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心语 回复本帖
李夏燕

李夏燕 布衣

  • 4

    主题

  • 18

    帖子

  • 169

    积分

中俄女孩50年坚守一个美丽的约定

2013-05-15 08:45:36

 

 

中俄女孩50年坚守一个美丽的约定
   50年前,一对中俄女孩,异邦笔友,书信来往,为了一句承诺,竟坚守了整整半个世纪!
   50年后,两个国度,茫茫人海,线索皆无,为了一个约定,竟牵挂了整整50个春秋!
   3月15日,黑河电视台,一对从未谋面,但牵挂半个世纪异邦姐妹,紧紧拥抱在一起。那一刻,心潮澎湃,那一刻,激情似海,爱你、想你、盼你、思念你……
  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
  一个求助电话一对少女的照片引起社会关注
  去年9月的一天,黑河广播电视台《俄罗斯视窗》接到俄布市一个求助电话。
  黑河---布市,一江之隔,人称“双子城”,两岸人民共饮一江水,心相连、情相依。电话来自对岸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卢春月替她的学生妮娜求助媒体。
  究竟何事求助?
  原来,1962年,妮娜与中国女孩邓淑桦通信,相互交换照片。14个月后,两人中断联系,整整50年,泥牛入海,音信皆无。妮娜年届花甲,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梦寐以求的好友……
  淑桦和妮娜的照片发过来了,两个甜美的少女,似乎静静凝望着对方。
   50年,沧桑巨变,世事变迁,从妙龄少女到花甲之年,没有一点线索。凭着一张旧照,找到主人,如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卢春月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淑桦的照片下面印着一行字----北安国营摄影社。
  《俄罗斯视窗》播发《一定找到她》,节目最后,主持人深情道白,令人动容:“你见过她吗,你认识她吗,请跟我们联系。”节目连发7期。
  热心的观众纷纷来电,询问、关注、提供线索……
  与此同时,公安、社保等部门热心参与,搜寻范围从黑河到北安,从逊克到孙吴,不知有多少人在奔走、呼吁。
  很快,邓淑桦找到了!不止一个,一共六人,有老师、有农民……她们名字相同,年龄相仿,到底谁是“真”的?惊喜、猜测,期盼,然而,希望之后,是深深的失望,她们都不是妮娜要找的邓淑桦。
  邓淑桦,你在哪里?
  一则寻人启事一个深情的呼唤引发网络搜寻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邓淑桦杳无音信,难道她离开北安了?
   11月20日,黑河贴吧,一则帖子引人注目----《俄罗斯老人寻找中国老朋友》,帖子后面,是两位中俄少女的老照片,最让人感动的是,淑桦照片后面有两行字迹,清晰可辨:“敬赠亲爱的朋友妮娜祝友谊长青永远留念1962年12月6日。”
   1962----2012,整整50年,半个世纪情谊,难以忘怀,众多网友跟帖,“感动”、”感人”……有人感慨万千:“我都快哭了”、”“我鼻子发酸”、“这才是友谊”、“真诚友谊,不分国界,不会被时间冲淡”、“用我微不足道的点滴之情,架起二位老人彼此长达半个世纪的思念之桥”……
  无数个跟帖,述说这一种心情。
  中国少女老照片下面,落款是“北安国营摄影社”,这就意味着,女孩是北安人。
  网友吴一杞灵机一动,将该帖至北安贴吧,网友开始新一轮的寻找。
  然而,不知为何,邓淑桦迟迟没有现身,人们失望之极。
   2月3日,孙淑华----邓淑桦的学生看见了这个帖子,她立即与老师联系……
  邓淑桦找到了!
  一个庄重的承诺一个美丽的约定坚守半个世纪
  妮娜和邓淑桦如何相识的?
   1962年春,北安中学接到几封国际信件,有一位前苏联的小朋友妮娜有个心愿,想结交中国笔友,
  俄语课代表----17岁的邓淑桦入选。
  当时,能与苏联女孩通信,是莫大荣幸。她们开始飞雁传书,两个不同国度的少女,借助笔墨,抒发理想、畅想未来,彼此祝福、深情问候-。
  写信,成了她们生活中的一项有趣、有意义、难以忘怀的事情。她们彼此交换照片,双方约定,一旦毕业,俩人相见。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过去了,距毕业时间越来越近,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可不知为何,淑桦的信被退回,上面写着“查无此人”。妮娜去哪里了?
  她百思不得其解,又寄去第二封,其结果如旧。
  那段日子,淑桦心里空落落,妮娜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常在在她眼前晃动。一年多的通信,她们无话不谈,妮娜已经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此后,她每逢读到俄文,便想起妮娜。有人谈及苏联,她也想起妮娜。
  她毕业后,赴外地工作,先后去过40多个国家,其中两次赴俄。1994年,她来到莫斯科,求助《真理报》,寻找妮娜。然而,未能如愿。
  当天,她漫步红场,内心无比惆怅,此时此刻,如果妮娜相伴,该多么幸福!然而,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人海茫茫,妮娜,我的妹妹,你在哪里?你知道吗,我多么想你?
  她深知,由于年代久远,这对异邦姐妹,即便擦肩而过,也不曾相认。即便不期而遇,也形如路人。谁能想像,“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的痛苦。
  同样,妮娜也在思念邓淑桦。当年,由于历史原因,她们的通信被迫中断,信件被没收。值得庆幸的是,淑桦的照片,夹在作业本里得以幸存。
  妮娜的经历很传奇。她早年当过职业自行车运动员,驰骋赛场;后来成为自然疗法大师,媒体多次报道,名噪一时,有人专程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赶来,一睹真容。
