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临风
|
热烈祝贺青年作家李运昌小说《追寻》出版2012-02-02 19:51:36
热烈祝贺青年作家李运昌小说《追寻》出版
头版头条:
第一板块:热烈祝贺天涯诗语常驻青年作家李运昌小说《追寻》出版
青年作家李运昌(天涯诗语驻社团作者)小说《追寻》出版
河南作家网 日期:2011-12-05
从乡村到城市,我们真的要褪掉灵魂吗?“这个孱弱的农村孩子连同他懵懂的不安的灵魂,有尊严地与岁月一起逐渐长大成人。在驳杂的世相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寻。”著名作家南丁在该书序中如是评价。
小说的序:
飘泊在城市的灵魂
南丁 坐在我对面的李运昌,这个高大健壮的中年男人,武术协会会员,当我问及他这部名为《追寻》的小说中,有什么令他自己特别感动的情节或细节时,他叙述着,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这个老者,心大约也结了老茧,却也见不得眼泪,特别是这眼泪从健壮的男儿眼中流出。老实说,当时,我竟也被打动。 李运昌其实是在说他自己,他自己二十年来的人生经历。这个郏县农村的贫穷孩子,读完小学就辍学,学过木匠,然后,小小年纪,大约十五、六岁吧,就独自离开家乡去城市里谋生,干过保安、治安员、装卸工,摆过地摊,卖过水果,卖过服装,发过广告,在橡胶厂、面包房、歌舞厅打过工,开过书店,等等。这个孱弱的农村少年连同他的懵懂的不安的灵魂,在城市里飘泊,飘泊中当然有坎坷、屈辱与抗争,也遭遇过人性的善良的温暖、少年就在这飘泊中逐渐长大成人,有尊严地与岁月一起逐渐长大成人。丰富驳杂的世相,善恶多样的人心,在此背景下,可以写成相当精彩的一部成长史。 其中一个重要情节是,在飘泊的艰难环境中,他坚持参加了成人高等教育,不懈地自修中文专业。他迷恋文学,读书读到痴迷。由于他原来的文化水平不高,可以想象那多少有点生吞活剥的恶补模样。 追寻?追寻什么?他不仅要求生存,他还要追寻一个梦想,那就是文学,那是他心中的神圣。他成了书店里的常客,之间就会遇见作家签名售书的盛事,以真诚与作家套近乎,就自然地与作家成为朋友。他去某媒体当实习记者,练习写作。他成为某网站的签约作家,试验着写过散文、杂文、短篇小说等体裁的作品。我猜想,他就是要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向他人倾诉与世界交流。 《追寻》是李运昌的第一部长篇作品,他将他的上述经历大体上都写入了。说是自传体的长篇小说也可以,更准确点应当叫做非虚构长篇文本。读后,不像所期待的。虽然将经历也都叙述的清楚了,但不时见到稚嫩、粗糙和生硬。初涉长篇,这大约也是意料中事。比如语言,如果不过多地借用那些现成的甚至是文学词典里的语言,而是用生活的有个性色彩的语言,那情景就会大不一样。比如成长,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随着阅历的增长,那心态那性格自然会有发展与变化,这就是成长的痕迹,在文本中还没有比较清晰和明确地描述出。 我还是要向李运昌的追寻,他在追寻中表现出的真诚和执着,表示祝福。能追寻到一个怎样的目标,且不说,追寻着就是美丽的。 心若在,梦就在。
第二板块:李运昌新作《追寻》研讨会
河南作家网 日期:2012-01-17
李运昌新作《追寻》研讨会
2011年12月25日,由省作家协会、省文学院为青年打工作家李运昌在省文学院举办作品研讨会,南丁、田中禾、邵丽、何弘、刘恪、墨白、乔叶、陈杰、焦述等就该作品进行了研讨。而对于文学新人,尤其是一个打工青年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进行研讨,在省文学院尚属首次。 今年37岁的李运昌,系我省郏县人,自小喜欢文学,早年因家境贫寒,过早辍学进入社会,干过保安、治安员、装卸工,摆过地摊,卖过水果、服装,发过广告,在橡胶厂、面包房、歌舞厅打过工,自己还开过书店。他带着对文学的梦想漂泊在城市,体会着坎坷、屈辱和抗争,最终历经多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追寻》。河南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该小说后,作品主人公丰富而多难的经历,令许多读者为之感动。 研讨会上,首先引起作家、评论家争论的是非虚构写作。因为李运昌的写作过多地介入了自己的真实生活,有人建议他不如以第一人称写成更“真实的”非虚构文学。但反对意见是,文学便是虚构,不存在非虚构,否则就不是文学。同时,大家对作者的写作热情及努力给予高度赞扬,也对小说在结构、语言、生活发现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切实中肯的建议。会议由省文学院院长何弘主持。 时 间:2011年12月25日 地 点:河南省文学院二楼会议室
