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声悠扬
|
★:琴声悠扬11月份评论贴2013-11-07 16:55:50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64.html
激扬的青春(作品赏析) ——点评《昂扬,你生命的旗帜》 经朋友引荐,打开连接,眼前展开的是一篇名为《昂扬,你生命的旗帜》的文章,在江山文学网评为精品不足为奇,而在浩如烟海的散文中讴歌生命、幸福、人生价值的文章更是累入繁星,越是老题目越容易落入旧巢,这类文章题目越容易矫情,所以刚开始我有点止步,待我细细读完,竟有微风拂面的清爽,手摸绵绸之美感,无数小锤直撞心房,一时扰乱我的脉动。 文章用不多的笔墨,刻画了一个从名牌大学应征入伍,在军营中锻炼成长的现代女军人的飒爽英姿,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酸甜苦辣,现代军事不再是机枪大炮,信息时代,军人的战场是机房,是微机操纵下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式武器,注定军营不仅仅是绿色的诱惑,而是挑战,是舍弃,是奉献。对于今天衣食无忧的大学生,步入军营的新奇和骄傲,立刻就会被单调的颜色、枯草的生活、钢一般的纪律、加班加点的辛劳所代替,踌躇满志被“N多的研究生,还有博士,天,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建功立业?”打败,合情合理地“油然而生出几份酸酸的落寞”,但是军人的素质和天职,又使“她”必须保守军事秘密,无法向亲人倾诉心中苦楚,陷入孤独、迷茫。 “心,像是掉落到崖底,却依然跳动。”文中巧妙地用一个攀登者的出现,描写了女兵在落寞后的沉思和斗争,“她”倔强的性格被点燃,文章的笔墨转折,这段描写非常的必要和成功。作者只用聊聊数语,而不是简单的心理活动的告白,却让人物的思想和灵魂得到上升。 师傅有一张冷峻的脸,他钟爱事业,背负着对家庭的愧疚,这样一个可敬的战友,优秀的军人,把青春献给了军营,却是一个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师傅,给她上了一堂军旅生涯的重要一课,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不能享受花前月下浪漫的爱情,不能享受男欢女爱、儿女绕膝的正常家庭生活,军人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更意味着清贫,意味着重担,面对师傅退伍转业的全部家当——20本资料,就是20年服役收获的精魂,沉甸甸,“她”“心疼”,她“无语”,“泪流满面”,接过一代代军人手手相传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从此她变了,“忧郁的眼神依然美丽却又多了坚毅;俏丽的身姿依然挺拔,却只掩埋在计算机前。”在同龄女孩歌唱青春,绽放青春光彩的时候,“她”却书写另一种青春,没有高跟鞋,没有化妆品,没有零食和韩剧,只有冰冷的计算机和寂寞的程序符号。 但是“她”也不是孤独的,有个和她一样身穿绿色军服的帅军官,有着蓝天一样清澈的目光,有个对军营的眷恋和理解,走进她的世界。读者看到了一个钢铁一样的女战士,同样怀有一颗平凡女性所具有的似水柔情。 作者熟练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现代女军人的生活和爱情,结尾处,“她” 举起了右手,看到了红色的凤凰在升腾,像一束强光,映照题目,使全文中心凝聚,突出昂扬生命的旗帜这一鲜明的主题。文中所有的铺垫和深沉,在这一刻升华成激扬的青春。 全文以一个女军人的成长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提笔入题,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叙述亲切自然,饱蘸真情,带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不在军营,却读出了身在军营的味道,面对人物娓娓交谈,使得本文极具感染力。并且作品选材角度新奇,没有夸张和渲染,而像是坐在靠椅上,静静地向读者讲述一个平凡女战士走入部队这个大熔炉,经受的身心的熏陶和洗礼。这个女战士可能是亲人,是子女,所以作者思维慎密,心静如水,带读者进入一种静美的精神境界,感受现代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现代军人有限的青春绽放的无限风采,从中也可以提炼出作者的对军人的浓浓深情,读完之后,有一种清洗心灵的洁净,有一种冲击心灵的震撼。 文章除了取材和构思的新奇,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之美,也是最见功力的部分。绿色是军营的符号,在这篇绿色的风景中,语言像是粒粒翡翠闪烁着醉人的光芒。散文是语言艺术,读完此文,惊叹作者精美的语言艺术带来的神奇魅力,沉醉于作者描写的场景,如雨润心田,字里行间如同宁静柔韧的美感铺就的小径,引领读者走进诗意栖居的胜地。 文章描写女军人步入军营后的苦闷,罗列军营的单调和紧张,本是一些凌乱的细节和琐事,作者却用极强的宏观把控能力,超高的语言处理功底,做成精美的拼盘,诗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多而不杂,繁而不乱,反而有滋有味清凉可口。“你也看到了一道闪电破空而出,璀璨了夜,明亮了天,环绕着舞者,上升,似舞的精灵,凤凰涅槃。”这是洗礼心灵的文字,是撼动灵魂的诗句。“又是一年7月,你举起了右手,你看到了红色的凤凰在升腾,一如你飞舞着的青春。”又是另一种美,美的含蓄,美的惊艳,美的智达。 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首先是个诗人,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尽情挥洒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散文里读出了诗意。作者不是靠华丽的句子,而是于平白朴实中引入佳境,沿着贯穿全文的主线,把诗意盎然的韵味铺满笺纸。 难怪是精品。这是我读完此文的第一感觉,作者对主人公的刻画丰满而有生命力,情节不落俗套,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并且能够用独特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真的是一篇份量很重的美文。尽管排版的问题,使句子有点支离,但是丝毫不影响整体观赏效果,不失为一副美不胜收的画卷。 因本人鉴赏水平有限,浮光掠影,不能完全赏析整篇文章的灵魂所系,不足之处,请作者指正。