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讲座】2020年第四讲:散文的批判纲要
主讲人/淡雅晓荷作家:柳拂桥
主持人/夜校校长:云静水闲
作者简介:柳拂桥,本名王启华,安徽南陵人,职业法官。兼事写作与影视制作。系安徽省作协会员、评协会员,芜湖市评协副主席、秘书长、诗人协会顾问。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南陵县作协主席。新文化网站管理员,《(徽派)》杂志编辑。出版文集《(求败的心情)》。为中央电视台撰稿30余篇,其中文献片《(王稼祥)》获中央党史研究室颁发的“党的16大以来优秀成果二等奖”.《(韦拔群)》。《(韦国清)》等较有影响。
【作者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63678.html
尊敬的江山领导,云静校长,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受淡雅晓荷社团社长叶子的委托,来到夜校群和大家共同学习,是我的荣幸。今天我带来的讲课题目是《散文的批判纲要》下面我要从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传统的散文概念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
传统的散文概念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凡非韵即散。散文成为一种定型的文学样式,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而成的。散文的特征、优势以及审美价值,前人之述已备。
诗歌的形式美、音律美是多数散文所不具备的,但是散文的随意性、其错落有致的风姿,却另有韵味。古时文人亦追求散文的形式美,其不仅体现在语句上,亦散见于结体中,后来演绎为汉赋、骈文、古文运动、台阁体(也称馆阁体)和八股文。
客观地说,古文运动在当时是反传统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韩退之“文起八代之衰”,苏东坡文尤其是赤壁二赋,则如长江大河,浩渺无垠,摇曳生情,满贮哲理,均是至今仍然堪称极品的篇什,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但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美学都不能走极端,过去的师塾、书院和科举,以汉赋、《文选》、唐宋八大家等等为范本,挖掘古文的美仑美奂,春秋笔法,并进而流泛成八股文,便是一种炒作。
八股文讲求结构美,文字的雅、思想的正统,表意的准确,坦率而理性地说,偶尔读读其中上品,仍然可以视为一种享受,仍然不失为佳作,但最终落入俗套,为人所弃。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白话文。
2000年的古文发展,是和那个时代一道进步的,100余年的白话文运动也是时势所然,也理所当然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散文作为最活跃、最自由的文学样式,一波三折,载沉载浮,自不乏吉光片羽。一个有着稍稍传统文化底蕴的国人,谁会不知道诸子百家、司马相如的三大赋、刘禹锡的《陋室铭》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呢!它们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一样,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莘莘学子,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什么“朝闻道,夕死可矣”,还说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成就了许多文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梦想。读书人以之为营养,吸之吮之,谓为精神食粮。白话文抢滩登陆以来,是汉文学的一大革命,文学从文人的专利,走向民间、网络乃至口耳相传,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强劲的冲击力,前所未有,旷古绝今,是汉文化知识界的一次大的飞跃。自然,白话文也造就了一批大文化人,诸如鲁迅、郭沫若、林语堂等。
但是,我仍然要说但是,就像再好的风景在自家门口一样,见的多了,也就稀松平常,也像美女经过高明的韩国整容术,于是都是一样的鼻子一样的胸部,恐怕也叫男人们分外的谨慎,担心一不小心遭遇炸弹。
散文和其它文学样式一样,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容易形成模式,如杨朔的美文,某个人的苦旅随笔,模式反反复复地克隆,读者如今也不是好糊弄的。于是,曾经的经典被倒置为批判的靶子,古今不乏其例。
二,散文避免重复。
以此观之,任何文学作品无论如何经典,还是以少一些重复为好,不管是形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进而又产生诗余,即词,词牌又不断创制,故而有生命力。散文从先秦古文到史记汉书,到唐宋八大家、明清小品文、白话文,一以贯之的亦是洋洋汤汤,蓬勃进取的。作为一名业余的读者,抑或作者,虽然读文学的时间不多,但由于散文这个文艺轻骑兵,还是可以抽空欣赏拜读的。可是,时下的一些所谓的散文,甚至包括《散文选刊》上的少部分,已渐渐使我倦怠,以致产生困惑——散文是否太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了,是否已经丧失了一些很可贵很特殊的品质,是否已经到了非脱胎换骨不可的境地?
