就是你自己。弄得我哭笑不得。我本人,生活平静,家庭平稳,孩子活泼可爱,没有夫妻隔阂,没有旅途偶遇。但是我不否认,主人公身上带了我的影子。 小说不是生活真实,但必然带上写作者本身的经历和经验,以及其审美方向和价值判断。而我还不是一个很成熟的小说作者,写作很受自己生活经验的影响,但是若是局限于生活真实,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必然是狭隘的。在小说主人公叶丽的各种描写中,她的教师身份,甚至她的身材外貌,她工作上的压力,都有意无意和我自己有重合。包括她出游过程中穿的裙子,出游地点的景色,都是我生活中的真实。 曾经有一个阶段,我午休总是睡不好,定了闹钟还恐怕不能按时响,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稍有松懈就会面临批评,这种状态在小说中以梦境的形式出现,反映在主人公叶丽的身上。去年暑假,我曾经和家人到武家湾旅游,在那里住了几日,对那里的景色印象深刻,竹筏漂流非常放松,在叶丽出游地景色描写中,不自觉地就把武家湾迁移进了小说。 然而,叶丽身上发生的主要感情故事,是我生活中所没有的。有老师认为主人公就是我自己,大约也是因为这篇小说的描写还算真实细致。用咱农村一句俗语来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我身上没有发生,但是周围总有发生的,现代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各种矛盾复杂的感情纠纷,身边,报道,屡见不鲜。出轨的,坚守的,寻求一时刺激的,在婚姻中挣扎的,听说的可不算少。甚至是张童生的故事,其实也带上了某个朋友的影子。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都是真实的,但是这个人物是虚构的。就像是鲁迅先生写祥林嫂,是把众多农村妇女的事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创造出了一个典型。叶丽的故事,也是如此。 前几天看了卢一萍老师《大震》创作谈,其中就讲到了虚构和真实的关系。如何把一个虚构的故事讲得真实,如何把真实的世界通过虚构艺术再现,这是小说写作者需要好好参详的。 真实来源于细节。 借助《桃夭》这篇小说的创作,我实现了一个飞跃。在我以往的作品中,习惯白描,细节描写不够,但是写这个文之前,我忽然有了领悟,尝试把故事和人物写得细致,这一点上,《桃夭》帮助我实现了,不过,有些地方的描写太细了,和小说主旨关系不是很紧密,完全可以略写,这就是过犹不及。手法上我初步尝试了梦境展示人物心理和状态的手法,不算是意识流,只能算是意识的展现。 现在因为工作关系,很少静下心来读书,但是当年求学时期是读了很多的名著以及流行小说的。只是那时享受的是阅读的快乐,即便写作上受到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很少主动去思考小说的手法,包括各个流派的风格等也很少研究。 和四川作家王刊老师交流时,王老师指出我的阅读没有规划,没有目标,他说得非常对,也给了我很大启发。既然走上了写作这条路,那么你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你想要什么,都需要明确,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很难有大的提高和突破,阅读,既要享受阅读的快乐,又要从读书中汲取消化和吸收,我不提倡模仿,我欣赏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只是目前自己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现在自己开始写小说了,才有意识地研究了一些专业名词。比如,以前我读莫言读余华,却不是真正懂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两天着实对这个词深入理解了一番,忽然就有了很深的领悟。我小说中的某些夸张和变形,其实也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种,只是还很生涩和稚嫩。