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08 09:15:18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13 19:28:5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76070 守望那一片湖水——点评《家乡的湖》上午刚准备写关于《家乡的湖》的评论文章,父亲让我回老家收获小白菜,站在家乡的田野之间,绿莹莹的小白菜散发着一个都市人无法捕捉的气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还有家乡土地上弯腰劳作的乡亲,都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心动。 归来再次打开这篇文章,逐字逐句地阅读《家乡的湖》,我对这篇文章竟有了一种奇异的感受。在这个初冬浮躁的午后,带着对家乡的特殊情感宁静地走进这篇文字。 “快过年了,要回家的人都陆续回家了,没有回家的人,心也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父母身边。”文章以情领路,写出了作者归心似箭,对家乡的一片怀恋之情,也许春节对于在外的游子,回家才使真正的过节。而家,是父母,是温情,是家乡的一草一木,是家乡荡漾在心底的那片湖水。 作者从春、夏、秋、冬四季风光变幻,用动情的笔墨分别描写了家乡宿鸭湖的无限风光,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人间天堂。 春天来了,芦苇荡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水面上白色的菱角花铺满湖面,淡淡的清香弥漫在湖面”。作者语言优美,像一首蓝色的柔情的诗一样,吟唱着家乡的湖水春天的迷人风韵。小时候的贫穷,灰色的童年,在这一片清澈湖水,广阔的草场里,变得幸福快乐、多彩,充满诱惑之美。 文中作者描绘夏天家乡的可谓是浓墨重彩,也是全文的最大亮点,写的丰富多彩、惊心动魄。扎猛子、烤鱼干、捞河蚌、掏鸟蛋、玩够了才想起割青草。这段文字写的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这些支离的碎片,被作者的妙手裁剪,拼成平淡开阔的意境,充满了童趣野趣,作者对童年一些生活情境的回忆,读起来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想和陶醉。 作者此时巧妙地穿插了一段涨湖之后,和姐姐割草回家横渡湖水的惊险情节。湖水白茫茫一片,让读者的心瞬间提起,紧接着一条“一坨长的水蛇”两次游到姐姐背后的草捆上,担心水蛇咬到姐姐的脸,“我”奋不顾身“挥起镰刀砍向这个可恶的东西”。让一篇原本写景的散文有了起伏跌宕的韵味,达到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本文一笔带过的是秋天芦苇荡里白白的茸茸的翻飞的芦花,芦苇荡里成熟的野果。家乡的湖水,养育了一代代家乡人,给读者铺开了一幅充满诱惑充满魅力的图画。 对于冬季的湖,作者同样用细致的笔墨记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到了冬天,湖边的乡亲需要到狐狸的芦苇荡去捡拾柴火,然后用船载到对岸。作者饱蘸情感,描述了二哥担心不会划船的“我”把湖水灌入船舱,不顾凛冽刺骨的冻水,挽起裤脚躺倒没膝深的水里把船拉到对岸。这一段写的动情深沉,把读者的心都感化了。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带领读者拿着小丁耙和袋子,深入冬季的湖边去刨拾秧子退去后落在岸边的成熟的菱角,洗净煮熟,让香甜和绵软温润的感觉扑面而来。 读完《家乡的湖》,我特意百度搜索了一下作者笔下家乡的宿鸭湖。宿鸭湖是人工湖,悠久的历史沿革,水天一色柳浪翻滚,无数野鸭齐飞,故名宿鸭湖。应该说作为一个湖光山色的旅游胜地,取材应该是广泛和多角度的。作者采撷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一个铺开来写,既有重笔渲染,又有轻描淡写,浓妆淡抹,既有温馨的童趣描写,又有动心的回味。 结尾处“这个湖给我的童年不但带来了很多乐趣,更多的跟我的童年带来了果腹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更多的是带着家人对我的爱伴随我成长。现在想来,对这湖不但有亲情有怀念,甚至有感恩。”是全文的灵魂,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家乡的湖,承载着家乡人的衣食住行,承载着游子的一片浓浓深情。守望这一片湖水,就是守望情感,守望幸福。 古往今来,关于描写家乡美景的文章,已经写熟了,写烂了。其中对于四季不同景观的描写,似乎已经成了家乡景色文章所固有的套路和基本模式,春天姹紫嫣红,夏天摸鱼捉虾,秋天瓜果飘香,冬天银装素裹。刚看到《家乡的湖》我想到必定是通过从春到冬的景色变换来写,但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枯草单调的风景,在一派湖水风光中,放大人的情怀,人的情感。是一篇寂寞的文章变得灵动起来,变得骨血丰满。 我国地域辽阔,描绘家乡风情的文章,应该出奇出新,才能调动读者的读下去的欲望,避免捉鱼摸下掏鸟蛋的熟路,独辟蹊径地写出家乡独有的地域特色,本文如能从芦苇或者菱角等能代表当地的地方特色的角度,着力描绘家乡的湖,穿插一些感情元素,故事情节,两条线并走,就不仅仅是一篇精品了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13 21:24:05
作者的仔细阅读,提炼出一篇剖析到位的评析文章。让读者跟着他的点评引领,饱览《家乡的湖》湖光山色和亲情友情,这篇文章点评全面深刻,“深深地掉进文字中”,挖掘出与本文作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主题,评论细致入微,显示了评论作者对文字的严谨之风。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76861
|
|
|
落叶的飘零
|
2013-11-14 11:09:40
