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辩证思维的特点及其价值
■李元鹏
《孙子兵法》超越时代的价值不仅在于对战争领域诸多问题本质和规律的揭示,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深刻、有效,且适用范围广泛的分析军事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辩证思维方法。《孙子兵法》对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不是偶一为之,而是贯穿全篇,其中强调矛盾的两要素相反相成关系的论述有很多,如“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等,既指出“胜可知,而不可为”,同时又提出“胜可为”,既表明战争进程不可预测,同时也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把握战争的极端重要性。
在《孙子兵法》中,成对出现的范畴是矛盾二分法思维的最好体现。孙子共提出了数十对基本的兵学范畴,如奇正、虚实、主客、迂直、佚劳、巧拙、攻守、众寡、分合等,这些范畴是对影响战争运动本质因素高度抽象化的概括,搭建了《孙子兵法》兵学体系的骨架,也成为中国传统兵学的基石。在这些范畴中,有些内涵明确,如众寡、攻守、佚劳等;有些带有明显的哲学意味,比较抽象,内涵随个体理解和认识角度的不同,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如奇正、主客、虚实等。这后一类范畴,重在反映军事运动中矛盾双方相互影响,又相互转化的内在关系,所以指涉较宽泛,既可用于指代具体事物,如奇兵、正兵,如主地、客地,也可用于指代较为抽象的战场态势、心理状态等。正是由于指代目标的灵活性或宽泛性,决定了这些范畴具有引申新观念以及与其他思想交融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因此会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扩充衍生出新的意义。
军事运行固然有刚性、原则性的一面,但持续不断的变化才是其基本特征,一切成文的法则都要放在变动中衡量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孙子将变化视作军事运行的常态,如他说,“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又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即认为战争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任何拘泥于过往规则、相似情境下的旧有经验,或是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不加变通,都可能致败。
在孙子看来,通过人的主动作为,可以使敌对双方战场态势发生逆转。就是说,在敌人处于主动,而我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通过迷敌、诱敌、疲敌、骄敌、挠敌、逛敌、怒敌,达到敌不知其所攻,不知其所守,出现一系列的失误,从而造成实变为虚、强变为弱的局面,最终使战争主动权转换到自己的手中。实现这一转换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客关系乃是一种势,既然是势,就取决于主帅对形势的判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灵活的应对。同样的情况,不同的统帅对主客的判定亦不同。所以中国历史上常讲反客为主,其实就是如果客军将领善于运用谋略,反客为主,变客为主,同样可以获得战争的胜利。
对于“胜利”的理解,需要在战争全局中加以考察方为有效。孙子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在此,孙子对胜利做了不同层面的区分,总的认识是“全国为上”,就是说将领不仅要关注战场上的胜负,更要追求全胜,所以要有全局观念,对局部问题的处理要放在全局中进行思考才有价值。在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时,应坚持局部服从全局,避免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从战争决策上讲,就是战略与战术要能紧密配合,没有战略上的靠前处置,就不可能掌握战术活动的主动权。
正是由于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使《孙子兵法》的价值得以超越战场,而对一切带有竞争性、对抗性的领域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启发意义,也使《孙子兵法》得以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和学习《孙子兵法》,难点不在字词章句的辨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而在于如何得其要领、习其要髓、悟其思维,进而在运用中合乎兵法精神,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国传统兵学具有高度概括、高度抽象、文字凝练且意涵极丰的特点,要将抽象的思维落回到实践,必须经过必要的改造或转换。如对“奇正”,明确规定设伏者为“奇”,正面对敌者为“正”,这种转换,一定程度上丢失了奇正变化中的隐秘性和突然性,但同时却增加了已经降格为一种战术手段的奇正战法的可行性,并能够针对不同的战场情况熟练应对。所以从训练的角度来看,将“奇正”从抽象的观念降格为一种战术手段,仍然是有实际意义的。
(作者:李元鹏,系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