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飞的雪
|
2012-05-31 15:57:16
文章中常见错字的整理与汇总(第九部分)
九十一、“气”与“汽”。 凡与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气”。凡与非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汽”。液体变成气体叫“汽化”,不能写作“气化”。“气化”是中医学的专门术语,指人体三焦之气的运行变化。“蒸汽”指水蒸气,“蒸气”指的是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如“水蒸气”。“暖气”指把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中,散出热气,使室温增高。“汽暖”则是指上述供暖方式。把煤气压缩成液体,称“液化气”;“汽水”“汽酒”却用“汽”。这几种情形,不很合字的本义,但因为人们使用中约定俗成而定型的。 九十二、“乡土情结”“文学情结”的“情结”不要写作“情节”。“情结”是指内心的情感纠葛,一般用在人身上;“情节”是指故事的发生、演变和经过,一般用于事情。 九十三、“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名,即心宿,每年农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渐渐偏西,这时暑热开始减退。这个成语专指天气快凉了,不要误用它来表示“暑热难熬”。 九十四、“熔”、“融”和“溶”。“熔”指固体受热变成液体,“融”特指冰雪等受热变成液体,“溶”是指物质在液体里化开。 九十五、“擅长”不要写作“善长”。 九十六、“生”与“身”。“终生”多指事业,如“终生当医生”;“终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终身受益”。“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出生”指生下来,如“出生于1995年”;“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 九十七、“事迹”不能误写作“事绩”,没有“事绩”这个词。 九十八、“首当其冲”不是指“首要位置”“领头作用”等意思,而是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洪水袭来,这个村首当其冲”是正确的,“在文化建设方面,北京首当其冲”这种写法是错误的。 九十九、“蒜薹”“菜薹”不要写作“蒜苔”、“菜苔”。“苔”是指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隐花植物。“薹”字没有简化,“苔”字不是它的简化字。 一百、“树立”与“竖立”。“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如“树立榜样”。“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如“竖立着纪念碑”。 |
|
|
![]() 纷飞的雪
|
2012-05-31 16:00:25
文章中常见错字的整理与汇总(第十部分) 101、“诵读”不能写作“颂读”。 102、“授予”、“授于”的角度是不同的。向某某人或单位颁发某项奖励和荣誉,用“授予”。 103、表示寒冷天气水气凝结物或云雾、雨滴在树枝、电线上遇冻结成的冰晶“雾凇”、“雨凇”的“凇”字不要写作“淞”。 104、“趟水过河”的“趟”,不要写作“蹚”。 105、“通信”与“通讯”。不论采用何种手段传递信息,都叫“通信”。而“通讯”的意思,一是指利用电码传递消息,如“通讯社”“通讯网”;二是指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员”指报刊、电台等约请为其经常写作新闻报道的非专业人员;“通信员”指部队、机关中传送公文信件的人员。 106、“惟妙惟肖”这个成语也有人写作“唯妙唯肖”“维妙维肖”。作为语气助词,“维”“惟”“唯”本可通用,但这个成语规范的写法是“惟妙惟肖”。 107、“位”作为量词用于人时,含有敬意,因此,不能用于坏人、罪犯、敌对势力等场合。同理,一般也不用于第一人称,如“我们两位来主持会议”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108、“诬蔑”与“污蔑”。“诬”有“讠”旁,指用语言文字捏造事实损害别人名誉,如“造谣诬蔑”。“污”原指浑浊的水,后来泛指脏东西。如果说“污蔑好人”,所指的重点不在于“捏造事实”,而在于使用“污辱性的言语”。“侮蔑”表示轻视、蔑视。 109、没有“无所是从”这个成语,“无所适从”不能写作“无所是从”。 110.“笑眯眯”不能写作“笑咪咪”。 |
|
|
![]() 纷飞的雪
|
2012-05-31 16:02:47
