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鸣文学
|
【争鸣】十五岚作品研讨会实录2012-03-17 12:45:15
争鸣文学社十五岚作品研讨会实录
亲爱的文朋诗友们,争鸣社团为江山及争鸣优秀诗人十五岚召开了第一次作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依据争鸣文学社团办社宗旨“民间立场,唯文是举”,取得了成功。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上至社长下至争鸣全体编辑人员的心血与汗水,对此表示敬意与谢意。 下面将此次研讨会详细情况实录出来,期待更多作者与读者关注争鸣文学社团,也期待争鸣文学社团的明天更美好。
一、邀来四面八方友,梧桐引来凤凰栖
争鸣文学社团作品研讨会邀请函 江山网全体文友: 为了答谢朋友们对争鸣文学社团的支持与厚爱,为了争鸣社团的宗旨得到最大程度的宏扬,为了争鸣作者的作品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为了让所有作者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安得其所,争鸣将不定期召开争鸣作品研讨会,欢迎各位文朋诗友们参加。
研讨对象及条件:凡在争鸣发稿10篇以上的作者,无论精推还是社推,一律有资格申请作品一篇参加争鸣作品研讨会。
争鸣文学编辑部
二、紧锣密鼓看好戏,研讨大会拉帷幕
“十五岚”现代诗歌作品研讨会即日开始 江山才俊立江山,江山有个十五岚。弱水三千浑不爱,现代诗歌一枝鲜。按照争鸣文学社团召开争鸣作品研讨会的要求,在争鸣文学社团须得发文十篇以上。至目前为止,实力派诗人十五岚已在争鸣文学社发表诗歌与诗评达十六篇,且以高质量的作品立足社团(十六篇诗歌与诗评,十篇为系统加精作品),为争鸣社团的发展壮大立下第一功。故此召开十五岚作品研讨会,欢迎各位诗人墨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家可就十五岚单篇作品或整体风格展开讨论。少则三五句,多则洋洋洒洒数千言,皆大力欢迎。 江山优秀编辑山泉兄曾如此评价十五岚作品说:十五岚作品有很深刻的内蕴,其风格深沉凝练,低调出手,在借故抒怀中泼洒情怀,没有朦胧之意,琅琅诗风震撼读者,委婉写意却意象纷呈,视线之内,皆诗句也,哪怕一抹霞光,一片雪花,仿佛信手拈来,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其诗歌有海子之风,不仅能“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还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山泉兄之评价在争鸣文学社团开了很好的讨论之风。同时期待更多人加入进来,你的作品,我们的用心。或许下一个研讨的作者就是你呢? 不薄新作,不唯名家,民间立场,唯文是举。这是争鸣文学的宗旨。 争鸣文学相信,有一种欢喜是——有人唱歌,有人和。争鸣,就是一种真实而向上的和声。在这里,可以唱出最真挚的歌,写出最真诚的字,认识最真诚的人。 还等什么?争鸣文学欢迎你,来吧。 凡参与的朋友请在论坛单独发贴,统一题目为《我看十五岚作品》,对于精彩帖子,争鸣将申请首页论坛精华,予以展示推介。感谢朋友们支持,期待各位光临指导。 十五岚简介: 十五岚,女,原名李燕。湖北人,居武汉,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从事金融工作。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有诗歌和散文作品见诸《青年文学》、《绿风》、《诗选刊》、《新诗大观》、《知音》、《散文诗世界》、《天津诗人》、《大别山诗刊》、《天水日报》、《长白风》、《孝感日报》、《天水晚报》、《天下诗歌》、《原野》、《荆门日报》、《无界诗歌》、《江夏文艺》、《潮白河诗刊》、《核桃源》、《派度诗刊》、《乌江》、《燕赵诗刊》、《大风诗歌》、《中国现代诗人》、《红山诗刊》等国内多家报刊诗刊和诗歌集。参加全国性诗歌征文和同题诗赛,获得过奖次。一个视诗歌为琼浆的人,醉心写作,穿梭于多家文学论坛。诗观是:“一朵花对一只蜜蜂多么重要,我因此进入,同时又离开。” 十五岚江山文集链接: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16684.html
