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雨文萃
|
绝品组评论贴(不断添加中)2013-06-09 20:27:14《姐姐,你是我的母亲》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7812.html
绝品主编点评意见:文章很好地攫取几个情节和细节,描写了作为姐姐女大当母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人类人性的善良和延续的道德之美。文章选择了最动人、最感人、最适合的素材。有一位大家屠格涅夫说过:“谁要是写出全部细节,那就失败了。”对于散文的写作尤其是这样。作者掌握了这一点。本文就是作者用自己感知的完美和能说明整体的素材,而成功塑造了姐姐的形象。不足之处,在最后的收尾,过于沉侵在对整篇的结论上,对于作品的社会价值渲染不够。 作者回帖: 唐音宋韵 2013-06-08 13:08:59
感谢江山绝品评议组各位老师对拙文的认可并指出文中的不足!问好各位老师!顺祝编安!
|
|
|
![]() 欣雨文萃
|
2013-06-13 16:34:19
《舞蹈的灵魂(散文诗)】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4721.html 全篇两个乐章都是以高脚杯作为灵魂的寄托,以时间为序,进行吟颂。第一章以肉体的毁灭来喻示灵魂的升腾,第二章主要以自然、精神的失缺来说明人们的灵魂仍会按积极的方向不会失缺。彰显了肉与灵的追求上,人们所应追求的仍然是伟大的灵魂,不能做一个行尸走肉,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如果两章的内容上,稍作调整下,会更加完美。这首散文诗兼深度、厚度与广度为一体,语言与内涵皆有可观之处;且作者将笔触直指灵魂深处,挖掘得较深,令人动心,感染力较强。把生活哲理融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自然贴切,让文字和人生感悟之间充满了妙趣。 |
|
|
![]() 欣雨文萃
|
2013-07-02 08:41:37
新诗,不是顺口溜,那是文学艺术在心中的升华,那是生活中精炼出的语言,那是潜意识在心中的喷发,那是喷发中剔除了杂质的精华。有人写诗,语言调动不充分,就是因为缺少激情和提炼。有的人使用直白词语,但是直白并不代表没了艺术。作者恰当地掌握着新诗里文学和生活的诗味,于是作品就给人以美感和贴近了生活和感情。拜读。
|
|
|
![]() 欣雨文萃
|
2013-07-16 21:03:51
《一个小村姑的二十四节气》
![]()
江山绝品评议组
天地阴阳,人情冷暖,和二十四节气一样,周而复始,但是,带来的却是因时代进步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触。作者对于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于天地时序有着深刻的理解。节气,是我国历法家一个传世的杰作,这篇诗歌也是一篇杰出的作品。古人通过观察记录,知道了每一个节气都有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作者通过对于节气的深入分析,联系到人世间的种种境遇,把二十四节气提高到人文哲理上,诠释了人间和世界里的四季和节气的特色,从而将诗歌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因而,我手披此卷,如饮甘露,深沁心脾,百读不厌。二十四节气也就如给人们上了一堂人生课,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以和气迎人,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细细读来,因阅读的个体不同,受益则不同。所以,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作者纵观节气,统揽人生,也就写出如此诗歌。读后沉思,我们也就学到了作者的心境,反复读诗,知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观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也就受益匪浅了。拜读,推荐! |
|
|
![]() 欣雨文萃
|
2013-07-16 21:06:35
江山绝品评议组 《春天的故事》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0244.html
这是一篇深沉的思考,细腻的观察,过去和现在对比,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在似乎几个篇章毫不搭界的展示中,作者老道的笔触,观察中的思考,从窗外已经一次次出现的紫丁香寓意中,春天早已来了!成就了娓娓道来的带有深刻意识的散文。作者开始点明了近几十年社会的变化,却又对自己居住的西部那座墙皮脱落的老礼堂唏嘘不已,听不见了老礼堂里的高昂口号,显现的是一片破败,预示着那个时代,在西部这个落后的地区也已经日没西山了。在后面的几个不同地位,不同命运的城市和乡村,人物和事件,走走看看,想想思思,用观察到的细微的事物和人情,用古代和西方的建筑与当代的建设进行了历史性、富有哲人味道的对比,于是,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了不同的境况。回到开头的文字,告诉紫丁香,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不平衡的,文章结束又回到了紫丁香的小屋,却出现了一个小虫子,没有打他,因为,不知道是害虫还是益虫,只有等待着,先看看那五颜六色了。文章对于社会发展的思考,在不经意中的叙述里,都带有深刻内涵的哲理性,需要认真拜读。