何弘: 各位上午好!圣诞节大家来给运昌的新作《追寻》开研讨会。《追寻》是李运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认为提供了很多可以探讨的话题,对我们的写作还是有很多的启示意义的,所以省作协、文学院和文艺出版社为运昌这个新作开研讨会。作者李运昌,做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经历很丰富,从小开始一直都有一个文学的梦想,坚持写作。这个书稿出来以后,南丁老师还写了一个序,对这个书也是非常地关照、关注。书是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的,就先请陈总编介绍一下这个书的出版情况,以及对运昌写作的具体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
陈杰: 作为出版方,感谢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来参加“李运昌《追寻》作品研讨会”,感谢大家为一个文学新人来组织这个会议。 李运昌的《追寻》从我们自己出版方来说,我们更多的是感动于作者对于文学的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人生,从他这个年龄来说是非常磨难的。小学就辍学了,毕业以后,学历就到此了。然后他16岁就出来打工,人生的磨难都是备尝。但是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文学的梦,在文学的道路上艰难地在走,而且最终通过自学考试,可以说对他这种文学的功底提高很多,后来写出来一个长篇小说,可以说圆了自己最初的一个文学的梦。 作品还有很多不完善、值得提高的东西,尤其是对这种人物,人物有一个性格的成长、发展,而且可以说人物性格的这种逻辑还有不完善,大家看过这本书也有明显的感觉。但是我们出这个书,还是感觉,一个感动于作者对文学的追求,再一个,他小学毕业,能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到这个书里面,非常非常不容易。我们也对作者对文学的这种执着的追求感到非常感动。我也期待李运昌有更好的作品问世,也感谢对我们社,对李运昌这种文学新人的支持。
邵丽:
首先对李运昌这个研讨会表示祝贺。我借用南丁老师的一句话,“心若在,梦就在”,我就感觉到很感动于作者他这一份对文学的热情和热爱。这个书我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看完了,总体来说,还是应该鼓励,他的语言比较顺畅,阅读也没有什么障碍,就是还应该把生活沉淀一下,整个这个故事还是有一些浮在表面上的东西,你整个事实上把你的生活直接用文字写上来了,但是文字背后的东西、故事背后的东西思索的太少了一点。再一个,对文学的很多东西,你还要多看,多琢磨一些东西以后,然后再下笔,可能会更好一点。 这里面有时候有一些小故事非常感人,就写的非常能打动人,但是你的叙述,还是略显夸张了一点。你不如索性用很平实的那种语言去写你这种苦难,可能会更好一点,可能会更感觉到你这个人朴素、朴实的东西,可能会更感动人。总体来说,我感觉到作为一个业余作者,文化程度不高,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希望能借助这一次研讨会,给自己有一些思索的东西,多读一些书。期待作者下一次的作品会更成熟、更完满。我就想跟李运昌说,你要从朴实、扎实的角度去写小说,写你的生活经历。 南丁: 我跟运昌接触过两次,听他讲过他的小说,讲过他的故事。他的初稿我看了一下,但是这个小说显然是初稿以后经过了修改、经过丰富的。读初稿的印象,我大致上说一下。 我觉得李运昌37岁,虽然年轻,但是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因为他16岁就出来,从郏县一个很贫穷的农家子弟,出来到城市里打工,也打拼二十年了,二十年过去了。经历很丰富,那么到城里面啥都干过,保安、歌舞厅里的服务生等,干过很多种职业。 因为他是热爱文学,要写一部小说,来讲一讲自己的故事。但是我觉得他这个故事没讲好,有故事,但是他没表达好。一个就是他的语言,他不是用他生活当中的语言,他不是用他自己接触的日常用的语言,他老是想借助文学辞典里面的词借过来,这不行。因为文学辞典里面的语言都是僵死的,那个语言不行,那个语言来形容你的生活根本不搭界。另外,我感觉到他的闯荡,从少年到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他这个成长没写出来,好象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就感觉到,有故事,但是他讲不出来,感觉到很可惜。但是我很钦佩他的一点就是他非常执着,他就是要给他写出来。
乔叶:
先向运昌表示祝贺,一个创作者,有生活经验,但是没有创作经验,所以写出这么一部小说来,本身也经历了很多的事儿,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也是原来的一个基层作者,慢慢成长起来的,就我自身的经验谈起。他优点也还是很多的,创作态度非常地真诚,也很坦率,也有很多的生活积累,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个怎么说呢?虽然你的创作态度很真诚,但是不仅仅是真诚就够了;虽然很坦率,也不仅仅是坦率就够了;虽然你生活积累很丰厚,也不仅仅是这样就够了。当然还可以反过来说,虽然不仅仅只有真诚和坦率就够了,但是你毕竟是很真诚和坦率的,这是非常宝贵的因素,还是要坚持的。我觉得问题是非常多的,我就不一一说了,刚才大家提的都到位了,你提供的小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基层作者的文本、样本,里面很多的问题都存在,大家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就我个人来说,我有两点的建议:第一,还是要多阅读。阅读是最现成的一种学习方法,如果说有诀窍的话,这就是其中之一,就是要阅读。阅读我建议你从我们本土的作家阅读起,我是后辈,我不值得一提。第二,多思考。田中禾老师说的,要有发现,然后要有认识,那么就都要在思考的基础上。透过这种素材多思考,有自己的发现来表达。总之还是要像小说题目一样,要追寻。