于是深思,像哈姆雷特问人是什么一样,我不禁自问,散文是什么?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它的明天应该如何?
讲到这里,突然想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在其散文《话说信侬》中的一段话,大意是所谓文学,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哪怕是一花一草,一蝶一鸟,只要是寄托了人类情感的,那便是文学。轻井泽(地名)一带到处都是文学。的确精彩,这是我看到的关于文学的定义中最文学、最哲学,也是最有灵性和张力的文字,它比文学就是人学,风格即人之类,感性、具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勾起人的遐想,尤其在一个颇有底气的文化人心中,端的会产生深深的共鸣。
三,散文需要情感。
那么,我想张冠李戴地认为,散文也首先应该是以抒情为首要因素的。没有情感倾泻的散文,肯定不是好散文。如果好散文还能兼之以思想,有更大的信息量,则是好散文中的好散文。没有情感的散文,不能叫文学,没有思想的散文,则始终是浅薄的。传承千古的散文,必定是文质兼备,均能出类拔萃的。我眼里的经典著作是庄子的《逍遥游》、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鲁迅的《野草》,国外的有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川端康成的《我在美丽的日本》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作品中的优秀篇什,我已经从中学时代开始,一直读到现在。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我们在一盏孤灯下,案桌旁边放上一杯不管质量好歹的茶,我们可以把许多俗世的烦恼和忧虑,把一己的得失丢开,我们可以认真地和大师、巨人对话。
当庄子站在哲学的前沿,当苏轼站在文化的巅峰,当鲁迅孤独地点燃他的一支烟,当尼采面对禁锢人们心灵已久的基督教文明,当川端康成把东方文明如数家珍一般抖落的时候,我的心振颤了。也许这是另外一篇文章的话题,我已经习惯于仰止大师和巨人。
那么超越尘世、超越时空,高山流云一般见识非凡的极品,那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足以震撼一个蝇营狗苟的小我,足以让我们坚强如许。在我以为,只有这样的散文,才是大散文,而不以篇幅计。它们不仅给予我们以美学上的阅读愉悦和享受,更可能锻造或潜移默化我们的灵魂。
大散文应该体现于眼界开阔,识见深刻,文笔恣肆,大散文的著者,首先应该是一位思想者。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有所寄托的著者,它不可能不想把他的哲思,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出来。想象一下西方的《圣经》,那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想象一下孔老夫子的《论语》,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一个章节。这种作品的著者,首先得是读书种子,其须有学,也许有才。倘若才学兼备还不够,还得有识见,故古人往往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散文应该表达真实的自己。
相反,如今的文学杂志、媒体副刊,大多充斥一些流水账似的的作品,往往看上去还比较美学,但给人的感觉,始终是人造的美,小家碧玉的美,并不健康积极的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完全可以更崇高一些,完全可以更硬朗一些,我们完全可以更无所顾忌一些。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们应该表达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李白在江南诗山——敬亭山独坐时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难道敬亭山就真的那么让诗人一见倾心,义无反顾么。其实,我也去过那么一座山,它离我并不遥远,。我心里知道,敬亭山也就是一座寻常的山。只是李白在那儿找到了一种感觉,找到了一种寄托。也许敬亭山在深秋是寂寞的,刚好李白也是寂寞的,于是,他和它很偶然,也是必然地成就了一段因缘。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如是。难道辛弃疾的山,就是如此多情而风姿绰约么?一言以蔽之,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
当然,散文的形式美是传统散文特别推重的,如研究文章章法的往往说豹头凤尾,还有什么象猪肚一样丰满的中间部分,有的讲究文章的如何破题,注意如何起承转合,卒章见志。散文的形式美每每伤害了内容。六朝的脂粉气,八股文的腐臭味,虽然喧嚣一时,却最终是被历史以公正评价的。
尼采曾经很狂妄地说,他的文章是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果然。如果我们处在尼采的时代,也许我们也不能接受尼采,甚至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不接受尼采。接受与否,是我们的权利。但是,尼采就是尼采。尼采不管我们接受,还是不接受,他仍然是尼采。这是否就像散文,不管我们接受与否,我们无论如何,还是要面对散文。哪怕那是我们不愿意的。但是,我要说,散文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散文也可以真正散起来,为什么一定要形散神聚,难道不可以形散神也散!
