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回复本帖
江山夜校

江山夜校 白丁

  • 74

    主题

  • 97

    帖子

  • 89

    积分

【夜校赏析】2019第十九讲:绝品散文《最后的过拨人》赏析

2019-10-20 20:16:55

【夜校赏析】2019第十九讲

  

 

  虽然以前也做过主评,但接到任务为壮溪老师的《最后的过拨人》写主评,还是让我感到十分惶恐,更有些不安。毕竟,我是小说作者,对散文还不是很内行,就我这点门外汉的底子,平时跟着其他主评老师,人云亦云地说两句,以作凑合还行。读着《最后的过拔人》,反复地阅读,想要从中找到一点灵感,得到些许启发。但壮溪老师的水平远在我之上,不能说是赏析,就算一些个人浅薄见解吧,以作抛砖引玉,多有理解不到之处,还请壮溪老师及各位大家见谅包涵。

  单看标题,有点懵瞪,啥叫过拔人,对我是个新的概念。读了原作才明白,原来是地方方言,却也十分形象地把一群山里人,相互默契配合,分工合作的谋生方式表达出来。这些过拨人以“一种原始接力的运输方法,讲究配合协作,同出同归,轻松快乐,工作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当然,过拨所强调的,还有团队的合作精神“过拨,不仅仅需要力量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技能和团队精神!”

  纵观全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这是一篇带有强烈情感和着浓郁乡愁的回忆散文。

  “于古城公干了二十几年,终归还是个异客之身。”作者开篇点明,自己身在他乡异客,便会对着那一车车拉载着原木与楠竹,奔向四面八方的车辆,由然而生出“此时此景,我不禁忆起当年苗家大山里的过拨人来。”文字的过渡简明平顺,衔接十分自然,足见文字功底之一斑。

  作者生在壮溪冲,长在大山里,对苗家大山里的生活是再了解不过的了。不管走到哪里,山里永远是他最想念最牵挂和最值得回忆的地方。所以作者是带着一种浓厚的思乡之情写下这篇散文的。

  这是一篇画面感十足,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章。

  “我的家乡壮溪冲,在雪峰山余脉楠木山的北麓。一条十余里长的裂谷,横贯东西。”因为家乡地势偏远,没有公路,纵有金山银山堆积,“山民们祖祖辈辈,只好凭着一副铁肩膀,一双岩脚板,从无尽的宝藏中挖掘极少的一部分,艰难地扛出大山。”

  “山民每人扛一根木头或者一捆楠竹,下松梁,穿竹林,过溪坎,走田埂,七拐八转,路径险阻,风风火火,赶十来里路,才到得公溪河边。”“不出正月初十,队长就用哨子把大伙吹进莽林里,砍竹、伐木、削木皮、过拨。”“秋收后,山民们又对着竹木出气,又是砍、伐、削、过拨。”“当播好秧种,在布谷鸟的啼声中,骚黄牯们扛着木条或者楠竹,绕带着轻烟,沐浴着细雨,从高高的龙蟠山和矮盘脊,盘桓而下。来到谷底,跨过古岩板桥,沿着欢快的壮溪,一路小跑。一时兴起,扯掉草鞋,光赤着脚板,踩着春泥,送拨,接拨……”

  一连串动词的组合运用,即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过拨人生产劳作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即视感,又把过拨人那种乐观向上,不屈从于生活压力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很好地得以展现出来。

  这是一篇描写民风民情,充满生活地气的文字。

  “山里汉子,把进入过拨队伍作为一种荣耀,是成熟男人和精壮劳力的标志。”“过拨人,常自许为“骚黄牯”,其他男人戏称为“骟黄牯”(是指被阉割的牛牯)。一个孔武有力,一个绕脚郞糠(湘西方言,指虚弱无力)。”“山里伢子要成为真汉子,除了练好犁田打耙和巴田塍等基本农活把式,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骚黄牯”“骚黄牯们每次过拨,就是一次壮行出征。”“不管怎样,她们想方设法,要保证自己的英雄男人,每天有两顿要吃得饱。老人和妇女,在过拨的沿途,清路,填坑,坎上一两米处的藤草和杂树都要砍割掉,确保过拨路上无羁绊和危险。”“一人唱,二人和,骚黄牯一路都应唱和起来。壮溪冲,荡漾着山歌和欢笑声。”“一拨接,一拨送,一拨拨过得行云流水,似乎不是在扛竹木,而是他们附着竹木飞行,在林间,在古道,在绵绵的烟雨中。唱着,和着,走着,过拨人把偷听山歌的女娃子的心和腰肢都唱软了,像新生的竹子般。不久,女娃子后背也背了娃娃,在灶台前变着花样给男人熏腊肉、擀姜糖、腌酸鱼。”

