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事随风
|
【雅韵文学】感恩2013-10-14 19:35:19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过去了,两个孩子又回到新学校读书了。每天送完孩子 ,一个人回到陌生的新家,感觉此时此刻的我,依然披着满身风尘,身居异地他乡,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更强。
屈指数来移居河北固安将近两个月了,每每把孩子送进三千多学生的小学里。我的心里空荡荡的,陌生的城市,拥挤的人群中,看不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和一丝温馨的笑意。抬头看看蓝得有些忧郁的天空和树上的黄叶,心里徒增几许思乡的凄凉。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如异乡的一枚树叶,一粒尘埃,孤独地在繁华,熙攘的都市飘零。从一个城市飘到另一个城市,再从另一个城市把我的户籍移出我的故里。我是个极为恋旧的人,多年来的漂泊,我尝尽了历经的沧桑。所以,我无时无刻不希望自己这个异乡的游子,归根故里,重温真挚纯朴的乡情,重温儿时的旧梦…… 老师,曾经对我说过:“人生何处不是家?何处不为家?只要你把身处的地方想象成家,那么你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你的家。”在我思念家乡,感到孤独的时候,常常会想起这句话。 令一位恩师对我说:“小莲,不要如此思乡,其实,家乡只是记载了你许多的成长足迹及儿时美好记忆。而今,你在繁华的大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思乡是难免的,可真让你回到故乡常居,也行你会有很多不习惯甚至厌倦的。”哎!也许老师说的对,有时候感觉自己真是荣幸之人,能有几位如此给予我精神开导的恩师,此生足以! 我曾经在电话里告诉老师,我的两个孩子是靠我那些清贫的文字,进到了有些孩子家长,有熟人介绍用钱也没有进去的好学校。哎!虽然孩子如愿以偿地进到了这里最好的小学,可我感觉欠那位被我文字感动而给我两个孩子就读名额校长的人情。拿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份感谢在我心里默默升值为感恩。 记得,第一次我们拿钱给校长,校长立马就把脸拉老长且厉声赶我们出去,我们把钱收回去。第二次再去学校找校长,任凭我怎么恳求,他一再拒绝而且声色严厉带有厌烦的怒气。 哎!为了孩子学业与前途,我并没有因此放弃。那时我想:在我心里我一直最敬仰无私奉献的医生和老师,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我深信只有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最可贵。所以,我索性拿出了纸笔,把一个因为自身缺乏知识而一直自卑的母亲,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教育,发自肺腑的心语写了出来。 那天,我没有像别的孩子家长有熟人带领着有说有笑,胸有成竹的表情。而是,忐忑不安的心情,装满了我怕被拒绝的心灵。当我敲门进到校长办公室,立刻看到的是校长依旧严肃得让我有些惶恐的面容,可我已没有了退路,告诉自己一定要为孩子争取最后的一丝希望。于是我鼓足勇气拿着我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用“心”写的申请书,走到校长办公桌前,没有言语地把申请书递给了校长。 校长惊异地接过去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我每次来找您,您几乎不给我说话的机会,不是赶人,就是声色严厉的拒绝,今天,我什么都不说,就用笔写出来,希望您给一个看的机会。”说完,我就默不作声地站在校长的办公桌前。 校长看完,叹了口气,笑着对我说:“在学校这么多年,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像你这么执着的家长,别的家长都是花钱拉关系,找熟人介绍。可惟独你,三番五次地单枪匹马到学校找到我的办公室,今天,又写出如此感人的申请书,这是一颗伟大母亲对子女殷切希望,付出的心,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真挚母爱。你的两个孩子我收下了,希望他们不久的将来能回报你的一片良苦用心。”校长语气温和地对我说。接着从抽屉里拿出两份入学表格,和颜悦色对我说着怎么填写。待我填完,他随即就签了字。我怦怦在跳的心,终于平息了。一拨又一拨找校长签字有熟人介绍的那些家长,都在校长的办公室等待。办完手续,我感恩代谢地离开了校长的办公室。 开学一星期后,我接孩子回来,与我们小区一个单元里的一个小男孩的母亲同时进电梯,那男孩的母亲问我:”你的’孩子在哪里读书?" 我说:”在固安一小。“ 她说她的孩子让熟人介绍,花钱也没进去,最后进了距我们小区挺远的固安三小 。听了那位孩子母亲说的,更加深了我心中的不安与感恩。 说这些不是在炫耀自己,是感觉自己欠了那位精神可贵的校长的人情。多少次想起这件事,我心里总有无尽的感恩,很多次想和老公一起到他家里表示感谢,可我们没有他家的地址,再就怕亵渎了那位人格高尚的校长让两个孩子就读的初衷。其实,我这人最怕欠别人的人情,虽然两个孩子一切顺利的就读了,可我总觉得心中不安。总觉得那位校长如我的恩师们一样令我敬仰,感恩。有时候常常想::物质,金钱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可谓是至高无上的,可有一种清贫的感动是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找到适当的机会向那位校长表达我们深深的感谢与敬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