墨白:
这几天我正好在读博拉尼奥,博拉尼奥是一个智利的小说家,他出生于1953年,2003年去世。这个人40岁之前没有写过小说,就是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也像运昌一样,他做的工作太多了,他本身从小的时候就移居到墨西哥,从墨西哥然后又到欧洲,最后定局到西班牙。他做的工作都是最基层的工作、最底层最下层的工作。但是当他40岁以后,他什么就没有做了,专门写小说,写到50岁,而且产量非常惊人。西班牙最近搞了一个西班牙与二十五的小说评奖,选出前二十五部。前四部有他两部,在西方影响极大。从这儿我就想到了运昌,运昌的这种生活经历。 同时我还想到另外一个人物,在读运昌小说的时候,就是赫拉巴尔。赫拉巴尔这个人是捷克人,出生于1914年,在捷克西方是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作家。但是这个人的生活经历像运昌一样,生活也极其丰富,他做了太多的工作,低下层人的工作。他在20岁的时候,搬到布拉格住的时候,就住在一个大宅院里面,底层。一住就是20年,上卫生间也要下楼,穿过大院,吃水也要到院里去提。在这期间,他每天要来回20公里去一个钢厂里上班。在钢厂里面,他接触了太多的人,各种各样的人物。他其中做过一个收废纸的收购员,在那里打包。后来他就根据他的经历,就写成了一个《过於喧嚣的孤独》这样一个很著名的小说。这个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写他在打包员的生活经历。最后结尾就是他把自己打进包里去了,这个小说是非常著名的小说。 我说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说,我想回到这个小说叙事里面来说,我们目前中国的小说叙事,就是说完全被故事化给毁了,太多的作家都追求故事化。我们说中国的故事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但是故事是怎么来的呢?都是讲的,都是讲述的。但是真正的小说,现代小说他不是讲的,他是叙事。就是说,它这个小说,真正的现代小说不是靠故事支撑的,它是靠悬念支撑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这个悬念有几部分来组成:第一部分,对现实生活和世界的认识。比如说未知,我们出门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你是不知道的,它是未知的,这是非常大的悬念,对小说来说。第二种,就是对人的这种探索。人的行为、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东西它完全是靠在现实生活推进之中,以情节和细节来完成这个东西。第三种他的悬念在哪呢?就是在结构。小说的结构实际上也就是文本,刚才我讲了这个博拉尼奥,他的小说在结构上就是很下工夫的,结构本身就是小说的悬念,就是小说叙事最重要的一种力量。目前中国的作家,对这种叙事悬念的
我讲这些东西,就是对运昌说一些技术的问题。这个技术问题,比如说细节和情节的不真实,实际上小说的生命某种程度上是靠情节和细节真实支撑起来的。你在写的时候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小说人物的命运里去。当然,作品中也有非常优越的品质,例如你有着这种丰富的生活经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说在写到田一波面对燕子和玛丽的爱情选择的时候他的痛苦,实际上那个东西还是让人很辛酸的,真的是让人很辛酸的。他那种爱与不爱之间,那种选择之间,这些东西确实在读的时候,读到那些地方还确实是让人辛酸的。
刘恪: 运昌的这个小说,作品里还有一些非常现代的元素,一些手段,可能大家注意得不够。比如说,他的引语方式就极其现代。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作品里面没有直接表露,但是这个作品从头到尾,他都是追寻,这个追寻什么呢?他追寻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在发现过程中的问题。这个自我的概念完全是现代主义的概念。只不过是他的自我寻找的过程中,他是寻找的爱情和艺术,他不是寻找的一种政治制度和社会实践,他找的是这个自我。其实从个人的人性本体来讲,还是很积极的,他找爱情就是找欲望。他要找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喜欢文学,他就找个人本身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题目也应该说是很好的,这也是他小说中间提供了他自己的东西。 