向老师的严肃认真学习,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15 11:14:54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77440.html 这篇赏析作品,作者精心准备,用词严谨,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对于《伤逝》这部作品的理解,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篇作品排版上有些凌乱,根据文中空格键,做了适当的重新排版和编辑,有不妥之处,请作者小佐与我交流。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17 16:42:35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78057.html 作者对徐志摩作品《雪花的快乐》从写作手法和整体韵律的美,做了惊喜的点评,让读者更加认识了解这首诗中蕴含的自由的思想,飞扬的美,享受这首诗歌带来的快乐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17 16:43:4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78069.html 全文语言朴实流畅,对影视作品的鉴赏透彻入微,因为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一时代,这篇作品赏析情感真挚,分析故事情节合情合理,结尾处一段抒情文字优美,情到深处。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18 14:28:15
一个“弄”字,多少柔情,多少热爱,心一直流浪,难以割舍对文字的痴情,就“弄”下去吧!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78160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18 14:29:44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78226.html 大约在20年前看完《红高粱》这部影片,记得当时久久不能平静,今天有幸阅读并且编辑作者的这篇精彩评析,红高粱惊心动魄的情节就在眼前,阅读此文,更加了解其中的背景和情感,还有影片外的一些情节拓展,欣赏了。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20 17:00:0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78905 全文语言高度凝练,作者知识渊博,让我们再次赏读《桃花源记》的仙境之美,原文语言之美,作者解读之美。感谢作者送来精彩点评,欢迎继续投稿。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24 15:43:02
“可叹的是,这个世上,罗子浮何其多,翩翩又何其难遇?甚至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罗子浮在蠢蠢欲动,而又有谁会有这样的机缘,在自己沦落之际,在心灵的角落里,遇到一个如此慈悲又如此世俗的女仙?”这句话是全文的灵魂和经典,不能复制,我宁愿逐字打出来,更加近距离地欣赏这段文字的唯美和深刻。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79158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24 15:44:0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79950.html 本文语言精练优美,与原著的文学艺术之美,相映成辉,不同的人物悲剧的成因各自不同,其根源都是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作者对《红楼梦》的熟读和研究,琴声心生敬意。欣赏了。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24 15:59:5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79897 如泣如诉的语言,如丝如缕的爱恋,文章不长情意绵绵,字字句句渗着忧伤的情感。文字就是宣泄的工具,文字优美,字短情长。欣赏了。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25 13:49:58
感谢铁禾老师辛苦摘录几位诗人的经典诗句,并且给予细致到位的点评,学习了。有的场景最平常不过,经过诗人独具慧眼,加工成了优美的艺术,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耐人回味咀嚼。那个日日捧起的《碗》,寥寥几句涵盖一生,脚下的《土地》引发人的深思,一条平常不过的《裤子》充满人生的哲理,《二月的北方农家》温情而甜美。特别是经过点评老师的解读,诗句就更丰富,再猜感谢老师和我们分享诗句的韵味和精彩。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80150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25 14:30:58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80198.html作者极具丰富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把一首简短的诗歌评析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情景交融,实在功夫了得。赞一个。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25 15:03:44
编辑的辛苦和无私,能得到作者的理解和尊重,这就是价值。有时候为了编辑出与作者主题吻合、情感一致的按语,需要读上数遍,而后字斟句酌。编辑有时自己也要写文章,也有工作和生活,感谢孙老师的精彩收集,送上所以编辑的敬意。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80197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30 10:44:24
诗歌蕴含作者8的智慧,特别是第一首,钦佩之至。最后一首就像编辑中所说,韵律有点混乱,期待更多佳作。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8142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30 10:46:08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30 10:47:21
经典作品确实耐人回味,而作者对一篇《再看红楼泪再流》赏析文章的赏析,既是对原作的熟悉欣赏,也是对一篇读后感的评价和赞誉。编辑完这篇文章,一种想看《再看红楼泪再流》这篇赏析作品的冲动http://www.vsread.com/article-381452
|
|
|
![]() 琴声悠扬
|
2013-11-30 10:55:12
诗歌情感细腻,字里行间句句深情,有情有味有韵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641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