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
|
【酒家*深蓝】读《芸斋小说》(之十六)2013-11-05 15:00:56
读一篇:《一个朋友》。 这篇中,老先生回复了原来的芸斋主人曰作结的格式。刻画了一个与那个年代格格不入的,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超前的人物——张姓朋友。 开篇从一九四0年两人初识写起,张姓朋友是冀中区党的组织部门负责人,他对下属态度很严肃,对非党员很客气,对所谓的“文化人”很和气,三个“很什么”,已能读出张姓朋友的性格特点。 抗日胜利后,张姓朋友曾被分配到东北当哈尔滨的市委书记,却被撤掉回了天津当一个区的区长。为什么呢?“因为做买卖”,五个字,交待了一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不久,他的区长又被抹掉,成了文史馆的秘书长,“听说又是和买卖有关”。——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买卖就那样不容于人么?买卖就代表走资本主义代表盘剥人民?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张姓朋友的行为,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偏生他不信邪,一而再,再而三,从高官沦落成了闲散之人。面对这个巨大的落差,“他有些寂寞”——可见,他是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对于人生际遇也还是能看得淡然。否则,就不单单是“有些寂寞”了。 有些寂寞的张姓朋友,叫嚷着要写自传体小说。包里常放着两本书,《契诃夫小说选》、《风云初记》。而他想写小说的动力还是与钱绕不开——“我很羡慕你们,钱来得易,名声又好听。”可能是因了动机不纯,动力不够强大,他终是没有写出一篇小说。这个里面,“我”看到了他所谓的“行乐图”——一幅山水,山顶的崎岖小道上,有一个一寸多高的背着筐篓的小人——他说是他贩卖文具时的写照。还是与买卖与钱有关。 不写小说,他收集起字画,贩卖字画,并利用其文史馆秘书长的身份造假,把东西卖给公家,大赚公家的钱。“又据他说,他已经把这笔款,捐给了家乡”,一个据他说,该是不可信的。——他真是有慧眼慧根,颇会钻营,颇有超前的眼光和商业头脑,今人的中饱私囊,想方设法侵吞国家的财产,“捐款门”,“作秀门”,等等,他在几十年前那样的政治大环境下,居然都做了,真是“先人”。 这样的人,自然没有好结局。四清时,他很恐慌。运动开始后,他跳楼自杀了。 不过,老先生写人,历来都是公允的,不因好恶夸大其事,一是一,二是二。张姓朋友是温文尔雅的,对朋友是真诚的,而且知道文人的脾性,对文人是尊重的。用老先生的话说,“朋友们有各式各样的性格,他们的下场,什么样的都有”,老先生不因为朋友们的性格弱点就把朋友排斥在外。这也是他至真的地方。因了这真,文为心声,他的文也得以至纯至真,洁净简明。 在末尾芸斋主人曰中,有罗隐的一句话:得之者或非常之人,失之者或非常之人。颇可玩味儿。科举时代,明达之士,都不以中与不中论英雄。这在没有科举的时代,也该是可以用的吧?对于一个人,外人很难评论他的得失,他只要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可谓得其所哉,与别人何干?与别人的评论又何干?
|
|
|
素馨
|
2013-11-06 13:57:31
故事,这话我也没想明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