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禅心文学论坛 回复本帖
上官欢儿

上官欢儿 探花

  • 956

    主题

  • 4936

    帖子

  • 13552

    积分

谁的青春没有诗

2024-12-24 20:57:27

编者按:在浩瀚的世界文化长河中,诗歌犹如璀璨星辰,穿越时空的界限,亘古照亮着人类共同的净美灵魂。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主办的“国际青春诗会”,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了青年诗人交流思想、融会艺术、展示才华的魅力舞台。尤其是“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更是将这份光芒洒向了世界,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春之声在诗歌的海洋里偕往同行、交汇经典、展望愿景、放飞梦想。

谁的青春没有诗|文化交流的桥梁

——国际青春诗会的意境与共鸣①

■军旅作家 王毅

世界舞台,无限广阔;诗以为媒,歌以咏志。7月18日至24日,“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在中国杭州和北京隆重举行,来自金砖十国的72位诗人以青春的名义跨越山海赴诗歌之约,共同谱写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崭新篇章。这是属于诗歌的浩大节日,这是世界诗人的雅集盛筵,国际青春诗会犹如一座璀璨夺目的文化桥梁,横跨山川湖海,连接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心灵彼岸。其以最纯粹的艺术形式,编织着青春的梦与远方,让每一个灵魂都能在诗意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跨越国界的诗歌盛宴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长效诗歌活动、中国作协《诗刊》杂志的品牌活动,“青春诗会”自198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9届,对推动当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青年诗人、推广优秀的诗歌作品、涵育诗歌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文明相依、文化交融的今天,中国作协创新形式,首次举办“国际青春诗会”,张开双臂热情邀请外国诗人与中国诗人共襄盛举,旨在以诗歌为媒介传递青春的诗意,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示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诗人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青春诗会”,完美诠释了新时代文学心怀天下、放眼全球的博大胸襟,彰显了文化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隽永魅力。这场跨越国界的诗歌盛宴,是国际青春诗会最为动人的风景线,以其独特的风韵魅力,迅速成为全球文学爱好者心中的一方净土。在这个舞台上,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叠加,更是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与文化的交融。每一首被朗诵的诗歌,都像是跨越千山万水的信使,携带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独特风情与深刻哲理,尽情绽放在金砖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高山河谷、丛林草甸和白云海滩。

毋庸置疑,金砖国家专场的设立,将这份跨越国界的文学艺术交流,推向了一个全新的诗意高度。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的代表,金砖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相互支持,更在文化交流上积极对话。爱好和平的诗人们通过各自或细腻或豪迈的笔触,深情描绘出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与人民梦想,让与会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文化现场,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眷恋。

在这个诗意盎然、创作灵动的盛会上,诗歌成为最好的语言,超越了种族、肤色和地域的限制,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诗人们能够心手相牵,尽情探索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诗人们相互学习、相互倾听、相互启发、真诚赞美,在平等愉悦的轻松交流中,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感。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诗歌作品作为心灵交流的文化使者,尽力传递给更多的人,期盼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文学的力量与诗歌的美好。

增进理解与尊重

国际青春诗会作为一个汇聚全球青年诗人才华与梦想的平台,其深远意义从诞生之日起,就远远超出了文学创作的范畴,成为了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认知、增强国际间理解与尊重的重要桥梁。在这样的盛会中,诗歌穿透了地域、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让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背景,生长在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能够心灵相通,共享人类情感的真诚、善良、美丽。

增进文化理解与认同中,每一首诗歌都是其背后文化的独特表达,蕴含着创作者所在社会的历史、哲学、风俗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国际青春诗会,青年诗人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成果,更在分享过程中传递了各自文化的精髓与特色。这种直观而深刻的交流,使得参与者能够跳出自身文化认知的框架,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感知、欣赏和领悟其他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在促进审美观念碰撞与融合中,诗歌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往往具有迥异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追求。在国际青春诗会上,各种审美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艺术视野,也不断激发着新的创作灵感。青年诗人们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边界,从而又源源不断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典型创新性的诗歌作品。这种审美观念的交流与融合,毫无疑问为全球诗歌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人类的共同的语言——诗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诗人找到了共鸣点,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帮助诗人们不仅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善于倾听他人的声音,增进友谊与尊重。这种双向的美好互动,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独特美学、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通过这种深入的研究,年轻的人们学会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帮助他们在相互理解和欣赏中建立起兼收并蓄的深厚友谊。这种基于共同艺术追求和情感体验的友谊,超越了国界和种族的界限,成为了连接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通过诗歌的交流与分享,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与交融,从而增强了相互尊重的意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