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回复本帖
江山夜校

江山夜校 白丁

  • 74

    主题

  • 97

    帖子

  • 89

    积分

【江山夜校讲座】2023年第2讲:散文情境化创作谈

2023-03-11 09:11:48

https://www.vsread.com/assn/st-875.html

主讲    怀才抱器

主持   沙漠孤月清


怀才抱器,生于1957年,有人戏说是专为钢铁年代而诞。一生坎坷,早历八十一难。主要岁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历37个春秋。与文学日夜厮磨,重在培养感情,不曾一试身手,退休后,入驻江山文学,一路跌撞走来,是江山文学锤炼了一个勤奋者,被送入名人堂。曾在江山文学获得奖励,每一次发令枪响都让他奋蹄陷阵。他感觉已经走进深度时光,唯有文学可相伴,于是,全身心拥抱而不舍。
个人文集:https://www.vsread.com/index.php/space/myspace?uid=85184&lm=1

沙漠孤月清:

【开始语】

 关于散文创作的话题很多,有理论性的,也有实践性的。怀才老师这篇讲义,就是侧重于创作实践,从散文情景化的设置、构思、操作等层面,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具体文本,通俗讲解这个课题,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导语】

每个散文作者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散文创意和架构。在架构里,我们都希望文字活泛起来,仿佛可以被我们抓住,又可以被我们放飞。如行云,似流风;如密室,像宫阙。不可摩其状,尽其意。作者和读者都喜欢进入其中。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内心已经存储了一个情境。

的确如此,情境化,正是所有文学形式都在极力追求和表现的东西。

用一个个真实的情境,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趣,传达情境本身的意义,这是文学作品的要义。

情境,是一种境况的具体化。打个比方说,我们在大雨中看到了某人被淋成落汤鸡,是要比一般描述一条湿漉漉的街道告诉我们下过雨生动,更有吸引力,更能预示并传达故事和意境。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去捕捉情境。哪些情境是可以传神的,我们就要以文学的审美眼光去关照。

读读李易安的词《如梦令》,一首小令,几个字,也要写出情境:“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若词人写,桨橹啊,摇啊摇,就是走不出藕花深处。有味吗?或者说,老想出去,就是出不去。更是败兴之笔了。

情境和意境,是一对相从相携的东西,不可分割。明白地说出来的不是意境,而是说教或者是感悟。情境的价值,我认为它可以藏匿,藏匿,不一定就不好,审美是喜欢从中寻求意趣的。

一首词,一首诗,情境化就是画面,哪怕几个字,也要去构筑这个情境。散文这种文体,不受字数限制,没有理由可以舍弃情境化的东西而不顾阅读兴趣一再说教。

写作散文,不像胸装万千韬略,而是带着一幅幅情境运笔。

 

散文创作,要将自己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意念,寄托于具体的情境,于是创设了散文的情境化格局。这个情境化,可能是一段类似画面的东西,也可能是一个故事的叙述,或者是一段情境的再现。简单地说,是画面情境的再现。

如果我们还拿李清照那首词的情境为例,看看写在散文里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坐在扁舟里的女子,一脸的疑惑,怎样走出这片迷蒙的荷花荡呢?她有些恐惧了,突然大声喊道,怎么渡过去,怎么冲出去啊?啊,我们迷路了吗?突然,舟破了荷塘水面的宁静,惊扰了躲在荷花深处的那一堆鸥鹭。扑棱棱,惊飞而起……

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不断加工,要看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态和意趣。如果是获得突来的惊喜,就可以这样去表达了。完全可以再次想象,写那个女子的情调情境——

一个欠身,那扁舟打了个晃,差点偏倾一侧,她想跃起,去抱住其中起飞迟钝了的鸥鹭。

这是在美景面前难以自持的样子。要表达的是,即使在美景面前失态,失态也是一种美。在美的面前完全可以失态,这里的失态才是一种真正的陶醉。完全可以根据需要,以想象弥补情境,让情境成为读者体会这种美味的媒介和载体。

情境的美感,散文会表达得很情趣化,因为散文文体有着可以自由调度的空间。

这些散文想传达的意思,不必由作者表白,读者可以根据情境去猜读出来。这也许就是散文情境的魅力。

当然,情境化,不是一种创作的范式,模板,也不是套路。而是一种写作方式上的要求。从个人写作散文的体会说起吧,我想谈谈其中的一些要求和道理

思考题:什么是情景化?

