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酒家 回复本帖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酒家推荐好诗:我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

2010-08-24 16:21:30

我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作者/张之


风无孔不入,而我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
它在体内,磨着我骨头的尖牙
用力勒紧一根根筋脉的绳索。
如果驰骋,会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如果蛰伏,只是微微地吹着,让我苍白、抑郁
看起来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

如果日子久了,我会不会像一件器皿
被它慢慢掏空,而毫不觉察。
只有几绺头发
在起伏中
偶尔走漏一些风声

作者简介:
张之,男,1967年7月出生。四川南充人。已在《诗刊》《星星》《绿风》《红岩》《读者》等海内外二百余种报刊发表。收入2006、2007年《中国诗歌精选》、《2006中国新诗年鉴》等年度选本。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评委点评]
秦键:我很喜欢花语的诗歌,比如:《没有人知道我风沙满袖》、《我始终坚定不移的涂口红》、《墓志铭》等等,多不胜数。读这首小诗的第一印象,便是觉得有点花语诗歌的味道。此诗有一种叙述的散文风格,真实而夹杂着些许的疼痛。这首小诗看着短小,但细细读来,诗中却透着表达一种个人隐私的热情,一种把个人理想从客观中转移开来、弥漫扩展出去的坦然与自信。这使那些拥有史诗倾向的文学作品有着完全的不同,作者更善于用细节来阐述自己真实的情感,无论是风的细节,还是体内的疼痛,只要被作者感受和捕捉到了,就算是几绺细发,在作者笔下也能听得到清晰的风走漏的声音。许多人都认为诗歌的价值在于重新唤醒我们内心由于日常经验的单调重复而钝化甚至麻木的对世界的神秘感和新鲜感。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断实现语言的突围是对诗的根本要求。作者的《我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就消解了风的漏洞,引申开来,作者消解的不是一个普通人的漏洞,而是一种诗人的理性漏洞,这恰恰唤醒我们对世界的神秘感和新鲜感,将遮蔽我们灵性的因素揭开,让我们离诗意的体验越来越近。
诗歌语言的本意是化平凡为神奇,但诗意并不是像有些诗人认为的那样可以由一个“诗意语言库”产生。网络上现在许多的诗歌都存在于作者习惯于从前人那里继承来的语言库里借用词汇和意象,成为伪饰。殊不知他们借用的语言最初之所以是诗意的,就在于它们是与当时诗人的体验血肉相连的,斩断这种联系只模仿其形式完全是舍本逐末。有选择的用典当然能使诗作更加凝练并增加文本间性的内涵,但过多地、近乎本能地套用前人的语言无异于殉葬,甚至效果更糟,不仅自己的诗作毫无生气,还破坏读者对前人诗作的感觉。诗人们现在已经没有勇气直接把太阳叫做太阳了,而只能说“红脸的福玻斯”,似乎只有这样才有诗意。针对这种毫无活力的“诗意语言”,华兹华斯提出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没有区别,这虽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却是英国诗歌史上第二次(第一次是乔叟)向口语靠拢。
当诗歌语言(尤其是意象)由于反复模仿再也不能增强表现力、生命力已经枯萎的时候,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寻找新的诗歌语言和意象(也包括对旧语言点铁成金的改造),另一条路是还原,也即是以暂时牺牲“文学性”为代价,抛弃意象,回到事物本身。当然这里所谓的事物本身并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那个事物本身(人对事物的感受不可能不染上主观的色彩),而是说诗人有意识地过滤掉其中的文化积淀。所以,这首诗的历史意义超过其真正的审美价值。因为这种还原对更多诗人创造出更多个性化的、鲜活的、具有经验深度的意象来说,对于突出传统意象的重围,是一个有益的过渡。正是因为这种过渡性,这种打破对其否定的对立面(或者文本间性)的强烈依赖,是这首诗有了独立的美感,也脱出了一个俗字。
这首诗的作者在某种意义上是花语的同路人。还原——从受控于人类意识尤其是想象力的世界向世界的本来面目还原——是这首诗歌的中心主题,这一主题贯穿了丑与传统美的对立,起笔就将自己的本意展现在读者的眼前:“风无孔不入,而我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这使人立刻联想到之所以漏洞百出,好象是因风的因素,但是往下读去却发现作者在诗歌中完全消除一切人为痕迹,消除人的情感、逻辑,使人物化。反而在诗歌的结尾处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真实细腻的一面:“如果日子久了,我会不会像一件器皿/被它慢慢掏空,而毫不觉察/只有几绺头发/在起伏中/偶尔走漏风声”这种“纯粹的原因”恰恰是靠人的想象力才得以实现的,作者完美的实现了还原,并在还原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诗意的突围,创造了一种澄澈的美,引人联想。
在众多诗人心甘情愿地杀入外国传统的包围圈的今天,作者的这种以自己独特的灵感来杀入汉语文化的重围并左冲右突地杀出,是非常有价值的写作方式。这完全体现出了恢复汉语自由和恢复汉语文化活力的自觉性。面对这样一首优秀的作品,做任何形式上的评价都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深入传统的勇气(深入传统是真正从传统突围的前提)和冲出传统的决心。史蒂文斯说,只有当所有月亮的意象坠落之后,月亮才作为月亮升起,但诗歌的读者希望看到的不是那块离我们三十八万公里的石头,而是印有诗人生命印记的风声。但愿作者能够一如既往的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我们急切地盼望着《我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这样的作品能够引起更多诗歌爱好者与诗人的共鸣!

祁鸿升:诗意的自我解剖,深刻,但不倾向于单纯的理性,保持着诗歌的介质特点。

乌衣婷:这首作品,可能是作者顺着灵感的结果。文本娴熟地运用长短句式,在气息的咏叹中完成了一次小抒情。我也发现,诗歌由于采用了一些转折性和假设性的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语言的顺承酣畅,虽不伤及诗意,却偶尔会伤及语感。

野渡无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的生活是为了百分五的希望而忍受着百分之九十五的痛苦,这首诗向我们证明的这是这么一条生活定律,在生活中,我们都是千疮百孔的人,在日复一日的经历后,我们总是漏洞百出,我们骨中的血性被磨去,我们筋脉中的韧性在丧失,无论急缓,我们积弱的躯体都已无法承受外力之轻重,我们已经被生活掏空,只余着百分之五的希望在我们的头顶上起伏着支持我们前行。全诗表达透明度掌握适中,喻写形象,在短小的诗幅中首尾叙述严谨相扣,更显写作的工稳之态。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2010-08-24 23:12:59

精短诗之典范,实在喜欢,与大家共享!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2010-08-24 23:13:22

上社区精华了,欣慰,推荐更多喜欢写诗的朋友欣赏!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2010-08-26 10:45:10

一向可好?正想着你消失了呢,还知道出来看看老朋友呀?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2010-08-26 23:26:45

很高兴。
原来,你一直在。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