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韵文学】拾柴禾
2013-07-30 21:48:45
按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成熟些才对。可是自己干的工作却长期同孩子打交道,教的是些小学生,你说话的语气都得仿照他们的,否则他(她)连听都听不懂,就别说再深奥点儿的。所以时间长了,自己也沾染些孩子气。自以为还很年轻,不是指年龄,而是指心理。但是真同年轻人在一起,才感觉自己真落伍了。
这不,人家谈论正激烈呢!你想插一嘴吧,连门都摸不上。人家说的是股票你懂吗?所以只好蔫蔫儿地在一旁听着。还好,贾大姐闲着呢,不过此同志爱打瞌睡,这阵正睡眼惺忪地醒来。看见我打了声招呼:“过来,咱俩聊聊!”于是我乐不得的凑过去。“昨夜刮大风了,你猜我想什么?”“想什么?”“我想起咱小时候夜里一刮大风,就睡不着觉。就想啊,哎呀!那树叶得落得满地都是,拾柴禾的好时机,所以天刚麻麻亮,就赶快起来搂树叶去!”她喝口水接着说,“昨天我做了个梦,你猜我梦见啥了?”“梦见啥?”“我梦见自己开着奥迪车,去拾干里棒去!拾了好些个,那个高兴啊!”这干里棒就是树上掉下来的小枝条。她说的倒是一本正经,可乐坏了我们这些听众。老天,拾个柴禾开个奥迪去,够油钱吗?得亏是做梦。
其实贾姐说的事情,我们这些四十多岁的人都经历过。每逢秋冬季节,地里的庄稼早已拾掇干净,空空的原野上只剩下果园里的树还矗立在萧萧北风里,树上的果实早已成熟摘净。那深红或深褐色的树叶,还依然摇曳在风中,留恋在树枝上不肯离去。一场北风决定了它们的归宿——叶落归根。那果园里那片片的落叶落满一地,软软绵绵的像铺了厚厚的地毯。那年头,人们生活艰难,别说是有粮食吃,就连做饭都没柴烧。我们这些小孩子打小就知道拾柴禾。地里的庄稼叶子,红荆墩下的碎末,地里割完豆子的豆棍儿、豆叶,麦地里的麦根儿,河滩上的蓖麻叶儿,都是我们拾的对象。我们常常是背上背筐,手提耙子,浩浩荡荡的去拾柴禾。到了冬季,你再看那田野,倍儿干净!话说回来,咱还说果园。知道昨夜北风刮,一大清早就被喊起来,带着耙子,背好背筐,顶着刺骨的寒风就出发了。到了目的地,先悄悄观察,探好敌情。可能年轻人有听不懂了,拾个柴禾至于像个小偷似的吗,还真让你说对了,还真是偷!因为那年头,果园都归生产队管,果实、树叶、就连里面的杂草都不许别人动。这果树叶子积攒起来是喂牲口的好饲料,哪能随便拾。得等人家生产队把树叶搂干净了你才能进园。否则就是偷。瞅瞅周围没人,一闪身就进了果园。看到满地的落叶,心里是又高兴又紧张。用耙子三下两下就堆成不小的堆儿。手脚麻利的就往筐里装。正干得起劲的功夫,只听一声断喝“是谁在那?”手下立马一哆嗦,坏了,看园人来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背起背筐拿起耙子,一路狂跑,只听后大嚷“别跑,站住!看我逮住你,收拾你不!”跑得快的躲过了,那年纪小的跑得慢的不免要被抓住。只听后面被抓的哭哭啼啼,不断哀求。不过也没多大损失,把筐里的树叶给倒出来,人就会被放了,但总有种犯罪被人抓了的感觉,不好受!
现在生活条件富裕了,再也没有当年拾柴的经历了。冬天了,看到地里树立着的庄稼棵,我就想当年拾柴的经历,不由感慨:时代不同了,观念不同了,人们的要求高了,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强了。谁还想当年的辛苦?谁还记得当年的艰难岁月?不知足,不知珍惜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