 

故事和画面的真实,不抵触情境化的真实。我们可以想想,一旦故事和画面,被一个人呈现在文章里,都是带着主观加工的痕迹,不可能是原样的呈现,除非用摄影和视频录像,我们才可以看到原本的真实。但这不是散文情境的真实。

如果出现故事,故事的基本脉络,包括背景、发生、过程和结局,是真实的,但叙述上完全可以根据主题和意趣的需要,进行微加工,使之符合散文的表达需要。

举个例子吧。我创作《儿时拜年》那篇散文,直接就在文章开端使用了情境化的方法。

隔壁的六母,一定在“扫灰”时,举着一端绑着笤帚的竹竿到我家。一方七分旧的蓝头巾,把个头包得像陕北扭秧歌的样子。进门戳几下门楣上的蛛网,挺好竿子,就凑上炕沿,和母亲聊几句。

其中,联想了陕北扭秧歌的情形,完全是“添枝加叶”,这是后续加工的痕迹,并不影响故事的真实。这个画面,也是故事性的,意在表达我们两家人,亲如一家。这个主题统摄了故事,那些细节完全可以再加工,而不是纯粹的原样再现。谁也不会对真实性产生怀疑。如果我把这个情境化的描写,变成一般性的叙述,那就没有味道了。

邻居六母,戳个空,举着扫灰的竹竿,来到我家,坐在炕沿上和母亲聊起来。

这样写,故事也是真实的,但情感的表达就少了厚度。

能不能虚构这样的细节呢?也不是不可以,应该尊重情感的真实,在某种情感下,细节的发生具备了逻辑性,也就是真实的。

还要注意,艺术加工,不会破坏画面的真实性。

特别是写景散文,必须使用画面形式呈现风景的美。这种风景美,只要符合风景的背景(气候、节令)就可以,有的时候要考虑风景的知名度,不能违背大多数人对风景的认知和感受。

用个例子来说吧。我创作《给海岸之春的主题词》这篇散文,主要是想给不同地方的海岸风景,注入一种风骨的概念,所以,根据需要,就按照不同的观赏印象来呈现。下面这段是写龙山湖大坝的情境,描写并不影响其真实性。但描写的画面要表达“江湖使人不倦”的意趣,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展现——

放弃车马,就去以步丈量。登上十里海湖之堤,三米仄径之下是彩色的地毯,是直线式的彩虹。春天,一定要给人一点颜色看看的!春草太浅,绿也嫌素,那里是铺设着天蓝微紫、粉红大红、半粉半红的画,那种植物叫什么?好像叫“小叶天蓝绣球”,忘记了,不管什么名字,我觉得它对春天的大地最多情,是春土的妖姬,是春色之花冠,永远贴在地面,从不离地三尺,以炫彩。我给它改了名字,喜欢称它是“一地锦”,朋友说,这个名字好,像一首词。

1.太长的大坝,人舍车马步量而不倦;

2.春天的颜色,如此缤纷妩媚,令人不倦;

3.植物的名字,令人猜想而不倦(其实,我是知道那个花草名字的,但不写出,我重新命名,是表达春景总是给我们一番美好的遐想,甚至是再创造,如此,人在风景里还会倦怠吗?)。

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上文想要表达的意趣,做另一番描写。意旨为纲,景色为目,统摄一体,传达美感。如果离开了创意的真实,而是直描,也未必好看,因为少了一样东西——情感主题,所以就无味了,甚至令人觉得真实性也打了折扣,怎么如此平淡的风景也拿来说?

所以,我认为,情境化的真实,首先是要注意情感等因素的真实,要符合逻辑。

一段风景,一个画面,我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让读者感觉新颖,我必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也就不拘泥于风景本身的情形,甚至打破了风景架构的顺序,也有舍弃。我觉得呈现出来的情境一定是精粹的。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做太多的取舍,无力表现主旨的,再好也不用。

那么,必然涉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的真实性问题。如果按照逻辑的真实,即使那些我们没有确切的经历,也可以根据历史的真实来重现。当然,必须尊重历史,注意用词符合历史风貌。

拿我创作《峨石瀛波》为例吧。峨石瀛波,是我几度想表现的一处绝世美景,但总觉得,纯粹的风景表达,少了历史的厚度,所以,我在阅读了地方志部分章节,参考了与风景最有关系的道光年间的荣成县令李天鸷的诗几十首,以及网上对这个人物事迹的叙述和评价,重新对风景作了设置,安排在李天鸷的目击之中。此时,表现情境的角度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就可以走进另一种境界,这也是创作会引起愉悦和美感的方式。思考在前,情境就发生了多种表达可能,我们选择的可能性就多了。