文章中常见错字的整理与汇总(第十一部分)
111、“泄”与“泻”。“泄”是指气体或液体从封闭的物体中流出,有漏出的意思,如“泄漏”、“泄洪”;也引申为透露、抒发的意思。“泻”是指大量液体急速流动,也指情感等连续、强烈地表达。 112、“萧瑟”“萧条”不应写作“肖瑟”“肖条”。 113、“斜”和“邪”。“斜”指方位不正,“邪”多指行为、品德不正。 114、“学历”与“学力”。“学历”一般指(在校)学习的经历;“学力”一般指学习所达到的程度。 114、“形”与“型”。“形”的本义指形体、形象,也可指形状、样子、实体,还可指表现、显露,如“形影不离”“字形”“地形”“图形”“圆形”“喜形于色”。“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出式样、类型、楷模、法式的意思,如“新型”“型号”。“原形”是指原来的形状,引申为本来的面目,如“原形毕露”。“原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15、“醒悟”与“省悟”。“醒悟”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觉醒过来,变得清楚。“省悟”的“省”有反省的意思,因此多指经过自省、内省、反省而明白、觉悟过来。 116、“夜宵”、“元宵”不要写作“夜霄”、“元霄”。 117、“萤”一般用于“萤火虫”。“荧屏”“荧光”不要写作“萤屏”“萤光”。 118、“树阴”“林阴道”的“阴”可否写作“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与《现代汉词规范字典》的解释不一。《规范字典》明确提出,“树荫”“林荫道”应写作“树阴”“林阴道”。我们发稿中两种写法都应可以用,但同一篇稿件内以统一用法为宜。在“柳荫街”“柳荫公园”等固定地名中,只用“荫”。 119、“一起”与“一齐”。作为副词用时,“一起”侧重于表示空间上的“一同”“一块儿”,如“一起去吃饭”;“一齐”侧重于表示时间上的同时,如“一齐到达终点”“一齐鼓掌”。 120、“帐”与“账”。表示“财物出入的记载”和“债”的义项时,不能写作“帐”,应写作“账目”“账号”。 |
|
|
![]() 纷飞的雪
|
2012-05-31 16:07:16
文章中常见错字的整理与汇总(第十二部分) 121、“州”和“洲”。“州”一般用作行政单位。“洲”是指河流中的陆地,如“绿洲”“沙洲”;又是大陆及附近岛屿的统称,如“亚洲”。“苏州”“自治州”的“州”不要写成“洲”。 122、“燥”与“躁”。“燥”是指干燥,“躁”指脚不安稳,指性急、不冷静。“脾气躁”“性子躁”用“躁”。 123、“装潢”与“装璜”。“潢”是指颜色,“璜”是指一种玉。用于表示房屋装修等,一般用“装潢”。 124、“住”和“驻”。“住”泛指居住,“驻”特指为执行公务而留住某地。 125、“作”和“做”。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语多写作“作”,如“作文”、“作对”、“作罢”、“作怪”、“作战”。具体东西的制造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饭”。“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能写作“做为一个领导干部”。“做贼心虚”不能写作“作贼心虚”。“作贡献”和“做贡献”这两种用法,目前并行于各种文字场合,但国家语委的汉语规范化专家们倾向于推荐使用“做贡献”,原因是“贡献”是具体的东西。 126、“侦察”与“侦查”。“侦察”常用于军事、作战等方面,“侦查”常用于=、检察、司法等部门以及与破案有关的方面。“侦察”着重于察看,从观察中来了解情况;“侦查”着重于调查,从检查中来了解情况。 127、“振”与“震”。“振动”主要指“动”。“震动”主要指“震”。“震惊”用“震”不用“振”。“振”还表示奋起的意思,如“振作”、“振兴”、“振奋精神”。“震撼”不要写作“震憾”。 128、“增值”用于指资产时,不要写作“增殖”。 129、“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公之于众”不要写作“公诸于众”。 130、“坐落”不要写作“座落”。 |
|
|
![]() 纷飞的雪
|
2012-05-31 16:08:46
文章中常见错字的整理与汇总(第十三部分)
