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
|
★:北国风2012.03评论2012-03-01 19:55:03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8061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1 07:54:26
从香烟的过滤嘴并不能过滤毒素出发,引申到社会各方面都有当做摆设的过滤嘴,一时一刻还不要紧,关键是长此以往,使用者和制造者都把他当做科学的,而忽略了它的危害,那就危险加倍了。作者还剖析了造成此情的社会原因,让我们认清过滤嘴的真实面目,抛除迷信,不仅语言表述有力,而且发人深省,佩服。问好,敬茶!
|
|
|
北国风
|
2012-03-01 22:16:07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8753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1 10:15:08
教育学生的问题,绝不是学校一家就能解决的,一句学校是监房,老师是保姆,不仅歪曲了学校和老师的贡献,也歪曲了价值和作用,更容易误导孩子,这样家庭的孩子学习好是很难的,而这正是留守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02 10:14:2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8902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2 10:13:28
文章与其说是读后感,不如说是读书随想,读书闲谭。作者阅读文友书籍,从其文章出发,娓娓道来,又联想自己的过往生活,有一种重读历史,翻阅旧照的感觉,吸引读者。文章用语简练,表达干净,对比中常有令人思考的厚度,这种意蕴,欣赏。
|
|
|
北国风
|
2012-03-02 21:31:4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036 5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2 09:30:50
九月,载动的可是几两孤独的忧愁,几两想念而不得的向往,低徊的思绪,清丽的词句,都在一腔淡淡的悲伤中令人与作者共鸣。问好作者!祝安!
|
|
|
北国风
|
2012-03-02 23:11:4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8953 4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2 11:11:08
从才思上说,我觉得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笔力令我佩服;从文情上说,是一段纯真的珍贵或者叫珍贵的纯真成为一种格局,浸润了曾经在那生存的人,而永葆者,不异播火者,更足珍贵,令人敬重。当年的那些人,后来变了,其实正是印证时代的变迁,也足见精神的光辉。简洁之语,有类明清小品,欣赏,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02 23:22:08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042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2 11:21:41
从为财神爷过生日放鞭炮说起,谈到孝亲问题,指出当下国人精神信仰的危机,道德沦丧的根源,并举姑姑一例,说明财神爷并不可靠,文章令人深思,触及国人灵魂,欣赏,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03 10:12:0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8470&pn=1&pn2=2 17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10:11:14
这样的文章,确实需要静心品读,从而不入宝山空手回,就当我们自己也亲聆文学大师、评论家的教诲了。刘庆邦关于文学创作的虚实,令人受益匪浅;小说创作的5种状态、5种误区足为学习者戒,王宗仁的散文论觉得醍醐灌顶,因而感谢大师,感谢作者。老井辛苦了,敬茶!有个疑问,不知是秦老师还是华老师。
|
|
|
北国风
|
2012-03-03 11:55:1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144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11:42:08
手捧红豆的爱人,从梦中走进抒情主人公的心里,但遭到阻碍,于是“你我隔着一颗星的距离相恋”,一恋十八年,千难万难,他们有过误会,有过伤害,但最终,红豆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出一树相思果。春天已来,你是否准备好多采撷呢?记住,只要落进心窝的一颗。如若推而广之,红豆又是指事业、友情、家庭、等等,不论是什么,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
|
北国风
|
2012-03-03 11:55:5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144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11:54:16
一枝红豆生南国,月冷星稀发几枝。心忧仍愿多采撷,此物相随最相思。读星遐诗,感慨系之,借用王维之句,咏之。
|
|
|
北国风
|
2012-03-03 12:09:4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132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12:09:11
阅读此诗,第一感觉就是,精炼;第二感觉,想起了闻一多的建筑美和音乐美,此诗音乐美是有的,建筑美也是有的;第三感觉,语言背后的意思还需读之思之。欣赏,问好,敬茶。
|
|
|
北国风
|
2012-03-03 18:22:11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145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06:21:38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俱文章,作者举一白字,例举并分析多种社会现象,把白字解读得饶有兴味,引人入胜,难得。欣赏,问好作者,敬茶!