  最后,文字细节的描写,彰显作者本身的生活阅历,读来更有冲击,印象深刻。

  譬如母亲为父亲做巴肩的描写,“再准备结实的麻线和棉花。缝巴肩是个细致活,一层布壳子,一层棉花,大概三、四层,中间棉花要垫厚一点,边上摊薄一些,而后蒙上面布,用剪刀裁成猪腰子型。”母亲的一针一线是对父亲情感的寄托,也是对家庭生活更美好的寄托。让读者能感受到,过拔人是苗家的希望,是承担着家庭重任的顶梁柱。

  譬如轭子的选择,“骚黄牯们,为找根如意的轭子料,钻林子,爬山壁,千辛万苦。父亲是在楠木山的岩屋,才找到那根神木的!材料找到了,要放在火塘上的炕上,悬炕一年半载,干透,这个时候,才能做轭子。山里汉子都是好里手,锯木,劈材,成型,刨光。在叉丫凹处和丫脚平面,各扎入二、三小截铁材,再用钢磨磨尖;抹上桐油,且大功告成。”细节的描写,烘托了苗家人生活环境的艰苦,也是对勤劳善良的苗家人的赞誉。

  又如过拨人送拨接拨时场景描写,“骚黄牯们,正草鞋裤单,扛着二百多斤的枕木,用轭子别着,喝气成雾,草鞋踏得狗牙齿咔擦咔嚓作响。送拨到位,转身背对着前进的方向,用轭子支撑住枕木。接拨的人和送拨的人,背贴背,同样用轭子支撑住枕木。当接拨者掌握到平衡点时,两人同声:起哟!接拨者,迈开步子,血脉偾张:嗷嚯嚯,嗷嚯嚯……一路吆喝着。送拨者,柱轭在风中,目视着接拨者,伸脖张嘴:嗷嚯嚯……额脸青筋暴突,赤红如血,转身健步接拨。嗷嚯嚯,嗷嚯嚯……此起彼伏,震荡不息,竹叶子上的晶白也脱落下来。冬阳里,壮溪冲的山山岭岭,分外妖娆。”场景的描写,生动形象,展现了过拔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一篇好的散文,必须形散而神聚,就是必须得有神韵在。

  读《最后的过拨人》能够从中得到很好的启迪。整篇文字从头至尾,看似十分散乱,讲过拨人的由来,也讲过拨人在村里的地位,也讲过拨所需要的巴肩和轭子,还讲到过拨的时节,以及过拨时仿佛一次盛大壮行,和全体山民共同一心,合力拼搏过拨,等等。最后,当山路通车了,也不再需要过拨人这一特殊的行业。而作者睹物思人,想起自己的父亲,想到曾与父亲一道,穿梭忙碌在山间林地,为着全家人生计,不屈从生活压力,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过拨人,他们的身上,有着山里人特有的开朗、纯朴、憨厚,积极进取精神。正如作者文中所言“大山,永远不会老。壮溪冲,永远充满活力。”过拨人消失了,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而父辈们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子孙后代,并以这种精神,创造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可以说,整篇散文的“神”,便是父辈们的这种精神。过拨人并非是单一存在的个体,他们的使命,更与全村人生活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并彼此相融,彼此依恋,也因此才更有意义。作者特别描写一个冬天过拨,“父亲在回赶途中,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太公蒋真元和我母亲带领二十几个老人妇女,每人扛着一捆干稻草,沿路在险处铺上一小把。太公手执钢钎,在最险点凿出一块坎来,供过拨人下脚。父亲端着酒壶,猛喝了几口,面如关公,逢遇过拨人都说:为了老人和婆娘们,我们拼了!过拨人眼里都噙满泪水,答道,我们拼了!”“起哟!嗷嚯嚯,嗷嚯嚯——”过拨人的声音划过天空中,融入风雪的呜鸣声中。他们扛着竹木,在风雪中过拨行进。老人和妇女,不时在雪路上铺上稻草,就像在人生行进的坐标轴上刻上精准的刻度……”