时代在发展,各种文学其实都是应运而生,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的东西,但一定不能固守。我总是相信,新时代,需要新的表达形式和故事核。只恨自己提笔太晚,成长太慢,时间太少,无法落实自己的一些想法。故而希望年轻朋友们能够有思考,有主见,多学习,多创新,多出佳作。 那么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小说呢? 其实我自己也说不太好,在创作之初,我是想写一段文字来提升细节描写,于是就写了叶丽在客厅这一段。写着写着,就想到了鱼的暗示性和象征义,然后就有了唐伟和叶丽的夫妻关系。那一段时间耳闻目睹了一些比较扭曲的夫妻关系和新闻报道,包括我的邻居和朋友,也有一些超出我本来认知的情况,惊诧之余就有了一些思考和愿望:关于婚姻和爱,甚至是性,包括事业与家庭,压力与成长等。尽管这篇小说并不能把我所思考的表现得很充分,但是我还是力图去渗透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了。我的这种写小说的方法和状态可能不适用于大多数写作者,因为下笔之前真的是胸无成竹,没有脉络,没有故事,没有细节,没有手法上的思考,一切全是随心所欲。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可能不够成熟,但也有一个好处,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灵感不断涌现,手法更加灵活,创作者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吧。 看了贾平凹的一个讲话稿,觉得人家说的很有道理:“题材的选择是兴趣和能力的表现。”你有多大的能量,你有什么样的素材,你适合写什么样的东西,都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也或许,写这个小说,就是因为能驾驭吧,也是能力所限、兴趣所限。 我还是希望,我的小说能够尽可能摆脱自身,完成走出去,走得远的关键步骤。让小说的内容更丰富,表现领域更广阔。目前正在尝试现实题材大领域创作,希望能有所突破。 而《桃夭》这个标题,原本定的是《桃源》,也是借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体现一种理想。后来想到了诗经中《桃夭》这首送嫁诗,这首诗是对新妇的祝福,寓意是宜室宜家,枝繁叶茂,繁衍后代。对于叶丽来说这首诗触发了她对原家庭的固守,触发了她隐藏在内心的最真实的渴望,她还爱着唐伟,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安定的生活。后来朋友建议改名为《桃夭》,认为桃夭的寓意更贴合叶丽的故事,比桃源有诗意,我认同了这种说法,故更名为《桃夭》。 至于其他,奇异果主评的评析已经很到位了,我就不再多讲。 每一个心中有目标的写作者,都应该尽量实现自我突破,这种突破还是体现在作品上,以前我写小说快而糙,没有自我要求,现在,要完成一个小说,我总是先给自己树立一个标准,不达到标准的尽量不往外发。虽然写出来的东西还存在很多瑕疵,但总算不粗制滥造了。 再次感谢各位文友,感谢看点社团赏析我的作品,这点不算创作谈的创作谈,就当是一个声明吧。叶丽不是我,哈哈,以后的读者不要再误解了。感谢。
湖北武戈:实名余秀武,笔名武戈、汉江浪子,1963年11月24日生,革命伤残军人(七级),湖北省郧西县林业局技师。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黄河文学》《民间文学》《人民公路报》《湖北交通报》和当地党报党刊发表文学作品50余篇首,2015年4月23日入驻江山文学网,迄今发表长篇小说一部,民俗专著一部,短篇小说、微型小说、散文、杂文随笔等作品300篇,获得精品推荐117篇,其中长篇精品1篇,短篇精品117篇。曾获2016年度十大“明星编辑”称号,有微型小说、散文在江山微型小说pk赛和征文大赛中获奖。
《桃夭》这篇小说我一共读了两遍,第一遍是粗略地读,颇有些囫囵吞枣的意思。接到阳光社长布置的赏析副评任务后,我又细读了一遍,这一次真是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味,竟然被我品出了一股艺术的美味。下面就让我来谈谈这篇小说的审美价值及其他,如有不到的地方,还请阳光社长见谅。