五、散文的散。
散到什么程度呢,散到文白相杂,汉英文间错,甚至于无主题或者多个主题,并行不悖。或许,我们依然习惯于一个中心论,太习惯于二分法,一主一次,一明一暗、一正一副,草灰蛇线,循迹而动。固有的思维定势套牢了我们很多年。
教科书贻误了我们很多年。中华禅的始祖大约是六祖慧能,他在闻听《金刚经》之后,就能顿悟。他是没有基础的,也是没有传承的,他不立文字,即心是佛。
一流的文学作品都是立体的,每个侧面都光彩照人,横看成岭侧成峰,甚至它们的残缺也可以上升到美学。你说《逍遥游》不是散文么,唯物唯心论者都说好;悼红轩中的一场十年梦,见仁见智,居然成为一门“红学”;卢梭《一个孤独者漫步的遐想》、邦达列夫的《瞬间》,这里面很多文章都是很随意的,有的就是札记,有的还是随手的几个字,根本就是未完成的手稿,但如果咀嚼咀嚼,是不乏人类思想的火花和睿智的。
当作品提升为理论,再用理论来光照我们的创作。我们是有选择的。选择即人生。我们选择什么,我们就是什么。17岁的时候,我曾经读蔡仪的美学教程,18岁时,我就不读了,为什么?因为有更好的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和其翻译的黑格尔的《美学》……
没有哲学根基的文学,毕竟是浅薄乏味的。
《散文选刊》的主编王剑冰先生在《2002年中国散文漫谈》中列举了当代散文创作中的六种弊病,即政治散文的说教性,文化散文的论文性,指少心性光照,叙事散文的小说性,指让人感觉出情节的虚构,抒情散文的诗歌性,混淆了文体的差别,游记散文的过程性,生活散文的无序性,概括是很有见地的。但笔者仍然有不完全一致的意见,或者补充。
六、叙事散文的小说性。
叙事散文的小说性,如果虚构的有斧凿之痕,自然是不成功的,但是,散文是完全可以虚构的,是可以艺术处理的,因为虚构和神话和凭空想象毕竟是两个概念。游记散文的过程性,记流水账,是充斥于而今的大报小报、各色期刊的。生活散文是事无巨细,又往往自暴其短,故作姿态,是特别令人烦。王先生是很有眼光和见地的,但是观照方式仍然是教科书式的,是传统的。
在我眼里,散文可以是散文,也可以不是散文,不是眼下花上0.5元买一份报,就可以读上好几篇的东西。
散文的著者是要有境界的,而其下笔则如行云流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惨淡经营,不刻意求工,举重若轻,浑然天成,读一遍和读十遍有不同的感觉,今天读了明天还可以再读,读之千遍不厌倦。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青弋江边读《逍遥游》、《报任安书》、《前后赤壁赋》,如今我的办公室书橱里仍然放着它们。我还是要读,并且一直要读下去。这些成功的散文作品,验证了印度老人泰戈尔的名言:“散文象涨大了的潮水,淹没了沼泽两岸,一片散漫。”
散文是可以散的,是大可以随便,想到什么就放笔写来什么的。
七、文章应该如何做。
其实我说的也并不复杂,不管做什么文章,首要的是,文章做出来以后,是给谁,是为谁而作。明白这一点,文章就好做了。
在单位,如果你主要是从事文字工作。一年下来,完成不到100篇,可能也差不离了。大多是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之类的东西,没怎么用心,也就没什么记忆。基本上文从字顺,意思明白,就足可应付了。说也怪事,如果不是自己想写的东西,就怎么也写不好。看来,为文之道,还是用心为上。
自己想写的东西,也得看为什么写。如果一味地为了发表,挣取几个稿费,其实也简单,不管是报纸,还是杂志,先读上几篇,把版面、风格和编辑的口味,细细揣摩一下,然后如法炮制出来,发个伊妹儿,往往也能搞定。当然,我说的是往往,并不必然。必然的是,投稿需要对症下药,编辑喜不喜欢很重要。选材比文字水准更要紧,其次才是表达质量问题。
为了能够发表,我们的写手,几乎长时间进行如此的自我训练。大体如下