  正是有了如此震撼人心的画面场景,令得整篇文字更加具有说服力、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从文字中,通过不断的场景置换,切身地领略到过拨人身上的那一种精神力量。积极乐观、顽强拼搏……

  不足之处:

  当然,个人觉得这一篇文字,在壮溪老师反复地修改中,几乎达到了完美之境。不过,依然会存在一点小的瑕疵,瑕不掩瑜,也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在此指出来,和大家一起商讨,只希望因此能够学到更多更好之处。

  首先,文字的讲述有些过于散乱。虽说不失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要求范围,依然给人难以收拢的感觉。主要是文字描绘的跳跃度有些大,可能对初学读者来说不太好接受。其次,因为涉及面宽,讲述不免有些不够到位细致。通读全篇,可以看到壮溪老师的文字处理方面十分细腻,言简意赅,刻画生动,画面感十分强烈。不过,由于篇幅的限制,也因此会让人感觉差了点什么,不够畅快淅沥。最后,过拨人消失了,山民们今昔的生活对比怎样,作者并未有所交待,随着新时期四在农家建设的开展,党和国家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利好导向,山村面貌的变化,必然是翻天覆地的,也是充满着希望与美好的。如果能够稍稍提一笔,似乎会更好一些。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对文字的理解不是十分到位,对壮溪老师的这篇文字妄作评论,不周之处,还请老师能够见谅,并多批评指教。谢谢!

  我的讲评至此,谢谢大家不吝聆听。再次感谢。

 

   叶雨社长告诉我,江山文学编辑部准备为我的绝品散文《最后的过拨人》开堂赏析课,我既高兴又紧张。文章一写出来,就交给读者了。我能说些什么呢?还是谈谈我要写这篇散文的缘由吧。

  楠木山,在雪峰山脉主峰苏宝顶的西南方向,相距约七十余里,海拔一千余米。她在雪峰山众多的山峰中,名头不算响,但她在我和苗民的心中,是一座圣山!千百年来,楠木山生息着一代代苗胞,他们为了生存,不仅要与绝险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还要向残酷的封建统治者进行抗争,直到1949年才真正获得新生。

  公溪河,孕育了他们的情怀;楠木山,铸就了他们的风骨!他们勤劳淳朴,团结勇毅,乐观豁达,为我的精神性格,也烙上了不灭的印记。

  楠木山下的壮溪冲,是生我养我的苗家故土。虽然,我离开她几十年,偶尔也回到她身旁依傍,但不时于梦里,公溪河和壮溪在召唤地喧响,那山,那水,那人,亲切地纷至沓来,令我不能自已。

  我想,应该为故乡做点事情,然而做点什么,最好呢?

  2018年,我受唐柳和友友两位老师的影响,加入江山文学网。我觉得用文字书写故乡的人和事,表现出苗民独特的精神性格,让后人敬仰和传承,是最好的方式(虽然我曾经怀疑过自己的能力)。然而,选择怎样一个角度去写,令我分外困惑。

  去年国庆节后的一个周末,我独自散步到芙蓉西路,看见一卡车满载绿竹穿城而过;快到铁路桥时,又看到一列火车装载原木呼啸着奔向远方。此时,我的脑海,浮现出父亲去世时瞅着屋角木轭子的场景;浮现出过拨人我父亲蒋少云和黄保喜、杨兰喜、肖祥求等,他们从龙盘山、矮盘脊、跑羊岩扛竹木过拨,在烟雨里,在风雪中……我迅速返回家中,打开电脑,用颤抖的手,在键盘上敲下“最后的过拨人”一行字。随后,我在三天的时间里,用文字刻录了“最后的过拨人”为自己和后人幸福的奋斗岁月片段。

  “最后的过拨人”,都是我的父辈,他们的灵魂大都融入了巍巍的楠木山中;他们坚毅的脸庞,仿佛被雕刻在高峻的山崖上。因此,《最后的过拨人》,是我献给父辈们的祭文和颂歌,也表达了我们后辈对他们精神传承的决心!