争鸣文学社团
2012/2/25
三、众说纷纭论佳作,文朋诗友聚一堂
发言人:澜水微静 发言实录:(一)我看十五岚作品《安,我想我依然爱你》 岚真是现代社会中少有的至情至性的诗人! 岚的这是首诗歌以女子特有的视角,细腻的笔调写出依恋、哀怨、幸福、痛苦、无奈和温柔挚爱执着等等情致,层层婉转,层层递深,真实而感人地传达出诗人对爱人复杂变换的情感思绪。看过岚的很多诗歌,诗人复杂而忧郁的感情同她一贯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信仰结合起来,便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意蕴。这首诗不是以高度的凝聚力显示其魅力,而是以细腻的笔调,通过对一种复杂情思的铺叙,对一种自由流动的心理活动的铺展达到预期的效果。诗歌中有许多细节的描绘,这在艺术表现上或许稍显纷繁琐碎,然而这正吻合了抒情主人公复杂变幻的思绪。在意象上,这首诗通篇借用大自然的一切景物作为情感渲泄的对象,赋予一切物象最温柔的色彩。 诗歌一开始就切入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安,我想我依然爱你”,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极力让自己变得优雅,变得不在乎。其实,究其内心深处,这份爱并没有远逝。通过自己的种种表现,得出这样的结论“安,我想我依然爱你。”否则,“我”不会在漆黑的夜等待黎明,坚固的心房不会像嫩草一样柔软,“只须羁绊,便豁开一个路口”让思念的情愫汩汩流淌,从心尖一直喊你的名字。 这首《安,我想我依然爱你》它的特色不仅表现在其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上,还在于其新颖的艺术构思上。“握不住鸟鸣,飞进天空”,想拥鸟儿入怀,但是,鸟儿丢下的只是“一枚青果带来梅雨”,于是思念就这样蔓延开来。就如贺铸在《青玉案》中写的那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以大片的烟草,满城的柳絮和梅雨季节的烟雨来形容闲愁之苦,闲愁之多。其实,在这里,岚已经在无意间化用贺铸的诗句来表现思念之浓,之酸楚,之青涩。“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像类似曲折委婉的表达在岚诗歌中也比比皆是。例如诗人在表现泪水决堤时,诗人没有直接说出因为哭泣,因为眼泪肆意流淌而让眼睛红肿,而是说“把雨魂捣碎,将酸楚敷帖受伤的眼眸”,其联想是何等美妙,何等别致!读这句诗,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一个悲悲戚戚的女子,相反,抒情主人公招人怜爱的楚楚可怜之态倒显露无疑了,其貌之娇,其情之深令我们唏嘘不已,黛玉似的蹙眉演示了一种古典的美。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思念已经伴随诗人走过四季,走过人生的每一天。又是一年春始至,不知道十二月的河岸,桃花开了没有?是否依然灿烂?人面桃花依旧,但是,潋滟的清池却残留了枯枝败叶。正如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一样,心湖的平静已经被打破,婷婷玉立的芙蓉经受了风霜雪雨的摧残。不知道还有没有毅力重新站起?“在旧伤的愈合处,将断枝、枯叶重塑,另一个七月流韵”?诗人把自己比成清水芙蓉,不仅有人格的高洁,更是将“婀娜我自痴”小儿女情态展现得晶莹欲滴,温婉动人。 第四小节,诗人的联想比较奇特。合欢树象征着花好月圆,象征着珠联璧合。但是,梧桐秋雨,梧桐滴漏,梧桐芭蕉有时候却又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萧瑟而寂寥的意象。这两种相反的意象并列在一起,就让这一节诗句充满无限张力。所谓的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辩证关系。