一、《桃夭》是主人公内心转折的重要媒介 《桃夭》原本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那是一首意境很美很美的诗,是一首送嫁诗,饱含了对女子出嫁后幸福生活的祝愿。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然而,《桃夭》这篇小说的开篇,却是描述一对夫妻由曾经的恩爱发展到冷战,主人公叶丽内心的烦燥,对丈夫唐伟的厌烦,甚至厌烦到不想再穿丈夫送给她的那件作为生日礼物的红色衬衣。这就和小说的标题形成了反比,让人弄不清这个不太美好的开头如何会回转到《桃夭》所表现出的美好上来。当然,这里作者为后文的转变做了许多铺垫,比如叶丽对鱼儿的态度,洗晒红衬衣的细节,到出行仍然穿着红衬衣,时时想起与唐伟的过去等,都说明叶丽对唐伟还是有着很深的眷恋。小说是这样描写叶丽的心境的:“她常常看到它们嬉戏,颇有些交颈的意思,头部触碰在一起,互相吐着泡泡,尾巴有时缠绕,看上去实在是甜蜜极了。” 但是毕竟她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又与丈夫没有交流和沟通,内心痛苦而空洞。在参加户外游的过程中,叶丽碰上了从前并不认识的摄影师张童生,险些坠入张童生营造的“情网”之中。但是一切的转折起于《桃夭》,桃夭让她想到了走进婚姻的初心,为人应该坚守的底线,勾起了她对家庭的珍视。让她重新回想起丈夫唐伟的诸多优点,通过《桃夭》这首诗的惊醒,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 《桃夭》这首古诗正如佛教中的《菠萝密多心经》一样,让叶丽烦燥的内心瞬间恢复到平静的状态,重新发现生活中的诸多美好。 二、从一个常见的生活镜像揭示生活真谛 夫妻从恩爱到冷战,早已是一种常见的生活镜像。《桃夭》不仅没有回避这个矛盾,反而通过这个矛盾来揭示生活的真谛。小说中的叶丽本来同唐伟非常恩爱,后来因为叶丽想要在工作中出人头地晋升一级,在没有征得唐伟同意的情况下,固执地引流了夫妻俩的爱情结晶,流掉了丈夫唐伟一家都非常渴望的这个孩子,于是,唐伟在无形之中对她有了嫌隙,彼此之间除了性事,便没有了语言交流和沟通。“两年前那个夜晚之后,她做了一个决定,让她和唐伟之间有了鸿沟。她,流掉了他们的孩子。那是唐伟和爸爸妈妈盼望已久的。” 后来“与唐伟,便慢慢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这种冷战的结果是夫妻之间产生了极大裂痕。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那么这个常见的生活镜像被作者构思成小说,自然是为了给人们一些思考。婚姻,要的是尊重和沟通。唐伟之所以久久不能释怀,除了对孩子的渴望之外,主要还是在于对叶丽处事方法的不满。假如叶丽能在流产之前跟唐伟做一次有效的沟通,我想结果就不会是现在这样。 这个世界故事很多,不光是婚姻中如此,包括任何一种关系,都应该有尊重和沟通的存在。《桃夭》想要揭示的生活真谛,便是“有效的沟通是开启解决生活矛盾的钥匙”。 三、从道德和欲望的角度解读生活 《桃夭》这篇小说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艺术上的美感价值,也带着读者从道德和人性欲望的角度解读生活。首先,叶丽和唐伟都是夫妻生活中的正常男女,都有正常男女的正常欲望。可是他们曾经一度冷战过很长时间,冷战期间,他们除了都有渴望男女性事的欲望之外,根本没有正常的交流和沟通,这就险些给摄影师张童生创造了可乘之机。在桃林中,摄影师张童生“直视着叶丽,像一团火焰,烧得叶丽的头一阵一阵地发晕……”好在叶丽有着坚实的道德底线,在关键时刻能够约束住自己心底的欲望,及时地止步在雷池边缘。“感恩遇见。叶丽轻轻抽离了自己的手……一股情绪从叶丽心底升腾而起,叶丽忽地满脸泪了……掏出手机,叶丽发了个微信。一个图片传过来,是那个鱼缸,两条鱼亲密地偎着。”这个结尾预示了叶丽对家庭的回归。当然,这是小说中构设的理想意境,那么现实中呢,现实中那些彼此有了嫌隙的夫妻呢,他们是否也能像小说中的主人公叶丽那样,在关键时刻用道德底线遏制住心底蠢蠢欲动的欲望,及时地止步在雷池的边缘呢?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没有回避敏感话题,婚姻中,性与爱该是应该统一。