  散文《最后的过拨人》在江山文学发表后,被评为绝品散文,在读者中也有一定影响,都是我未曾想到的。这是江山文学老师和读者,对我的褒奖、鼓励和鞭策!

最后,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出批评意见!谢谢大家!

 

 

  金桂飘香,秋风送爽。在这个秋意浓浓的夜晚,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壮溪老师的绝品散文《最后的过拔人》。

  文章以竹木输出为引,把读者带到湘西大山深处。缓缓道来的思乡之情浸润其间。

  以时光为轴为我们展现了曾经的大山深处有一群过拨人,他们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时光倒退回几十年前,山里的竹木虽然茂盛,但如果想要运输出去,却完全需要人们肩扛担挑,一步步涉水跋山运输出去。也就衍生出了过拔人这一种特殊的劳做方式。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能进入这个队伍在当地可以说是做为一个男人的荣耀,否则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作者是怎么写的呢?没有特别单独描写一个人,而是把笔墨浓浓的赋予了一群人,一群具有鲜明男人气概的人。他们自许为"骚黄牯",他们可以大声吼吼,可以放纵自己,用肩膀去扛起生活的一切。而那些被称为"骟黄牯"们则低人一头,无法自容。

  浓墨重彩赋予了为过拔而做的准备工作。从选一根得心应手的木轭子开始,汉子为即将也开始的过拔而精心挑选。婆姨们为男人们缝制好所需要的帆布巴肩和轮胎巴肩。一针一线里都注入了深情。早早收藏好的糍粑,腊肉,也是不可或缺的。物小情浓,透过作者对这些细节的描绘可以看到山里人对过拔的重视。

  再进一步的深入的描绘则是,过拔不只是一个人的劳动,而是整个团队,他们互相携作,谁可以处于什么位置,该如何去做,都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背对背,肩传肩,在大山深处吼起号子,迈动着坚强的脚步,仿佛用电影里的长镜头定格,他们的每一步都深深嵌入大山,给大山凭添了一份灵魂。而读着这些,也给人心灵一种震撼,这就是湘西大地上最普通的人,却又用他顽强坚韧的肩膀扛起了家人的希望。

  寒冬腊月风,用火热的心滚烫的世界,山山岭岭间穿行的过拔人成了如今的记忆。

  文章最感人的是一颗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那山那水,那竹那木,那一声声曾经在山谷里回响的山歌俚曲,无一不历历在目。而那关于父亲的述说又何曾不是亲情的流露。是对生命的敬仰,是对大山的歌颂。更有对那已经不再有的过拔人的铭记。

  大山无语,却因为有了他而凭添了灵魂,我之所以用灵魂二字,是因为过拔人让无声的大山令人起敬。人与山相依偎,大山养育了这群淳朴憨厚而又粗犷的过拔人。生活有疼痛也有快乐,他们构成了作者对故乡那份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走近壮溪冲,走进大山中,每一步感受到的是岁月沧桑,轮回斗转,时光不再,但过拔人的坚韧,却如刀刻斧印般留下。

  散文贵在形散神不散。看似杂乱的叙述却始终有一根线索在牵引着,那就是对壮溪冲的感恩与怀念,每一个人对故乡总是有一份难舍之情,因为这里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是自己的父老乡亲。壮溪老师的这篇文字就是用这种浸润于其间的情感染了读者,也为那拔人们留下了一份难能宝贵的记忆。简简单单的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回忆,用文字记录人生,记录下每一个感动我们的瞬间。所有这些才是整个文章成功之处。

  感谢壮溪老师带给我们如此厚重的文章。也感谢那曾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过拔人们,是他们用自己的肩膀和脊梁托起了大山,赋予了大山生命。

谢谢江山的的所有朋友们,也感谢菊韵社团的所有亲人们给我这个机会。不到之处望朋友们海涵。

 

 

  当文友段开松把《最后的过拔人》这片文章链接发给我的时候,我以为是一个普通的文章链接,也不急着点开看,想着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后有时间再看也不迟。

  文友段开松又发了几条微信过来,说这是他看到的一篇最具我们雪峰山地域特色的散文,笔风老道,语言精炼,文字质朴却又不失风雅,对这篇散文点赞不已。这一下就让我感到了好奇,真的有这么好吗?我暂且把手头上的事情放了下来,连忙点开了这个链接。

