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
|
2012-03-06 16:34:08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909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6 04:26:57
还想说,开头不如以“如鲠在喉”概括写作原因,另外,行文不是十分严谨,或者匆匆了,错误出现多处,举几例,如“读读起书来”、“感概”、“也隐约露出过一线似乎久在太阳低下的人才有的光”、“一颗子弹了解了我外公的一生”,都已改正。
|
|
|
北国风
|
2012-03-07 16:50:4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0094 5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7 04:49:59
一滴泪水,被忍进了心里,这样深沉细腻的文字,似乎好久没看到了,而细腻深沉的感情,也是最先打动我的原因。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包括了看望,想象,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独白,这就更令你深思。感谢作者,问好,敬茶
|
|
|
北国风
|
2012-03-07 18:28:5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0105 6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7 06:26:28
作者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很有意义。假货泛滥,买单的永远是消费者。假货泛滥,短期看,伤害的是百姓健康,经济秩序,道德体系,长远看,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立法、自律、自省、监督应该多管齐下,可谁做第一推动力?危险啊!这就是文章的意义。但从文章本身看,开头可以简洁点,叙事可以简练点,有些错字,是否假鸡蛋呢?
|
|
|
北国风
|
2012-03-07 20:33:0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0095 6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7 08:31:46
这位母亲是生活的大智者,也是大慈大悲者,乐观开朗,爱孩子爱得更深沉,令人感动,但她的命运太坎坷,所幸孩子虽憨,倒是真爱母亲的,是她生活的一大安慰,愿她幸福。文章很是质朴,文字足见真情,足见态度,如不称呼憨子的媳妇为嫂子,欣赏,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09 10:57:2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0153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9 10:56:21
儿时的故乡,总在岁月的变化中变化着,于是,儿时的故乡,成为遥远的回忆,从而不自觉地拒绝和冷淡了现在的印象。文章有种淡淡的忧伤,文字如月下静水潜流,朴素明净,欣赏。
|
|
|
北国风
|
2012-03-10 09:03:4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0607 4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0 09:01:44
一看作者是大连的,我就想看看。文章意蕴流动,文气飞扬,活泼幽默,在感受豪迈的精气神的同时,谁看谁幸福,端的令人佩服,喜欢。不过呢,还是有点小毛病,庄河现在是县级市了,应是大连嗑,上周末是3月3日,还有一些文字上的错误。另外,倒数第四段说搁笔,结果还写,我觉得是毛病。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10 23:12:57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0919.html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0 10:28:21
迷路的孩子,他是谁家的,他安全到家了吗,读者一般都会问及,他的结局牵扯社会的人文关怀和我们的道德水准。作者就写了这样一个迷路的孩子,所有人为这个孩子做的一切,足见社会大爱,更足反衬那些冷漠的人。感谢投稿,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10 23:14:30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0919.html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0 10:29:09
文章简洁,叙事干净,但如果把小男孩的结局交代清楚,则更见有始有终,更见人文关怀,如再把他的前后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等都做刻画,不仅描摹其形,更见其神,更会凸显时代精神和助人意义。
|
|
|
北国风
|
2012-03-10 23:15:09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0919.html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0 10:31:42
卒章显志,作文常用,本篇结尾,即是此意,但有点直接,也有些长,建议简练点。
|
|
|
北国风
|
2012-03-10 23:17:1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0933.html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0 10:59:17
从网友的网名——彩虹,说起生活中的彩虹,并详细描摹自然界彩虹的形状,给人切实而美丽的感觉,文字简约大方,叙述中隐藏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足以吸引读者。问好作者。
|
|
|
北国风
|
2012-03-10 23:17:47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0933.html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0 10:59:50
彩虹是人生的梦幻和美好的希冀,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写了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界的彩虹,也可以联系到社会和人生的彩虹,则透过联想,加深了文字的张力和意义。
|
|
|
北国风
|
2012-03-11 12:36:58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0977.html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1 09:05:52
作者从初一时候的三八节放假,联系到中国文化关于三八的不同意义,指出女人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原因在于“千古以来的风气,注定女人一生的辛酸,要比男人承受更多的眼泪”,而女人需要的,是整个社会长久的尊重,发自内心的疼爱,令人信服,感动。以做饭结尾,不仅收笔自如,也显示出女性的精神。问好,敬茶!
|
|
|
北国风
|
2012-03-11 12:37:3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0977.html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1 09:19:41
从有了三八节,应该说,妇女的整体地位是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现今,还有很多不如意处。作者目光所及,对“三八”这一文化符号进行了深度解读,愿您有所得。
|
|
|
北国风
|
2012-03-11 23:15:3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1069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1 11:11:40
以包容之心看待日本地震,是人性和大爱的表现,以历史眼光看待抗日战争和民族屈辱,是自尊和自重的表现,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这是辩证。但其实,国家都是有延续性的,爱和恨也都延续,正如,法西斯的后裔,可能就是今日大地震受难者,今日受难者,也可能就是他日的爱国者,古今中外,都这样。所以,一边示爱,一边还要警惕。
|
|
|
北国风
|
2012-03-11 23:30:5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1016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1 11:30:02
穿越时空,回到三国时代,细说当时豪杰英雄在女人眼中的感觉,别有趣味,如能生发,更多表达作者的评价,就更有趣了。
|
|
|
北国风
|
2012-03-12 22:19:5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1136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2 10:14:53
据说,塑料的发明是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在于它虽然造福,却不能分解,带来的是长久之痛,于是漫山遍野都是它的尸体。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作者感情激越,用语不乏深沉思考,并有张力,感谢。后文建议,如能并入正文,简练一点,我觉得好一些。再者,塑料是不好焚烧的,有毒。全文如由白色再进而联系到其他,则点面结合,进一步了。问好作者。
|
|
|
北国风
|
2012-03-12 22:21:4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201346.html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2 06:38:17
面对问题鸡蛋不去寻找和解释决问题,反而以母鸡来例假搪塞,作者以事实揭露其欺骗和良心尽丧的面目,并联系食品安全现状,联系外国的做法,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出了解决办法,值得赞赏。文字耐读,问好作者。
再不警醒,我们都是骗自己。
|
|
|
北国风
|
2012-03-12 22:51:0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1433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2 10:44:33
鲁老师的诗,看了震撼。我想,真正的诗人,是从脚底踩出的诗句,一路指引别人。又像泥土,她的姿态何时都是谦卑的,因为力气更在深处,无暇看别人的得瑟,只有自己使劲,才能把剩余在头发根的力气喊出来。这就是初读印象。
|
|
|
北国风
|
2012-03-12 22:51:3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1433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2 10:47:33
最欣赏的,其实是第四首,我似乎屏住了呼吸来看,最好看的,是第一首。四首诗,虽无金石铿锵之声,却有穿金凿地之力,虽无神龙飞天之象,却有只在此山之觉。赞,还赞。敬茶,再敬香茶。问好,远握。
|
|
|
北国风
|
2012-03-12 23:15:4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01410 7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12 11:15:14
诗作标题就给我们来了一个小小的视觉矛盾,但随着解读,就只剩下陶醉。我觉得,要是把心中所思抽象一下,再接着具象,而不是由具象到具象,就会把诗意凝练而精彩地表达出来。我也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共勉,问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