张童生的和爱人之间仅仅有爱而无性,最终分道扬镳,而叶丽与唐伟之间能在冷战状态下保持性事的和谐,还是因为他们彼此内心藏着爱。包括旅途中所见的男女,仅仅是性的结合,激情的碰撞,我们不知道后续,却可以看出作者的批判。 四、不可避免的瑕疵 任何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瑕疵,《桃夭》也是一样。认真回味一下,我认为《桃夭》这篇小说有一点不足:《桃夭》对唐伟的刻画略显不足,没有使唐伟的形象丰满起来。唐伟作为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一号,应该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对他的圆满刻画也能为后来叶丽止步在雷池边缘做好铺垫,是否会更加令人信服呢?《桃夭》虽然有这么一点瑕疵,仍然不失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说得不到或过分的地方,还请阳光社长见谅。
花保,原名万花保,农家子弟,自幼喜爱文字,一直行走在文学追梦路上。虽然在文学领域成就不高,依然算是一张白纸,但是不管生命的轨迹如何变换,我只想在这张白纸上书写点什么。现在看点文学任小说主编。
大家都知道,性与爱、爱情与婚姻、婚姻与家庭、家庭与事业,是亘古通今永恒的话题。由于时代、地域、甚至种族等不同,价值观念相差,所以观点也就打上各自的烙印。虽然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21世纪这个比较开放的年代,但谈到有关“性”的话题,人们还是小心警慎,其反映到文学领域,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生怕越了雷池。我认为,“性”作为人类生活一部分,我们没有必要退避三舍。关键是看我们创作者站在什么高度与角度,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表达或揭示这一主题。读了只留阳光老师的绝品小说《桃夭》,我赞叹文中的写作技巧的同时,更为她正确的写作态度而喝彩。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当今时代,《桃夭》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深省。 小说是以写人、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无论短、中、长篇,人物形象塑造是衡量一篇(部)作品的基本指标。那么,《桃夭》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在此让我借花献佛,发表一点不成熟看法。 要使人物“活”起来,必须在人物的“内外”下功夫。内即人物精神世界,外即人物外貌及言行。 《桃夭》在外貌方面采用了抓住人物特征、动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描述,给读者展示的主人公叶丽是一个长发飘飘、体态优美、皮肤白皙、穿着时尚的知识分子形象。这样一个既漂亮又有气质的女子,当然会引起更多异性的注意和青睐,为下文旅途中邂逅摄影师张童生而引起他热情似火的爱慕之情创造了硬性条件。倘若叶丽是个相貌平平甚至丑陋的女子,下面的故事情节也就无法展开。所以说,人物外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采用的取悦读者的手段,而是为故事情节,乃至主题思想量身打造的客观因素;反过来,故事情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桃夭》在叶丽外貌这一点上做得比较适当,即艳而不妖,纯而不俗。 人们都说:“人的命运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表现在人物所思所行之中,并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起一定甚至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树立典型化人物,必须在人物性格方面下功夫,即要让人物有个性又不失共性,以及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与人物性格相吻合。