秋色已老,地里的稼禾已丰收在手,他要以检阅丰收场景的姿态走进荣成这个县域,享受“三秋”的美景,他可以有情调地欣赏着他即将主政的这片土地。从山西的襄汾,迤逦东进,新科的举人头衔没有令他兴奋,他有了一个计划,一定要于秋后,去约见“峨石瀛波”。

这是李天鸷抵达风景的一段历史还原,肯定和他的到来有出入,但我要还原出他那种对风景情有独钟的情怀,完全可以创设一个符合他的情境。那时是否有“三秋”的概念,不可考,或者说我是不可考的,但我还是用了这个概念,因为这种拉近,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接近和理解这个人物。这段情境,可能并非如此,但根据他对风景的热爱,对即将主政的地方的热爱,这段描写又不失真实了。当然其中还有分寸的把握,未必十分准确,起码不损文章逻辑和人物感情的真实。包括,是否果真有一个计划,我是从他的诗歌里找到了根据。他吟道,“峭壁嵯峨久著名”,那他就一定要做个行程计划去看看。他是秋日来的,忙于政事,只能待秋后了。这些推测,并不影响真实性。

所以,创作历史性的散文,往往在情境的分析,拿捏和考虑用时最多。创作时,给自己一个思路,走进去,一定会收到一种与之同行的创作体验。创作时,也可以推翻自己的设计,重新设计一个思路,在不断权衡中,总有自己喜欢的。不要怕费时费力,因为想好了,动笔才有线索,才有定力。

当然,我的主要用墨是写峨石瀛波风景的,对他旅途的细节,就没有必要完全无遗地甚至做细线条的描摹。表达出他的迫切足够了,作为风景美的铺垫,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就可以了。

这样说吧,如果我们看电视剧电影,离开了情境化的场景画面,纯粹让我们接受一个事实,一个理念,我们是会感到败兴的。例如,如果影片《满江红》只为了告诉你“满江红”这首词是谁写的,或者说这首词多么有影响力,一定不会那么有兴趣去看。用故事画面呈现,我们就喜欢了。连反面角色的秦桧都喜欢读,喜欢朗诵。其中包含的东西就太多了。所以,借助情境化的东西,我们可以收获太多意识不到的效果。画面里,情境中的某些东西,就连作者也无法说清说透的,那就用情境化的画面和故事,交给读者去自己求解。这是艺术本身最大的魅力,艺术是尊重每一个人的。

是否脱离真实了呢?没有。艺术的真实是情感真实的表现,秦桧站在什么位置朗诵的细节都不重要了,甚至可以成为我们任意驱遣用笔的空间。

所以,我在写作时,主要从一些细节上做再创造,就像我笔下的那个李天鸷,是否就是站在海岸马上吟出了那首诗,不重要了。就是回家在纸上写也不要紧,因为并不影响人物情境的真实。

大胆设想,才可以获得更自由的运笔空间,否则,我们只能局限于获得了某些文献资料的叙述。就是风景表现也一样,我们不断选择表现的风景,重新设计情境,选择一个最好的角度去表现,也会写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想引述沙漠老师在《禅意清晨》里的一段——

其实,它看不到我,我们之间隔着一层墨色的玻璃膜,还有玻璃上薄薄的霜花。它看到的只是和它毛发一样的黑色车身。不过,它笃信我在车里,不仅凭嗅觉,也凭感觉,凭意念,凭我一贯的善良。这仿佛我现在倾听梵音一样。

这样的狗是真实的吗?显然狗无法像人一样做着这样的思考,但转换了观察视觉,让情境发生了转换,比自己叙述自己的善良更有意思,更有味道。

我想沙漠老师一定在这个情境处理上做了推敲。创设情境,总会有让人惊喜惊奇。

我曾经就有意地转换了一种情境呈现方式,和沙漠老师的这段情境叙述角度有点类似。我是写了一句“那些风景知道我又来了……”一下子就换了一种情境方式,风景和我处于朋友关系,熟悉的亲切的情感就出来了。也便于我对照着写今年风景和往年的不同。这也不会影响我写的风景的真实性。

我们在情境中可以找到很多切口,进去就感觉境界宽了。大家不妨试试,在思路上换一下,看看有没有起色。

思考题:情境化的真实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创作散文,有了意念,没有情境等,即使表意再怎么可取,也是空架子了。所以,作为作者,先要有自我主体意识。一定要想到情境。

散文创作的过程,就是我们走进自己创设的情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是驱遣情境的关键。