作为小说表述方式,在他的小说里面讲他的矛盾性。他的矛盾性,就是因为他不懂文学这些东西,所以在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矛盾。那么怎么处理呢?我只是作为一个建议,比如说他的小说写他的成长过程,或者是他的自我寻找过程中间,国外的这个自传体,或者是成长小说,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一个“我”,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要展示他个人内心和个人生命存在,它是一个发生史。还有一个,你这个里面有一个问题,要写自己,把田一波作为一个主体,来作为自我表述形式。你想把他的个性写出来,这是一种叙事人的语言,你采取通俗化的表述还是什么,你都是一个叙事人在说。 口语的白话,地方性的东西就是世界的东西。因为它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叫普世主义,世界认同的时候有一个普世主义。如果他用地道的家乡话来写他在城市里面的奋斗过程,在语言上就有他的特征了。
昨天晚上他给我讲,准备写一个临沣寨的故事,我当时就说,我说你要把这个临沣寨写好了,如果真正运用临沣寨民俗、地理、口语,发自于人物本性内部的东西写好了,那个作品就是非常漂亮的了。为什么呢?因为河南大家写的都和他的不一样啊,比如说像他的这个《追寻》,用口语化来写作,他都能写。而他要写临沣寨那个历史事件,按照他那个特定的口语,特定的环境,而且他的那个就是河南的独一份,国内我还没看到相同的。他这样的话,可能就是他自己的特色表现。
田中禾:
我认为李运昌这个小说恰好在这三方面,应该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文学话题。比如说刚才引起了关于虚构、非虚构的争论,就说明这个小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学话题。他这个小说,我认为是有三点带有我们时代的典型性:第一,他的主角田一波这个人物本身是带有这个时代的典型性。他没有任何社会背景,没有任何社会资源,也没有一技之长,受的教育程度也很低,而且又不甘于再过老一代旧有的生活,在那个价值观转型,社会朝着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社会潮流下,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这样一个主角是带有时代典型性的。第二,他所写的时代生活,这个生活就是贪欲的时代。这个贪欲的时代表现在金钱的追求、性乱,所有在他的小说里面都展现出来了。他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环境是典型的。第三,这本书本身是典型的。我为什么说这个书本身带有典型性?现在我们产生了大量的这样的长篇小说,但是看完之后,大同小异,没有任何新鲜的,没有任何能够给我留下来一点收获的东西。像李运昌这个书,就是其中的一部。我看了之后,和我看过的那么多的长篇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怎么完全一样?一、他在写社会生活。二、他在写这个生活当中人物的不平和他走过的命运的坎坷,和对这个社会不公的待遇某种揭露或者控诉。那么他就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也就是说,文学的品性正在不断地流失,所有的文学的品性不断流失。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很深层的思索,我看了一下,实际上这是一个世界的问题,世界的文学潮流问题,不仅仅是中国文学的问题。
刘海燕: 我对李运昌的《追寻》所想到的几个话题:第一,放慢节奏,写好细节。其实我们前面有几次研讨的长篇作品,都有这样的一个感受,大家特别急于去表达故事,而且生活讲述的非常多,很多很多东西我都想讲述。这个节奏非常快,好象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感觉就没有沉淀下来,没有给自己一个充分的沉淀的时间去表达,去表达一些很好的细节,我很缓慢地来写好一些东西,我觉得节奏放的太快了。作品有一个细节,我觉得写的挺好的,就是田一波骑自行车从洛阳回家乡的路上,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在那里留宿,得到热情的招待以后,你把那个随身携带的两瓶墨水放在农家的窗台上,因为当时这两瓶墨水对于田一波来讲是非常珍惜的东西,因为他身无分文,又特别酷爱学习,当时要写东西。所以这样一个细节就表达他心中的感情,我觉得这个细节还是让我看了以后觉得很有当时的那个情境的感动。第二,我只是给他总结一下感性的生活、自信的叙事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很多的作者讲感性的生活讲的特别多,和我们身边的生活是在一个平行的高度上,那么就是说,他缺少一个自信的俯视、一个烛照或者一个反响,所以我觉得运昌他读很多国外文学的经典作品,应该给自己这样一个自信的眼光,一个高度来看自己曾经经历的一些很感性的生活。