任何事情存在着偶然性与必然性,前者纯属机缘巧合,后者则和参与事件的人物性格——即处理事情的态度,有极大的内在联糸。当然,人物性格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逐步突显出来,人物形象也会因此更加丰满。 下面我着重分析一下主人公的内在,即性格因素,并在分析中渗透人物性格展现的手法。 叶丽的性格简要概括起来如下。 一、多情、善感 叶丽面对瓶子里的金鱼以及溪水中的鱼儿所生发的内心感受,被作者刻画得细致入微、神形兼备,这不仅说明了叶丽喜欢寻找生活乐趣,而且反映了叶丽当时对婚姻的困惑。小说对鱼的描写,巧妙地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赋予鱼儿极大的灵性。如描写金鱼,它们开始交颈嬉戏,玩腻了闹别扭分开,遇到风吹草动相聚一起患难于共,到了狭小空间又亲昵如一对亲吻的恋人。鱼儿之间在不同环境下,可以相濡以沫,也可以相忘于江湖,那么夫妻之间呢?鱼,成了反映叶丽内心世界的真实道具,也成了叶丽与老公唐伟之间化解矛盾的纽带。文中几处对叶丽生活情趣的描述,为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思想做出了足够的渲染和铺垫,也恰到好处的烘托了人物多情善感的形象。 二、率真、善良 叶丽虽然穿着时尚,但是生活一些小事情不太讲究,比如她的吃相也令人咋舌。请看这段描述—— “人家那可不是穷讲究,只图一口心里美,吃起来可是真香,像个小老虎见了猎物,眼睛闪闪发光,一动筷子就停不下来,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让陪着吃的人也胃口大开。”如此旁若无人,只管敞开肚子吃东西,真是率真得可爱。这段描述初看似乎与文章主题没有多大联糸,其实不然。正如文中提到“真实,实在是叶丽最大的优点”,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如果叶丽太矫情、虚伪,一定不会有这般毫无顾忌的吃相,后面发生的故事的过程与结局也会因为性格问题而大相径庭。作者这段有关叶丽生活细节的白描,让其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虽然叶丽和老公“冷战”,却从来没有停止性关系,那怕再累也会调动热情,进入“状态”,婚姻因为“性“的存在而维持着;此后,她与张童生初次相识,不忌讳和他讨论男女之间的那些事,并对张的遭遇有一种打心眼里生发“心疼”的感觉;在桃花林里,张童生热辣辣的眼神包围下,叶丽竟然问一句“你还爱她吗”这种极易被人产生误会的话——这些都是叶丽率真、善良性格使然。 叶丽生活比较随意,可以从楼下乱石堆里拾石子放进鱼缸做装饰品,但并不是说她对待感情也如此。当唐伟怨恨她打掉了孩子,她为了挽救弥补夫妻感情,主动穿上唐伟买给她的生日礼物——红衬衣,使用唐伟爱闻的洗衣液,可见她对老公的感情是花心思的;在与张童生接触时,没有表白自己心里一丝半毫感情困惑,非常及时地避开对方充满深情的眼神;在小溪撑船,张童生借机靠近她的身体时,她立刻巧妙地躲开掉;尤其在桃花林,张童生意欲跨越普通男女之间最后界线,做出只有恋人之间的举动时,叶丽从几乎迷失的状态中惊醒,非常果断地做出了“做个朋友”的表态——综上所述,率真的人并非遇事缺少心眼,只能听由别人摆布的小绵羊。 在对待感情问题上,有人说叶丽是自我救赎。我认为,叶丽自始至终不存在违背唐伟的举动甚至想法——在外旅游的叶丽好几次想到唐伟和金鱼,说明她心里装着一个家,只是忍受不了近两年的夫妻“冷战”,心里如空旷的山谷,需要一些东西填充,刚好在一个适当时机遭遇一个很优秀的男人,他又能给她这些东西。“桃夭”的启示,更加坚定了她对婚姻与家庭的守护。所以,与其说救赎,不如说坚守。一个性格率真、心灵善良的女子的坚守,必然换来“桃之夭夭,有蕡其实“的回报,必然实现“宜其家室”的美好愿望。反之,一个心里复杂,“跟着感觉走”,“这山看着那山高“的人,定然会如旅店隔壁“好”在一块的“饮食男女”那样,给一个或多个家庭造成伤害。 