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再版
《在伊犁》尽显“共同体的深情”
■工人日报客户端实习生 章译之
“这种深情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深情,也许是40年后再出《在伊犁》的意义所在”。日前,在《在伊犁》新书发布研讨会上,90岁的“高龄少年”王蒙老师回忆起新疆的点点滴滴和自己创作《在伊犁》的过程,仍然非常兴奋,直言书写新疆于他而言是一种深情。
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绕不开的人物,《在伊犁》更是新中国文学中一个独特而精湛的存在。全书共收入《哦,穆罕默德· 阿麦德》等9篇作品,于1984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首次结集出版。此次重新出版的《在伊犁》,对首版进行了重新编辑修订,特别恢复了后续版本没有使用的代序——《故乡行——重返巴彦岱》一文。该文是王蒙1981年在离开新疆近两年以后重返新疆巴彦岱,和他的维吾尔族农民兄弟把酒言欢,用深情的笔触写下的,既感人至深,又对《在伊犁》的人物和故事原型有重要交代。
在这部作品中,王蒙有意回避职业的文学技巧,通过散文化的日常生活叙事,塑造出让人哭笑不得的穆罕默德 · 阿麦德、野心勃勃的依斯麻尔、智慧老者穆敏老爹、热烈淳朴的爱弥拉姑娘等众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视角别致,意蕴丰富。
据王蒙回忆,1965年抵达伊犁后,他就在伊宁市巴彦岱镇(原红旗人民公社)劳动并担任公社第二大队的副大队长。吃住于农民家中,抡起坎土曼,结交当地朋友,学习维吾尔语,爱上奶茶泡馕……《在伊犁》正是基于这段独特的新疆生活经历,给新时代的读者打开一扇了解新疆、认知新疆文化的出版之窗。
“凝聚了共同理想和共同的目标,回到了最根本的人的问题上,展现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认为,“王蒙是当代中国特别重要的一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性人物”。
著名作家梁晓声坦言自己在阅读《在伊犁》时十分享受也非常有共鸣,认为这不仅是一位作家对自己人生某一段岁月的文学性的真诚的思想告白,更是一位汉族作家为新疆民族兄弟书写的一份“备忘录”,它架起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友谊的桥梁。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称,《在伊犁》“像一股清流洗涤着时代的伤口”,让读者深刻认识到,根植于这片深情的土地,在纯朴而率真的人民群众当中,自己才有力量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是真正的充满人性快乐的生活。
这部作品能够时隔40年再版却力量不减,究其原因,是作家对一方土地和人民的真情实感,是一次文学援乡的深情书写。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在《在伊犁》中看到了身入、心入、情入,与不同民族同胞的往来,从人民当中获得经验、灵感和启示,成就了王蒙创作中的人民性,也成为他快乐地向前创作的动力。
对此,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钟廷雄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需要文化的支撑,也需要文学的贡献,王蒙先生用文学之笔写出的生动团结故事,不仅是他与新疆各族群众深切交往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