1、“我”是一个情境化中的人

故事、画面、人物、场景等情境化的东西,都是你来呈现的,首先创作者要有这样的定位,不是要在散文里去告诉读者什么道理,我有个什么样的情感。说教,不是一个作者最好的表现方式。就像在生活里,我们不喜欢夸夸其谈者一样。

散文创作,“我”常常是那些故事画面等情境化东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不管是“本我”还是“拟我”,“我”都要充当一个故事里的人物,哪怕是叙述人也好,不能置身故事之外,进入了,你所创作的情境化,就有了血肉和情感,你的情感,哪怕不着一字,从字里行间也可以感觉到。

即使是一个转述的情境,“我”也在其中,否则故事和画面等情境都觉得是一个空中楼台了,和读者的距离就远了。

为了方便理解,我随便拿一段来读读——

微风细雨,燕子去表演了,斜斜的身影,剪开雨幕,她们的情调不在语,而在飞。或许我不懂得燕语,我们不是一个语言系统的,听不出唤伴归,听不出无事而闲谈,听不出鸣春叫花开。

这是我写《燕子语》的一段。不说是我看见的,读者也清楚,关键是我作为一个叙述主体,就把画面交给了我和燕子了。当然,我是在写我不懂得“燕语”的惆怅。

所以,散文最喜欢的往往是以“我”的视觉去观察和叙述。这一点我就不多说吧。大家自己体会。

2.要让读者有代入的读感

如果仅仅限于我知道了,说说而已。那就是没有了散文创作的本来热情。一定要知道,我们创作散文,是给那些喜欢生活的人看的,喜欢文字文学的人,一定是一个超级唯美的角色,他的鉴赏力,甚至比创作者还要好,不要觉得读者都是不如创作者的。有句话说,“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就是这个道理。读者更需要一种有意义的情境的再现,有别于读者将自己代入其中,享受那种文学表达的美感。我的世界即使是静寂无声的,也要容纳别人走进来。这是创作必须想到的。读者走进去,不是听你滔滔不绝的演讲,而是你的情境,那些故事,那些画面,能不能打动读者,能不能引起相似的回顾,这是根本,所以,我们需要情境化的东西,否则,读者一掠而过,走不进来的。

3.要有抓住情境亮点的意识

写作一段故事,描写一处画面,总要先找到亮点,不然,就无神。

很多时候看散文,觉得作者使用的画面故事,包括叙述的情节,都泛泛一般,觉得可以删除,可能创作时少了精选情境的能力吧。观察生活不足,把握情节不到位,没有核心意识,不知为何使用材料,可能都是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写完,我就这样回头看自己写的,往往有这个不满意的感觉。我必须重新审阅一下,添加亮点。

材料可能再普通不过,但根据主题需要,我们必须过滤掉那些无关的,可能也是真实的情节情境,留住那些亮点,随便搬来一段故事,看似是情境化的东西,但逊色。

在这方面,我特别佩服和欣赏“东篱采菊”社团的文学顾问岚亮先生的驾驭情境的能力。最近他写了一篇《叶山行记》,其中有一段写了自己高中时去往叶山,和同学的养父老叶叔的一段情境——

阿亮同学,你在看啥?老叶叔叼着烟筒端,不知何时凑了过来,问我。我说我在看星星。他说星星就是星星,挂在天上又摘不下来,有什么好看的。我说我在看远山的星星呢。他笑了,呵呵道,那哪是星星呀,是村庄的灯火呢。我听罢,也笑了。我们“嘿嘿哈哈”了一会儿,他问,阿亮同学,你高中毕业后打算去干什么呢?我说我要去考大学。他噢了一声,问,维山是怎么想的,你知道吗?我不假思索地说,他当然是与我们一起去考大学呀。他听了,笃笃笃,朝墙边的梨树上敲了敲烟筒端,大声道,这可不行!我问为何不行?他说维山得回叶山,大学就不用考了,就他那成绩,别说是纯属黄公子陪考,就算是考上了,他将来也必须要回到叶山。

我惊呆了,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老叶叔又给我留了另一个印象,是一个顽固不化的老古董。

这个情境就特别化。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儿子考大学,一定要飞出大山,找到崭新的天地。而老叶叔出语惊人,不能让儿子考,当然理由牵强的,说学习不好,其实,这不是主要的。即使考上了,将来也要回到大山,这已经和一般的父亲的愿望背道而驰了。所以令也觉得老叶叔是一个“老古董”。这里的“顽固不化”“老古董”,正好表现了老叶叔深爱叶山的深厚感情,他要把这种感情传递下去,连儿子也不放过,而且这个儿子还是一个养子。