三、事业心强,外强中干 担任高中两个班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叶丽,为了事业出成绩,忍痛打掉了阻碍她正常工作的胎儿,经过近两年的拼搏,拿了许多奖,晋升为年级副主任,成了新来的校长手下的红人。为了开会不迟到,叶丽将手机闹铃检查几遍,几乎到了神经衰弱的边缘。像叶丽这样事业心强的职场女人虽说不是凤毛麟角,却为数不多。暂且不说是事业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叶丽为了工作出成绩私自打胎,外表看去确实像个要强的女人,可是当老公对她冷漠,与她床第之欢后一言不发,她的情绪几乎失去控制,为了不让老公小看自已而适时去遮掩。另外,从叶丽失眠多梦的精神状态可以看出,事业上的强者之背后都隐含着其脆弱的一面。 在这一部分,作者在手法上注意创新,安排了两场梦境,以虚写实,反映出叶丽在现实生活面前精神不安、对打胎无限忏悔的心理状态。叶丽顾此失彼的行为和因此带来的困惑,正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典型性意义。夫妻之间的对与错,永远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站在各自的角度看待存在于他们夫妻间的情感问题。叶丽追求事业成功,唐伟渴望家庭的完美幸福,都是人之常情,只因为叶丽好强,没有和家人勾通,找到双方最佳契合点,夫妻之间才出现了隔阂,好在他们虽然一直“冷战”,但性生活并未停止,婚姻关系因为“性”的存在而维持。这好比一堆尚未熄灭的火灰,只要遇到干柴,又会燃起熊熊火焰。 在叶丽身上,我们看到了她当代都市职场女性为了理想和事业勇敢拼搏的精神之美,以及传统女性不可亵渎的纯朴善良之美。叶丽从婚姻困惑到幡然醒悟,让我们更加明白:桃花之美,不仅因为其灿烂芬芳,更因为其孕育了新的生命之果,为春天营造了自然和谐的美好气氛。 最后简要说说小说中另外两个配角。 唐伟是个性格较为内敛、倔强、本分守己,具有大男子主义倾向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好相处也不好相处,说他好相处是他“把自已归结到讲道德讲原则的人群中”,不容易变心;难相处就是在妻子的行为并不是不可以原谅的情况下,竟然“有性无爱”地“冷战”了两年。试问,像他这样“冷血”的男人,在茫茫人海中能有几人?男人与女人的较量中,男人为啥不能放下姿态,真情实意地走进女人的内心世界,并非只进行简单的肉体缠绵。好在他和叶丽骨子里都保存着纯朴善良,才得以让这场婚姻延续并开花结果,作者对唐伟的着墨不多,但也是抓住了细节来写他的内心世界,比如,穿着拖鞋在地板上来回走,倚在墙上含着泪看着叶丽,对示好女人的态度等,都充分说明他骨子里有着对叶丽的爱,有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做人原则。 张童生则与唐伟不同,他性格外向、热情大方、勇敢但不粗野,是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帅气男人。这样一个粘皮糖似的男人几乎让叶丽迷失了自己。张童生的言行虽然有些过头,很有趁虚而入的味道,其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观,以及“性,总是要先喜欢了”的说法值得商確。倘若只凭“喜欢了”就有了“性”的可能,那这个世界岂不乱透了?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像某些市井流氓,采用软硬兼施的卑劣手段,使猎物屈于膝下。当他绅士般地伸出手和叶丽握别时,那份凄凉着实让我们顿生同情之心。 《桃夭》中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安排比较温和适当。虽然没有惊心动魄、大悲大喜的矛盾冲突,却如一股涓涓细流,韵味悠长地漫过读者心田。感觉唐伟与叶丽之间的矛盾似乎火候不够,也就是缺少了一些细节支撑,使唐伟的形象略显单薄,故事发展可能有不流畅之处。这是个见,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只留阳光老师不必介意。 由于水平有限,以上对《桃夭》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些看法难免偏颇,望只留阳光老师及各位良师益友海涵。谢谢!