131、现在多用“人才”,不用“人材”。 132、与数字、时间有关的表示方法 ●“倍”字不能用于表示减少。“减少了一倍”是错误的用法,应写作“减少了一半”、“减少了50%”或“减少了五成”。 ●“翻番”与“加倍”。“翻番”是两倍两倍地增加,如果基数是3,翻1番就是6,翻2番就是12,翻5番就是96。“翻几番”就是基数乘以几个2。“加倍”表示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去乘以某数。如3的1倍是3,3的2倍是6,3的5倍是15。“翻番”比“加倍”的增长要快得多。 ●“手”,买股票时使用的一个最低的整数单位。如现在深沪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每100股为1手。期货交易不用“手”,而用“单”。 ●数字“从多少到多少”的写法:“30%到40%”不能写作“30到40%”,“10万~15万”不能写作“10~15万”。 ●不要使用已废除的、非法定的计量单位。用“厘米”,不用“公分”;用“升”,不用“公升”;用“米”,不用“英尺”;用“海里”,不用“浬”;用“千瓦”,不用“瓩”。 ●书面语中,年份一般不要简写。1951年2月《=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规定:“年份概用全数,不得省略。例如,‘一九五一年’,不得写成‘五一年’。”近年流行的年份简写法——’99年,是从英文出版物引进的,一般限于某项活动标题式的名称中使用,如:’99全国足球比赛。“我公司’99出口较多”属于不当的用法。年月曰之间,一般写作“1999年11月16曰”,不提倡使用“1999.11.16.”以及类似的写法。 ●月曰在专项名词中的用法。月、曰之间,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加“·”,再外加引号,以避免歧义,如“一二·九”运动、“一·一七”批示。如涉及十月,也可用“一○”,如“一○一二”,可不加“·”。事件或文件等的月曰简称,如果知名度大,可不加引号和“·”,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七一讲话、五三一讲话等用法都是正确的。用阿拉伯字母表示月曰时,中间加“·”(间隔号),不用“.”(齐线墨点)。 ●标序号时:“第一”、“其次”后面,用逗号。“一”、“二”后面,用顿号。“1”、“2”和“A”、“B”后面用齐线墨点“.”。序号如加括号,后面不加逗号、顿号。 ●据向北京天文台有关研究人员了解:夜间零时左右习惯上称作“子夜”;2时至4时称作“凌晨”;4时过后称作“拂晓”。 ●表示温度时,用“25摄氏度”、“零下25摄氏度”,不能用“摄氏25度”、“零下摄氏25度”。 |
|
|
![]() 墨璃
|
2012-12-13 09:00:23
进来虚心学习,这方面,我是相当薄弱的 |
|
|
![]() 天上雪
|
2012-12-13 10:09:55
这个帖子得顶起!
![]() |
|
|
![]() 风逝
|
2012-12-13 11:06:25
飞雪的求真求实的精神令人敬佩、仰慕!再次顶! 有此态度,何时愁成? |
|
|
![]() 素心如玉
|
2012-12-29 11:05:56
最近在审稿中,还发现许多滥用冒号的现象。从语法上来说,说话人在前,说字后用冒号;说话人在中间,说字后用逗号;说话人在后,说字后用句号。可在审稿中发现许多说话人在中间用冒号的情况,搞得自己也有点糊涂了。 还有顿号,逗号,分号这三种标点用得也有点乱,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太好把握。 |
|
|
![]() 述而游客
|
2012-12-29 11:46:53
看着后边忘前边,不知说过“捉摸”和“琢磨”没有。“捉摸”——猜测,预料,去把握;“琢磨”——除了“打磨”义以外,那是指思考,考虑,反复研究。“捉摸不透”,是说无法猜测,难以把握;“琢磨不透”,是说反复研究没得出结论。不知对也不对。班门弄斧,嘿嘿!
|
|
|
![]() 述而游客
|
2012-12-29 12:32:23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不知对也不对”的“也”字,是用“也”还是用“耶”,闹糊涂了。嘻!
|
|
|
![]() 红袖留香
|
2012-12-29 12:43:44
就像及时雨啊,红袖正需要这些 ! 谢谢你,可人儿 !
|
|
|
![]() 白淮斌
|
2012-12-29 13:44:49
哈哈,也是自己写作中常犯的错误,以后自己改正,流年总是能够让人进步。
|
|
|
![]() 四木
|
2013-08-01 22:31:07
GOOD,比高考资料还仔细,如果早认识你几年,嘿嘿………………隔得太远了,要不肯定给你个大大的拥抱,呵呵 |
|
|
![]() 棱枫
|
2013-08-01 23:30:18
雪,好样的。
![]() |
|
|
![]() 芦汀宿雁
|
2013-09-05 22:05:56
得益多多,谢谢圣女!
|
|
|
![]() 秀尔
|
2013-10-31 18:57:20
学习的好机会。 |
|
|
![]() 张国太
|
2013-11-21 15:23:06
用心良苦,受益匪浅。(别这里也有错别字?)
|
|
|
![]() 秀子
|
2013-11-21 15:53:11
飞雪辛苦了!
![]() |
|
|
![]() 秀子
|
2013-11-21 16:00:20
中国的汉字有三千多个,最难学;美国人投简单,总共就26个!能够把汉语学好,并运用的得心应手,真的不简单!中国人是最棒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