|
|
|
![]() 欣雨文萃
|
2013-07-16 21:10:2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40061.html《】桃花源里人家——西递(散文)》 :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7-13 08:53:45
一篇很不错的风物散文。作者不是生硬地引用古代记载,也不是泛泛地走马看花,而是有针对性地从众多的文物古迹里提取自己感到喜欢的、自己能够理解和有了感触的东西,进行了思考、加工,用文字记载下自己眼中的西递。走到任何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那里都会有很多值得看、值得问、值得细究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没有深刻的体味时,就拿来写文章,肯定是败笔;而同样的一个地方里,没读清楚的地方,拿来写,也肯定是败笔。作者恰恰脱离了这种单纯的描写,上到了一个高境界,这是我们写作散文应该学习的。硬写,就是败笔的前导。
|
|
|
![]() 欣雨文萃
|
2013-07-16 21:13:1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35072.html《小说:元宝》 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6-25 19:57:44
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说,这都是一篇很厚重的作品。厚重在于贴近现实,关注民生,着眼底层百姓,重墨写人。而这些人代表着现实社会的底层群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遭遇,他们的命运,是那么的紧扣人心。郑维奇和元宝,老孙头和王叔,这两组主要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各现性格特征。郑的精明、市侩甚至狡黠;元宝的老实、憨厚甚至愚昧;孙的忠实、善良以及表面的委屈;王的自私、抠门以及为富不仁,表现得一览无余。其他配角人物,如三姐、四姐、凌星儿也都各具性格特征。对比手法的娴熟运用,是这篇作品的突出特色,是人物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我”的眼睛、心理以及言行一步步地把他们推进我们的眼帘,让人心灵震颤。成功艺术的感染力尽见如此。作者运笔老道,语言诙谐、幽默,时出精彩,令读者冷俊不禁而后唏嘘喟叹。
|
|
|
![]() 欣雨文萃
|
2013-07-21 19:18:38
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7-18 19:48:50《海,三角梅,以及写诗的舒婷(小说)》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36041&pn=1&pn2=1
幅风景画,表面的平静里掩藏着深深的忧伤。小说通过两个女孩的故事,写了她们的生活经历,写了她们浓浓的心事,把她们面对生活和命运的不甘心写了出来,也写出了农村人闯荡城市生活的艰难艰辛。年轻女孩进入城市,比普通的农民进入城市有着更多的梦想,就有了更多的担忧。阿美的将来,阿香的将来,都是让人担心的,也是没法捉摸的。小说写出了,中国由农村走向城市,由农业过渡到工业中转折的一种曲折历程,写出了这种转折中的阵痛,写出了转折中个体的伤痛。小说结尾,用象征笔法,把这种茫然很好地表现了出来。阿美的成长史是悲伤的,阿美的人生注定将来也不可能幸福和快乐,只有踏实生活的人和拥有真正的幸福人生。作者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两个不同人生信念的人的生活小事,暗喻社会环境对人生的影响作用,也反映了世态炎凉与亲情没有关系,与人的利益有关系,善良和善意往往是被别人用来伤害自己最可怕的利器。七的阿美与冯健的故事末尾情节还可以再扩展些的,有点过于简陋而失真的感觉。拜读,推荐!
|
|
|
![]() 欣雨文萃
|
2013-07-21 19:20:47
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7-19 20:44:33《含蓄艺术的美学价值》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40250.html
作者论述了含蓄的美学价值,以及体现在的诸多方面,这对于文学创作者的理论学习,有着现实的意义。文学创作需要表现,而不是证明。在艺术中被表现的东西等于被证明了。也就是说,诗人无需喋喋不休地说明自己的意见;小说家也不需要用戴帽子穿鞋子的方式,点明作品的教育意义。作者凭借作品的感情、人物、事件使读者感到那些意见,而不能用训诚方式,从这个浅显的方面,足以告诉我们含蓄的真实意义和重要性。含蓄不是具体的抽象,不是隐瞒观点,而是在作品中让人感到真实的幻影。含蓄手法用得越妙,就越能打动读者,也就是和读者的理解相结合了。因此,作者说的美感性,曲折性、耐赏性、丰富性、凝练性、参与性,就是创作优秀作品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了。拜读,推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