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回复本帖
挽秋

挽秋 秀才

  • 15

    主题

  • 174

    帖子

  • 1534

    积分

【挽秋品文】读夏冰《我们的家》

2011-04-19 16:04:22

温暖艰辛家事春秋
——读夏冰《我们的家》
关于家,关于房子的文章读过不少,相信随便搜一下估计能搜出几页、几十页出来,因为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港湾。
读夏冰的这篇《我们的家》,让人感到很沉重,却更多收获的是温暖。文章的一开首就告诉我们为什么是“我们的家”,他说:“自小,我们不是回姥姥家,就是回奶奶家。至于“我家”,或者“咱家”,只是奶奶家里的一小部分”,这让我想起了四合院,一个大家庭或者说是家族住在一起,这也是家,而且是“我们的家”。
我的家也是个大家族,父亲兄弟五个,除了一个最小的叔叔夭折,按照习俗四兄弟将来要分成四家。由于父亲是老三,等我出生懂事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大伯和二伯都有自己家的房子,叔叔远在黄石,家里就只有我们一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我可以想象得到夏冰笔下的“合住”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还可以想象得到他的父母是多么渴望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家。
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还可以想象他的父母作为教师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那时,才是改革开放的头五年,知识分子还没有完全彻底地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臭老九”的阴影,加上乡村改革步伐慢,很多的观念和习惯还停留在“那个年代”的平台上,可想而知是举步维艰的。因此,夏冰用了“倍受房屋憋屈困扰的父母终于做出了一项决定”,“终于”二字道出了多少辛酸和争斗!
“分别在两个学校任教的父母,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拉土垫院,脱土坯,像燕子筑窝一样忙碌起来。”这“燕子筑窝”四个字又将父母的艰辛和无私暴露无遗,特别是看到他父亲生病,母亲一人担起这项工程,还有为了挣得那四十元的看校费而放弃向往已久的西安之旅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我想到了血燕,顿时一阵疼痛冲了出来。我们的父母是伟大的,我们的父母是无私的,一辈子都在像燕子一样衔泥筑巢,为的都是下一代,直到蜡烛成灰。
房子“站”起来了,他们高兴的不是自己可以享受新房,可以扬眉吐气,而是一种莫名的成功喜悦,是能让子女多幸福一些、多快乐一些的快慰。
父亲的离去,是家的损失,留下母亲面对生命无法挽回的疼痛,“人家和我蒸好丸子了,只吃了两个”,细细品来,那种浓郁的情感压了过来,落在我们的心口,世上还有什么情感能真实得让我们无法释怀?“母亲哭着跟我说,他说是要陪我一辈子的,他咋就说话不算话呢。我一个人在家,冷冷清清,他也忍心?”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那份真情,那种相濡以沫的牵挂,那份断肠的思念……
家,是根,特别用自己双手建起来的家,更是难以离舍,因为那里有父亲,有时光里的流年……
一直看好夏冰的编者按语,很欣赏他的为人为文。这一篇更是以质朴的语言直抵内心,引发读者共鸣,家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清晰、高大起来了。
20110419

[此帖子由 江山评论部 在 2011-04-20 08:39:35 编辑过]

挽秋

挽秋 秀才

  • 15

    主题

  • 174

    帖子

  • 1534

    积分

2011-04-20 23:37:17

谢谢夏冰!愿你的探索有所突破

挽秋

挽秋 秀才

  • 15

    主题

  • 174

    帖子

  • 1534

    积分

2011-04-20 23:38:38

感谢2楼枝寒鼓励!
辛苦了!

挽秋

挽秋 秀才

  • 15

    主题

  • 174

    帖子

  • 1534

    积分

2011-04-20 23:40:06

很感动小鱼儿在天堂的顶贴!
真心希望朋友们多多交流~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