|
|
|
北国风
|
2012-03-03 18:55:5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8989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06:55:08
鲁迅曾是民族的旗帜,而今,在充斥假大空的时代,充斥伪文明和精神空虚的时候,鲁迅是渐渐地不被需要了,或者是不被有些人喜欢。这篇杂文慷慨有力,分析了高中课本替换鲁迅文章的原因以及实质,令人欣赏,不过,引用的地方太多,似乎减弱了杂文的艺术性和批评力量。敬茶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03 19:11:3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8989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07:10:15
有问题商榷:第三段“鲁迅从来就没有讨好美国主子的习惯”,我觉得这句话表达有误。从字面上看,不论讨不讨好,美国都是主子,而且是鲁迅的。你说鲁迅能接受吗?其他人接受吗?这段后面“不会推荐老子给了红包的儿子,去名牌大学……”标点不对,而且表达不清。应是“不会推荐儿子去老子给了红包的名牌大学”吧。一人之见,若不对,见谅。
|
|
|
北国风
|
2012-03-03 19:45:0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826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07:43:55
很多社会问题因为司空见惯,或者无力改变被认为正常,但一旦发生在学校,就会因为望子成龙的重压和吸引眼球的缘故,将之扩大化,造成很多教育问题复杂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乃至多重标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悲剧,不解决,不听话押金一类事件就不能杜绝。作者条分缕析,足以信服,赞赏。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03 20:26:1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151 8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08:25:30
四篇小说,有趣可爱,篇篇佳作,称奇称好。而都和出书有关,私见若概以标题,是否会更好?另外第一篇,一票之差落选,我觉放在结尾更好。
|
|
|
北国风
|
2012-03-03 23:48:2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199319.html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11:34:20
文章就像作者的名字一样,把生活写得如歌一样美好。看完文章,我的内心也随着飞舞起来,红红的,暖暖的,亮亮的,我很想喊一句,感谢生活,生活如歌。文题《红,我的最爱》统摄全文,不仅是中心,也是文眼,布局紧凑,层层渲染之下,凸显了文本意义,文字简洁,很有张力,三言两语即传神,感情淳朴,毫无造作,很是珍贵。作者从红日写起,奠定了美好、向上、温暖、喜兴的格局,奶奶的土法医治使红成为作者生命的延续,5岁时送二叔公去当兵,红和绿成为最美的搭配和最好看的色彩,幼时穿新的红底花棉袄的得意和炫耀,儿时采红色山花做花环戴在头上的美好,小学时代抹不去的红色记忆,打工时代的红色棉袄,成为新娘的红色浪漫,红,一直温暖着伴随着作者,也感动着我们。不必用多么动听的语言诉说幸福,也不必用晶莹的眼泪引人感动,也不必靠一些手段去煽情,只是一些朴实而淳厚的文字,始终洋溢着乐观、向上、喜气和温暖,如同鲜红的血液一样,如同坚实的土地一样,有温度有真诚有胸怀,更有对生活的热爱,这才成就了作者的最爱。与其说作者爱的是红,不如说,作者爱的是我们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蓬勃生命力,坚强不屈的生命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国人的生命真实。
|
|
|
北国风
|
2012-03-03 23:51:37
http://www.vsread.com/article-199319.html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3 11:41:24
文章有一点文字锤炼上的毛病,已修改语序和一些字词,但整篇文章的温暖底色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意蕴,以及干脆洁净的文风,还是吸引了我,字里行间,白描中时而跳跃出美丽的诗意。欣赏。
|
|
|
北国风
|
2012-03-04 17:54:2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473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4 05:38:02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之后,人们往往陷入空虚,原因在于精神的胃缺少养分,尤其是钙、铁,这就是《珍惜这粒粮食》给我们的昭示。我们那个被现代化和城市进步的身躯逼到小角落里的精神家园萎缩成什么样了?所以请节约一粒粮食吧,一粒汗水的思考,会帮助你吃饱肚子,恢复力量。问好作者,敬茶。
|
|
|
北国风
|
2012-03-04 17:55:2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473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4 05:43:14
副标题,是致雷锋,这让我们想到,一个时代的旗帜,一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人,一个以一己血肉之躯飨天下之所同求的人,一个普通的士兵承载了千年大义和民族精神,3月5日之前发表,格外有意义,感谢。
|
|
|
北国风
|
2012-03-06 16:32:4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909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6 04:14:46
故事虽然传奇,但在作者的笔下,又确实可信,这是因为作者朴实真诚的文字。
曾看了作者几篇文章,略觉其文笔简约有力,文风沉郁苍茫,心有坚守不平则鸣之气,欣赏。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3-06 16:33:3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9909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3-06 04:18:44
作者文白相间,叙事简洁,将其外公的故事写得很有感染力,令人觉得常有古朴雅致之感,但也有晦涩处,过简,不易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