在这段情境化的场景对话里,没有一点提及老叶叔深爱大山,完全借助情境化的亮点,鲜明地表现出一个不同寻常的父亲的襟怀和风骨。

亮点,往往是异于常人常景的,作者要捕捉到。其实,在观察时未必意识到了,一旦进入写作过程,那个亮点就会发亮,直奔文章的主题而来。有经验的作者,一定是不肯放过这个情境的。此时,情境化的场景,是亮点的一个载体,你就是叙述得有些不如意,或者蹩脚,都不伤亮点。

有的散文,全篇都是情境故事,一贯下来,却不能引起我们的好感和兴趣,为什么?亮点被埋没了,故事掩盖了亮点,太多的叙述也都是不足取。这一点在写人散文里最突出,往往不被作者注意到。

我曾经写过一个卖猪肉的女人,描写过她动刀的准,装袋的麻利。后来都被我否定了。我就写自己静静地坐在肉铺子听她和一个女人的对话,我抓住了其中的一句:“儿子的学费我可以一刀一刀地割下来。”这是表现人物最大的亮点,那些动作都没有意义了。

4.想象力是情境表现的翅膀

很多散文,情境很朴实,也是逼真的,但总觉得少了灵魂,没有了趣味,就像一杯白水,没有个波澜,甚至涟漪也不会发生。可能与创作者的想象力有关。

散文的特性在于审美,情境是审美的载体,合适的情境有助于想象力的爆发。

作家余秋雨写风景,总是把自己的想象力加进去。他有一段文字,完全可以让我们看到想象力的重要性。

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如果只是叙述眼前的风景,我们获得的是一个风景平面印象。此时就需要一种想象力的加入。当然想象力不是简单地指把风景想象成什么样子,更丰富更深刻的想象力往往是深度联想,增加风景的厚度。

还是拿余秋雨的散文来学习吧。他在《沙漠隐泉》中有这样一段: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眼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漂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

这是一眼“隐泉”,挖掘隐泉的秘密,需要想象力。作者想到水鸭飞越关山的情境,传递出一种缥缈而又是沉重的历史感。没有想象,隐泉无法开掘出深度。人类创造一眼文明的泉地,需要一种水鸭跋涉的精神。

如果一味地用细腻的手法表现那眼隐泉,写水,写鸭,写草,那都是表层的东西。只有想象力可以把这眼隐泉的含义开掘得更透彻。

当然,我们的想象力,也不必苛求在那三只水鸭上。假如主题允许,我们可以根据沙漠里还有水,还有水草,进一步生发想象。

一泓隐泉,不多的泉水,却不甘寂寞,硬是生养出丛丛水草。文明如水如泉,上善若水似泉,即使是在千里之外,草籽也会飞来,投入其间。

我这样去生发,可能有些笨拙,但必须靠想象力完成。如果这样写作,隐泉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存在于沙漠的可贵了,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如果没有深度的情境,那只能算是罗列。更不会有什么审美的艺术体验,写作者也会觉得那么无聊。用想象力带着读者去飞,这是好散文的秘密。

思考题:理解和把握情境化创作的主体意识。

 

可能这个问题,在高手成熟作者那里是赘余,但我们学习创作,就有必要在细节处理上追求完美一点。这是个技术性的问题,一般地说,有意识地注意就可以解决。

1. 情境化的简笔和繁笔的问题

简笔,简单地说,就是简写,缩写,不扩展。是删繁就简,是言简意赅。繁笔是泼墨恣肆,不计节省。是和简笔相对的概念。

繁笔,在叙述文学中,使用很多,在散文体裁里也有使用,但相对于简笔吧,也是有所收敛的。这种笔法,我认为是借鉴了汉赋文体里的铺排笔法。从我的写作实践看,在描写风景上使用过,为了到达渲染的写作目的,极尽辞彩,造成一种情境气势,还是有必要的。但使用上要注意构句的整散结合,不要一味地整句表达,看似整齐铿锵,但和整篇散行文风是不易般配的。最好整散结合,构成跌宕的语势。如果是叙述故事性的,最好慎用。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简笔吧。

简笔可以让文字在急进的过程中,显出更加快捷的速度,还有一种简约的美感,那就是如风如雨般,不给人停顿的流畅感。

我在写作《峨石瀛波》就有意使用了简笔的手法,可以拿出来切磋一下。

抵达荣成当日,他谢绝了洗尘宴,不登临县衙大厅看看他行政的威武之地,也不看为他准备的衙后小院是不是满意,还不去听那些地方官吏的陈词滥调般的汇报,更顾不上安顿好随从家眷一干人马,背起单薄的行囊,打听着这处风景奇观,踏着月明星辉的夜色,步行三十里,一头住进了峨石瀛波一侧的“老虎洞”。