1、弄清媒体。
2、编辑口味。
3、版面大小,一般在800到1200字之间,如果发出来突破1200,就是很给面子了。
4、最好有地域性,也最好结合时令而写,就像餐馆里的时令菜一样,媒体也看重这些。其实,也不是媒体原意,倒是读者,媒体假想中的读者,喜欢这些。
5、把一桩事情说清楚,如果是都市报,最好时尚一些,小资一些,打打擦边球的文字,煽情到位,更能夺人眼球,也更受编辑欢迎,当然,文字也不能粗糙,尽可能美一些。越是小报,越要求文字的美。相反,大报则可能注意立意,观点要新,站的尽量高一点。文字平淡,反倒使人感觉是绚烂之后的境界。一点也不打紧。
6、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打个比方,我们去某地参观游览,回来写一篇文章。不一定非是散文。报上常有这样的文字:
某年某月,因为某事,我们去了哪里。去的时候,季节如何,同行哪些,为了何事。然后做一段自然的、人文的背景介绍,再后来,我们到了,又见到什么,如何如何。这个景观如何特殊,我们心情如何感悟,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云山雾罩,大彻大悟一番,就回来了。回来以后,不能释怀,魂牵梦萦,多好的地方!基本如此!
按照这个套路,一年写上个10几20篇,也可能更多,如果再一稿多投,则更有可能小有所获。长此以往这样,也就算得上一个文学人,或者真不真、假不假的作家了。
可是,在我以为,这样写作,是会没有出路的。它的毛病主要表现在: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是不可能参透世态,出精品的;没有娴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也不可能把情绪、思考渲染表达到位;低水准的发表欲望,和小小收获,会对写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总之一句话,为什么而写作的问题,其实没有得到解决。也因此不可能产生精品意识。也就不会有大作产生。
我为什么喜欢博客?博客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面对更广大、更陌生的读者,他们不会给面子给你,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纯粹以文会友,以文字论英雄。这样,才可以逐渐提升自己。
我们写作,说到底其实是为自己的,一步一步提升自己,无论什么题材的文字,只有得到提升,我们才能完整而尽兴的表达。难道不是么!
以上是我对写作的一些理解,文章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眼前很多的文字是这样的:学生作文似的,要么像杂志报刊上面的只有文字,没有思想的架构。文始终要以意为主的,并且力求文质并茂。
其实我认为,文字背后应该有更广阔的时空和意识在流动。如此方能传之久远。这是写作的意义所在。
【江山文学网淡雅晓荷社团】
http://www.vsread.com/assn/st-637.html
校长总结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晚柳拂桥老师的讲座十分精彩,知识性很强,理论水平很高,见解独到。现在读散文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归根结底,是时代不同了,读者的口味变了。散文要何去何从?很多作家在探讨这个问题。有人说,传统散文的“形”和“神”都落伍了,散文应该“与时俱进”。柳拂桥老师的“批判”很及时,“批”得好,“批”得妙,“批”得人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