第三,公共语言和个人语言,就是说一个时代的公共语言,譬如说报纸类的语言,大众词汇、大众观点,这些东西都很难表达我们细致复杂的个人经验,但是运昌这个,就是用公共语言用的就比较多 我觉得运昌这本书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其实在他这个书的封面上都讲了,就是“从乡村到城市,我们真的要褪去灵魂”,这样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主题。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就在前面也都讨论过了,好几次会上。在我们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或者这样一个文学史中,这样一个主题是非常重要的、非常主流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乡土情结和乡土幻觉也是很多作家的精神皈依。我觉得这是初级阶段的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一个外来者在城市初级阶段的这样一种生活带给我们的感受。我们还很少触及到这个城市深处的东西,这个城市真正的魅力。 简单: 可能我对运昌了解的多一点,我们经常在一起接触,因此我从两个向度谈谈运昌的作品。第一,从人的角度谈一谈。其实运昌身上带有很强烈的草根性,草根性这个在文学界提及也很早了,但就运昌而言的草根性就是狭义的,他身上其实带有很强烈的小人物特征,没有什么社会背景,从农村出来,从小就失学,也没有很高的学历。到城市之后,生活非常艰苦,也非常艰辛,做过各种各样底层的工作。但是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追求文学,甚至他在做生意的时候,他都认为生意是副业,文学创作是正业。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也是应该能够更多的读者、专家、作家的认同的。这点精神是感动了我。但是仅仅让人感动肯定还是不够的,因为文学毕竟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也是很残酷的事情,文学创作其实很残酷。在文学史中,更多的是坟墓,能留下墓碑的很少,几乎是少之又少。这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作为一个草根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常识性的东西,这要与精神文化相对应,我谈到的精神文化也是一个很狭义的精神文化。 说到这儿,我强调一下,咱们省的文学生态,就我个人感觉可能不是太好。后来的作家没有得到上辈作家的提携和鼓励,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是艺术的抽空。这两项很可能把很多非常优秀的年轻的、有苗头的一些作者给扼杀掉。 第二个,从作品的角度谈,运昌的小说,是一个线性小说,也就是说按照时间的顺序在讲一个故事,有一种罗列的味道。中间的故事情节安排,包括人物的塑造、人物的语言都没有很好的定位。他在创作之前没有考虑要怎么写这个小说,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点一点进入,然后累积成这部小说。所以说我看了以后,就给他建议,在写一部小说的时候,一定要谋局,一定要怎么设计好人物,包括自己的语言怎么把控,这个东西都需要提前综合考虑。所以说,要想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还需要更深地去进入生活,怎么表达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学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奚同发: 其实,写作是不需要考虑主意的,那和主意是没关系的,主意是搞评论和搞研究的人考虑的问题。但是写作得考虑技术,小说是一门技术活。因为它已经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在那儿放着,基本的技术得有。这个技术怎么突破,其实就是要想一想突破的问题,你现在的水准可以去考虑一些基本的技术。第二个,考虑阅读。我这几年阅读了很多的东西,我觉得你要是准备写作,你的阅读和别人的阅读是不一样的。写作的阅读肯定要研究,像我跟一些作家交流,他们都提供一个方法,他的这个阅读是拆装式阅读,比如说你喜欢谁的小说,你把他的好多小说拆装来看,看他是怎么组合的。像一个玩儿枪玩儿得很好的人,他会闭着眼把枪拆了重新装。可能这是一个想法,就是阅读和别人的阅读不一样。再一个,我还有一个想法,你写小说,到底想干什么?像刘恪提到了哪个年龄,或者说你这个写作怎么样,其实我挺赞同张宇说的那句话,你写作是不是对文学史有期待?不一定有期待,这么多人写作,有时候就是一种快乐,就像读书一样,你读书的人不一定都成为学者,不可能都成为专家,有时候他就是一种快乐。如果你要是把写作当成一种快乐的感觉,我出了一本书,很快乐。现在这样就可以了。