这段叙述,包括的内容很多,参加洗尘宴,观察主政大厅,察看所居,听取汇报,安顿家属,踏着夜色前往。如果展开,应该有很长的文字,但这些简笔,将每个情节情境一掠而过,突出了县令李天鸷急于造访他心中最美的峨石瀛波的风景的心情,收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我觉得是这样。

简笔有时候喜欢排比的句式,使叙事描写一贯直下,也是行文可以考虑的方式。

还是要有一种行文的意识,简约从来不会寡意。想想郑板桥的句子,“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这里推出的效果,令我们钟爱,那就知道了自己写作怎样去简行约取了。

可以想想《水浒传》里的拳打镇关西一段。

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如果描写惨相,显然简笔不足,但给人一种直观淋漓的效果,不在于表现同情被打一方,就使用简笔。那真的是痛快淋漓,流畅酣畅。

有人说,由简入繁易,而由繁入简则难。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我们习惯了叙述清楚,就不笔墨,于是造成了拖沓,而能够删繁就简,又觉得不舍。反而觉得自己的文章,是裁一字感觉缺失,增一字又是画蛇添足,百般心爱,怎么舍得删除。一段文字扩充起来,顺着脉络,通过想象,是不难的。要达到简约的境界,需要斟酌,意不减而字简,怎么不难。所以,创作时要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文字,不轻易使用堆砌,该简则努力简。

还是拿我前面说的例子吧。写龙山湖和黄海之间的大坝,我写过很长的文字,包括海面的浩瀚,湖面的静谧,大坝的美观,但和我要表达的“风景使人不倦”的主旨有些散漫了,于是我就删除了那些铺排,让情境更集中表现我的主题。

其实,有了简笔和繁笔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拿来审视自己文章用得好不好,修改也就有了根据。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下,或许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2.情境化的情境、故事、画面、片段的完整性问题

散文,除非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可能很在乎一件事的完整性,就一般的散文而言,散文里的情境化文字,几乎都是以片段的方式呈现的。是故事,可没有什么背景,也不交待发生发展等过程内容,可能只是截取了一个片段,因为片段足以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意向,就没有必要赘述无关情节。如果是画面,可能只取精彩部分,对画面的背景、烘托等因素不再顾及。

为了逻辑上的衔接,可能要交待一下行踪,或故事的起因等,但不会赘述。例如,可以说,想起去年我们相见的一幕。一句话,就切入故事或画面了。至于背景性的东西,可以在故事和画面里隐藏或透露。或者说,散文的故事和画面,完全是片段化的。因为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的主旨已经发挥了串联起片段的作用了,就不需作者太注意这一点了。

3.散文情境化段落的衔接和叙述的问题

这是细节方面的事情,但可以看出一个作者的写作功夫是否成熟。这个衔接,包括情境和情境的衔接,情境内部的衔接和过渡。看似细节方面的问题,如果出现这方面的问题,总感觉像一只苍蝇飞进了碗里,特别讨厌。甚至各方面都写得好,只是衔接不好,就像一件衣服做得合体,而扣子没有做好,也是这件衣服的败笔。

例如,常见叙述情境的句子出现“只见”,“只见”就像一个人说话的习惯语,如说话前加个“这个”,毫无必要,且显得幼稚。

“然后”是现代很流行的承接语,使用频率太多,每一个情节的衔接都是“然后”,无疑是多余的,应该懂得事件发展本身都是充满衔接逻辑的,不必使用这样的字眼。

还有一种表达是很让人头痛的。句句有“我”,我的出现,是交待主体,但并非不说就不知道是“我”在故事里,在画面中。从语法上看,有承前省略主语的,也有蒙后省略主语的,也有无主语的,读者都不会认为是主语“我”跑了,残缺了。文字的俭省精炼,在于“我”,要做到“无我”。

有一种问题不易反觉,需要格外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描述一段风景,一段情境,一个故事,往往不自觉地转换了陈述对象,当然,有时候是必须转换陈述对象的,那一定要有明显的标点符号。

拿一个例子感受一下。

今年的假日如期而至,李总打算去一趟非洲。之所以将旅游打卡地选择在赤日炎炎的非洲,原因是,那儿不仅产黄金,钻石矿藏很丰富,作为一个专业珠宝人,他很有兴趣前往考察一番。

我们可以看看,这里到底是要说什么。是假日?是王总?是非洲?是钻石矿藏?是珠宝人?还是他?

