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尤明心

尤明心 白丁

  • 2

    主题

  • 8

    帖子

  • 3

    积分

★:尤明心11月评论帖

2013-11-25 18:55:11

   “咬文嚼字”我的瞎子摸象式评论

 

 首先申明,我并不大写文,评论群里师说新人应该多多参与评论,推荐这篇《同学会》http://www.vsread.com/article-377114.html,我就瞎子摸象式评论一番。谈不上赏析,若有不当,请作者及大家提出批评指正,若有冒昧之处,当三缄其口

    第(一)段介绍温学涯家庭情况,同学情况,语言朴实,叙述十分明快,信息量很大,让人脑子一下子塞进很多东西。

    第1小段中:

    “qq空间、微信上的偶尔点点……”一句是否应去掉“星星点点”。

   “小孩子高价的择校费”是否改成:“高价的小孩择校费”

    “烟消云散”即可,后灰飞烟灭云梦了无痕了重复。

    “车子更不用说”是否改成:“车子更甭提了”。

    “在那个鸟不拉屎……”中“与人工”不好理解。

    第2小段中:

   “温家所在的村里”去掉“里”。

    “革命老区……”一句,是否改成:“在二十一世纪过了十余个年头后,乘着改革开放晚来的东风,革命老区福蓬勃生发,连那三十出头的温学涯,终究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3小段中:

    “每周乘一次公交……”一句,是否改成:“坐着一周一次公交车,然后沿着弯弯曲曲上路回家,和父母打了声招呼,书包衣服一放,人已经蹦到厨房掀起锅盖找吃的。”

    “透过外面世界的……”是否把“透过”改成“想象”。

    第4小段中:

    “拿到毕业证后推进了……”中“推进了”是说谁把他推进了?

    第5小段中:

    “剩下的时间跟温学雅……”中是否把“剩下的时间”改成“一有空闲就”。

    第6小段中:

    “犹如春笋亭亭玉立”中春笋亭亭玉立费解。

    初读《同学会》第(一)段,似乎运用了散文的语言,写了主角温学涯家庭情况以及他周围环境介绍。总体感觉作者描述人物信手拈来,性格特征跃然纸上,文字朴实不做作,极能引起读者共鸣和同感,如第3小段中对八十年代出生孩子生活状况描述极其形象到位,这归功于作者源于对主角及周围生活情境熟悉。

    托尔斯泰曾说过,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那样不能引起读者共鸣,在这方面,作者应该是成功的。

    我倒是有个疑问,文学作品当要不要咬文嚼字,形式和内容谁重要呢?但语言暴力我们是要杜绝的。

    第(二)待续。

尤明心

尤明心 白丁

  • 2

    主题

  • 8

    帖子

  • 3

    积分

2013-11-26 18:59:24

第(二)段继续。

第一小段中:

“大抵也都拖家带口,”后用句号。

“有心来聚会的人,联系到了五对加一个光棍,”是否改成:“有心来参加聚会的,有五对加一个光棍。”

“早早开了车过来接他们一家三口聚会的城市”如何理解,改成:“早早开了车过来接他们一家三口去往聚会的城市”。

“面孔很平常”如何理解平常。

第二小段中:

“女人们带着孩子嘘寒问暖、逗孩子、竭力打破僵硬和陌生感,开始了见面的破冰之旅。”这句去掉“带着孩子”,“开始见面的破冰之旅”比较拗口,去掉。

“悄悄互问”不能用互问,到底是谁问谁写清楚。

“三个女的,两个女的,”改成“几个女的”就行了。

“自己的高跟鞋与洋装打扮,气质比他们出众”改成“一身洋装打扮的自己,气质比他们出众”。

    第五小段中:

“且婆婆过来带来段时间的孩子回家了,常青便辞去工作,专门带孩子改成:“婆婆过来勉强带孩子带了一段时间,就回家了,常青只得辞去工作,在家照顾小孩。”

第六小段中:
    “毫无例外的用脑过度,三十出头的年纪头顶已微凸”改成“三十出头的年纪头顶已微凸,似乎告诉别人他用脑过度。”

“念书时跋涉路程最遥远的一个同学”改成“是念书时跋涉路程最遥远的其中一个。”

第七小段中:

