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
|
【酒家*深蓝】陪儿子读《三国演义》(142013-11-25 21:31:06
53-56回,自张飞取桂阳郡、关羽攻下长沙郡始,至曹操大宴铜雀台、诸葛孔明用计再气周瑜止。这里面,有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赖荆州不还等精彩故事;而且,“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归到了刘备手下,不受孔明待见的魏延亦归于刘备军中。 刘表大儿子刘琦死了,刘备赖着荆州不还东吴的凭借之人没了,按当初的约定,荆州该归还东吴的。可刘备还了荆州能去哪里立足?所谓的西取益州,益州尚在蜀中,天高路远,又岂是他刘备说取就能取之的?还了荆州,他就真无立锥之地了。所以,刘备跟孔明,摆明了是要当赖皮的,只不过是害得忠厚老实的鲁肃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往于东吴与荆州之间,讨还荆州,左右为难,又提心吊胆。 周瑜劝说孙权用“美人计”。孔明高他几着,不仅让刘备成功娶得孙权之妹,而且还顺利逃脱东吴的控制。按理说,“赔了夫人又折兵”整个故事写得还算精彩,但不太喜孔明自以为是,走到哪儿都喜欢用锦囊故弄玄虚的做法,感觉好似只有他能,那些真正在沙场上拼命的将领都是不会思想的木偶一样,只配按他的指示说东即东说西即西,那根牵动的线都要掌控在他手中,所以不想多说。 不过,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不管刘备是不是英雄,他还是中了招。在周瑜献计“盛为筑宫室,丧其心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诸多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咱们的刘皇叔没让周瑜、孙权之流失望矣——“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要不是孔明的锦囊妙计,只怕刘皇叔真就迷在温柔乡不得归啰。“妻子如衣服”,刘皇叔的高论真让我顶礼膜拜——甘夫人前脚刚没,他后脚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抱得美人归,他对自己的理论也确实是身体力行尔,哈哈!
有些喜欢曹操大宴铜雀台时的那段关于武将射箭争操之锦袍的描写。号令下之后,曹休第一个上场,“飞马往来,奔驰三次,扣上箭,拽满弓,一箭射去,正中红心”;文聘第二个上场,“拈弓纵马一箭,亦中红心”;其后是曹洪,“拽满弓,一箭射去,也中红心”;再是张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然后是夏侯渊,“骤马至界口,扭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等到了徐晃,人家觉得箭射红心不足为异,要单取锦袍,“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骤马至台前”;偏还有不服者许褚,从台边猛然跃出,“更不回答,竟飞马来夺袍。两马相近,徐晃便把弓打许褚。褚一手按住弓,把徐晃拖离鞍鞒。晃急弃了弓,翻身下马,褚亦下马,两个揪住厮打。操急使人解开。那领锦袍已是扯得粉碎。操令二人都上台。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 ——这一连的描写,形象又生动,简洁不雷同,读之时,就好像真到了那争斗的现场,看到了众将领们的高超技艺和勃勃英姿,听到了他们有如雷霆的争斗之音,感受到了他们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所谓“身临其境”,不过如此吧。 有些遗憾的是,罗公在这大宴铜雀台时,恰恰没有提曹植所作的汉赋经典之作《铜雀台赋》。记得《三国志》里面有记载,铜雀台建成之后,曹操召集文武齐聚铜雀台前大宴以庆之,武将行比武大会,又令几个儿子登台作赋。其中唯有曹植下笔成章,作出了文辞华美的《铜雀台赋》。曹操大加赞赏,当即封曹植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 后曹丕极妒植之才华,令其七步作诗,是不是也与此有关系呢?不得而知。 这四回,闪羊羊皆能看懂。只可惜他的版本没有我的细致,诸多精彩的描写都是一笔带过,甚至省略。唉,改编的版本,往往都是改得面目全非的,没见过改编后的东西反超原版的,便不知改编的意义何在了。
|
|
|
素馨
|
2013-11-26 21:39:46
书里写的黄忠还是挺英武的。尤其是后面刘备入蜀后。 |
|
|