你这本书最开始打动我的,真是何老师前面说的,他作为一个老者,听你讲述故事的时候,讲述的他也是见不得眼泪。我在这儿突然就觉得,这句话写的,这本书肯定是有很多这种,本身生活打动了你,但是表述可能不是太合适。我也不多说了,大家都很真诚。今天参加这个会,是我参加河南将近十多年来的文学会中,第一次大家能把问题摆出来的。以前我觉得这个会对面都是名家,大家碰的时候,都是碰一下赶紧躲开,不想把问题摆出来。 焦述: 我跟运昌认识,是我在签名售书的时候。他过春节还邀请我去他家作客,我去了,他家在西郊一个租赁的很小的房子里面,他和他爱人、小孩三口之家,生活非常拮据。我想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当时是过年,我可以这样说,运昌,你爱人烹饪技术也好,你喝的茶也好,确实是……但是我感觉到非常感动。赛过我喝西湖龙井,尽管他的茶是很普通的,当时吃的那个饭,赛过我吃鲍鱼。因为这个东西,咱们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跟谁在一块吃饭。所以我觉得运昌的生活我非常了解,运昌当时对文学非常执着,运昌当时钱也不多,要自费出版。我就给运昌泼了冷水,我说你现在的任务不是要出一部小说,你现在是解决安居和乐业,你现在要挣钱。他爱人当时在银基一个小摊位卖化妆品,挣钱不是很多。运昌在家当专业作家,在写呢,我说你这个不对,你得改变,你不应该叫你爱人在外面工作,你到市场上去打拼,然后你把钱挣好,把家庭生活安排好了,至于写作,你现在就像是正月十五打死一个兔子,有它也过,没它也过。他当时很接受不了我的意见。因为什么呢?我接触到过去的一些青年作家,追求文学追求的非常执着,最后往往弄不成,这个我可以举一些例子,现在不举了,最后弄的很悲哀。为啥?文学这个东西,我走过来几十年,我感到它是世上最有风险的职业,大家也可能不认可我的意见,它是最有风险的,特别是专业作家,没有比这更有风险的了,怎么风险?可能一辈子你一个字都没留下来,你当了一辈子专业作家,这就叫风险,而不是说你缺吃少穿,不是这,因为共产党他养这个专业作家,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有这种体制,包括前苏联的体制,现在苏联都没有了,现在叫俄罗斯了,他这个体制就打破了,国家不养作家了。当然有些国家会有这个基金,但是不像中国,给我们发着工资,然后你还可以在这儿胡说,写好了也中,写不好也中。所以我后来的思想就改变了,我说这些话就是叫运昌听,就感到到当专业作家是一个误区,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说这样下去,一辈子什么也没弄成。 但是我想说一个什么呢,叫运昌参考,文学啊,它最大魅力,在于不可确定性。运昌不要慌,你现在是什么呢?我还是这样一句话,把生活搞好,然后你可以把作品、文学作为一种梦想和追求,作为一种精神享受,我就是写着,我就是忠实于生活,忠实于艺术,忠实于文学,我能把我所知道的东西,很轻松地、非常自然的、非常诚实的表现出来,不要做作,就是很朴实的把它再现出来。你肯定会得到意外收获。
李运昌: 昨天我对刘恪老师说,十几年前,我刚到郑州,来到河南省文学院,为了见到作家,我问门口的保安,作家都在哪个办公室上班呢?保安说你见作家呢,你认识谁啊?我说谁也不认识。他说你谁也不认识,你过来干嘛?这些作家,他们都不来上班啊,整天都在家里坐着呢!刘恪老师说,你到底见到谁了,见到作家没有?我说,没有见到一位作家,就见到文学院门口的保安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我当年对文学的渴望,对见到作家的愿望。当然,我现在想来,当初的个人行为,十分幼稚,十分搞笑。今天在文学院,我当年的愿望,就这样顺其自然地实现。其实我写作,是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写作,因为没有真正把文学搞懂。就像前一段时间我见到田中禾老师,他对我说,文学创作,其实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就是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写作。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创作小说。 我创作《追寻》是2001年动笔,2005年,写40万字,当时因为不会操作电脑,我买了电脑,在输入电脑的过程中,输入8万字,因为操作不善,全部丢失了,我没有留存底稿。当时的心情,非常痛苦,就像害一场病一样,对我打击非常大。创作40万字的小说《追寻》,因为我没有真正搞懂什么艺术,什么语言的艺术、艺术的结构等各方面,没有真正搞懂。出版社看了作品之后,提出了修改意见。因为我写作期间,内心非常压抑,是在一种非常苦闷的状态下进行写作的,大部分文字都是内心独白,没有故事情节,后来经过近百次修改,删除很多文字,并且通过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今后我整理第二部长篇小说《乡村风情》的同时,将根据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以我们郏县临沣寨为主题,争取创作出更好的长篇小说,回报各位老师的鼓励和鞭策。运昌衷心感谢与会的各位作家评论家、记者和朋友,再次感谢!