就这一小节来说,“合欢树”与“梧桐”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期盼着和你平平凡凡过一生,但是现实却让人怅惘,落寞。所以,诗人用“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让这一小节诗歌呈现充足的“张力”。这里,抒情主人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儿,跌落进森林,在纷纷攘攘的枝叶间默念你的名字。四周婆娑的枝叶都幻化成你的影子,所以,想来“安,我想我依然爱你”就一点也不为过了。这样的执着又岂止是“我想我依然爱你”这句淡然的话语所能囊括的。 四季轮回,各有其花开凋零之态,但是,诗人赋予内心的情感以第五季。第五季的色彩全是暖暖的绯色,那里有踏歌而和的人,有美丽永不凋谢的朱槿,有你张望的双眼穿透我的心扉,和月儿遥相生辉,“魅惑一地明媚”。可见第五季在诗人的心中万分美好,许多温柔的感情也在这个季节里跌落成一地缤纷。 前五个小节诗人用各种意象分析内心情感,只为证明“安,我想我依然爱你”。但是在第六小节中,诗人却表达对汲水女人的羡慕。汲水的女人过着平凡的日子,每天将陶罐的泉水叮当成一曲优美的田园诗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相爱的人儿并肩剪裁着生活的画卷。这是一副很恬静很温馨的生活场景,在诗人的眼中成为她最热切的向往。“ 多想唇上的语言,从你的指尖弹落,在星子的深夜,与梦袅袅一种生死”。诗人并不奢望很多,只想在平凡的生活中有你的陪伴,听到你唇齿间流动的话语,在星子之夜,伴着袅袅炊烟,伴着袅袅梦境老去。这让我想起一首歌的歌词“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爱情的极致或许就是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婚姻。婚姻的缔结让爱情更加巩固。 可是,我们终究没能够在一起,不能一起坐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褪不去思念的皮肤,深蓝,是高度的攀登,墨黑,是孤独的洗礼”。诗人用皮肤、深蓝、墨黑和空气来比喻思念,比喻一反常态刺激着读者的想象力。深蓝和墨黑的特质让我们从最深处挖掘、感受诗人浓郁的思念。广袤的天空铺满蓝色的旋律,博大的胸襟却因为思念而变得悲悲戚戚,因为思念,所以孤独,思念是肌体的皮肤,每一寸肌体都有思念的虫子在撕咬,在漫爬。惶惶然若有所失,茫茫然若有所忆。或呓语,或失眠,这些都让读者从心底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伊人戴红妆,可是亲爱,你在哪里?“树叶,如若心瓣,”于是,“我”在绿叶上抒写“我”的思念、悲伤和忧郁。这一节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意象,一个为心瓣似的叶片,一种是鹤唳。心瓣似的纷叶片片凋零,在风雨中摇曳,一如诗人浮来荡去的内心,不得安宁。或许月圆月缺的时候你都不会归来,可是,诗人的情感却缀满了秋的枝头,成为片片心瓣。“梦断晓钟,听云间之鹤唳。”清脆的鸟鸣划破长空的静寂,带着振奋飞向远方,丢下的是诗人凄凄惶惶的情感。“我的伤悲与忧悒”化成一声长啸,在清空里漾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在诗人听来,那一声声长啸也就有了惊扰忧郁的内涵。 找寻不得,只好躲避。躲避不得,只好独自忍受。明知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可是偏要作茧自缚,把思念的情感牢牢束缚在灵魂的茧中。不再言语,不再寻觅,把孤独的思念放在心房最温柔的地方,“ 只等轮回,花开彼岸”,在各自的天空中安静地绽放,遥遥相对。在这一节中,诗人看似对这份感情漠然了,淡然了,只求安静地各自守望了,但是,内心里汹涌的感情通过字里行间依然清晰可得。表面的宁静掩埋的是“我的耳边,潮汐跌宕”。潮起潮落的是情感的波澜,洪泻而下的也是情感闸门的决堤。爱情,或许就是这么让人无奈而又难以割舍! 所以,诗句结尾接着写到“安,我想我依然爱你”。通过种种细腻的枝节的剖析,挖掘灵魂深处后终于明白,对于这份感情诗人一直没有放下过。