  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她一直无法忘怀中国姐姐。淑桦,你还好吗?她向多家媒体求助:莫斯科电视台、阿州电视台、世界周刊、中央电视台,甚至投书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
  遗憾的是,不能如愿以偿。
  妮娜原本在俄罗斯鞑斯坦共和国工作。为了离淑桦近点、再近点,三年前,她与爱人商量,举家搬到布市。
  她与爱人廖尼亚青梅竹马,小学、中学均在一个班。当年,妮娜与淑桦通信,他是历史的见证人。
  他们夫妇有浓浓的中国情结。
  在布市建筑工地,有很多中国民工,衣着陈旧,妮娜将一包包服装,放在工地边,由民工自选。几年间,她捐献了200多件。
  廖尼亚是个军官,退役后,也想帮助中国人。他开着车,满大街逛,看见中国人有难,他就出手相助。
  一次,有位中国司机被撞,是对方的过错,交警赶到,廖尼亚怕中国司机吃亏,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事后,他却宴请司机,为之压惊。
  妮娜有个学生,在海关工作。她常叮咛学生,对出入境的中国人,要友好、要礼貌、要关爱……她说,我有个中国姐姐,你们对她的的家人要友好。
  她常举着淑桦的照片,来到海关,痴痴的守候。她不断地询问中国人,“你见过这个人吗,你认识她吗?你知道她在那里吗?”
  没有人告诉她。
  多少次,妮娜失望而归,但她不言放弃。她心里盘算着,远在中国的姐姐,无论她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她是农民,还是干部。我一定找到她,如果她过得不好,我会竭力帮助她。
  为了淑桦,她报考了布市孔子学院,给自己取了中文名-----邓淑桦。她刻苦学习汉语,一年后,可以简单地用汉语对话。
  也许,妮娜一份痴情,感动了了上帝。去年9月,她找到孔子学院院长,道出了50年前----那个美丽的约定。
  今年大年二十三,淑桦找到了!喜讯传来,妮娜喜极而泣。
  。相隔半个世纪,她们终于通话了,妮娜举着话筒,热泪夺眶而出:“淑桦,是你吗?”对方没有回应,远在北京的淑桦,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50年的思念、50年的期待、50年的寻找、50年的守候……一切一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无法用声音来表达。
  我要见到你!
  一个亲切的拥抱一次深情的凝望真情感动两岸
   3月15日,黑河广播电视台,一场期盼50年会面,将在无数人的期盼中、祝福中上演。
  妮娜先行一步,在电视大厅焦急等待。她和淑桦的相框,紧紧抱在怀里。刚下飞机的邓淑桦,一路上,不停捡拾着生动的历史碎片,兴奋地回忆着,说个不停……
  到了、到了……淑桦三步并作两步,“妮娜”,“淑桦”,俩人忘情地尖叫。恍如梦境,真的是你吗?
  两位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昔日的花季少女,已步入人生的耳顺之年。她们彼此深情凝望。
  岁月可以冲走一切,可冲淡不了她们之间情谊,时光带走她们年轻的容颜,可带不走了彼此的真情,“爱你、想你、盼你、找你……”
  她们激动地语无伦次。
  妮娜抚摸着姐姐头上的白发,动作轻柔,为了这一刻,她昼思夜想,盼望了整整50年;
  淑桦久久凝视着妹妹,目光慈爱。为了这一刻,她梦牵魂绕,期盼了整整50年。
  她们用汉语、用俄语,亲切地交谈着,述说着彼此的思念。
  忘记了眼前的一切。
  俄罗斯视窗《一定找到她》播出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许多观众反映,她们的故事感人、难忘、令人动情……
  爱辉区二轻局退休干部刘洪英说:“太感人了,中俄友好,是两国人民的愿望。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六一儿童节期间,俄罗斯小朋友过来联欢。我们邻居马绍琴老师,在二小教学,她和俄罗斯一个女教师通信,彼此交换礼物。俄老师给她寄来一个布娃娃,金色卷发,穿着布拉吉。我当时10来岁,羡慕极了。”
   19岁的科仙妮亚动情地说:“太神奇了,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我理解她们的友谊,因为我也有这种感受。
   2011年,我到黑河学院留学。中国朋友对俄罗斯人非常友好,教我们汉语,陪我们散步,帮我找份弹钢琴的工作。我会滑冰,免费教14中国个学生。
  我喜欢黑河,我爱中国朋友。我准备毕业留在黑河。”
   55岁的维拉,退休前在布市行医,她说:“这个故事表明,两国人民,有共同的心愿,就是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我大姨就嫁给中国人。我妈妈和大姨、我和女儿都有中国情结。我们都热心学习汉语。我女儿在黑河学院留学。
  目前,我正在黑河求租房屋,继续在黑河生活。今年,是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我们很高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莫斯科,与普京会见。我们看了电视,为他们鼓掌,为我们的未来鼓掌。”
  黑河中学高三12班学生姚瑶说:“我为她们的友情而感动,一份友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经历50多年的洗礼化作真诚,对于双方来说都不容易,更何况他们经历了重大变故,还依然坚守,我曾经从小说里读过许多关于友情的故事,一直以为是假的,现在真实版上演,足够证明;友谊真的会地久天长。”
  妮娜和淑桦相约,春暖花开,她们在北京“第二次握手”。游览北京之后,妮娜携淑桦赴俄乡一游。
  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中俄友谊之歌将世代传唱。中俄友谊之花,将更加绚烂。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