反复转换,使得这个段落的情境显得支离破碎,不知要说什么了。如果要陈述“假日”,那就把非洲啊矿藏啊作为假日关照的东西写。如果要写王总,那就去写王总这个人物对非洲对矿藏的喜欢。如果要写非洲,那就写非洲对王总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思考题:情境化写作如何处理细节?

 

【结语】

一种文体,有一种文体自身的要求。散文创作涉及的方面很多,不仅仅是一个情境化问题。但我们要获得良好的创作体验,必须有意识地琢磨这些问题,尽量少犯错。

可能这方面的理论也很多。我只是结合我创作的体验,啰嗦了几点。或许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当然,不完全对,很多只是个见,未必公认。

愿大家不断实践,求得规律,写出精彩的散文。

谢谢各位拨冗听我纸上谈兵。辛苦了!

 

刚才,怀才老师对课题作了通俗生动地讲解,紧扣文本,可谓干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迪和借鉴。

 

易辞

易辞 秀才

  • 73

    主题

  • 413

    帖子

  • 2634

    积分

2023-03-12 21:22:06
感谢怀才老师带来精彩的讲座,易辞很受益匪浅,欢迎老师常来夜校讲课哦!
点评
2023-03-13 06:10:58
优雅如枫:感谢易辞老师精美制作,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2023-03-13 08:12:54
怀才抱器:怀才抱器对易赐老师给与的热情支持和专业制作表示感谢。在江山,幸遇易辞老师,甚幸。虽未深度交流,但朝夕看见名字,有耳濡目染之好。谢谢!
代启权

代启权 秀才

  • 0

    主题

  • 4

    帖子

  • 1252

    积分

2023-03-12 21:23:48
拜读怀才老师的《散文情境化创作谈》很有同感,深感这是一篇难得的讲义,向怀才老师学习,向怀才老师致敬了!
点评
2023-03-13 08:14:11
怀才抱器:代老师是创作勤奋人,你是我的榜样。代老师能拨冗留评鼓励,怀才抱器抱拳感谢!
红花草

红花草 秀才

  • 3

    主题

  • 59

    帖子

  • 2478

    积分

2023-03-12 21:58:38
怀才老师的讲课,十分精彩,真是受益匪浅,老师辛苦了,致敬老师!
点评
2023-03-13 08:42:03
怀才抱器: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热情鼓励。相逢是缘,相处是暖。
燕语千千

燕语千千 举人

  • 6

    主题

  • 114

    帖子

  • 4297

    积分

2023-03-12 22:25:52
学习中,转发细品,老师辛苦了!
点评
2023-03-13 08:43:18
怀才抱器:谢谢千千老师。看到“千千”两个字,仿佛有了底气和力量。鞠躬!
罗莲香

罗莲香 秀才

  • 2

    主题

  • 76

    帖子

  • 2086

    积分

2023-03-12 22:46:16
怀才老师关于《散文情境化的创作谈》,内容丰盛,绝无泛泛而谈,全是启人心智的干货,点面结合,操作性强,雅俗共赏,是不可多得的引领创作的典范文本,也是怀才老师多年来宝贵的经验总结,今日不吝分享,一道唇齿留香的精神盛宴,令听者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感谢怀才老师,辛苦了!
点评
2023-03-13 08:44:56
怀才抱器:谢谢罗老师的溢美之词,怀才以为鼓励,愿我们在文学之路上一路同行。遥握。
枫桦

枫桦 秀才

  • 2

    主题

  • 44

    帖子

  • 2233

    积分

2023-03-13 00:43:30

这次创作谈给人非常踏实的感觉,怀才老师以自身的创作经历,把散文的精髓梳理得十分细致,有拨云见日的功效,让人茅塞顿开!受教了!怀才老师辛苦了!敬茶!

点评
2023-03-13 08:48:45
怀才抱器:在江山夜校的平台上,斗胆了。见谅。谢谢枫桦老师的鼓励,愿我们在江山沃土上一起茁壮起来。
怀才抱器

怀才抱器 榜眼

  • 51

    主题

  • 450

    帖子

  • 30242

    积分

2023-03-13 08:10:08
承蒙沙漠校长的精心指导与组织,承蒙各位文友的厚爱。怀才抱器第一次在江山夜校发言,不敢称“讲座”。本就处于和大家总结交流,并无好为人师的想法。而且,所谈多是初学写作的一点感性的东西,不登大雅。在交流的过程中,江山文友给与我热情的鼓励,令我很激动;东篱家人,摇旗呐喊,让我有了冲动,真的想拥抱各位。这种交流的方式,是我喜欢的,也是江山的优势。课后,反复想,这次交流只能算是抛砖引玉了。江山卧虎藏龙,见识比我高的万千之众,我献丑,愿将俗见拿来打磨,江山人见谅。交流中,成敏社长、绿叶社长、彩云社长、如枫社长等大腕大咖也来捧场,令我诚惶诚恐,不过内心自觉得意,不是人缘好,是遇到了一群精英。在此,怀才抱器抱拳致谢各位。看这么多的文友留言鼓励,仿佛收到了情人节的鲜花(我一直希望这个节日可以收到,始终未能如愿),不胜欢喜。
李湘莉