“小白脸格外相人注目并引人爱慕”改成“小白脸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第(二)段写了温学雅及同学见面后情形,及对各人性格的刻画。运用多视角叙述,如同制成一本“万人簿”,把各个同学外貌、穿着、性格、言语都描绘地形象生动,写人入木三分。但放置整段中,不明白到底写哪个人为重点

写文应该重描述轻概况,几处地方:“面孔很平常”、“时间过得飞快”,需要让读者知道如何个平常法,如何个飞快。

“容貌衰老不像样子”如何不像样子。

第三小段描写温学雅夫妇性格特征较好,轮廓刻画清楚。间接交际语言运用娴熟,整体感觉作者心很细,观察生活,把细致入微的细节都能描述清楚,实属不易。

落叶的飘零

落叶的飘零 布衣

  • 4

    主题

  • 46

    帖子

  • 395

    积分

2013-11-26 22:04:24

谢谢朋友的评论,就像朋友说的 ,“{语言暴力我们是要杜绝。”本人绝对支持。

我相信作者也会欣然接受的 再次感谢朋友的评论。冬安。。。

尤明心

尤明心 白丁

  • 2

    主题

  • 8

    帖子

  • 3

    积分

2013-11-27 09:32:57
    你的支持是我们评论的动力,争取一天一评,看能不能坚持下来。
尤明心

尤明心 白丁

  • 2

    主题

  • 8

    帖子

  • 3

    积分

2013-11-27 17:42:56

第(三)段继续:
    “章嘉木见她不屑说起温学涯的老婆”改为“章嘉木见她说起温学雅老婆那个不屑样子,”理由是不屑是形容人说话神情,她是先说了,章嘉木看见她脸上不屑神情。

 “万小幸等说”干嘛用等说,用“万小幸说”。   

既然前面描述语说明是仪表堂堂了,后又用“一看就是仪表堂堂”去掉“一看就是”。

“男人们互相劝着酒,轮流着喝,一对一的喝,不喝倒不罢休的气势震撼了小包厢。”此句拗口,气势不能震撼小包厢吧。是否改成:“男人们相互劝酒,有打通圈,有一对一,划拳猜酒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响声爆出包厢外。”

读了这一段,他和她我都分不清,男女混用。

如果是小说,应该重点写主人公事情,可是三段读下来,各人都描写非常详细,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没有一定耐心是看不下去的,光数名字就有一大堆。这篇应该定位为散文较好了,写同学聚会后各人状况。“形散神不散”,这篇文章的“神”目前看不出来,是在说每个人都很有性格吗。

独立来看,间接交际语言真的运用非常到位,说话很符合各人身份。如“各位今天难度难得聚在一起,我开车,不敢酒驾,你们陪……”这一点是值得学习。

尤明心

尤明心 白丁

  • 2

    主题

  • 8

    帖子

  • 3

    积分

2013-11-28 18:31:41

最后两段总算没让挑出什么毛病出来,但还有一些错别字,是“一笑置之”吧。

最后一段儿子和母亲问答意蕴深远,也许作者是想点出十几年后同学的“众生相”,各自都在为生活奔波,被生活所累。

此篇散文亮点之处,就在于运用间接交际语十分到位,每个人物性格特征刻画地栩栩如生。“形散而神不散”,纵观全篇,“形”立面广而泛,如若能着重突出一两个人物进行画龙点睛式描写,就很不错。“神”方面作者并未去挖掘深层次意蕴,点出了主题就止住了。鲁迅刻画人物从不累赘,对材料运用恰到好处,大家都知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堪称其散文经典之作,他最后是要批判封建礼教的。

闲来学习各位老师作品,胡乱说些所谓评语,望一笑了之,仅此而已。

琴声悠扬

琴声悠扬 进士

  • 44

    主题

  • 1142

    帖子

  • 6450

    积分

2013-11-30 23:01:30
首先问候尤明心,感谢参与江山评论,并且做出客观的点评。江山的很多作者都是新人新作,在构思和语言处理上不能跟名家相比,作品主题健康,语言优美朴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可以精品鼓励。在编辑过程中一些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不正确,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后这方面需要完善和修正。作品赏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觉得也要避免用放大镜,睁大眼睛咬文嚼字扫描作品的毛病,这样很容易挫伤作者的自尊心。
琴声悠扬

琴声悠扬 进士

  • 44

    主题

  • 1142

    帖子

  • 6450

    积分

2013-11-30 23:10:41
感谢尤明心的细心阅读和点评,期待看到你一天一评。并且欢迎点评我的文章。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