  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首先感觉到,虽然这是一篇散文,但读起来却像小说一样,文脉清晰,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似乎有一股力透纸背的功力震撼了我。说实在话,就好像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样,作者的父亲,一个最后的过拔人,一个阳刚壮实的“骚黄牯”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一篇文章的精彩,在于作者把我们平常看似普通的人、景、物,用自己成熟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文字拿捏恰到好处,朴素又不失风雅,优美却不显浮华。让人感到文章很接地气,阅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美的享受,能感受到一种直抵我心灵深处的震撼。

  文章首先是从作者在工作之地的闹市之中偶然看到装运木头的车子,便想到了自己老家的过拔人入笔,起笔自然,主题切入快捷。

  作者笔下的壮溪冲,是雪峰山中一个山清水秀,林木茂盛的小山村,丰富的林木资源却碍于交通的不便,运不出山外而变不成村民的财富,过拔自然就成了林木出山的最好方式,过拔人便油然而生。

  过拔产生的的原因,过拔工作的方式,当过拔人的标准,作者都给予了浓墨描绘。如果不是雪峰山里的人,是不会知道过拔这样的事情,更不会理解过拔人是山里面顶天立地的汉子。过拔是山里男人的事情,但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可以做过拔人。过拔人都自诩为“骚黄牯”,做不了过拔人的男人都会被人戏称为“骟黄牯”,也就是太监一样,不配有像公牛一样为争夺传宗接代而去打架的权力,这样的男人是很丢人的。每一个山里男人的最大梦想,就是做一个“骚黄牯”。作者把过拔人的雄武形象,描写的入木三分,痛快淋漓。

  紧接着,作者又把过拔人的行头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耐磨的好巴肩,是需要经过许多工序才能做好的。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她一针一线,深夜挑灯缝做巴肩,体现了一种男耕女织的传统家风。每一个过拔人的后面,其实都站立着一个看似普通却又伟大的女人。

  拥有一把结实却又称心如意的木轭子,如孙悟空寻如意金箍棒一般不容易。做木轭子的木材,是要生成天然的丫型,须要胳膊样的粗,人把高,树干还要直。父亲历经千辛万苦,才寻得此神木。又经过一年半载的悬炕才可以用来做木轭子。作者把木轭子的制作描写的非常细致。细致饱满地描写,却又不落入枯燥格式化的说明,阅读之后,恍若就是自己在制作木轭子一样,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底是多么的洒脱。

  过拔,在老家是农闲时节的活。过拔,不仅需要力量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技能和团队精神。过拔,也是一场山里人为过上好日子的一场血拼,生产的开支,生活的保障,以及过年的年货,都是过拔人为之血拼的动力。作者通过对过拔过程的描叙,也把雪峰山里特有的质朴民风展现在我们面前。尤其是对过拔人喊唱苗家山歌的描叙,仿佛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既有烟火气息,却又不乏风雅的古寨。

  最让我感受至深的是作者对冰冻天过拔的描写,村里的妇女、老人二十几个,每人扛着一捆稻草,在风雪呜鸣声中为过拔人凿坎铺路,过拔人一声“为了老人和婆娘们,我们拼了”,让我感动地流出眼泪。此情此景,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能够一直生生不息、繁衍不绝的原动力吗?

  大山,永远不会老,壮溪冲永远充满活力。老去的,是大山的子孙,是曾经壮如山的过拔人。文章的结尾,道出了时代变化之下的过拔人,最终也会渐行渐远,成为历史的烟云。但过拔人的血拼精神,过拔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蛮劲,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行进。

  总之,读过壮溪老师的《最后的过拔人》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力以及驾驭文字的娴熟。语句精炼,人物刻画精准,状物描叙到位,情节清晰,文脉连贯。作为一篇以人物描叙为主线条的散文,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大家的风范,不愧于江山文学网之绝品散文的美誉。

  若要我找出《最后的过拔人》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我觉得有几处章节,还可以再精简一些。许多传世的名家经典散文,大部分的字数都控制在二千字左右。散文的特性,就是状物的描写不必要面面俱到,从这个方面来讲,这篇散文还有可斧修之处。当然,瑕不掩瑜,总体来说,《最后的过拔人》是一篇精美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江山文学网的绝品散文的美妙和魅力。