因为“依然爱你”,所以在斑斓的秋色,在皑皑的冬季,在一切有生命存在的自然物象中都能够看出你的影子。有你,就有“我的庄园”。有你的地方,就是家的地方。“ 那都是故里,与你同在”深情蕴藉的诗句让人久久不忍释卷。 爱情真是最具个人化的感情,是人的一生中最耐咀嚼品味的情感之一。描写爱情,既可以直抒胸臆,抒发炽烈的感情,也可以表现得含蓄蕴藉,艺术手法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唯其表现得真诚深切,方能打动他人之心;唯其找到一个独特的艺术视镜和表现角度,方能显示出诗的新意和诗人的创造。岚在这首诗歌中,不仅仅有大胆的表白,更多的时候语言含蓄温婉。多角度地铺陈描写应该是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收到感人效果的最好表达方式。
(二)我看十五岚作品《一个跋涉者的朝拜》
一直都很喜欢十五岚的诗歌。在我看来,十五岚诗歌在新诗领域中定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可以说,十五岚的每一首诗歌都是她心血烘焙出的佳酿。前段时间正巧听了一堂秋叶老师关于诗歌赏析与写作的讲座。“当今诗歌正处在多元化的审美走向,仍然是复杂而又有些生动的无序状态”。在诗坛“繁而不荣,昌而未盛”的情况下,对照十五岚的诗歌来看,她的诗始终有自己的风格和航向,无疑为那些初学诗歌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读十五岚的诗,会感知她以诗的形式蓄积起来的不可遏制的感情。和清丽婉约相对,十五的诗歌更多的是深沉和悲悯,一种大气豪迈萦绕在字里行间,即便是情诗也一样沉稳有力,像父辈深沉的爱护,像敦煌额头的斑驳,被笼上严肃的色彩。我想,一个感情上成熟的诗人是常常压抑自我的情感,努力以理智的诉诸方式求的与别人思想沟通的。
发言人:杨钟雄 发言实录:我看十五岚作品《不曾开始,也就不会结束》 》 先说说我跟十五岚的交情吧,三个字:淡如水。未曾谋面自不必说,隔网交谈也甚少,仅有的几次接触,仍可感觉其谦逊、善良与感性。不容否认,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山川江河定是无数,但缘分指引诗歌,终究穿越了诸多阻隔,感谢在某种时刻,可以诗心相对,暖意彼长。
我极少写诗评,此次做出赏析十五岚作品这个决定,也是暗自衡量了许久,十五岚本身也写诗评,且相当优秀,深怕写不好贻笑大方,同时也不知从何下手,毕竟十五岚作品题材涉猎广泛,数量颇丰,待到最后,只选了这一小个 ——《不曾开始,也就不会结束》,若将十五岚的诗歌看做一场春雨,那么这只是其中极为微小的一滴。究其原因有二:第一,这个短诗给我印象很深;第二,一枝红杏可表春意,何必贪图春色满园?奢望可四两拨千斤而已。 好吧,我们开始进入诗歌。 首先是题目,它已经呈现一种低回的状态,因为当你尝试开口去念这句话的时候,语气肯定不能是高昂的,而且在念的同时,你甚至是在本能地微摇着头。另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在我看来,它并不是在期待任何赞同,它甚至只是一个略显无力的假设,其实很多事情已经开始了,此时的怅惘是因为它们的结束,潜伏的忧伤无可避免。 对于接下来的开篇,也许有人会觉得它与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相似,只是简单变相了一下,其实不然,此处的风是被“折”了一下腰的,作者将其做了稍稍的停顿,关键在那句“又去了哪里”,隐隐透出一种迷茫感。我觉得,这阵风只是一个喻体,所谓的“遗忘”也是在暗示一种久等,不论这阵风带来的曾经是冷是暖,“我”依然关心着,并泄露着一种迫切。 “相对于一条河流而言”,此处是一种微缩,也是一种象征手法。这条河流可以是整条时光的蜿蜒长河,也可以只是某个人记忆中的某一截动荡,在那里,多少机遇与悲喜在漂浮,在发生,又逐一地不如意地结束了,经历过的人会说出那句:不曾开始,也就没有结束。多矛盾啊,我们总是如此言不由衷而又乐此不疲,其实,若然真的未曾开始,我们又何尝真的会欣喜?
此时,我谨慎地在开始与结束之间,填上一个动词,相遇。是的,这是美好的相遇,于是,诗歌之后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