李湘莉 举人

  • 18

    主题

  • 120

    帖子

  • 5104

    积分

2023-03-13 08:43:34
这堂课别开生面,令人听罢受益匪浅。湘莉得收藏起来,慢慢咀嚼,慢慢消化。感谢江山提供平台!感谢沙漠校长主持节目!感谢怀才老师不吝赐教!辛苦了!敬茶!
点评
2023-03-13 08:46:33
怀才抱器:一路同行,不胜其美!
房顶月亮

房顶月亮 秀才

  • 1

    主题

  • 10

    帖子

  • 1923

    积分

2023-03-13 15:21:58
怀才老师的课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受益匪浅,醍醐灌顶,把抽象的理论用具体的文章来分析,非常容易接受,老师能把创作中的心得体会转化为专业理论并酣畅淋漓地讲出来,受教了!佩服老师的文笔水平和精细的课堂知识。感谢老师!老师辛苦了!问老师好!
点评
2023-03-13 17:12:29
怀才抱器:月亮老师总是那么会鼓励人,谢谢啊。怀才知自己斤两的啊,谬赞了,一起努力。
优雅如枫

优雅如枫 秀才

  • 11

    主题

  • 52

    帖子

  • 2522

    积分

2023-03-13 17:03:04
感谢怀才老师分享多年的创作经验,精彩绝伦的创作谈,生动具体而又韵味无穷,让我这位酷爱散文的读者得到高手指点迷津,受益匪浅,真真切切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收藏起来慢慢品,细细学,逐步提升自己。感谢江山文学平台提供学习机会,感谢江山夜校沙漠校长主持,感谢怀才老师倾囊奉献,各位老师辛苦了!
点评
2023-03-13 17:15:02
怀才抱器:如枫社长好!谢谢你对怀才抱器的肯定,一种鼓励的滋味比雪糕爽多了。怀才抱器水平有限,那些创作所得,未必就正确,所以是交流,不敢妄称讲座。愿如枫社长美文频频!
琳达如菊

琳达如菊 举人

  • 5

    主题

  • 65

    帖子

  • 3874

    积分

2023-03-14 21:01:54
感谢怀才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讲座!怀才老师辛苦了!向怀才老师致敬!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怀才老师的“散文情境化创作谈”对于许多文学爱好者来说,是文学创作的宝典,也是精神的盛宴,有醍醐灌顶的指导意义,听完这场精彩绝伦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已经收藏,再次感谢怀才老师!遥祝春琪!吉祥如意!
点评
2023-03-16 18:10:00
怀才抱器:如菊老师好,你过奖了,怀才只是一点创作感受,说出来和大家交流切磋。愿你的文章越来越好!
燕飞翔

燕飞翔 布衣

  • 0

    主题

  • 49

    帖子

  • 381

    积分

2023-03-26 08:25:43
看过怀才老师讲课,受益匪浅,感谢江山为作者们提供这样的好平台和机会,祝江山事业发展更高而广阔!
点评
2024-03-18 18:47:12
怀才抱器:谢谢燕老师的捧场。遥握,问候春祺!
东辰

东辰 进士

  • 8

    主题

  • 107

    帖子

  • 9314

    积分

2023-06-20 06:20:02
怀才老师讲的真好,受教了。此一讲如饮得甘泉,心扉顿廠。文学创作本是一门深奥之学,经老师层层讲解受益匪浅。敬意无限,诚拜。叨得神意,再谢怀才老师。
点评
2024-03-18 18:48:36
怀才抱器:谢谢东辰老师留墨。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你的佳作,见字如面,知你挺好,放心了。遥握,问候春祺!
雷沐言

雷沐言 白丁

  • 0

    主题

  • 4

    帖子

  • 4

    积分

2023-10-12 15:33:39
刚读到,很受启发。我要收藏起来
点评
2024-03-18 18:49:40
怀才抱器:谢谢雷老师留墨。一点感想,与江山文友交流就是。遥握,问候春祺,东篱欢迎你!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