欢迎访问秋月菊韵文学社团

http://www.vsread.com/assn/st-239.html


  

叶雨

叶雨 探花

  • 301

    主题

  • 1748

    帖子

  • 14784

    积分

2019-10-20 21:12:45

        这堂赏析课质量很高,首先是作品非常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蕴含着深刻的精神风骨;再就是几位主评和副评老师都讲得很到位,不仅分析了文章的优点及精髓,又指出了文章的不足,这一点难能可贵;最后就是主持人远近老师,临时受命,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头脑清晰,语言组织有序,很好的掌握了课堂的节奏。总之,这堂课非常成功,为广大文友贡献了一顿精神大餐!

       为江山点赞,为菊韵加油!

乐歌

乐歌 举人

  • 13

    主题

  • 61

    帖子

  • 3730

    积分

2019-10-20 21:15:50
       为江山点赞,为菊韵加油!祝江山文学夜校越办越好!
远近

远近 举人

  • 2

    主题

  • 162

    帖子

  • 3678

    积分

2019-10-20 22:03:08
欣赏各位精彩的赏析文字,通过诵读赏析,更加深刻理解了壮溪这篇绝品文的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为菊韵的精彩点赞,为江山夜校加油,祝夜校讲课越办越好!
易水灵儿

易水灵儿 白丁

  • 0

    主题

  • 1

    帖子

  • 9

    积分

2019-10-20 22:08:11
为江山文学网点赞!为江山文学网的作品点赞!
壮溪

壮溪 童生

  • 0

    主题

  • 5

    帖子

  • 779

    积分

2019-10-20 22:17:38
感谢江山,感谢菊韵,给了我向各位老师学习的机会!特别感谢远近、玉残之泪、枫魂帝星、谷雨坡等老师的鼓励和关心!我将努力贡献江山,贡献菊韵!
黄金山

黄金山 进士

  • 0

    主题

  • 216

    帖子

  • 7948

    积分

2019-10-20 22:21:46
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一篇文章的精彩,在于作者把我们平常看似普通的人、景、物,用自己成熟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文字拿捏恰到好处,朴素又不失风雅,优美却不显浮华。让人感到文章很接地气,阅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美的享受,能感受到一种直抵我心灵深处的震撼。值得学习!点赞!好文,好赏!
黄金山

黄金山 进士

  • 0

    主题

  • 216

    帖子

  • 7948

    积分

2019-10-20 22:23:09
文章很接地气,阅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美的享受,能感受到一种直抵我心灵深处的震撼。值得学习!点赞!好文,好赏!
烟花那么凉

烟花那么凉 秀才

  • 12

    主题

  • 255

    帖子

  • 1134

    积分

2019-10-20 22:55:18
欣赏美文与美评,祝江山菊韵更上一层楼。
山地731828829

山地731828829 探花

  • 329

    主题

  • 5569

    帖子

  • 17553

    积分

2019-10-20 23:16:42

正点,到位,务实,给人启发。

组织好,赏析好。

纷飞的雪

纷飞的雪 榜眼

  • 995

    主题

  • 6979

    帖子

  • 35848

    积分

2019-10-21 10:22:43
作品,赏析都很棒,感谢秋月菊韵社团的师友们!
枫魂帝星

枫魂帝星 秀才

  • 4

    主题

  • 80

    帖子

  • 1256

    积分

2019-10-21 11:24:30
每一次阅读仿佛都会更进一步了解一切,能感触内心深处的涌动。为江山自豪,为菊韵祝福
逝者如斯

逝者如斯 探花

  • 14

    主题

  • 667

    帖子

  • 15148

    积分

2019-10-25 15:00:54
美文佳评,相得益彰!江山明天会更好!菊韵明天更辉煌!
孙巨才

孙巨才 进士

  • 2

    主题

  • 191

    帖子

  • 6593

    积分

2019-11-07 17:05:07
欣赏美文与美评,真是美的享受,祝菊韵美上加美,韵味无穷!
江亲莲

江亲莲 童生

  • 0

    主题

  • 98

    帖子

  • 664

    积分

2024-11-20 09:57:26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老师。谢谢江山,继续前行。赏析类更难得。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