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孤帆远先生文章评论!
2010-01-08 08:31:11
走向多元化
——读孤帆远先生《……最不该被打杀的妖精》评论
文章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87264
孤帆远先生的《才魂妖魂谁与招:<西游记>中最不该被打杀的妖精》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此作之佳,佳在何处?佳就佳在,打破了僵化的思维模式。其实,“正与邪、人与妖的二元思维模式”不仅仅“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西游记》的叙事逻辑中”,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可以说比比皆是。社会生活已经多元化,而一些人的思维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模式”。
仅举一例。现在一旦出现群体性事件,有关方面不问青红皂白,就会套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下的“固话”。群众——“不明真相”;少数人——“别有用心”。马上把群众和少数人推到与官方“一分为二”的对立位置上。这种把群众和少数人“妖魔化”的作法,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就是《西游记》中二元思维模式的完美继承。所以连新华社的评论员都表示不同意动辄说群众“不明真相”;更有甚者,提出“群众不明真相是官员的失职”。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洙若题《聊斋》的一副对联。蒲松龄“高人一等”之处,就是他没有像吴承恩在《西游记》中那样,把一切所谓的狐、鬼、妖都写得面目狰狞。其中也有不少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狐、鬼、妖。何况不少的狐、鬼、妖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对驯良百姓的“妖魔化”呢。
所以我要说,孤帆远先生的《才魂妖魂谁与招:<西游记>中最不该被打杀的妖精》一文,具有推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意义,我们应该认识、把握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生活,不要总是采用“二元思维模式”简单化地看待和处理一切人和事。
(林儿,2010年1月8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