欢迎访问看点文学社团 http://www.vsread.com/assn/st-782.html |
|
|
只留阳光
|
2019-09-15 21:09:30
感谢夜校提供平台,感谢雪总,感谢赏析拙作的老师们,感谢看点文学社团。
说说笑笑成精彩,轻轻松松学赏析。
今晚的课上得别开生面,气氛活跃,干货多多。看点的兄弟姐妹们热情四射,阳光感动,阳光开心,阳光渴望更多文友加入团队,亲如家人,共同成长。
|
|
|
奇异果
|
2019-09-15 21:35:23
又一次和老师们交流学习的机会,感谢江山夜校平台,领导的支持,感谢看点社团,感谢每位老师的鼓励。未来路上,和看点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
|
|
纷飞的雪
|
2019-09-15 21:44:14
很精彩的赏析课,看点的各位老师辛苦了。
|
|
|
王菊梅
|
2019-09-15 21:45:25
今天听了三位老师的赏析课,真是受益匪浅。其实,对于看点老师的文章,尤其精品文,我是会抽时间拜读的,绝品就更不用说了,至少会读两遍的。总得感觉文章写的真好,但具体好在哪里?自己却说不出来。听了三位老师的赏析,犹如醍醐灌顶,矛塞洞开。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人物,情节,心理描写,以及悬念设计,总体布局和通篇谋划都体现在细节处,让读者很好地理解了作品的深意和内涵。对于我这样的读者,在这样的夜校群里学习,不失为自己提升写作水平的一个捷径,受益啦!
|
|
|
陶桃
|
2019-09-15 21:46:29
读绝品小说,赏精彩评论。祝看点在社长带领下取得更大进步!
|
|
|
花保
|
2019-09-15 23:07:05
能亲自参加夜校讲课,做一名“老师”,我的心情很激动。非常感谢夜校给我一个煅炼的机会,希望夜校越办越好!
|
|
|
易辞
|
2019-09-15 23:57:46
今晚的赏析课很是精彩,学习了!
|
|
|
山地731828829
|
2019-09-16 08:56:23
有质量,有效果,有示范。
|
|
|
湖北武戈
|
2019-09-16 10:10:05
感谢夜校给我们的机会,使我们得以公开赏析江山绝品佳作!
|
|
|
只留阳光
|
2019-09-16 10:22:19
招 聘 启 事 金秋时节,江山文学看点社团【看点·红尘】主题有奖征文正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因社团发展需要,现面向全网诚聘以下人员: 执行社长一名,常务社长一名,小说主编一名,散文主编一名,编辑若干。 前四职位要求:应聘者需是江山文学网会员,十篇精品以上,热爱文学事业和社团建设,有责任心、有时间、有热情。 上述职位均系义务兼职,无偿付出。热烈欢迎符合岗位要求并具奉献精神的广大文友前来应聘,看点文学社团求贤若渴,虚位以待,非诚勿扰! 来吧——相约看点! 来吧——让我们一起收获金秋,让梦想展翅高飞! 有意者请飞笺社长只留阳光,或加看点社团群624684287与社长QQ交流。 |
|
|
晴空飞燕
|
2019-09-16 10:24:53
很美的赏析,很美的文字。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给了一次学习的机会。祝看点越来越有看点!!!!
|
|
|
月下疏影
|
2019-09-16 11:32:04
文学是故事的加工,故事来源于生活,反应真实的社会才能引起共鸣,欣赏。
|
|
|
孙巨才
|
2019-09-25 23:35:00
感谢看点社团非常精彩的赏析课,祝看点越来越有看点!
|
|
|
兰花悠悠香
|
2019-09-27 08:40:04
读绝品小说,赏精彩评论,受益匪浅。幸福在看点。
|
|
|
步步清莲
|
2019-10-09 14:57:00
精彩的赏析课,欣赏学习了!
|
|
|
叶雨
|
2019-10-11 15:54:41
看了这场赏析课,受益匪浅。作者文写得好,主评副评评论到位,制作的帖子也很精致,点个大大的赞!
|
|
|
孙巨才
|
2019-11-07 16:30:21
我又看了一遍三位老师的赏析课,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讲课!
|
|
|
江亲莲
|
2024-11-21 14:31:20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江山夜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