第三板块:江山文友谈《追寻》
读李运昌小说《追寻》有感 ----玉树临风
我是含着泪,带着疑问读完李运昌的小说《追寻》的。我之所以流泪是因为震撼,我之所以带着疑问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起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我想起了《丑小鸭》,我想起了《贝多芬》,我想起了屈原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的心里甚至响起了那首歌:追寻生命里的那份纯真---- 读李运昌的小说《追寻》 ----一缕清风
我与运昌兄相识于网络,相交于文学。虽鲜有联系,冥冥之中却有一种亲近感,毫无距离。我想,这或许是我们气质相近的缘故。 |
|
|
清露若水
|
2012-02-02 20:13:39
祝贺李老师,预祝新书上市大卖!!
|
|
|
古渡
|
2012-02-02 20:15:35
祝贺李先生大作出版并引起轰动,这是作者的骄傲,也是江山的光荣!
|
|
|
忘忧草cyl
|
2012-02-02 21:04:18
祝贺、祝贺、祝贺李老师作品出版,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
|
|
玉树临风
|
2012-02-02 21:31:24
热烈祝贺李老师,值得隆重庆贺。 |
|
|
玉树临风
|
2012-02-02 22:04:59
祝贺作家。 |
|
|
赵兴华
|
2012-02-02 22:09:42
恭喜李运昌老师大作问世并引起反响,这是李老师的荣耀,也是江山文学网的荣耀。
|
|
|
晋忻李
|
2012-02-02 22:14:33
祝贺李老师作品出版。江山人一起努力!
|
|
|
一盏茶心
|
2012-02-02 22:25:16
李老师辛苦了,向你致敬!祝新年快乐,幸福平安!
|
|
|
蓝梦
|
2012-02-02 22:33:47
恭喜李运昌老师大作问世,向李老师学习,恭喜江山文学网。
|
|
|
风逝
|
2012-02-02 22:34:19
祝贺运昌老师,祝佳作不断!
|
|
|
尘中之尘
|
2012-02-02 22:36:16
世事易变,痴心得果!。着实可贺!
|
|
|
尘中之尘
|
2012-02-02 22:39:42
世事无常,痴心有果。着实可贺!
|
|
|
李荣
|
2012-02-02 23:09:37
祝贺! |
|
|
素依清颜
|
2012-02-02 23:23:04
恭喜,祝贺!
|
|
|
杨钟雄
|
2012-02-02 23:40:45
祝贺。^_^
|
|
|
锦妤
|
2012-02-03 07:37:40
祝贺朋友佳作问世,祝新年快乐,幸福平安!
|
|
|
林雨荷
|
2012-02-03 08:54:15
祝福李老师小说问世!祝福江山龙年更加美好!
|
|
|
枫红舞动
|
2012-02-03 09:00:30
祝贺,发自内心祝贺,可以想象其艰苦程度,坚韧的毅力。
|
|
|
李运昌
|
2012-02-03 13:49:08
运昌衷心感谢江山网站,感谢江山各位文友,感谢江山各位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有大家的鞭策和理解,我感到江山特别温馨,格外亲切!让我们携起手来,祝福江山各位文友,美好的未来,更加美好!
|
|
|
独舞
|
2012-02-03 16:11:40
恭喜 祝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